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川乌配伍白芍的增效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晋奇 彭成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从镇痛、抗炎、免疫调节3个方面研究制川乌配伍白芍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扭体、热板、痹证足部压痛、耳廓肿胀、痹证足部肿胀、痹证免疫脏器试验;中医风寒湿痹证模型检测炎性因子(PGE2)、一氧化氮(NO)、类风湿因子及细胞因... 目的从镇痛、抗炎、免疫调节3个方面研究制川乌配伍白芍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扭体、热板、痹证足部压痛、耳廓肿胀、痹证足部肿胀、痹证免疫脏器试验;中医风寒湿痹证模型检测炎性因子(PGE2)、一氧化氮(NO)、类风湿因子及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吲哚乙酸)等指标来揭示作用机理。结果制川乌配伍白芍能升高小鼠化学刺激、热刺激疼痛和大鼠痹证足部疼痛模型痛阈值,抑制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和痹证大鼠足部肿胀,纠正痹证大鼠免疫脏器的病理变化;能升高痹证大鼠血浆中PGE2、血清中NO、血清细胞因子和脑组织单胺类递质的含量,降低痹证大鼠血清类风湿因子的含量。结论制川乌配伍白芍可部分增加制川乌镇痛、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其抗炎机理可能与血浆中PGE2、血清中NO的释放有关;免疫调节机理可能是抑制类风湿因子和增加细胞因子来加强免疫作用;镇痛机理是可能增加中枢镇痛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川乌 白芍 配伍 增效 机理 镇痛 抗炎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川乌配伍白芍的现代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浅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晋奇 王岚 彭成 《中医药学刊》 CAS 2003年第12期2013-2014,共2页
综述了川乌配伍白芍的现代临床应用及毒理和药理研究概况 ,发现 2 0 8首川乌与白芍配伍的方剂 ,大多是用于风湿病关节疼痛、中风麻木疼痛、跌打损伤疼痛等证。分析了临床试验和毒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为其临床... 综述了川乌配伍白芍的现代临床应用及毒理和药理研究概况 ,发现 2 0 8首川乌与白芍配伍的方剂 ,大多是用于风湿病关节疼痛、中风麻木疼痛、跌打损伤疼痛等证。分析了临床试验和毒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和进一步进行药理毒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配伍白芍 临床应用 药理研究 综述
下载PDF
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豚鼠皮肤NO和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晋奇 童荣生 +1 位作者 佘姝娅 陈璐 《中医药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豚鼠模型皮肤一氧化氮(NO)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白色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基质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甘草酸软膏高剂量组、甘草酸软膏中剂量组、甘草酸软膏低剂量组和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各组... 目的:观察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豚鼠模型皮肤一氧化氮(NO)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白色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基质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甘草酸软膏高剂量组、甘草酸软膏中剂量组、甘草酸软膏低剂量组和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各组(除空白组外)分别建立2,4-硝基氯苯反复刺激的慢性湿疹豚鼠模型,给药10天后测定皮损处皮肤NO的含量及观察耳部病理变化。结果:甘草酸软膏可以降低皮损处皮肤NO含量,甘草酸软膏高剂量组和甘草酸软膏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并对耳廓皮肤的病理改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软膏 慢性湿疹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促进胃肠运动的有效部位筛选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晋奇 童荣生 +3 位作者 肖开春 彭成 刘中飞 李翅翔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6期29-32,共4页
目的筛选半夏泻心汤促进胃肠运动的主要有效部位。方法根据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通过观察半夏泻心汤全方、辛开药组、苦降药组、甘补药组对正常大鼠和硫酸阿托品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的影响,筛选半夏泻心汤促进胃肠运动... 目的筛选半夏泻心汤促进胃肠运动的主要有效部位。方法根据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通过观察半夏泻心汤全方、辛开药组、苦降药组、甘补药组对正常大鼠和硫酸阿托品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的影响,筛选半夏泻心汤促进胃肠运动的有效药组;对有效药组进行醇提部位和醇沉部位的提取,进一步筛选半夏泻心汤促进胃肠运动主要有效部位。结果半夏泻心汤有促进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排空的作用;苦降药组有促进正常大鼠和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排空的作用;半夏泻心汤醇提部位、苦降药组醇提部位均有促进正常大鼠和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排空的作用,但对小肠推进均无明显的药效作用。结论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运动的有效药组主要为苦降药组,其有效部位为醇提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苦降药组 有效部位 胃肠运动
下载PDF
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Th1/Th2免疫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佘姝娅 李晋奇 陈璐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免疫学机制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基质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甘草酸软膏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分别建立2,4-硝基氯苯反复刺激的慢性湿疹小... 目的研究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免疫学机制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基质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甘草酸软膏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分别建立2,4-硝基氯苯反复刺激的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给药14 d后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5、IL-6、IL-18和干扰素(IFN)-γ含量及对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甘草酸软膏大、中剂量组能降血清IL-2、IL-5、IL-6、IL-18和IFN-γ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甘草酸软膏大、中剂量组能升高血清IL-4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甘草酸软膏大、中剂量组CD_4^+百分比和CD_4^+/CD_8^+明显升高,而CD_8^+百分比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甘草酸软膏可通过调节Th1和Th2平衡,纠正免疫功能失调而达到治疗慢性湿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软膏 湿疹 慢性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脂肪肝患者的反“诱惑”大计
6
作者 李晋奇 《肝博士》 2009年第1期15-16,共2页
例行体检时,很多人都发现自己的B超报告单上会有脂肪肝的描述。那么,脂肪肝到底是不是像我们百姓所说的肝脏上长了脂肪呢?
