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合中建立第三空间——从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看谢默斯·希尼的《贝奥武甫》译本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成坚 邓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概念为理论视角,分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的英译版《贝奥武甫》中的两种“杂合”现象:译者文化身份的杂合和语言的杂合,最终探讨了希尼版译文中“杂合”现象的文化意义。译本...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概念为理论视角,分析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的英译版《贝奥武甫》中的两种“杂合”现象:译者文化身份的杂合和语言的杂合,最终探讨了希尼版译文中“杂合”现象的文化意义。译本中的杂合既是译者一种后殖民文化反抗的态度与策略,同时也指涉了当今北爱尔兰多元文化构成的特征。在异质文化间的相互尊重与彼此融合中重新定义爱尔兰性——建立第三空间,则是当代北爱尔兰文化发展的方向。作为当代爱尔兰文坛主将的希尼以其翻译实践对此做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米·巴巴 杂合 第三空间 谢默斯·希尼 《贝奥武甫》
下载PDF
君王形象与爱尔兰——论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意识形态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成坚 汤玉荣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60,共5页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君王形象一直是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君王与爱尔兰之间的内在联系却为很多学者普遍忽视。以莎翁历史剧的两个四部曲为研读对象,并将它们置于1590英爱冲突的历史语境中,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视角,以期揭示爱尔兰...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君王形象一直是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君王与爱尔兰之间的内在联系却为很多学者普遍忽视。以莎翁历史剧的两个四部曲为研读对象,并将它们置于1590英爱冲突的历史语境中,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视角,以期揭示爱尔兰民族叙述"他者化"的政治意涵及其文化根源。爱尔兰被"他者化"和被征服形象的历史叙述,正是1590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确立后主导意识形态的表征。舞台戏剧作为这一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流通方式,有助于大英格兰中心主义的"自我型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历史剧 君王 爱尔兰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论塔特·休斯的《雨中鹰》与《牧神集》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成坚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4-98,共5页
塔特·休斯 ( 1 930 - 1 998) ,英国桂冠诗人。他在其最初的两部诗集《雨中鹰》与《牧神集》中以暴力为主题 ,通过动物寓言式的方式对人的本能以充分展现 ,继而展开对人性深层次的剖析。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暴力主题的发生机制 。
关键词 塔特·休斯 <<雨中鹰>> <<牧神集>> 英国 诗歌
下载PDF
国内外希尼翻译研究述评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成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0-104,共5页
谢默斯·希尼不仅是当代爱尔兰最重要的诗人,也是成就卓绝的翻译家,他自1970年代初以来着手翻译工作,作为典型的后殖民翻译家,其译本均呈现出对当代爱尔兰文化政治的关照,但我国对于希尼的翻译研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总... 谢默斯·希尼不仅是当代爱尔兰最重要的诗人,也是成就卓绝的翻译家,他自1970年代初以来着手翻译工作,作为典型的后殖民翻译家,其译本均呈现出对当代爱尔兰文化政治的关照,但我国对于希尼的翻译研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总结国内希尼研究现状、国外希尼翻译研究成果和不足,提出希尼翻译研究的三个可行性方向:希尼译本的整体研究、希尼翻译与诗歌的互文性研究、希尼与爱尔兰翻译传统的关联性研究。本文认为,在后殖民翻译理论和文化诗学理论的发展态势下,希尼的翻译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文学 谢默斯·希尼 国内外希尼研究
下载PDF
后现代视域下浪漫主义精神的复归——塔特·休斯诗歌意义的再诠释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成坚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2,共4页
塔特·休斯是英国战后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也是最富激情与特色的诗人。在他的诗作中 ,人与自然的亲近、英雄主义的扬举分明是浪漫主义精神实质的再现。然而休斯的诗又非历史的简单复现。他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参悟与渗透中构筑着多中心... 塔特·休斯是英国战后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也是最富激情与特色的诗人。在他的诗作中 ,人与自然的亲近、英雄主义的扬举分明是浪漫主义精神实质的再现。然而休斯的诗又非历史的简单复现。他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参悟与渗透中构筑着多中心、开放式的结构 ,在解构与建构的并存中扬举着英雄主义 ,从而使他的诗作染上了强烈的后现代色彩。同时 ,在理论的层面上 ,休斯的诗歌又是法兰克福学派诗学主张下的生成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斯 诗歌 浪漫主义精神 诗作 诗人 英雄主义 诗学主张 视域 法兰克福学派 后现代
下载PDF
文化身份的寻求:论希尼的《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成坚 《学海》 CSSCI 2004年第4期145-148,共4页
关键词 《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 希尼 英国 诗歌结构 艺术风格 语言
下载PDF
论弗里尔历史剧的叙事伦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成坚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125,共6页
