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振家 孙传林 +1 位作者 王锡明 武乐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介绍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脊柱肿瘤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0例脊柱转移瘤病人,均在CT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I粒子植入术。使用的设备为Phlips公司生产的多排螺旋CT(MX8000),并配有Pin-point光学引导系统,采用... 目的:介绍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脊柱肿瘤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0例脊柱转移瘤病人,均在CT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I粒子植入术。使用的设备为Phlips公司生产的多排螺旋CT(MX8000),并配有Pin-point光学引导系统,采用珠海和佳公司产的TIPS计划系统及穿刺针,中科院生产的125I粒子。首先根据肿瘤的大小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治疗肿瘤所需要125I粒子的最佳数量,然后经CT导向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均匀植入到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所有病人术后1月、2月、3月内分别进行CT检查随访,根据肿瘤大小变化将疗效分4级:Ⅰ级:明显缓解(肿瘤缩小50%以上)Ⅱ级:缓解(肿瘤,软组织肿块缩小25%~50%)Ⅲ级:轻度缓解或肿瘤虽然大小无明显变化,但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肿瘤,软组织肿块缩小1%~25%)Ⅳ级:无效(肿瘤,软组织肿块无变化或增大,临床症状亦无缓解)。结果:1月: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5例,Ⅳ级3例;2月:Ⅰ级4例,Ⅱ级3例,Ⅲ级2例,Ⅳ级1例;3月:Ⅰ级5例,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1例。结论: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是一种治疗脊柱肿瘤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125I粒子 转移瘤 植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导向下肺部病变穿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振家 徐卓东 +1 位作者 柳澄 吕京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0年第1期1-3,80,共4页
CT导向下肺穿刺具有定位准确,阳性率高,穿刺点选择范围广,肺内任何部位都能穿刺及操作者不受X线照射等优点。随着CT的日益增多,CT导向下穿刺不失为一重要的检查手段。本文就1988—1990年我们100多例CT导向下穿刺病例中25例肺穿刺病人的... CT导向下肺穿刺具有定位准确,阳性率高,穿刺点选择范围广,肺内任何部位都能穿刺及操作者不受X线照射等优点。随着CT的日益增多,CT导向下穿刺不失为一重要的检查手段。本文就1988—1990年我们100多例CT导向下穿刺病例中25例肺穿刺病人的体会做一介绍。一、病例选择: 1、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穿刺 CT导向 穿刺点选择 穿刺针 肺内肿块 肺大泡 穿刺部位 细胞学涂片 进针方向 进针角度
下载PDF
胰腺癌CT导引近距离放疗穿刺入路选择技术与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振家 肖连祥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9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125I永久性插植放疗前术前胃肠准备结合多入路穿刺技术进行粒子布源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男91例,女45例)胰腺癌患者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插植放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1.6岁(48~82岁)。其中胰头癌53例,胰颈... 目的探讨胰腺癌125I永久性插植放疗前术前胃肠准备结合多入路穿刺技术进行粒子布源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男91例,女45例)胰腺癌患者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插植放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1.6岁(48~82岁)。其中胰头癌53例,胰颈癌21例,胰体癌35例,胰尾癌13例,全胰腺癌24例。平均3.74cm(2.85cm~6.5cm);33例肝内单发转移,16例多发转移,67例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持续性腰背部或腹部疼痛。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持续性腰背部或腹部疼痛。125I植入前39例行胆肠吻合,17例行支架或引流减黄;25例行外放疗,33例行静脉或动脉化疗。61例治疗前、后肝转移行动脉化疗。所有患者均行术前胃肠道准备,并采用多入路结合125I粒子植入。患者术后1、2、3月行增强CT扫描,以后为每3个月一次,同时检查肿瘤标志物,术后随访9~43个月。结果本组136例病人手术均按计划顺利完成,术前胃肠道准备有效率为76.5%(91/103)。无一例术中及术后出现胰漏、胆漏、出血、脏器穿孔及感染等主要并发症。术后一年内疼痛缓解率87.5%(119/136),局部有效率83.75%(114/136),患者一年、二年和三年生存率分别为49.4%,23.6%和6.3%;中位生存期16.7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11.4月。结论术前进行严格的胃肠道准备结合多入路穿刺提高胰腺癌125I插植近距放疗的操作成功率,并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放射学 介入性 碘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输电线路舞动监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振家 冯尚庆 +3 位作者 王淑娴 盛戈皞 江秀臣 黄成军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0年第6期36-37,共2页
为了对输电线路舞动情况作出监测和预警,提出了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输电线路现场图片进行处理的方法,从而测算出输电线路舞动本身的诸如振动幅度、频率等特征参数。为输电线路舞动防治与监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数字图像处理 舞动 监测 间隔棒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性别间空腹血糖测定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振家 李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6期61-62,共2页
