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继国教授运用“盘龙刺骨法”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1
作者 纪会敏 李旭豪 杨继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52-555,559,共5页
总结杨继国教授运用“盘龙刺骨法”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杨继国教授认为肾督阳虚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内因,寒邪入侵是其外因,内外合邪而致病,肾阳不足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故应用“盘龙刺骨法”联合督灸治疗此病,标本兼治,临... 总结杨继国教授运用“盘龙刺骨法”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杨继国教授认为肾督阳虚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内因,寒邪入侵是其外因,内外合邪而致病,肾阳不足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故应用“盘龙刺骨法”联合督灸治疗此病,标本兼治,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经验值得临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刺骨法 督灸 强直性脊柱炎 杨继国
下载PDF
近十年抑郁症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旭豪 李金玲 +1 位作者 杨继国 刘源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3,共6页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加之其早期发作较为隐匿,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有良好的使用率,但存在起效较慢、服药周期较长等缺点,部分肝肾功能不全的抑郁症患者服...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加之其早期发作较为隐匿,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有良好的使用率,但存在起效较慢、服药周期较长等缺点,部分肝肾功能不全的抑郁症患者服药受限。近年来抑郁症呈现出高复发、易致残的临床特点。中医外治方法作为祖国医学治疗抑郁症的特色手段,具有安全、高效、绿色、无毒副的特点。本文整理归纳近十年来针对抑郁症治疗的针刺、艾灸和推拿等为代表的中医外治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各种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特色方法和优选思路,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中医外治方法 研究进展 抑郁状态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的逆针灸对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毕晓云 李旭豪 杨继国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1109-1113,共5页
该文介绍了目前基于治未病的逆针灸对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重点从逆针灸对调节胃黏膜保护因子、增加胃黏膜血流量、维持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损伤及抑制细胞凋亡方面探讨其机理,以期为逆针灸作用机制的进一... 该文介绍了目前基于治未病的逆针灸对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重点从逆针灸对调节胃黏膜保护因子、增加胃黏膜血流量、维持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损伤及抑制细胞凋亡方面探讨其机理,以期为逆针灸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治疗思路的拓展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逆针灸 治未病 胃黏膜损伤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杨继国教授“深潭汲水法”针刺大肠俞配合髋三针治疗股骨头坏死经验
4
作者 张文慧 王心茹 +4 位作者 李旭豪 李猛 肖洵 纪会敏 杨继国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87-90,共4页
本研究总结杨继国教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经验。杨继国教授认为本病多因外邪侵袭所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闭阻是其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多累及肝脾肾三脏。临床诊治遵循“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治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为主,经多年临... 本研究总结杨继国教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经验。杨继国教授认为本病多因外邪侵袭所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闭阻是其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多累及肝脾肾三脏。临床诊治遵循“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治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为主,经多年临床经验创立了“深潭汲水法”针刺大肠俞配合髋三针治疗股骨头坏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大肠俞 髋三针 医家经验 杨继国
下载PDF
针刺致眼区出血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5
作者 肖洵 李旭豪 +1 位作者 王兴鑫 杨继国 《中医外治杂志》 2023年第5期116-118,共3页
临床实践表明,针刺治疗眼疾疗效显著,在治疗眼疾时往往取眼部穴位,但眼部解剖结构复杂,易发生眼部血肿等针刺意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针刺在临床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此,眼部血肿的处理及预防成为针灸医师必须掌握的内容。本文从... 临床实践表明,针刺治疗眼疾疗效显著,在治疗眼疾时往往取眼部穴位,但眼部解剖结构复杂,易发生眼部血肿等针刺意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针刺在临床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此,眼部血肿的处理及预防成为针灸医师必须掌握的内容。本文从血肿发生的原因、处理应对措施及针刺致血肿预防三方面入手,重点论述针刺致眼区重度出血的临床处理,以期为临床工作者针刺眼区穴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区出血 针刺 眼部血肿
下载PDF
经络诊察法在脏腑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欣 李旭豪 +1 位作者 薛玺情 杨继国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8期98-101,共4页
