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刈割与水淹对三峡库区消落带优势物种狗牙根存活及恢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智 张丽苗 +3 位作者 谭雪 袁中勋 郑杰 李昌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40-2451,共12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蓄水期间植物腐烂分解释放的养分会增加库区的富营养化风险,水淹前刈割是消减水体污染风险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刈割对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恢复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对水淹和刈割胁迫的耐受情况... 三峡库区消落带蓄水期间植物腐烂分解释放的养分会增加库区的富营养化风险,水淹前刈割是消减水体污染风险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刈割对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恢复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对水淹和刈割胁迫的耐受情况,选取消落带适生植物狗牙根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浅淹(SF)、浅淹-对照(SFK)、全淹(TF)、全淹-对照(TFK)5种水淹处理和不刈割(NC)、留茬30 cm(S30)、留茬20 cm(S20)、留茬10 cm(S10)4个刈割强度,研究不同水淹和刈割处理对狗牙根存活、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狗牙根在不同水淹和刈割处理下整体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83.3%)。(2)刈割和水淹处理对狗牙根的形态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均存在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SF组狗牙根的根长、基径和生物量显著降低,TF组狗牙根的株高、基径、根长和生物量显著降低,但是SFK和TFK处理(脱离水淹胁迫)相比SF和TF组却显著增长。(3)刈割和水淹处理对狗牙根的光合速率影响显著,其中SF组狗牙根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Ci)显著降低,TF处理叶片全部凋落无光合作用,SFK组狗牙根的光合速率与CK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FK组相比TF组光合速率恢复至较高水平。(4)相关性分析表明,狗牙根的净光合速率(Pn)与株高、根长和生物量之间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性。综合考虑狗牙根的存活和恢复生长情况,发现无论浅淹还是全淹,最佳的刈割处理为留茬20 cm和留茬30 cm。研究结果可以为三峡库区消落带草本植被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狗牙根 刈割 水淹 恢复生长
下载PDF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对落羽杉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2
2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刘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53-1959,共7页
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建设进行适生树种优选,本研究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轻度干旱水分胁迫、土壤水饱和以及水淹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落羽杉当年实生幼苗光合特性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理.研究结... 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建设进行适生树种优选,本研究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轻度干旱水分胁迫、土壤水饱和以及水淹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落羽杉当年实生幼苗光合特性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均显著影响落羽杉幼苗光合色素、叶片气体交换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其中,水淹处理组光合色素含量一直处于最低,受到的影响最大且最为明显;与轻度干旱组和水饱和处理组在干重条件下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形成鲜明对比.各组叶绿素a与b比值介于2.043~2.691之间,叶绿素与类葫萝卜素含量比则介于3.079~4.514之间.在轻度干旱水分胁迫环境下,落羽杉幼苗表现出较低的光能利用效率、CO2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其净光合速率比正常下降24.9%;相反在土壤饱和水与水淹环境下,其光能利用效率、CO2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仍保持与正常生长条件下一致的水平.在整个实验期,落羽杉幼苗各组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加,以水淹组增幅最小,常规生长组最大.研究证实落羽杉树种具有喜水和耐水淹生理学特性,完全可以考虑将落羽杉树种列为三峡库区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之一,但应避免将其置于干旱环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壤水分变化 落羽杉幼苗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枫杨幼苗生长及根系草酸与酒石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昌晓 魏虹 +1 位作者 吕茜 张晔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88,共8页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组)、轻度干旱水分胁迫(MD组)、土壤潮湿(WS组)以及水淹(BS组)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枫杨当年实生幼苗对多种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时间以及水分与...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组)、轻度干旱水分胁迫(MD组)、土壤潮湿(WS组)以及水淹(BS组)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枫杨当年实生幼苗对多种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时间以及水分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枫杨幼苗的生长、生物量、根系的草酸与酒石酸含量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01或0.01)。与C相比,MD,WS和BS均显著降低枫杨幼苗的高生长与生物量积累,却能显著增加枫杨幼苗主根、侧根以及总根的草酸含量。BS也能显著增加枫杨幼苗主根、侧根以及总根的酒石酸含量。WS仅显著增加侧根酒石酸的含量,与MD显著降低侧根的酒石酸含量形成鲜明对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枫杨幼苗根系的草酸与酒石酸含量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由结果可知:虽然水淹、干旱的环境条件将会对当年生枫杨幼苗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些枫杨幼苗均能较好地存活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水分胁迫 枫杨幼苗 草酸 酒石酸 生理生化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池杉幼苗根系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及生物量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陶建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共7页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2)以及水淹(T3)4个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根系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变化(均以干质量计)。