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之际文化转型中的经世实学——兼谈《虚实之辨:颜元的问题意识及其哲学展开》一书的新探索
1
作者 李振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17世纪中叶,亦即通常所说的明清之际,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李颙、傅山、颜元等一大批极富批判个性的思想家。他们对中国古代后期封建宗法社会君权政治及其思想意识形态进行了总体性的批判与重构,开... 17世纪中叶,亦即通常所说的明清之际,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李颙、傅山、颜元等一大批极富批判个性的思想家。他们对中国古代后期封建宗法社会君权政治及其思想意识形态进行了总体性的批判与重构,开启了封建文化内部的自我批判与时代转型。颜元实学思想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枝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文化转型 经世实学 虚实之辨
下载PDF
荀子《非十二子》思想解析
2
作者 李振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7-74,共8页
战国末期思想文化折中综合的趋势日渐显著,荀子是这一思想文化走向的典型代表。受稷下学风影响,荀子以儒学为基础,折中综合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等思想观念,实现了先秦哲学史上的第一次批判综合。《非十二子》是一篇综合分析评... 战国末期思想文化折中综合的趋势日渐显著,荀子是这一思想文化走向的典型代表。受稷下学风影响,荀子以儒学为基础,折中综合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等思想观念,实现了先秦哲学史上的第一次批判综合。《非十二子》是一篇综合分析评论先秦诸家学说,特别是批判儒家思孟学派的论文。文中将当时先秦诸家很有影响的十二位代表人物,两两成对,分为六家,后称六家十二子,即它嚣、魏牟,陈仲、史鰌,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荀子逐一对他们的思想言行进行了分析、批判和总结,显示出荀子的学术立场及其与先秦思想史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非十二子》 批判综合
下载PDF
熊十力《乾坤衍》易学哲学的理论创新
3
作者 李振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97,共8页
《乾坤衍》是熊十力晚年代表作之一,自称衰年定论。《乾坤衍》逻辑框架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名《辨伪》,其逻辑重心在“破”,体现了熊十力不囿经学传统而重新塑造孔子、返本开新的学术立场。第二部分名《广义》,其逻辑重心在“立”,即以... 《乾坤衍》是熊十力晚年代表作之一,自称衰年定论。《乾坤衍》逻辑框架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名《辨伪》,其逻辑重心在“破”,体现了熊十力不囿经学传统而重新塑造孔子、返本开新的学术立场。第二部分名《广义》,其逻辑重心在“立”,即以《周易》统摄《五经》,批判小康礼教,阐扬内圣外王;通过推衍、扩充《周易》乾彖、坤彖二传思想底蕴,革新易学诠释体例,拓展新易学哲学研究向度;以《大易》体用不二、心物圆融的生机整体论破唯心唯物说,实现易学哲学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乾坤衍》 易学哲学 生机整体论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验室智能运行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进峰 丁海民 +2 位作者 李林 花广如 李振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8期26-28,32,共4页
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实验室建设要求,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实验课程分组。首先,建立基于学生选择意愿和教师指导意愿的实验分组问题模型;其次,建立基于学生码位和分组码的染色体表达方案,设计双点交叉和变异算法,建立... 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实验室建设要求,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实验课程分组。首先,建立基于学生选择意愿和教师指导意愿的实验分组问题模型;其次,建立基于学生码位和分组码的染色体表达方案,设计双点交叉和变异算法,建立适应度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对指定实验课程分组问题进行分组优化,优化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验室 实验课程 智能分组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一平三端”的工程材料智慧课堂教学方法
5
作者 王进峰 丁海民 李振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5期11-12,15,共3页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超星平台、教室端、移动端、管理端开展工程材料智慧课堂教学,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三个阶段实施智慧教学的课程改革模式。基于项目引导式的课程内容改革,建立题库,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堂签到...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超星平台、教室端、移动端、管理端开展工程材料智慧课堂教学,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三个阶段实施智慧教学的课程改革模式。基于项目引导式的课程内容改革,建立题库,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堂签到、线上测验、互动等智慧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星 工程材料 智慧课堂
下载PDF
深化重大政策会审试点工作全方位厚植统一大市场“土壤”
6
作者 李振纲 胡进忠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2024年第1期45-45,共1页
2023年以来,浙江省金华市围绕服务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进一步深化国家级重大政策会审试点工作,健全公平竞争政策制度,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全方位厚植统一大市场“土壤”。全市全年累计审查文件4469份,其中增量文件1564... 2023年以来,浙江省金华市围绕服务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进一步深化国家级重大政策会审试点工作,健全公平竞争政策制度,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全方位厚植统一大市场“土壤”。全市全年累计审查文件4469份,其中增量文件1564份;在全省的交叉检查中问题发现率低,位于全省前三;主动查实市内行政垄断案件1件获省局加分;在全省技能竞赛中斩获团体和个人前三的好成绩,指导义乌开展第三方评估试点,东阳开展招投标领域刚性约束试点,充分发挥了公平竞争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营商环境 交叉检查 第三方评估 公平竞争 刚性约束 浙江省金华市 技能竞赛
