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D钙咀嚼片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改善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李招霞 王柯 赵青 《系统医学》 2024年第7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维D钙咀嚼片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改善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曹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唑来膦酸治疗)与观察组(n=31,维D钙... 目的分析维D钙咀嚼片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改善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曹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唑来膦酸治疗)与观察组(n=31,维D钙咀嚼片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乏力、腰背疼痛及骨痛等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5.55±1.85)、(7.42±1.63)、(8.07±1.93)d短于对照组的(7.32±1.23)、(11.18±2.72)、(13.96±2.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7、4.693、5.263,P均<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25羟基维生素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BMD及25-羟基维生素D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BMD、25-羟基维生素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D钙咀嚼片联合唑来膦酸能更好地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升骨密度与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D钙咀嚼片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 血清炎性因子
下载PDF
密固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3年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士璐 王芳 +1 位作者 李招霞 付正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在3年间每年输注1次唑来膦酸(商品名:密固达)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6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住院或门诊诊疗记录,选取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62.5岁的骨质疏松... 目的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在3年间每年输注1次唑来膦酸(商品名:密固达)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6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住院或门诊诊疗记录,选取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62.5岁的骨质疏松患者入组。对照组36人,口服骨化醇及钙剂,研究组36人在服用骨化醇及钙剂的基础上分别在基线、12个月和24个月时各接受1次15 min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观察所有患者至第36个月。通过对比两组各时期腰椎1-4、股骨颈、髋骨骨密度改变、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和新发骨折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入组患者年龄、骨密度相似。治疗后研究组各部位的骨密度较对照组同时期显著增加(P<0.01);研究组同部位骨密度高于前一时期的骨密度(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时期疼痛评分下降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时期疼痛评分低于前一时期(P<0.05);研究组有更多的不良反应,第2、3次输注后不良反应较第1次明显减少;新发骨折数较对照组少。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提升骨密度,且3次输注后骨密度呈递增趋势;不良反应多在每次治疗后前3天出现,但第2、3次治疗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第1次;输注3次唑来膦酸减少了新发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长期 疗效
下载PDF
生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晓琪 李招霞 +1 位作者 牛风秀 付正菊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生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病人41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服用生芪降糖颗粒,B组服用二甲双胍,C组服用生芪降糖颗粒和二甲双胍,共治疗12个月。每3个月检测1次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 目的探讨生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病人41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服用生芪降糖颗粒,B组服用二甲双胍,C组服用生芪降糖颗粒和二甲双胍,共治疗12个月。每3个月检测1次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等相关指标。结果 3组病人主要观察指标(FBG、2hPBG、HbA1c、HOMA-IR)和次要观察指标(TG、TC、BMI、WHR)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F=22.24~512.10,P<0.05)。治疗后3个月,3组病人的FBG、2hPBG、HbA1c、TG,B组病人的TC,C组病人的HOMA-IR、TC开始下降,差异有显著性(F=3.42~224.70,P<0.05)。治疗后6个月,3组病人的BMI、WHR,A组病人的TC,A组和B组病人的HOMA-IR开始显著下降(F=8.80~53.64,P<0.05)。治疗后3组间各观察指标比较,C组显著低于A组和B组(F=3.33~14.81,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生芪降糖颗粒降糖、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明显,同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生芪降糖颗粒 降血糖药(中药) 二甲双胍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后短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招霞 赵会文 +4 位作者 苏宁 付正菊 许士璐 牛风秀 宋晓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4期4647-4650,共4页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手术后、碘131(131I)清甲治疗前停用甲状腺素造成的短期甲减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DTC术后患者53例作为试验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于停服甲状腺素第二天空腹采血行游离甲状腺素(FT4)、游...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手术后、碘131(131I)清甲治疗前停用甲状腺素造成的短期甲减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DTC术后患者53例作为试验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于停服甲状腺素第二天空腹采血行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血钙(Ca)、血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等各项检查,停服甲状腺素4周后于131I治疗前再行上述检查,对照组于体检当日采空腹血测相同项目。结果:试验组患者停药前血清FT3、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服甲状腺素后,试验组患者血清TSH升高,T3、T4水平降低,血BGP、血Ca、PICP、ICTP水平降低,与停药前及对照组的检验结果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停药后,骨密度与停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服甲状腺素前后血磷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可明显影响患者骨代谢,应于131I后及时给予甲状腺激素,及时纠正甲低状态,同时也可适量补充钙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131I 甲状腺功能低下 骨代谢
