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旭声 郑宗茂 李国平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9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和常规...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压升值高于对照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值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心率减慢率、平均动脉压升高值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门静脉压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普奈洛尔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联合使用铝碳酸镁、兰索拉唑对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旭声 郑宗茂 李国平 《中国药物评价》 2012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铝碳酸镁和兰索拉唑在治疗胃溃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一周后,观察组给以兰索拉唑30mg+铝碳酸镁1000mg,对照组仅给以兰索拉唑30mg,连续治疗...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铝碳酸镁和兰索拉唑在治疗胃溃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一周后,观察组给以兰索拉唑30mg+铝碳酸镁1000mg,对照组仅给以兰索拉唑30mg,连续治疗四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8,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98%,对照组复发率为27.91%,有明显差异性(χ2=6.5408,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远期复发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酸镁 兰索拉唑 胃溃疡
下载PDF
国产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活动性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旭声 李国平 郑宗茂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7期420-421,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活动性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两组均给以保肝降酶、对症以及血制品支持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所有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 目的探讨国产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活动性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两组均给以保肝降酶、对症以及血制品支持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所有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hild-Pugh评分的变化观察组中有10例病情加重,对照组中有32例病情加重。血常规、尿常规及肾功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国产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活动性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好,安全性可靠,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阿德福韦酯片 活动性失代偿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下载PDF
β1受体阻滞剂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心肌炎症反应 被引量:34
4
作者 刘新强 温妙云 +4 位作者 李旭声 陈丽芳 曾举浩 邓粤敏 曾红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β1受体阻滞剂是否通过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 (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大鼠心肌炎症反应。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月龄250~300 g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分配至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β1受体阻滞剂... 目的探讨β1受体阻滞剂是否通过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 (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大鼠心肌炎症反应。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月龄250~300 g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分配至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干预组(ES组)、TLR4受体拮抗剂干预组(E5564组),每组15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S组仅剖腹,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S组、CLP组、E5564组关腹后皮下注射0.9%氯化钠(NaCl)2.0 mL/kg补液;除皮下补液外,ES组经尾静脉持续泵入艾司洛尔15 mg·kg-1·h-1,E5564组于术前1 h经尾静脉持续泵入E5564 0.3 mg·kg-1·h-1。各组于制模后6 h采集标本,采用PU电传导心电监护仪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及心排血指数(C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TLR4、NF-κB p65、IL-1β、TNF-α蛋白表达。结果各组大鼠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相比,CLP组CI明显降低,血清cTnI、IL-1β、TNF-α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组织TLR4、NF-κB p65、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与CLP组比较,ES组和E5564组CI均明显升高(mL·s-1·m-2:58.6±4.3、58.9±4.4比41.2±3.9,均P<0.01),血清cTnI、IL-1β、TNF-α水平明显降低〔cTnI(μg/L):1113.81±26.64、1?115.74±25.90比1975.96±42.74,IL-1β(ng/L):39.6±4.3、38.9±4.4比61.2±3.9,TNF-α(ng/L):43.1±2.8、48.7±2.6比81.3±4.4,均P<0.01〕,心肌组织NF-κB p65、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NF-κB p65/β-actin:0.31±0.03、0.43±0.04比0.85±0.08,IL-1β/β-actin:0.28±0.05、0.32±0.03比0.71±0.06,TNF-α/β-actin:0.18±0.04、0.28±0.03比0.78±0.07,均P<0.01),而TLR4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LR4/β-actin:0.89±0.07、0.87±0.09比0.95±0.09,均P>0.05)。