从当代爱尔兰剧作家弗里尔的两部历史剧《翻译》和《创造历史》来看,弗里尔历史剧具有历史叙述的想象性特征,剧作家的历史观与20世纪80年代"户外日戏剧公司"的文化政治诗学之间存在深层通约,弗里尔历史剧中"共融"... 从当代爱尔兰剧作家弗里尔的两部历史剧《翻译》和《创造历史》来看,弗里尔历史剧具有历史叙述的想象性特征,剧作家的历史观与20世纪80年代"户外日戏剧公司"的文化政治诗学之间存在深层通约,弗里尔历史剧中"共融"的叙述伦理,对于反思历史剧中历史叙述之伦理尺度构建具有很大的人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里尔 历史剧 《翻译》 《创造历史》 叙述伦理
下载PDF
寻找爱尔兰文化和政治的言说方式——论谢默斯·希尼的诗集《外出度冬》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成坚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5-57,共3页
《外出度冬》是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的第三本诗集,也是70年代诗人文学创作颠峰10年的发端之作。在这本诗集中,诗人通过对爱尔兰语言和地形的历史挖掘和勘探,找到了他对爱尔兰文化和政治表达的言说方式,从而使诗人的... 《外出度冬》是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的第三本诗集,也是70年代诗人文学创作颠峰10年的发端之作。在这本诗集中,诗人通过对爱尔兰语言和地形的历史挖掘和勘探,找到了他对爱尔兰文化和政治表达的言说方式,从而使诗人的个人经验洞开为广阔的民族经验,实践了他的"诗是文化的自我回归"的诗学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外出度冬》 民族经验 文化自我回归
下载PDF
论塔特·休斯《乌鸦》中的意象特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成坚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乌鸦》是当代英国诗坛最负盛名的诗人塔特·休斯的第四部诗集、代表作。《乌鸦》以其主体意象模式、独特的形象造型和语言特征 ,成为一部后现代视域下的实验拓新 ,实现了诗人“风格的尝试”。这种尝试既反映出英国战后文学发展的... 《乌鸦》是当代英国诗坛最负盛名的诗人塔特·休斯的第四部诗集、代表作。《乌鸦》以其主体意象模式、独特的形象造型和语言特征 ,成为一部后现代视域下的实验拓新 ,实现了诗人“风格的尝试”。这种尝试既反映出英国战后文学发展的趋同性 ,又分明突出了诗人的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鸦》 诗人 休斯 诗坛 战后文学 主体意象 当代 尝试 英国 代表作
下载PDF
谢默斯·希尼《田间劳作》的心路历程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成坚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71-75,共5页
《田间劳作》是谢默斯·希尼的第五本诗集 ,它记录了诗人在面对“政治”和“诗学本真”问题时所历经的内心困惑和挣扎 ,最终诗人坚守着一种“疏离却又非逃避”的诗学态度。这一态度的确立是诗人 80年代诗风变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田间劳作 心路历程
下载PDF
个性化道路上的乌鸦之歌——论塔特·休斯《乌鸦》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成坚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塔特·休斯 ( 1998年过逝的当今英国桂冠诗人 )以其诗作中的系列动物意象著称于英国诗坛 ,其第四部诗集《乌鸦》通过乌鸦这一独特形象集中而系统地展现了西人对传统、宗教。
关键词 个性化 分化 整合 超越功能 人格面具
下载PDF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读汪榕培译《汉魏六朝诗三百首》
12
作者 李成坚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31-33,共3页
中诗外译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西交流,向世人展示中国诗歌独特的民族魅力及特殊意蕴。然而这一工作赋予译者的历史感与责任感又多少让人望而却步。因而汪榕培先生在1995年的专文《古典名著汉译外是我国文学翻译领域的短线》中... 中诗外译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西交流,向世人展示中国诗歌独特的民族魅力及特殊意蕴。然而这一工作赋予译者的历史感与责任感又多少让人望而却步。因而汪榕培先生在1995年的专文《古典名著汉译外是我国文学翻译领域的短线》中呼吁更多的外语学者致力于这种“费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汪榕培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诗三百 比喻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 诗歌翻译 译法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下载PDF
君王形象与爱尔兰——论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意识形态
13
作者 李成坚 汤玉荣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 2011年第1期12-13,共2页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君王形象一直是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君王与爱尔兰之间的内在联系却为很多学者普遍忽视。以莎翁历史剧的两个四部曲为研读对象,并将它们置于1590英爱冲突的历史语境中,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视角,以期揭示爱...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君王形象一直是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君王与爱尔兰之间的内在联系却为很多学者普遍忽视。以莎翁历史剧的两个四部曲为研读对象,并将它们置于1590英爱冲突的历史语境中,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视角,以期揭示爱尔兰民族叙述“他者化”的政治意涵及其文化根源。爱尔兰被“他者化”和被征服形象的历史叙述,正是1590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确立后主导意识形态的表征。舞台戏剧作为这一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流通方式,有助于大英格兰中心主义的“自我型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历史剧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国内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4
作者 付玉群 李成坚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2-87,共6页
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1960 s,1970 s,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于1990 s。它第一次从女性与自然的双重视角出发进行文学批评。在这一批评视阈中,被"边缘化"与"他者化"的女性与自然从"缺席"走入"在场&q... 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1960 s,1970 s,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于1990 s。它第一次从女性与自然的双重视角出发进行文学批评。在这一批评视阈中,被"边缘化"与"他者化"的女性与自然从"缺席"走入"在场"。这较于激进的女性主义批评与单纯的生态批评有着重大突破与进步。最近数年里,国内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在单篇论著、硕博论文、人文项目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其研究成就不容忽视,但却也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需要在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着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国内研究 述评
