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李新鸿 陈建雅 +1 位作者 刘颖璇 唐龙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5期698-700,共3页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89例V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89例V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治疗,研究组给予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认知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研究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研究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CRP、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治疗VCI,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丁苯酞 吡拉西坦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脑小血管病所致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李新鸿 陈明祝 +1 位作者 杨伟超 唐龙冲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4期8-11,82,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所致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CSVD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认知功能将患者分为无认知障碍的对照组和有认知障... 目的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所致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CSVD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认知功能将患者分为无认知障碍的对照组和有认知障碍的病例组,每组各100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其水平与VCI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导致VCI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例组比较,对照组患者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史的人数较少(P<0.05)。与病例组比较,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钙、磷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较高,而碱性磷酸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较低(P<0.05)。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史、血清25-羟维生素D、钙、磷、碱性磷酸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为VCI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随着VCI程度的加重而呈下降趋势(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与VCI呈负相关(R=-0.869,P=0.000)。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随CSVD所致的VCI加重而下降,可作为预测CSVD所致的VCI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羟维生素D 脑小血管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相关性
下载PDF
波立维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李新鸿 唐龙冲 +1 位作者 陈逢俭 杨伟超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波立维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一次性使用阿替普酶治疗后联合波立维维持治疗。两组均...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波立维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一次性使用阿替普酶治疗后联合波立维维持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卒中量表评分(NIHSS)、生活能力评分(MRS)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NIHSS评分明显降低,而AT-Ⅲ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AT-Ⅲ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阿替普酶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改善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立维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下载PDF
波立维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李新鸿 唐龙冲 +1 位作者 陈逢俭 杨伟超 《华夏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D-二聚体、抗凝血酶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诊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40例对照组釆用波立维治疗,40例观察组在一次性使...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D-二聚体、抗凝血酶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诊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40例对照组釆用波立维治疗,40例观察组在一次性使用阿替普酶治疗后联合波立维维持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卒中量表评分(NIHSS)、生活能力评分(MRS)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AT-Ⅲ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阿替普酶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立维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下载PDF
高压氧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唐龙冲 郑湛云 +2 位作者 李新鸿 梁余航 方海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3期92-92,共1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共2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共2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高压氧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神经损伤诱导蛋白2(NINJ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新梅 冼文川 李新鸿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415-1416,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损伤诱导蛋白2(NINJ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将12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100例健康成年人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后,选取rs11833579、rs11063806、rs12425791、rs10849373四个基因多... 目的探讨神经损伤诱导蛋白2(NINJ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将12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100例健康成年人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后,选取rs11833579、rs11063806、rs12425791、rs10849373四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研究,记录分析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病例组rs11833579、rs12425791、rs10849373中GG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四个位点A/A、A/G基因型及rs11063806 G/G基因型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损伤诱导蛋白2(NINJ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1063806、rs12425791、rs10849373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研究人员可根据此结论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明确NINJ2基因SNP上述点位在中国人群中的缺血性脑卒中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功能 机制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7
作者 李新鸿 林雅年 《龙江党史》 1994年第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科技思想 中国特色 科技发展 技术进步因素 过渡时期总路线 人民政权 经济发展 粉碎“四人帮” “左”的错误 经验教训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80例观察
8
作者 唐龙冲 李新鸿 郑湛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8期27-27,29,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血管狭窄患者,均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动脉狭窄程度改变情况。结果: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成功率为96.2%...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血管狭窄患者,均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动脉狭窄程度改变情况。结果: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成功率为96.2%。术后动脉残留狭窄程度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球囊扩张术
下载PDF
论人的发展规律
9
作者 李新鸿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本文在揭示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对立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关系,阐明了人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 发展规律 决定论 非决定论 存在性 决定性 选择性
全文增补中
对个人所得税增长机制的思考
10
作者 李新鸿 胡加阿布都拉 《新疆财会》 2004年第4期43-44,共2页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调节公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可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保障社会主动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在征管上的缺陷,致使个人...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调节公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可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保障社会主动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在征管上的缺陷,致使个人所得税税源流失现象十分普遍。从财政业务来讲,认真探讨这一问题,对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使现行征管机制更加有利于培植财源、做大“财政蛋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社会分配不公 稳定增长机制 经济杠杆 国家调节 征收管理 通货膨胀 安定团结 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 流失现象 财政业务 财政收入 培植财源 征管机制 税源
下载PDF
整合政府财力资源的想法和对策
11
作者 李新鸿 《新疆财会》 2004年第F10期59-60,共2页
政府财力资源,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掌握和使用的,在一定形式和程度上能够转化为资金形态的所有有形和无形政府资源的总称。在保持财税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盘活存量资产,挖掘、整合政府各类资源潜力,对于做... 政府财力资源,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掌握和使用的,在一定形式和程度上能够转化为资金形态的所有有形和无形政府资源的总称。在保持财税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盘活存量资产,挖掘、整合政府各类资源潜力,对于做大政府财力资源总量、提高政府支付能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力 政府资源 财税收入 盘活存量资产 支付能力 整合 公共财政体系 无形 想法 构建
下载PDF
现代西方人文哲学对人的主体性研究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秋红 李新鸿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46-48,共3页
现代西方人文哲学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呈现出总的势态与特点:即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使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其原因在于其特点上。笔者认为其特点有三:个体存在的至上性;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决定性;“意义”的绝对独立性。现代... 现代西方人文哲学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呈现出总的势态与特点:即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使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其原因在于其特点上。笔者认为其特点有三:个体存在的至上性;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决定性;“意义”的绝对独立性。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哲学与人文哲学都以人为研究的出发点,但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科学哲学着重分析人的理性因素,人文哲学着重分析人的非理性因素。由于这种不同,使得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问题,特别是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主体性 人文哲学 主体性研究 个体存在 意识活动 非理性因素 胡塞尔 人本主义 存在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
下载PDF
浅议热水循环在挂面烘干工序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世友 李新鸿 +1 位作者 王立荣 夏赛美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2年第1期12-13,20,共3页
介绍了热水循环供热烘干工艺的技术原理、工艺过程、工艺特点以及实践应用。
关键词 挂面 烘干 节能减排 工艺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对患者近期预后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龙冲 李新鸿 郑湛云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56-45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05~2012-05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均在局麻下股动脉穿刺实施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观察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根据血管再通情况分为血管再通组和血管...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05~2012-05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均在局麻下股动脉穿刺实施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观察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根据血管再通情况分为血管再通组和血管未通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时间分为溶栓前、溶栓后1 h、溶栓后24 h、溶栓后7 d和溶栓后30 d。结果:血管再通组共39例,血管未通组21例。血管再通组溶栓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溶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组溶栓后1 h、溶栓后24 h、溶栓后7 d和溶栓后3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大,血管再通能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溶栓 近期预后
下载PDF
兴趣的丧失与获得
15
作者 王兴洲 李新鸿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3-26,共4页
正象个性是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等研究的对象一样,兴趣作为个性心理倾向,同样是这些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兴趣这个概念,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在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中。
关键词 兴趣 中心兴趣 人的使命 浓厚的兴趣 形成和发展 探究反射 兴趣丧失 类总体 小说 终极目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