ES组与E5564组CI和血清cTnI、IL-1β、TNF-α水平以及心肌组织TLR4、NF-κB p65、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能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大鼠心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受体阻滞剂 脓毒症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信号通路 心肌损伤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高碳酸血症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预后及感染严重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新强 温妙云 +4 位作者 丁洪光 陈胜龙 李娅 李旭声 曾红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4-569,共6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合并高碳酸血症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高碳酸血症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的219例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入院时合并高碳酸血症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高碳酸血症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的219例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1 d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将患者分为低碳酸血症组〔HO组,PaCO2<35 mmHg(1 mmHg=0.133 kPa)〕、正常血碳酸组(NC组,PaCO2 35~45 mmHg)及高碳酸血症组(HC组,PaCO2>45 mmHg)。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以及入院1 d内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动脉血pH值和血乳酸(Lac)水平,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观察入院1、3、5 d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趋势;比较各组有创机械通气(IMV)比例、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组患者28 d累积存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CAP患者需要IMV和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HO组(68例)及NC组(72例)比较,HC组(79例)患者入院1 d即具有更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基础疾病比例和PSI评分,以及更低的PCT、CRP、IL-6和pH值。与HO组及NC组相比,HC组患者入院3 d和5 d时WBC、PCT、CRP、IL-6、PaO2/FiO2及Lac水平较入院1 d的改善幅度更小,且HC组入院5 d时WBC、PCT、CRP、IL-6和Lac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HO组和NC组〔WBC(×109/L):18.33±1.44比10.89±2.37、11.15±1.74,PCT(μg/L):5.04±1.18比3.46±0.87、3.58±0.83,CRP(mg/L):78.43±7.17比54.24±4.97、57.93±5.39,IL-6(ng/L):75.35±11.92比60.11±10.27、57.88±12.34,Lac(mmol/L):4.36±1.24比0.78±0.39、0.86±0.64,均P<0.01〕,而PaO2/FiO2则明显低于同期HO组和NC组(mmHg:171.31±6.73比226.68±7.36、225.93±6.92,均P<0.01)。与HO组及NC组比较,HC组患者具有更高的IMV比例(29.1%比22.1%、22.2%,均P<0.01)及28 d病死率(26.6%比13.2%、13.9%,均P<0.01);即使各组排除COPD患者后,HC组IMV比例及28 d病死率仍明显高于HO组和NC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与HO组和NC组比较,HC组患者具有更高的28 d累积存活率(Log-Rank检验:χ12=4.976,P1=0.026;χ22=4.629,P2=0.0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1 d内IL-6、PSI评分、高碳酸血症和入院5 d时PCT为SCAP患者需要IMV及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0.325、1.229、1.396、1.313,均P<0.01〕;即使排除COPD患者后,以上结果并未改变。结论入院时合并高碳酸血症与SCAP患者IMV比例和28 d病死率增加相关,这可能与其早期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导致感染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症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预后 感染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改善脓毒症脑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新强 温妙云 +5 位作者 韩永丽 丁洪光 陈胜龙 李娅 李旭声 曾红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是否能改善脓毒症脑病(SAE)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12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白藜芦醇组,每组3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复制脓毒症...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是否能改善脓毒症脑病(SAE)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12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白藜芦醇组,每组3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以相同途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白藜芦醇组制模后腹腔注射白藜芦醇注射液8 mg·kg^-1·d^-1,每日1次,连用2 d;脓毒症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相同途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24 h用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认知功能;同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BWC)、伊文思蓝(EB)渗漏量以评估血脑屏障(BBB)通透性;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脑皮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闭合蛋白(Occludin)和封闭蛋白5(Claudin-5)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测定MMP-9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GFAP)在脑皮质组织的共定位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模型组制模后48 h、72 h大鼠逃逸潜伏期显著延长〔48 h逃逸潜伏期(s):56.56±6.43比36.62±3.32,72 h逃逸潜伏期(s):57.72±7.23比26.46±4.24,均P<0.01〕,BWC、EB渗漏量显著增加〔BWC:(84.56±2.03)%比(76.82±2.22)%,EB渗漏量(μg/g):17.56±2.28比6.25±1.36,均P<0.01〕,大脑皮质组织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MP-9/β-actin:0.73±0.01比0.24±0.01,P<0.01),Occludin和Claudin-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Occludin/β-actin:0.45±0.02比0.86±0.04,Claudin-5/β-actin:0.62±0.03比0.96±0.05,均P<0.01);同时伴随着MMP-9蛋白和脑皮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共定位表达增加〔MMP-9荧光强度(AU):38.66±4.26比17.23±3.04,MMP-9阳性细胞百分比:(26.92±1.77)%比(12.82±1.46)%,均P<0.01〕。