探讨四平市公务员体检者空腹血糖(FPG)浓度值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以此讨论可能引起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环境因素。应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采用酶电极法测定葡萄糖含量。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将2013... 探讨四平市公务员体检者空腹血糖(FPG)浓度值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以此讨论可能引起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环境因素。应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采用酶电极法测定葡萄糖含量。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将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四平市公务员体检者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各抽取500例进行统计分析。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空腹血糖浓度值的异常构成比也随之增长且增长显著,男女在不同年龄段男性异常比例都远超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年龄 性别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 构成比
下载PDF
铁路技术规章制度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振家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68,共2页
针对目前铁路技术规章制度的管理现状,以及铁路局、站段在规章制度的建立、执行、修订、完善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严格落实《铁路局技术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完善规章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规章制度目录管理,实行制定规章准入制... 针对目前铁路技术规章制度的管理现状,以及铁路局、站段在规章制度的建立、执行、修订、完善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严格落实《铁路局技术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完善规章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规章制度目录管理,实行制定规章准入制,对技术规章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规章管理队伍建设等整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技术规章 管理 整改措施
下载PDF
浅谈行车事故救援与接触网抢修的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振家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6,共2页
电气化铁路事故救援涉及部门多 ,各部门要联合作业 ,密切配合 ,各项工作要尽可能同时进行 ,以缩短行车中断时间 ,拆除和恢复接触网不要超过 90min ,以免事故升级。抢修接触网要遵守“先通后复”和“先通一线”的基本原则 ,以尽快恢复通... 电气化铁路事故救援涉及部门多 ,各部门要联合作业 ,密切配合 ,各项工作要尽可能同时进行 ,以缩短行车中断时间 ,拆除和恢复接触网不要超过 90min ,以免事故升级。抢修接触网要遵守“先通后复”和“先通一线”的基本原则 ,以尽快恢复通车。作业中要严守规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车事故 抢修 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 救援列车 铁路运输安全
下载PDF
胸主动脉瘤及其CT表现
8
作者 李振家 柳澄 周存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0年第3期55-56,共2页
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有效地显示正常胸主动脉与动脉瘤的特征性表现,并能对动脉夹层,纵隔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正常解剖升主动脉分为根部(主动脉球)及管状段。主动脉根部从主动脉瓣到主动脉窦的上缘。
关键词 胸主动脉瘤 CT 主动脉窦 升主动脉 主动脉根部 纵隔病变 梅毒性动脉瘤 鉴别诊断 正常解剖 动脉夹层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性别间血清三酰甘油测定结果分析
9
作者 李振家 李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4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四平市区健康体检者血清三酰甘油(TG)浓度值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方法应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三酰甘油试剂盒检测血清三酰甘油浓度值。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将201... 目的探讨四平市区健康体检者血清三酰甘油(TG)浓度值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方法应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三酰甘油试剂盒检测血清三酰甘油浓度值。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将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间健康体检者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各抽取200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人随年龄TG浓度异常构成比上升。但60岁以上男性TG浓度异常的构成比不再上升。不同性别间TG浓度异常构成比,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60岁以上男女TG浓度异常构成比差异不显著。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三酰甘油浓度值也随之增长,且异常浓度值构成比增加。男性60岁以上异常构成比不再增加。在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男性TG浓度异常构成比多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三酰甘油 年龄 性别 TG浓度 构成比
下载PDF
完善铁路战略装车点运输组织方式的思考
10
作者 李振家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2,共3页
针对全路大规模建设战略装车点的实际,围绕实现战略装车点运输效率、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从车流组织、货源组织、货运计划、装车组织、行车组织、分析考核6个方面对完善铁路战略装车点运输组织方式进行论述,并对战略装车点的经营效果进行... 针对全路大规模建设战略装车点的实际,围绕实现战略装车点运输效率、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从车流组织、货源组织、货运计划、装车组织、行车组织、分析考核6个方面对完善铁路战略装车点运输组织方式进行论述,并对战略装车点的经营效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运 装车点 运输组织 效率
下载PDF
基于泄漏电流监测的绝缘子污秽闪络预警系统
11
作者 李振家 盛戈皞 《电工技术》 2010年第3期50-52,共3页
为提高绝缘子污秽闪络预警的可靠性,提出了基于泄漏电流监测的绝缘子污秽闪络预警方法。设计了一套以ARM微处理器和C8051F单片机为核心的监测系统。使用移动通信网络将系统采集的数据回传到后台进行处理分析。
关键词 绝缘子 泄漏电流 污闪 预警 在线监测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2