关键词 脂肪肝 报告单 例行体检 肝疾病 患者 肝脏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熊去氧胆酸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4
7
作者 余继英 边原 +4 位作者 何林 陈璐 邹静 肖洪涛 李晋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以进口熊去氧胆酸胶囊(抗胆石症药)为参比制剂,评价国产熊去氧胆酸胶囊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1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前后对照试验方案,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盐酸西替利嗪为内标,测定血浆中熊去氧胆酸的浓度,评价... 目的以进口熊去氧胆酸胶囊(抗胆石症药)为参比制剂,评价国产熊去氧胆酸胶囊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1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前后对照试验方案,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盐酸西替利嗪为内标,测定血浆中熊去氧胆酸的浓度,评价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单剂量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各500 mg后的AUC0-24h分别为(18.9±7.0)和(19.0±5.5)mg·h·L-1;AUC0-∞分别为(22.6±11.8)和(20.9±5.9)mg·h·L-1;tm ax分别为(2.4±0.4)和(2.3±0.6)h;Cmax分别为(9.2±5.0)和(8.2±4.0)mg·L-1。试验制剂的F0-24h为(104±38)%。对AUC0-24h、AUC0-∞、Cmax和tmax作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及非参数法秩和检验,结果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胶囊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运动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童荣生 李晋奇 彭成 《中医药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08-109,共2页
对近年来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运动的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性回顾,发现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运动的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运动的物质基础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调节胃肠运动 实验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关于复制中医动物模型的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宏 彭成 +2 位作者 秦路平 余成浩 李晋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195,共4页
指出复制中医动物模型需要遵守4个基本的原则,即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复制的模型症状符合中医临床;相应的药物能够反证治疗;模型稳定,能重复。同时,认为复制理想的中医动物模型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即:选择研究的病、证模型;了解相应病、... 指出复制中医动物模型需要遵守4个基本的原则,即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复制的模型症状符合中医临床;相应的药物能够反证治疗;模型稳定,能重复。同时,认为复制理想的中医动物模型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即:选择研究的病、证模型;了解相应病、证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和病机;紧密关注临床,找寻适当造模因素;选择恰当造模动物;评判指标的选择;药物反证;重复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中医 复制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童荣生 李晋奇 +3 位作者 彭成 邹静 张康 钟承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指纹图谱的差别。方法:采用PhenomenexGemini C18 110A(5μm,250mm×4.6mm)色谱柱,柱温40℃,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pH 3.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对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指纹图谱的差别。方法:采用PhenomenexGemini C18 110A(5μm,250mm×4.6mm)色谱柱,柱温40℃,乙腈-0.05%三乙胺水溶液(pH 3.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对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水提醇沉液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相似度均大于0.99,在半夏泻心汤中17个和其苦降药组共有的色谱峰峰面积占总峰面积98.18%。结论:苦降药组水提醇沉液和半夏泻心汤水提醇沉液HPLC指纹图谱有一定的差别,但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苦降药组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医院制剂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帅小翠 李获 +3 位作者 李晋奇 朱九群 肖然月 边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7期858-860,864,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医院制剂使用情况,探讨其发展方向。方法:调取我院信息系统中2017—2019年医院制剂使用数据,对制剂品种数、使用量、销售金额、构成比和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等评价指...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医院制剂使用情况,探讨其发展方向。方法:调取我院信息系统中2017—2019年医院制剂使用数据,对制剂品种数、使用量、销售金额、构成比和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等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医院制剂的使用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2017—2019年,我院医院制剂的配制品种数稳定在50种,其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呈升高趋势;西药制剂主要为皮肤科外用制剂;中药制剂中,虎杖解毒颗粒的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均居第1位,乳腺通络散结颗粒、金沙通淋排石颗粒使用也较多。此外,受原料药、原药材短缺的影响,酚柳松洗剂、复方贯众口服液有一段时间停配,其使用量有所降低。结论:近3年来我院医院制剂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且西药制剂和中药制剂各具特色。应在保证原料药稳定供应和保持现有制剂稳定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皮肤科特色制剂和中药特色制剂,以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制剂 使用量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下载PDF