结果表明:T1、T2和T3这3...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2)以及水淹(T3)4个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根系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变化(均以干质量计)。结果表明:T1、T2和T3这3组池杉幼苗主根的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均未与CK组达到显著性差异;T2和T3组侧根苹果酸平均含量分别显著高出CK组1.7和2.2倍,总根苹果酸平均含量显著高于CK组0.8和1.5倍;T1组的侧根、总根苹果酸平均含量与CK组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与侧根苹果酸的变化类似,T2和T3组侧根莽草酸平均含量分别高出CK组0.4和1.1倍,这与T1组低于CK组0.5倍形成鲜明对比;T2和T3组总根莽草酸平均含量虽也分别高出CK组,但并未与之达到显著差异的程度,与T1组总根莽草酸含量显著低于CK组0.3倍形成鲜明对比;T2和T3组主根、侧根和总根生物量分别均未与CK组达到显著差异,但T1组的侧根、总根生物量却显著高于CK组。相关性分析表明:池杉总根苹果酸与莽草酸含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总根莽草酸含量与总根生物量之间则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淹水变化 池杉幼苗 苹果酸 莽草酸 生物量 消落带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对湿地松幼苗生长与根部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昌晓 魏虹 +1 位作者 吕茜 张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6154-6162,共9页
模拟三峡库区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NG组)、轻度干旱水分胁迫(MD组)、土壤潮湿(WS组)以及水淹(BS组)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多种水分胁迫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当年实生幼苗的生长与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模拟三峡库区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NG组)、轻度干旱水分胁迫(MD组)、土壤潮湿(WS组)以及水淹(BS组)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多种水分胁迫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当年实生幼苗的生长与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时间对湿地松幼苗的生长、生物量、根系的草酸与酒石酸含量均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水分处理对茎生物量的影响例外)。与NG相比,MD、WS和BS均显著降低湿地松幼苗的高生长与叶生物量积累,但对茎生物量的影响均不显著。MD显著降低地径生长,与WS和BS显著增加地径生长正好相反。与此同时,MD、WS和BS能显著增加湿地松幼苗主根、侧根以及总根的草酸和酒石酸含量(MD主根的草酸含量例外)。在同一处理组内,湿地松幼苗根系草酸与酒石酸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多种水分逆境胁迫条件下,湿地松幼苗虽然在生长与生物量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但该树种幼苗较好的适应性特征仍然表现明显。因此,在对湿地松幼苗进行管护时,应当特别注意干旱环境下浇水、水淹环境下排水等土壤水分管理措施,确保湿地松幼苗的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水分胁迫 湿地松幼苗 草酸 酒石酸 生理生化
下载PDF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条件下落羽杉与池杉幼苗的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4,共7页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部...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部淹水超过土壤表面1 cm)4个不同处理组,对落羽杉和池杉当年实生幼苗的光合特性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T2和T3组,落羽杉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低于池杉幼苗.在CK组,2树种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app和表观CO2利用效率CUEapp的平均值均无显著差异.但是在T2组,落羽杉幼苗的Pn、LUEapp和CUEapp平均值显著低于池杉幼苗的平均值,与之在T3组的Gs平均值显著大于池杉幼苗形成鲜明对比.在T1组,2种植物的Pn、LUEapp和CUEapp平均值显著低于其他3种水分条件下的值.池杉幼苗在T1组仍然保持着与CK组一致的Tr和Gs平均值,与落羽杉幼苗在T1组的Tr和Gs平均值显著低于CK组形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落羽杉和池杉均具有耐水湿性特点,均可考虑列为三峡库区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但池杉树种的耐旱与耐水湿特性优于落羽杉,最适宜于在土壤饱和水环境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壤水分 落羽杉幼苗 池杉幼苗 光合作用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条件下池杉幼苗光合生理响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2-716,共5页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壤水分变化 池杉幼苗 光合生理响应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对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幼苗根部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及根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394-4402,共9页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3%)、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7%~50%)、土壤水饱和(T2组,土壤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以及水淹(T3组,苗木根部淹水超过土壤表面1cm)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落羽杉当年实生幼苗根部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生物量的变化(均以干重计)。研究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落羽杉幼苗主根、侧根和根部苹果酸、莽草酸含量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以T3组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主根苹果酸、莽草酸含量在整个试验期的总体平均值,T3组显著低于CK组,分别达28.0%和16.4%;相反侧根苹果酸、莽草酸总体平均含量T3组则极其显著地高于CK组分别达105.7%和152.6%,根部平均值T3组显著地高于CK组分别达32.7%和26.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主根、侧根和根部苹果酸、莽草酸含量在整个试验期的总体平均值,T1、T2与CK组相互之间分别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组之间主根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与CK和T1组相比,T3组侧根生物量分别降低38.3%和40.8%,根部生物量分别降低31.9%和31.1%,但与T2组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主根苹果酸含量与根系各部分莽草酸含量和生物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相反侧根、根部的苹果酸与莽草酸含量以及二者与生物量相互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变化条件下,落羽杉幼苗将充分利用侧根增强代谢适应调节能力,通过产生大量苹果酸和莽草酸、减少根部生物量积累适应根部水淹环境,通过维持与CK组同样水平的代谢和生长而适应轻度干旱与饱和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壤水分变化 落羽杉幼苗 次生物质代谢 根生物量