下载PDF
中国的尊老敬老文化与养老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振纲 吕红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1,共5页
尊老敬老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于春秋时代,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传统社会养老的重要思想基础。尊老敬老的概念源于家庭伦理,与孝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尊老敬老是尊重道德和智慧的反映,体现着人道原... 尊老敬老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于春秋时代,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传统社会养老的重要思想基础。尊老敬老的概念源于家庭伦理,与孝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尊老敬老是尊重道德和智慧的反映,体现着人道原则,内含着和谐理念,蕴涵着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挖掘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解决好老有所养问题具有重要的思想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老敬老 传统文化 养老
下载PDF
激光熔覆层裂纹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振纲 彭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1-66,共6页
分析了激光熔覆层裂纹的形成机理,描述了熔覆层裂纹的宏观形貌和分类,从多方面总结了防止裂纹产生的控制措施,提出了一些解决熔覆层开裂问题的建议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 激光熔覆技术 裂纹 形成机理 控制措施
下载PDF
大型综合性医院提高预约门诊率方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振纲 郝珍 董盛霞 《中国医院》 2011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通过对某大型综合性医院预约门诊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预约门诊率低的症结所在,提出更加合理的门诊预约挂号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获取挂号患者的各项资料信息;通过医院HIS系统及预约网络系统获得全院全部预约挂号及总体... 目的:通过对某大型综合性医院预约门诊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预约门诊率低的症结所在,提出更加合理的门诊预约挂号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获取挂号患者的各项资料信息;通过医院HIS系统及预约网络系统获得全院全部预约挂号及总体挂号数据。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对比比较。结果:预约号投放比例小、预约挂号相关信息覆盖面窄、患者的挂号习惯问题、预约就诊者首选专家号等是造成预约挂号率低的客观因素。结论:有效的预约就诊宣传、多元化的预约就诊方式、预约患者优先就诊以及分时段预约挂号等是提高预约就诊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约挂号 分时段预约
下载PDF
《论语》中的“勇”与子路“好勇”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振纲 陈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君子"三达德"中的"知"、"仁"、"勇"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知"即理智,"仁"属于情感,两者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品格("勇")来实现。"勇"不同于"好... 君子"三达德"中的"知"、"仁"、"勇"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知"即理智,"仁"属于情感,两者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品格("勇")来实现。"勇"不同于"好勇"。君子之"勇",以"义"为质,以"礼"为节,统摄于"仁",行己有"耻",是一种以道德理性为内涵的意志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道德实践 子路“好勇”
下载PDF
走向荒野:天地之美的现代回归——罗尔斯顿的生态美学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振纲 李娜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6,共5页
"荒野"或"自然的野性"创造并赋予了生命世界多样性的美。这一点是"荒野"极可宝贵的品性,关键在于学会体验和欣赏"自然"或"荒野"之美。哲学走向荒野,在荒野中体验生命或自然的宁静、... "荒野"或"自然的野性"创造并赋予了生命世界多样性的美。这一点是"荒野"极可宝贵的品性,关键在于学会体验和欣赏"自然"或"荒野"之美。哲学走向荒野,在荒野中体验生命或自然的宁静、神秘、广阔与美;在感悟自然之美的同时,学会回归自然、敬畏生命的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顿 走向荒野 哲学 生态美学
下载PDF
《周易》生命哲学观的“生生”之维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振纲 张乃芳 魏彤儒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周易》中,"生生"之"道"意指"援天道证人事"之道和"阴阳"之道;"生生"之"德"重在指导人生价值的取舍;"生生"之"情"具体是圣人的忧患之情和常人的人... 《周易》中,"生生"之"道"意指"援天道证人事"之道和"阴阳"之道;"生生"之"德"重在指导人生价值的取舍;"生生"之"情"具体是圣人的忧患之情和常人的人伦之情;"生生"之"境"的具体化为"时"、理想化为"境界",这四个方面相依相成,构筑了《周易》有道可依、有德可彰、有情可显、有境可待的"生生"的生命哲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 《周易》 生命哲学
下载PDF
儒家实践理性原则——孔子“中庸”方法论管窥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振纲 王晓朴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共5页
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仁"。《论语》中礼乐、孝悌、忠恕、君子、德治、天命诸多范畴均是围绕其核心范畴(仁)展开的,是仁爱精神的具体呈现。但是,上述范畴、概念所蕴含的伦理精神、道德规范要在实践层面上圆满落实,离不开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仁"。《论语》中礼乐、孝悌、忠恕、君子、德治、天命诸多范畴均是围绕其核心范畴(仁)展开的,是仁爱精神的具体呈现。但是,上述范畴、概念所蕴含的伦理精神、道德规范要在实践层面上圆满落实,离不开一种基本的德性、智慧和方法论,即儒家实践理性精神——"中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实践理性 中庸 方法论
下载PDF