“经脉脏腑相关”是体表经络诊察法在脏腑病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目前经络诊察法已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多种脏腑疾病,以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应用最多。本研究整理近20年相关文献,发现经络诊察法在现代临床中已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 “经脉脏腑相关”是体表经络诊察法在脏腑病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目前经络诊察法已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多种脏腑疾病,以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应用最多。本研究整理近20年相关文献,发现经络诊察法在现代临床中已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脏腑病,为认识疾病部位进而指导治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但不同医师选取诊察经脉的原则不同,含有个人主观性。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通过刺激体表与病变脏腑相对应经脉或腧穴,观察刺激信号在脊髓或大脑出现反映的作用规律,或从基因水平研究经脉脏腑与疾病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经脉脏腑相关”的科学内涵,但尚未见变动经脉或阳性反应点与病变脏腑间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提示今后可进行大数据脏腑疾病变动经脉及阳性反应点出现部位的规律性研究和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 脏腑 经络诊察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督灸联合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欣 李旭豪 +1 位作者 薛玺情 杨继国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5期461-465,471,共6页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三伏天穴位贴敷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与单纯穴位贴敷法治疗AR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2例诊断为AR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督灸联合三伏天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三伏天穴位贴敷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与单纯穴位贴敷法治疗AR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2例诊断为AR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督灸联合三伏天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随访期的症状、体征积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方法治疗AR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半年后随访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65%和74.1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5.16%和38.71%,两组随访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及随访时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各随访期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1);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治疗后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而随访期又有回升趋势,症状积分治疗后3个月即回升至治疗前水平,体征积分治疗后半年回升至治疗前水平,VAS评分治疗前后及随访期差异虽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数据有所上升。结论:督灸联合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AR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均优于单纯穴位贴敷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督灸 三伏天 穴位贴敷 视觉模拟评分法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下载PDF
艾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欣 李旭豪 +1 位作者 薛玺情 杨继国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7期147-151,共5页
从艾灸对血脂的调节作用、艾灸促进胆固醇的逆转录、艾灸的抗炎调控作用、艾灸对基质蛋白酶的影响、艾灸对内皮素和NO的影响5方面入手论述艾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指出近年来针对防治AS的实验... 从艾灸对血脂的调节作用、艾灸促进胆固醇的逆转录、艾灸的抗炎调控作用、艾灸对基质蛋白酶的影响、艾灸对内皮素和NO的影响5方面入手论述艾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指出近年来针对防治AS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研究表明灸法通过调脂、抗炎、改善血管壁结构等多种途径可延缓或抑制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灸法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SBS对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旭豪 高杰 +1 位作者 邹鹏 何杰忠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年第2期201-203,209,M0018,M0019,共6页
通过三大指标试验、旋转粘度试验、高温PG分级试验和多应力重复蠕变回复试验(MSCR)对不同SBS掺量(0、1%、2%、3%、4%、5%)的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内掺35%)的基本性能和高温性能进行研究,全面研究SBS掺量对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 通过三大指标试验、旋转粘度试验、高温PG分级试验和多应力重复蠕变回复试验(MSCR)对不同SBS掺量(0、1%、2%、3%、4%、5%)的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内掺35%)的基本性能和高温性能进行研究,全面研究SBS掺量对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探究高温法制备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BS掺量的提高,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针入度不断减小,软化点、延度和运动粘度不断增大;高温PG分级试验和MSCR试验均表明,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差,复配SBS后,其高温性能提升明显,当SBS掺量为3%时,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PG分级为76℃,弹性性能也十分优越;当SBS掺量较高时,继续增加SBS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提升贡献很小,所以从性能和经济角度综合考虑,35%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推荐掺量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沥青 高掺量 SBS 高温性能
下载PDF
针砭发源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玺情 李旭豪 +1 位作者 马欣 杨继国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6期696-699,共4页