作者 王锡明 武乐斌 +3 位作者 邵广瑞 李振家 柳橙 周延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3 0例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行血管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MSCT(multi slicespiralCT)成像技术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先对 3 0例病人应用MSCT行轴位螺旋扫描 ,应用MSCT成像技术(MIP、SSD、4 D及CTVE... 目的 通过对 3 0例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行血管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MSCT(multi slicespiralCT)成像技术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先对 3 0例病人应用MSCT行轴位螺旋扫描 ,应用MSCT成像技术(MIP、SSD、4 D及CTVE)将获得的轴位图像利用SGI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 所有病人中主动脉夹层 3例、主动脉瘤 2例 ,所有重建的大血管均能清晰的显示其主干及其 2 ,3甚至 4级分支。结论 MSCT成像技术在全身血管造影检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涛 王锡明 +2 位作者 武乐斌 李振家 柳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MSCT的各种先进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各支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并观察有无再狭窄。...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MSCT的各种先进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各支冠状动脉进行重建,以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并观察有无再狭窄。结果在56例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1例由于患者有严重的窦性心率不齐,重建图像质量欠佳,其余患者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左主支、回旋支、前降支右支冠状动脉)及部分3、4级分支,且可显示所有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其中18例患者的31个支架术后出现再狭窄,所有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所有CT诊断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4例患者的25个支架有支架术后再狭窄,CT诊断的准确率为80.6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支架
下载PDF
双源CT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锡明 武乐斌 +5 位作者 程召平 乌大尉 孙丛 晁宝婷 李振家 柳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97-1800,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临床急性胸痛的患者行双源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采用急性胸痛的扫描参数,应用高浓度的对比剂,注射流率为5ml/s,注射对比剂总量80~90ml,扫描时间15~17s,将原始数据利用Circul... 目的探讨双源CT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临床急性胸痛的患者行双源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采用急性胸痛的扫描参数,应用高浓度的对比剂,注射流率为5ml/s,注射对比剂总量80~90ml,扫描时间15~17s,将原始数据利用Circulation软件对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进行曲面重建(C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等图像重组。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利用轴位图像及各种后处理图像对疾病进行诊断。5例主动脉夹层和2例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7例主动脉夹层和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并与双源CT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双源CT心胸联合造影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并管腔狭窄9例,其中4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动脉栓塞的7例,主动脉夹层的10例(其中伴有冠状动脉多发斑块并管腔狭窄的1例,主动脉夹层术后复发的2例,主动脉夹层并壁间血肿形成的1例),降主动脉瘤并冠状动脉狭窄1例。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患者两者的诊断结果一致,但1例主动脉夹层伴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双源CT一次造影能同时对两种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但选择性血管造影分多次造影才作出正确的诊断。7例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的患者,5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CDFI诊断正确,但3例没发现破口,2例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CDFI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双源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不但能对肺动脉、主动脉等大血管疾病作出正确诊断,而且能同时发现冠状动脉疾病,因此双源CT是急性胸痛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动脉瘤 胸痛 冠状血管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螺旋CT在胃分区及胃壁厚度测量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锡明 武乐斌 +3 位作者 李振家 赵民 马风江 李中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 :应用SCT成像技术对胃进行分区并对其胃壁厚度进行测量 ,旨在制定各区胃壁厚度的正常值。方法 :对 5 0例正常成年人应用SCT进行胃区扫描 ,并对其中的 2 8例胃区进行双期强化扫描 ,按胃的解剖分区法对胃的MPR冠状重建图像进行分区 ... 目的 :应用SCT成像技术对胃进行分区并对其胃壁厚度进行测量 ,旨在制定各区胃壁厚度的正常值。方法 :对 5 0例正常成年人应用SCT进行胃区扫描 ,并对其中的 2 8例胃区进行双期强化扫描 ,按胃的解剖分区法对胃的MPR冠状重建图像进行分区 ,并应用光标分别测量各区胃壁厚度。结果 :5 0例被检者胃的MPR重建图像均能比较准确地对胃进行分区 ,测量并计算出各区胃壁厚度的正常值 ,分别为胃底区 :2 .33± 0 .14mm ,贲门区 :4.45± 0 .32mm ,胃体区 :2 .36±0 19mm ,胃窦区 :3.5 8± 0 .2 5mm。结论 :SCT不但能比较准确地对胃进行分区而且能比较准确地观察胃壁的结构和测量各区胃壁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胃壁厚度 螺旋CT SCT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空洞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高飞 靳兆军 +3 位作者 李振家 于香红 窦卫涛 韩旭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诊断肺空洞病变的可行性、操作技巧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肺空洞病变患者,在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术,取出组织经涂片和固定后,分别送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其阳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种...