与脓毒症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大鼠逃逸潜伏期显著缩短〔48 h逃逸潜伏期(s):41.42±6.27比56.56±6.43,72 h逃逸潜伏期(s):33.46±7.17比57.72±7.23,均P<0.01〕,BWC、EB渗漏量显著减少〔BWC:(77.15±2.27)%比(84.56±2.03)%,EB渗漏量(μg/g):7.74±1.88比17.56±2.28,均P<0.01〕,而大脑皮质组织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MMP-9/β-actin:0.25±0.01比0.73±0.01,P<0.01),Occludin和Claudin-5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Occludin/β-actin:0.82±0.03比0.45±0.02,Claudin-5/β-actin:0.92±0.04比0.62±0.03,均P<0.01),同时伴随着MMP-9蛋白和脑皮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共定位表达减少〔MMP-9荧光强度(AU):19.44±4.37比38.66±4.26,MMP-9阳性细胞百分比:(13.11±1.29)%比(26.92±1.77)%,均P<0.01〕。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脓毒症大鼠大脑皮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MMP-9的表达,减少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5的降解,从而降低BBB通透性,最终改善SAE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脓毒症脑病 认知功能障碍 血脑屏障
原文传递
SIC评分对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曾举浩 丁洪光 +2 位作者 钟文宏 李旭声 曾红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3-1267,共5页
目的评估脓毒症3.0标准下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评分(SIC)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单中心观察研究的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21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入院后... 目的评估脓毒症3.0标准下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评分(SIC)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单中心观察研究的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21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入院后1 d和4 d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和SIC评分以及患者30 d内的存活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SIC评分对脓毒症患者30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17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11例(64%)存活,62例(36%)死亡。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LYM)、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氧合指数(PaO2/FiO2)、循环SOFA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1 d,死亡组与存活组的PaO2/FiO2、循环SOFA评分、LYM、SI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院后4 d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PT)、PaO2/FiO2、循环SOFA评分、LYM、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SI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入院后1 d和4 d SIC评分的增加,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总体也呈升高趋势。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后4 d SIC评分和LYM是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SIC评分对脓毒症患者30 d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2,95%CI可信区间(95%CI)为0.629~0.794,P<0.001〕,SIC评分联合LYM的预测价值优于两者单独预测(AUC为0.748,95%CI为0.668~0.828,P<0.001)。结论SIC评分对脓毒症患者的30 d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IC评分联合LYM的预测价值优于两者单独预测,有望成为早期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 预后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高压环境对BV2小胶质细胞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帆 李旭声 +4 位作者 李娅 刘小瑜 刘梦婷 丁洪光 曾红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07-1510,共4页
目的探究高压力对BV2小胶质细胞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自制加压装置干预体外培养的BV2小胶质细胞。根据干预压力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20 mmHg组、25 mmHg组、30 mmHg组和35 mmHg组;根据干预时间随机分组包括:对... 目的探究高压力对BV2小胶质细胞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自制加压装置干预体外培养的BV2小胶质细胞。根据干预压力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20 mmHg组、25 mmHg组、30 mmHg组和35 mmHg组;根据干预时间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6 h组、12 h组、24 h组。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变化。结果30 mmHg的压力处理BV2小胶质细胞24 h后,TNF-α和IL-1β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6 h组(均P<0.01)和12 h组(TNF-α:P<0.05;IL-1β:P<0.01)。30 mmHg组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20 mmHg组(均P<0.01)、25 mmHg组(TNF-α:P<0.05;IL-1β:P<0.01)。30 mmHg组与35 mmHg组比较,TNF-α和IL-1β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力可明显升高BV2小胶质细胞TNF-α和IL-1β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小胶质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