砭石被认为是最早的针具,为现代针具的雏形,砭石的起源与发展象征着针刺的起源。从古代文献记载中发现砭石多源于山东境内,扁鹊、伏羲氏最早以石治病;现代文献研究表明砭石起源于东方,尤其是山东沿海一带,与古莒文化区有密切联系,亦有... 砭石被认为是最早的针具,为现代针具的雏形,砭石的起源与发展象征着针刺的起源。从古代文献记载中发现砭石多源于山东境内,扁鹊、伏羲氏最早以石治病;现代文献研究表明砭石起源于东方,尤其是山东沿海一带,与古莒文化区有密切联系,亦有学者认为针砭的起源与浙江、河南、河北、甘肃等地有一定的关系;考古发现山东地区出土大量针砭文物,其次为湖南,且从中出土的砭石形状丰富,而河南、河北、内蒙古、江苏、上海、江西等地也有少量砭石出土。参考文献3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砭石 针刺 发源地 古代文献 现代文献 考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国内经络实质假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薛玺情 马欣 +1 位作者 李旭豪 杨继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68-2073,共6页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便对于经络实质展开了系统的有计划地研究,迄今为止,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及假说不计其数,但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本研究参考了国内近五十年经络实质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古代文献研究、现代医学研究以及其...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便对于经络实质展开了系统的有计划地研究,迄今为止,对经络实质的研究及假说不计其数,但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本研究参考了国内近五十年经络实质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古代文献研究、现代医学研究以及其他假说的角度,对经络实质的假说进行了总结,并对经络实质至今未有突破性见解这一现象分析了原因,且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认为,经络实质应为多系统与多功能相整合的立体结构,不仅是一种切实存在的物质结构,更是一种功能结构,并且经络实质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为当前经络实质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与方法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实质 假说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中药治疗汗出偏沮用药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玺情 张琼琼 +2 位作者 李旭豪 马欣 杨继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75-1982,共8页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进行数据挖掘并探究中药治疗汗出偏沮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进行数据挖掘并探究中药治疗汗出偏沮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1984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中药治疗汗出偏沮症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4),采用系统集成的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药对分析、核心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中药处方65首,涉及中药125味,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中药为桂枝(45次)、白芍(45次)。高频药对有桂枝-白芍、桂枝-大枣、白芍-大枣等。主要核心处方为白芍、桂枝、大枣、甘草、生姜、黄芪、当归。结论古今医案云平台(V1.4)分析得出的中药治疗汗出偏沮用药规律研究可指导临床应用,但须注意随证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出偏沮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古今医案云平台
下载PDF
情志脉学的历史渊源及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欣 李旭豪 +1 位作者 薛玺情 杨继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36-2640,共5页
脉象可因情志刺激、心理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情志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情志脉学在中医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寻古代情志脉学的发展,分析现代几位代表性心理脉学专家的学术特点,总结... 脉象可因情志刺激、心理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情志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情志脉学在中医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寻古代情志脉学的发展,分析现代几位代表性心理脉学专家的学术特点,总结目前已有的情志脉学客观化研究结果,了解中医情志脉学的历史渊源和现代研究进展,从理论上证实了情志脉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 心理 脉学 历史渊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杨继国运用“三步调气法”临证举隅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亚辉 杨欣雨 +4 位作者 李旭豪 侯艺 王舒舒 鲁士友 杨继国(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3期309-312,共4页
针灸是中医治病调气的常用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调气,“气至”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杨继国教授在临床中总结出“三步调气法”,即针灸得气、以神驭气、点穴导气三步。针灸得气依靠针刺手法和控制灸量达到“气至”,强调“得气”,注重患者的... 针灸是中医治病调气的常用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调气,“气至”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杨继国教授在临床中总结出“三步调气法”,即针灸得气、以神驭气、点穴导气三步。针灸得气依靠针刺手法和控制灸量达到“气至”,强调“得气”,注重患者的“针感”和“灸感”;以神驭气是通过治神、调神引领经气到达病所,用于针灸得气失利之时;点穴导气即运用点按、揣揉、敲打穴位等方式调气,用于前两步均未实现“气至”时。附病案3则以举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步调气法 针灸得气 以神驭气 点穴导气 气至病所 杨继国
下载PDF
膝关节隔姜灸疗法创新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玺情 马欣 +1 位作者 李旭豪 杨继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人体的主要承重关节,同时也是最易损伤的关节,膝关节病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膝关节病变,其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也是造成患者肢体残疾的重要病因之一。隔姜灸是... 膝关节是全身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人体的主要承重关节,同时也是最易损伤的关节,膝关节病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膝关节病变,其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也是造成患者肢体残疾的重要病因之一。隔姜灸是隔物灸的一种,临床运用广泛,是膝关节病治疗时常运用的外治法之一。但作者临床上运用隔姜灸治疗膝关节病时,发现该疗法操作中的不足,经过反复临床实践,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新型隔姜灸疗法具有施灸面积大、灸疗感应强、施灸量大、避免发泡、疗效佳及治疗时患者精神放松等优势,该疗法直接作用于整个病变部位,使热力透筋达骨,直达病所,疗效更加显著。膝关节隔姜灸疗法的创新旨在为临床治疗膝关节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隔姜灸疗法 创新