下载PDF
在多元化中寻找自己的声音——论当代英国诗人塔特·休斯的成功之路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成坚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6-29,共4页
:塔特·休斯是当代英国诗坛最负盛名的诗人 ,他以一系列动物意象、狂放激越的诗歌风格展现了战后西方人力图摆脱困境的抗争和力量。他的诗作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正是这种时代性和民族性造就了休斯的世界性。这是一种趋势 。
关键词 休斯 诗歌 时代性 民族性
全文增补中
建立翻译中的第三空间——论霍米·巴巴之“杂合”概念在翻译中的运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红 李成坚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年第2期84-87,共4页
本文旨在梳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概念,阐述它与翻译的紧密关联。本文认为翻译过程是一种源语、译语、异质文化及译者身份的杂合过程,“杂合”、“第三空间”的概念能够瓦解原文中心与译文中心、翻译策略中归化与... 本文旨在梳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概念,阐述它与翻译的紧密关联。本文认为翻译过程是一种源语、译语、异质文化及译者身份的杂合过程,“杂合”、“第三空间”的概念能够瓦解原文中心与译文中心、翻译策略中归化与异化的二元对立,从而开拓我们对翻译过程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霍米·巴巴 杂合 第三空间
下载PDF
试论朗利在北爱危机文化和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延华 李成坚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222-227,共6页
北爱危机的祸殃使当代北爱尔兰诗人跌入文化身份的集体焦虑和宗派主义的漩涡,酿成20世纪60~80年代北爱诗坛以宗派论争为特点的混沌诗歌史。从文化诗学观的研究视域对诗人迈克·朗利的诗学实践与文化和解活动展开探讨,可以发现他以... 北爱危机的祸殃使当代北爱尔兰诗人跌入文化身份的集体焦虑和宗派主义的漩涡,酿成20世纪60~80年代北爱诗坛以宗派论争为特点的混沌诗歌史。从文化诗学观的研究视域对诗人迈克·朗利的诗学实践与文化和解活动展开探讨,可以发现他以差异认同为牵引力的文化平衡诗学通过引导文化身份的边界协商促进了北爱诗人的文化和解,客观上推动了文化身份的动态建构。朗利的最终实至名归证明了诗歌仍旧是历史的见证者、反思者和引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朗利 文化身份 无人之境 谢默思·希尼 北爱尔兰
下载PDF
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涛 李成坚 赵颖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第6期96-100,共5页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改革为文学类课程带来发展的新契机,但受众数量的猛增与外语层次及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原有文学教学模式需要做出大调整。本文基于笔者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的文学类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改革实践和相关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在调... 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改革为文学类课程带来发展的新契机,但受众数量的猛增与外语层次及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原有文学教学模式需要做出大调整。本文基于笔者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的文学类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改革实践和相关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指出这类课程不能按照英语专业授课模式那样以作品分析为主,而是既要传达文学欣赏的入门知识,又要进一步在教学与教材编写中实现文学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文学类选修课 调查报告
下载PDF
解构主义范式下的翻译学研究:启示与反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力嘉 李成坚 李砚颖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年第6期86-90,共5页
翻译理论范式研究是口笔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翻译学科构建的框架和基础。本研究立足翻译学科的解构主义多元化研究现状,分析解构主义译论从文化视角入手的跨学科研究模式所带给翻译学科的启示,探讨它对翻译过程的忽略而... 翻译理论范式研究是口笔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翻译学科构建的框架和基础。本研究立足翻译学科的解构主义多元化研究现状,分析解构主义译论从文化视角入手的跨学科研究模式所带给翻译学科的启示,探讨它对翻译过程的忽略而导致翻译本体的丧失所带来的反思,指出不同研究范式应从交锋走向交融,以期对解构之后亟待建构的翻译学研究作出有益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范式 解构主义译论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谢默斯·希尼英译《贝奥武甫》之风格解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红 李成坚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8期156-159,共4页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往往会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文章通过分析谢默斯.希尼英译《贝奥武甫》的译文选词、韵律及修辞...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往往会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文章通过分析谢默斯.希尼英译《贝奥武甫》的译文选词、韵律及修辞等风格特征,探讨由译文风格所彰显出的译者民族文化身份、文化审美及文化取向等译者主体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谢默斯·希尼 《贝奥武甫》 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