下载PDF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条件下水松幼苗的光合生理响应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8,共6页
通过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NG)、轻度干旱水分胁迫(LD)、土壤水饱和(SW)以及水淹(BS)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水松当年实生幼苗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性.研究结... 通过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NG)、轻度干旱水分胁迫(LD)、土壤水饱和(SW)以及水淹(BS)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水松当年实生幼苗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均显著影响水松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以及表观资源利用效率.水松幼苗LD组在整个处理期的净光合速率(Pn)平均值显著低于NG组22.025%;与SW、BS组的Pn平均值分别高于NG组18.608%4、8.987%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水松幼苗LD组的气孔导度(Gs)平均值显著低于NG组10.218%;SW和BS组的Gs平均值则分别显著高于NG组40.708%8、7.566%.水松幼苗对土壤水分变化具有敏感的光合响应能力,在充足和较多水分条件下表现出增益的正向光合响应,显示出很强的耐水湿特点;但对于干旱水分胁迫则表现出不利的负向光合响应.在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水松适宜栽植于土壤饱和水或渍水的环境中,尤其是在根部土壤水淹条件下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高;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则应注意浇水抗旱,使水松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水位变化 水松幼苗 光合生理响应
下载PDF
落羽杉与池杉幼苗对多种胁迫环境的响应及其对三峡库区库岸防护林营建的启示(英文)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昌晓 耿养会 +1 位作者 叶兵 Schneider Rebcca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152,共9页
落羽杉与池杉适应和耐受水淹环境已被广泛认可,然而干旱、盐碱、污染与病虫害将很容易影响3年生以下幼苗的生长与发育。在三峡库区库岸带多种胁迫环境条件下,选择3年生或者更大更健壮的落羽杉与池杉营造库岸林较为理想。3年生或者更大... 落羽杉与池杉适应和耐受水淹环境已被广泛认可,然而干旱、盐碱、污染与病虫害将很容易影响3年生以下幼苗的生长与发育。在三峡库区库岸带多种胁迫环境条件下,选择3年生或者更大更健壮的落羽杉与池杉营造库岸林较为理想。3年生或者更大更健壮的落羽杉与池杉与年龄偏小的幼苗相比抵抗多种逆境胁迫的能力会更强。在三峡库区盐碱地环境条件下,选择落羽杉与墨西哥落羽杉杂交种中山杉302,以及池杉与墨西哥落羽杉杂交种中山杉401作为造林树种较为适宜。总体来讲,落羽杉与池杉是三峡库区库岸造林的优良候选树种。然而,大量开展落羽杉与池杉对深淹胁迫、多种胁迫因子叠加条件下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仍然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胁迫环境 生理生态响应 落羽杉 池杉 植树造林
下载PDF
池杉幼苗对不同土壤水分水平的光合生理响应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作者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1)以及水淹(T3)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对策。... 为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作者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土壤水饱和(T1)以及水淹(T3)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池杉当年实生幼苗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均显著影响池杉幼苗光合色素、叶片气体交换以及表观资源利用效率。池杉幼苗不仅具有耐水湿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旱性。在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中,池杉适宜栽植于土壤饱和水或渍水的环境中;在干旱环境条件下应注意浇水抗旱,使池杉保持正常的净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池杉幼苗 土壤水分水平 光合生理响应
下载PDF
几种典型混农林业模式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昌晓 李昌阳 汤兴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8-293,共6页
应用层次分析模糊评判方法,对黄土高原、秦巴山区不同地域的几种典型混农林业模式进行综合评价,为不同模式地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取长补短,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文中将农民群众对混农林业模式的理解接受能力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范畴,... 应用层次分析模糊评判方法,对黄土高原、秦巴山区不同地域的几种典型混农林业模式进行综合评价,为不同模式地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取长补短,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文中将农民群众对混农林业模式的理解接受能力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范畴,这在国内尚属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农林业模式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模糊评判方法 指标体系 理解接受能力
下载PDF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条件下落羽杉幼苗实生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4-129,共6页
Through simulated soil dynamic submergence in the hydro-fluctuation bel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four different kinds of water treatment were applied to examine the mechanism of the nutrient changes in so... Through simulated soil dynamic submergence in the hydro-fluctuation bel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four different kinds of water treatment were applied to examine the mechanism of the nutrient changes in soils of Taxodium distichum seedlings. The water treatments were normal growth water treatment (CK),light drought water stress (T1),soil water saturation treatment (T2) and soil submersion treatment (T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water treatment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nutrient contents of soils of