原文传递
不同降黏剂对温拌超薄磨耗层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庄恢将 李旭豪 +3 位作者 李艺博 李本亮 张家伟 黄卫东 《交通科技》 2020年第4期114-118,共5页
超薄磨耗层是公路预防性养护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热拌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由于生产施工温度较高,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使混合料老化严重、性能下降。通过在高黏沥青中添加降黏剂可有效降低沥青高温条件下的黏度,从而降低拌和温度。研... 超薄磨耗层是公路预防性养护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热拌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由于生产施工温度较高,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使混合料老化严重、性能下降。通过在高黏沥青中添加降黏剂可有效降低沥青高温条件下的黏度,从而降低拌和温度。研究表明,Sasobit、聚乙烯蜡和SZ能有效降低沥青的黏度,以1000 m Pa·s为基准黏度情况下能降低拌和温度约15℃,磨耗层混合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Sasobit和聚乙烯蜡可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然而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和抗松散性能有所降低。而国产SZ降黏剂不仅能提升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还能提升马歇尔稳定度和抗水损害性能,是一种高性能降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黏剂 黏度-温度曲线 超薄磨耗层 路用性能
下载PDF
脐灸治疗汗出偏沮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玺情 赵金蕾 +2 位作者 马欣 李旭豪 杨继国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70-71,共2页
汗出偏沮首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又名半身汗,是较罕见的一种汗证,多发生于中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某些脏腑机能衰退性疾病。本病主要是指患者仅半侧身体汗出,有明确分界线:以鼻、脐为界者,汗出或见于左侧,或见于右侧;以腰部... 汗出偏沮首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又名半身汗,是较罕见的一种汗证,多发生于中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某些脏腑机能衰退性疾病。本病主要是指患者仅半侧身体汗出,有明确分界线:以鼻、脐为界者,汗出或见于左侧,或见于右侧;以腰部为界者,汗出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1]。本病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西医以谷维素、谷氨酸、维生素等药物治疗,中医多以桂枝汤加减进行治疗,但临床疗效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出偏沮 半身汗 脐灸
原文传递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取穴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欣 张琼琼 +2 位作者 薛玺情 李旭豪 杨继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1-737,共7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4)挖掘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的取穴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万方数据收录的1987年1月-2018年1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4)挖掘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的取穴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万方数据收录的1987年1月-2018年1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4),采用系统的频次分析、核心处方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穴位贴敷取穴处方171首,涉及腧穴60个,频次最高的腧穴为肺俞,为159次。穴对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大椎-肺俞、肾俞-肺俞、脾俞-肺俞、脾俞-肾俞、肾俞-大椎。主要核心处方为肺俞、大椎、肾俞、脾俞、风门、膏肓。涉及贴敷药物处方167首、中药64味,频次>100的中药依次为芥子、细辛、醋甘遂、延胡索,药对排名前五位的为细辛-芥子,醋甘遂-芥子,细辛-醋甘遂,延胡索-芥子,细辛-延胡索。核心处方为芥子、醋甘遂、延胡索、细辛、麻黄。结论:古今医案云平台(V1.4)分析得出的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取穴、用药规律可指导临床应用。选用最精简、最核心的药物可节约用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精简腧穴又能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且对以后临床研究穴位贴敷对AR起作用的免疫学、病理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等实验研究提供统一规范的选穴、用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穴位贴敷 取穴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古今医案云平台
下载PDF
脐灸配合针刺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猛 马本绪 +2 位作者 董甜甜 李旭豪 杨继国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第5期133-134,共2页
笔者在临床跟诊期间,偶然发现脐灸配合针刺治疗使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转阴一例,故将诊治过程整理,希冀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启示大家充分利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等中医思想以进一步挖掘研究中药、针刺、灸法等各具特色的... 笔者在临床跟诊期间,偶然发现脐灸配合针刺治疗使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转阴一例,故将诊治过程整理,希冀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启示大家充分利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等中医思想以进一步挖掘研究中药、针刺、灸法等各具特色的针对HPV感染的中医治疗方法,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HPV感染,阻断感染持续状态,逆转宫颈上皮内瘤变,预防宫颈癌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脐灸 针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