原文传递
三级联合防治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招霞 许士璐 +3 位作者 胡建霞 邵乐平 马国欣 付正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6年第11期864-867,共4页
对2015年1月1日至3月1日期间在青岛市市南区医院就诊、行社区-二级-三级医院联合防治管理(三级联合防治管理)1年的10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106例未行三级联合防治管理患者(对照组)比较.管理12个月后,观察组患... 对2015年1月1日至3月1日期间在青岛市市南区医院就诊、行社区-二级-三级医院联合防治管理(三级联合防治管理)1年的10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106例未行三级联合防治管理患者(对照组)比较.管理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空腹血糖(6.8±2.3)比(8.7±2.8) mmol/L,餐后血糖(8.9±1.9)比(11.9±2.9) mmol/L]、血脂、糖化血红蛋白[(6.9±1.2)%比(7.8±1.5)%]等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胰岛功能[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2.87±0.57)比(2.24±0.35)]、自我管理能力[(19.9±4.5)比(11.9±3.0)分]及血糖控制达标率(64.2%比16.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0%、44.3%,转诊率分别为46.2%、19.8%.提示三级联合防治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控制、胰岛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有利于预防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疾病管理
原文传递
尿酸性肾病中IL-1β、IRAK-4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赵会文 刘崇恺 +3 位作者 付正菊 周蓓蓓 李招霞 许士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4期4645-464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中白介素-1(IL-1)β和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表达的意义,了解IL-1β信号通路在尿酸性肾病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高尿酸血症组30只、正常组24只,制备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 目的:通过研究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中白介素-1(IL-1)β和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表达的意义,了解IL-1β信号通路在尿酸性肾病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高尿酸血症组30只、正常组24只,制备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检测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及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微量白蛋白(m A1b);取肾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IL-1β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IRAK-4 m RNA的水平。结果:高尿酸组2、4、6周时IL-1β的表达均增加,免疫组化评分(IHS)均明显升高(P〈0.01);高尿酸血症组较正常组IRAK-4 m RNA在2、4、6周时均出现表达上调,4~6周IRAK-4 m RNA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L-1β、IRAK-4参与了尿酸性肾病炎症反应的过程,可能为尿酸性肾病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白介素-1Β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
原文传递
BCAS3基因rs1165317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痛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牛风秀 胡建霞 +6 位作者 王颜刚 宋晓琪 赵会文 李长贵 李招霞 许士璐 付正菊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0-954,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风易感基因(BCAS3)rs1165317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山东沿海地区汉族男性痛风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痛风组缓解期患者152例、急性期68例、健康对照者280例、单纯性高尿酸血症患者252例,均为男性。TaqMan探针技...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风易感基因(BCAS3)rs1165317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山东沿海地区汉族男性痛风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痛风组缓解期患者152例、急性期68例、健康对照者280例、单纯性高尿酸血症患者252例,均为男性。TaqMan探针技术对BCAS3基因rs1165317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RT—qPCR测定各例PBMC中BCAS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痛风患者和对照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8的水平。结果BCAS3基因rs11653176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痛风存在相关性(P〈0.01);痛风患者BCAS3mRN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和高尿酸血症患者(P〈0.01);痛风患者中,含C等位基因的基因型BCAS3mRNA表达水平高于含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P〈0.05);痛风急性期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高尿酸血症患者(P〈0.01)。结论BCAS3基因rs11653176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高C低T),可能促进该基因高表达,导致痛风的发生。而痛风患者发作与炎症因子的产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BCSA3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