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诊断肺空洞病变的可行性、操作技巧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肺空洞病变患者,在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术,取出组织经涂片和固定后,分别送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其阳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2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取得标本多少不一。组织学诊断鳞癌12例,腺癌6例,慢性炎症5例,结核3例,2例不能做出准确诊断,诊断阳性率为92.9%;细胞学17例查到癌细胞,其中16例与组织学诊断一致,1例为组织学不能做出诊断者,其余11例未查到癌细胞。2例出现气胸(7.14%),4例出现咳血(14.3%),均为痰中带血。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空洞病变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空洞 穿刺活检
下载PDF
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春秋 李振家 +3 位作者 窦卫涛 韩旭健 王险峰 于香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射频消融对不能手术切除肺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肺癌患者17例,肺癌术后转移6例,评价其治疗局部有效率和1年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本组共23例患者共... 目的:探讨CT导向下射频消融对不能手术切除肺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肺癌患者17例,肺癌术后转移6例,评价其治疗局部有效率和1年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本组共23例患者共行33次射频消融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随访时间18.3月(13~30个月),局部控制率在3月、6月及1年分别是96.8%、93.5%及86.7%,1年无进展生存率73.9%。余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射频消融在肺癌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肺癌 有效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导引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毕万利 李振家 武乐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00-702,共3页
目的 研究和探讨CT导引下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的临床应用 ,以及腰 5骶 1椎间盘突出的侧前方入路新途径。方法 自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 2月 ,通过常规侧后入路对 2 6例病人进行治疗 ,同时对正常人的影像和相应解剖的研究 ,找到... 目的 研究和探讨CT导引下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的临床应用 ,以及腰 5骶 1椎间盘突出的侧前方入路新途径。方法 自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 2月 ,通过常规侧后入路对 2 6例病人进行治疗 ,同时对正常人的影像和相应解剖的研究 ,找到了侧前方入路的新途径 ,拓宽了治疗的范围 ,经侧前方入路治疗 4例。结果 总有效率96 7% (2 9/ 30 ) ,显效 2 0例 ,无效 1例 ,无一例并发症。结论 CT导引下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最小侵入、安全有效、病人恢复快等优点 ,尤为L5/S1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减压 椎间盘突出 治疗
下载PDF
64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锡明 武乐斌 +2 位作者 李振家 柳澄 张安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07-1710,共4页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MSCT)结肠成像与电子结肠镜、钡灌肠在结肠癌中的应用,探讨64层MSCT成像技术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6例结肠癌病人结肠充气后进行64层MSCT扫描,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利用工作站进行VR、CTVE、SSD及MPR-CTVE融合...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MSCT)结肠成像与电子结肠镜、钡灌肠在结肠癌中的应用,探讨64层MSCT成像技术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6例结肠癌病人结肠充气后进行64层MSCT扫描,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利用工作站进行VR、CTVE、SSD及MPR-CTVE融合图像等图像重建。56例同时行钡灌肠检查,36例同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将重建的VR图像、SSD图像与钡灌肠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并对其评分;同时将重建的CTVE图像、MPR-CTVE融合图像与电子结肠镜结果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64层MSCT对所有病人的诊断符合率为100%,钡灌肠的诊断准确率为73.21%(41/56),电子结肠镜的诊断准确率为83.33%(30/36)。结论64层MS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结肠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技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诊断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锡明 纪洪升 +1 位作者 武乐斌 李振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9-391,共3页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探讨其对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12例胃淋巴瘤病人进行动态强化扫描,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结果 所有病人分为局限性肿块型、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其中局限性肿块型6例,弥漫性...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探讨其对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12例胃淋巴瘤病人进行动态强化扫描,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结果 所有病人分为局限性肿块型、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其中局限性肿块型6例,弥漫性浸润型3例,溃疡型3例。本组诊断准确性为75%。结论 多层螺旋 CT动态强化扫描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