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片联合那屈肝素钙注射液对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流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王晓亚 杨淑仙 +7 位作者 王浩 任猛 李文夺 李金涛 刘建军 刘西斌 任宝 左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片联合那屈肝素钙注射液对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2组均在术后开始用药,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丹参片联合那屈肝素钙注射液对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2组均在术后开始用药,对照组采用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片联合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 d后,对比术前及术后7 d患肢小腿直径差,对比术前及术后7 d疼痛分级(NRS)、下肢静脉血流参数(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1),比较2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药物不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前及术后7 d患肢小腿直径差明显低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参数、TT、PT、APTT、BALP、BG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7天,CTX-1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片联合那屈肝素钙注射液用于髋部骨折术后,能缓解患者肿胀及疼痛,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降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改善骨代谢指标,进而降低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片 那屈肝素钙注射液 髋部骨折术 下肢静脉血流参数
下载PDF
丹参片对髋部骨折术后DVT风险及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亚 杨淑仙 +7 位作者 王浩 任猛 李文夺 李金涛 刘建军 刘西斌 任宝 左静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665-2668,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片对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及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髋部骨折术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研究丹参片对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及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髋部骨折术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片,疗程均为2周。记录术后1个月内2组DVT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纤溶指标[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PT、TT、APT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FI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PT、T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D-D、PAI-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t-P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D-D、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上升,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片能够显著降低髋部骨折术后DVT风险,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可用于临床预防术后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 丹参片 凝血功能 纤溶指标
下载PDF
丹参片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左静 杨淑仙 +7 位作者 王浩 任猛 李文夺 李金涛 刘建军 刘西斌 魏月娟 王晓亚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489-2492,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片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 目的研究丹参片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2组疗程均持续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主动脉压、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记录用药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计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压、主动脉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左心室收缩压、主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T、TT、APT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FIB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PT、TT、AP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片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丹参片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