心灵苦旅中的生命放歌--解读《庄子·逍遥游》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振纲 胥士元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4,共7页
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位居《庄子》首篇的《逍遥游》是庄子哲学之总纲。对于庄子来说,"逍遥游"既不是"鲲"在水中的游,也不是"鹏"在空中的游,而是"心"在世间的游,是精神的苦旅:神游!只有... 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位居《庄子》首篇的《逍遥游》是庄子哲学之总纲。对于庄子来说,"逍遥游"既不是"鲲"在水中的游,也不是"鹏"在空中的游,而是"心"在世间的游,是精神的苦旅:神游!只有神游是游于"无穷"的逍遥游。"游"即化"形"归"虚",是"心"对"形"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生命哲学 化与虚 心灵的超越
下载PDF
回省“诸子时代”:儒、墨、道、名、法思想巡礼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振纲 齐文杰 连鹏晓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的"轴心时代"。王权式徵,诸侯异政,学风下移,士精神的崛起,营造了思想史上"和而不同"百家争鸣的人文奇观。诸子学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思想的原创性,而原创性思维必然带有风格的多样性。...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的"轴心时代"。王权式徵,诸侯异政,学风下移,士精神的崛起,营造了思想史上"和而不同"百家争鸣的人文奇观。诸子学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思想的原创性,而原创性思维必然带有风格的多样性。诸子智慧中深藏着一个丰富的"意义世界",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可以受到深刻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时代 士精神诸子哲学 思想巡礼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振纲 邢靖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5-30,共6页
儒家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它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深远而巨大。通过探索儒家教育传统对现代教育造成的困惑、契合与冲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彰显儒家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和历久弥新的永恒价值。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现代教育 关系
下载PDF
抑扬诸子而宗本老庄——《庄子·天下》的学术价值观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振纲 陈媛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共8页
《天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思想或学术史专论。从古之道术到百家之学,其学术立场是进退诸子、宗本老庄、遮拨名辩、复归无名。作为殿后之作,文辞精美,思想宏阔,开放包容,涵盖面广,在《庄子》中占有特殊地位。从中依稀可辨庄子与春... 《天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思想或学术史专论。从古之道术到百家之学,其学术立场是进退诸子、宗本老庄、遮拨名辩、复归无名。作为殿后之作,文辞精美,思想宏阔,开放包容,涵盖面广,在《庄子》中占有特殊地位。从中依稀可辨庄子与春秋战国之际诸子思想之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百家之学 学术批判 价值观
下载PDF
王勃《滕王阁序》儒、道和合思想解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振纲 魏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0,共4页
前人多以文学角度研读《滕王阁序》,但该文亦有儒、道思想和合的深意。其中既有从志趣、节操两方面对儒家情怀的表述,也有从风骨、心境两方面对道家生活表示向往。《滕王阁序》中的儒、道和合思想,有儒家为进、道家为退;儒家为显、道家... 前人多以文学角度研读《滕王阁序》,但该文亦有儒、道思想和合的深意。其中既有从志趣、节操两方面对儒家情怀的表述,也有从风骨、心境两方面对道家生活表示向往。《滕王阁序》中的儒、道和合思想,有儒家为进、道家为退;儒家为显、道家为隐;儒家为入世,道家为滋养等三方面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滕王阁序》 儒家 道家 和合
下载PDF
解读“天人合一”哲学的四重内涵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振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4,共6页
“天人合一”哲学的涵义之一是,承认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这种“内在的善”构成人类所追求的和谐生存世界的价值本原;之二是,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需要由人来推进和实现;之三是,“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尊重天地万... “天人合一”哲学的涵义之一是,承认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这种“内在的善”构成人类所追求的和谐生存世界的价值本原;之二是,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需要由人来推进和实现;之三是,“万物一体”的生命情怀,尊重天地万物生命存在的多样性;之四是,师法大自然“生而不有”的崇高德性,在走近自然的同时,邀请自然走进人的生活。用生命整体性价值观导引“全球性”生存问题的解决,是“天人合一”哲学最重要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生存困境 和谐生存世界 生命整体性
下载PDF
化解“成心”对生命的遮蔽——解读《齐物论》的主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振纲 王素芬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7,共6页
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齐物论》是庄子系统责难和嘲讽人类知性的一篇著名文章,其中心是阐述"道通为一"。"道"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性或生命世界的本真之境,道通为一即天地万物的生命整体性。"齐物"... 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齐物论》是庄子系统责难和嘲讽人类知性的一篇著名文章,其中心是阐述"道通为一"。"道"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性或生命世界的本真之境,道通为一即天地万物的生命整体性。"齐物"要在齐"心",主旨是化解"成心"及"物论"对本真生命的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哲学 齐物论 道通为一 生命整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