T. distichum seedlings. During the entire experimental period,the mean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did not exhibi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1 and T2,and T3,which are respectively 5.8%,9.1% and 9.9% higher than in that of CK,highly significantly. Mean pH value in T2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CK,in contrast to being 2.9% and 1.7% lower in T1 and T3 when compared to that in CK. Mean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in T2 over the study period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8.3% and 6.0% compared to that in CK and T1,respectively. Wherea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be found between T3 and CK,as well as between T3 and T1 in mean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Furthermore,the four groups did not differ from each other either in the mean content of total phosphorus or in the mean content of total potassium. The mean content of alkali hydrolysable nitrogen in T3 throughout the entire experiment was the highest among all the groups,being 15.3%,5.4% and 6.2% higher than in that of CK,T1 and T2,respectively. However,the mean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of available potassium in T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hree groups,in which latter T2,T3 and CK did not differ from each other.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howed a high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the content of total phosphorus and the content of alkali hydrolysable nitrogen. On the other hand,pH value displayed a highly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tent of alkali hydrolysable nitrogen an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We found that T. distichum species can actively facilitate the restoration of the veget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oil conditions in the hydro-fluctuation belt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淹水 落羽杉实生苗 实生土壤 营养元素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对池杉幼苗实生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昌晓 钟章成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60,共7页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水饱和(T2组)以及水淹(T3组)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池杉幼苗实生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池杉幼苗土壤营...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变化特征设置了常规生长水分条件(CK组)、轻度干旱水分胁迫(T1组)、土壤水饱和(T2组)以及水淹(T3组)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池杉幼苗实生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池杉幼苗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在整个试验期间,T3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极显著地分别高于CK、T1、T2组9.2%、5.6%和6.4%,而T1、T2以及CK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之间却无显著差异。T2、T3组土壤在整个试验期间的pH值分别显著高出CK组3.0%—10.8%与4.1%—7.5%,而T2、T3组土壤pH平均值相互之间并无显著差异。T3组土壤全N含量整体平均值极显著高于CK、T1、T2组8.9%、5.8%和9.0%;而T1、T2、CK组土壤全N含量平均值相互之间则无显著差异存在。各处理组土壤全P含量平均值之间、全K含量平均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存在。T3组水解N含量分别显著高于CK、T1、T2组13.5%、7.1%和6.7%;然而,T1、T2组的水解N含量平均值相互之间却并无显著差异性,但二者均显著高于CK组平均值。土壤速效P含量整体平均值T2与T3组均分别显著低于T1与CK组;与此不同的是,土壤速效K含量平均值T1与T2组均分别显著高于T3与CK组。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N、全P以及水解N成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速效P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本试验中,池杉幼苗实生土壤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显示出将池杉选择为三峡库区消落带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造林树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土壤淹水变化 池杉幼苗 实生土壤 营养元素
下载PDF
落羽杉与池杉幼苗对不同土壤水分含量的生理响应(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昌晓 叶兵 +1 位作者 耿养会 Schneider Rebcca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30,共9页
研究落羽杉与池杉幼苗对常规水分处理(C)、轻度干旱(MD)、土壤潮湿(WS)以及水淹(FL)等不同水分处理的生理响应特性。与对照组相比,2树种幼苗在轻度干旱与水淹处理条件下叶片自由水含量显著提高,而束缚水含量则显著降低。2树种幼苗在潮... 研究落羽杉与池杉幼苗对常规水分处理(C)、轻度干旱(MD)、土壤潮湿(WS)以及水淹(FL)等不同水分处理的生理响应特性。与对照组相比,2树种幼苗在轻度干旱与水淹处理条件下叶片自由水含量显著提高,而束缚水含量则显著降低。2树种幼苗在潮湿处理组的叶片自由水与束缚水含量均未出现低于对照组的现象。轻度干旱、土壤潮湿与水淹处理均未导致2树种叶片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的显著变化(池杉水淹条件下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变化例外)。水淹处理能显著增加2树种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同时降低其脯氨酸含量。轻度干旱与潮湿处理能显著增加落羽杉而降低池杉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尽管同属的2树种幼苗表现出较多相似的响应特征,二者对不同水分逆境胁迫条件的响应仍然存在许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变化 生理响应 叶片水分含量 落羽杉 池杉 幼苗
下载PDF
花椒林下间作物组合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昌晓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61-964,共4页
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法,对陕西省韩城地区花椒林下间作物的合理配置进行探讨.并对评价作物组合的指标权重加以调整,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将间作物配置局势优化排序,选出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花椒林下间作作物组合,为生产运用提供... 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法,对陕西省韩城地区花椒林下间作物的合理配置进行探讨.并对评价作物组合的指标权重加以调整,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将间作物配置局势优化排序,选出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花椒林下间作作物组合,为生产运用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林下间作物 组合优化 作物组合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法 作物配置
下载PDF
关于花椒林间作年限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昌晓 李昌阳 汤兴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0-472,共3页
应用花椒林冠覆盖率和林下间作小麦相对减产率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确定出林下小麦间作的理论年限及林分初植密度,为林农复合生产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花椒林 间作年限 小麦 冠覆盖率 林分初植密度 林农复合生产 减产率
下载PDF
陕西韩城地区栽培树种排序优选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昌晓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8-721,共4页
运用相对评分排序及非参数统计方法 ,对陕西省韩城地区用于生产的各种主要林木进行排序优选 ,确定出了林木生产发展的先后顺序 ,为农林业生产提供了直接的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
关键词 树种 排序优选 陕西 韩城 相对评分排序 非参数统计 林木生产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36
19
作者 马骏 李昌晓 +4 位作者 魏虹 马朋 杨予静 任庆水 张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117-7129,共13页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选取18个指标,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对2001—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对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生态脆弱...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选取18个指标,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对2001—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对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将生态脆弱性划分为5个等级: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通过统计不同脆弱性等级面积,求算得到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2001—2010年生态脆弱性指数标准化平均值为4.23±1.29,整体处于中度脆弱。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高度脆弱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度脆弱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东南部。近10年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最小值为2002年的2.37,最大值为2008年的2.99,三峡水库蓄水后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逐年递增,2008年到达峰值后有所降低。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生活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状况等为主要的驱动因子。研究时段内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脆弱性呈现两极化趋势,高度脆弱地区的脆弱性显著增加,低度脆弱地区脆弱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重庆段) 生态脆弱性 压力-状态-响应 空间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下宁夏清水河流域径流模拟 被引量:48
20
作者 李帅 魏虹 +4 位作者 刘媛 马文超 顾艳文 彭月 李昌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52-1260,共9页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水资源变化最直接的因素。应用SWAT模型对干旱半干旱区小流域宁夏清水河流域径流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以历史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和CA-Markov模型分别设置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以决定系数R2和Nash-Sutcliff...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水资源变化最直接的因素。应用SWAT模型对干旱半干旱区小流域宁夏清水河流域径流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以历史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和CA-Markov模型分别设置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以决定系数R2和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Ens(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来衡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拟合度,并评价模型在清水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韩府湾站在校准期和验证期的R^2分别为0.80和0.71,Ens分别为0.77和0.69,泉眼山站在校准期和验证期的R2分别为0.66和0.63,Ens分别为0.62和0.56,表明构建的SWAT模型可以用于清水河流域的径流模拟。对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径流的模拟结果显示,径流变化主要由降水变化主导,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的综合作用对流域径流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由于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未来3种土地利用情景下流域径流量将均会呈现明显增加变化。与2010年相比,到2020年,自然增长情景流域径流将增加17.04%,林地保护情景径流将增加14.44%,规划情景径流将增加13.98%;综合降水、气温和土地利用的结合变化情景显示,未来流域径流将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规划情景和气候变化的结合情景的径流下降最为明显,而有意增大林地和加强生态保护的林地保护情景对减缓流域径流下降具有一定作用。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根据水资源利用管理目标,可通过调整流域管理措施,特别是土地利用变化和改善区域小气候来减缓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负面效果,以此来改善流域径流和生态环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宁夏清水河流域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