失眠体质类型与经络检测仪辅助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佘姝娅 杨茂农 +2 位作者 陈霞 谢强宁 李晋奇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目的:对169例失眠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失眠人群进行检测,研究其各条经络电能量值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失眠的中医分型诊断及随后的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收集门诊符合《2012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 目的:对169例失眠人群的体质分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失眠人群进行检测,研究其各条经络电能量值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失眠的中医分型诊断及随后的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收集门诊符合《2012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人群,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判定其体质类型。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对不同体质人群人体十二经络原穴部位进行测量。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获得的体能、代谢、心肾、筋骨状态的均值在不同体质人群中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阴虚质者的体能状态最高,阳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代谢状态最高,阴虚质者最低;阳虚质者心肾状态最高,气虚质者最低;阴虚质者筋骨状态最高,血瘀质者最低。结论:失眠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不同证型与中医经络检测仪中的体能状态、代谢状态、心肾状态、筋骨状态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经络检测仪
下载PDF
门急诊含中成药处方点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边原 李晋奇 +3 位作者 杨勇 李刚 龙恩武 肖洪涛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4期64-6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某院门急诊中成药使用的合理情况,为医疗机构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PASS 2.0处方点评系统调出2014年第1季度含中成药的全部处方,通过程序预判,先筛查出不合理处方,再对这些处方逐条进行人工核对。结果含有中成... 目的调查分析某院门急诊中成药使用的合理情况,为医疗机构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PASS 2.0处方点评系统调出2014年第1季度含中成药的全部处方,通过程序预判,先筛查出不合理处方,再对这些处方逐条进行人工核对。结果含有中成药的处方共128 322张,其中不合格处方1 277张,存在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结论医疗工作者应加强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中成药合理使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理气复胃口服液中大黄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婷 童荣生 +2 位作者 邹静 帅小翠 李晋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4期111-113,共3页
目的 建立理气复胃口服液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Phenomenex Gemini C_(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0.01mol/L NaH_2P... 目的 建立理气复胃口服液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Phenomenex Gemini C_(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0.01mol/L NaH_2PO_4(p H1.5)(2∶5∶3.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35 nm。结果 芦荟大黄酸、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浓度为0.8~16.0μg/ml,大黄素甲醚的浓度为0.4~8.0μg/ml,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芦荟大黄酸、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RSD分别是1.72%、1.13%、1.62%、2.04%、1.33%;芦荟大黄酸、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7%、101.43%、100.63%、100.89%和102.41%。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理气复胃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复胃口服液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从太阴传变体系论治小儿瘾疹 被引量:3
15
作者 佘姝娅 常克 +1 位作者 郭静 李晋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1-43,共3页
瘾疹是一种以皮肤突然出现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纵观历代医家论治瘾疹洋洋大观,然鲜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论治小儿瘾疹。从吴鞠通提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联系到小儿外感疾... 瘾疹是一种以皮肤突然出现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纵观历代医家论治瘾疹洋洋大观,然鲜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论治小儿瘾疹。从吴鞠通提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联系到小儿外感疾病初期证候入手,根据临床上小儿瘾疹的发展传变规律,结合小儿体质特点,建立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的太阴传变体系,不仅对于不同时期的小儿瘾疹的治疗进行指导辨证论治,也对预防小儿瘾疹的传变和进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实现了小儿瘾疹的治未病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传变 瘾疹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在药物载体应用中的优缺点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璐璐 李晋奇 +3 位作者 陈璐 肖洪涛 边原 童荣生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23期119-121,共3页
聚乙二醇在基于聚合物的药物传递系统中是最常用的高分子同时也是隐形高分子的金标准。从第一个PEG化的产品上市到目前为止,人们获得了大量关于这种聚合物的临床经验-不仅有它的优点,而且也有潜在的副作用以及并发症。文章列举了PEG在... 聚乙二醇在基于聚合物的药物传递系统中是最常用的高分子同时也是隐形高分子的金标准。从第一个PEG化的产品上市到目前为止,人们获得了大量关于这种聚合物的临床经验-不仅有它的优点,而且也有潜在的副作用以及并发症。文章列举了PEG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的一系列优良性质和引起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传递 纳米技术 PEG 隐形作用
下载PDF
归脾丸抗大鼠运动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丽平 刘兴隆 +2 位作者 李晋奇 宋兴 黄秀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归脾丸对大鼠运动病条件性厌食症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禁水24h后给药,30min后采用旋转刺激装置持续刺激30min诱发大鼠条件性厌食症模型,造模结束30min后给饮0.15%糖精水,测量各大鼠45min内的饮用量;处死动物采血,抗凝,离心... 目的观察归脾丸对大鼠运动病条件性厌食症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禁水24h后给药,30min后采用旋转刺激装置持续刺激30min诱发大鼠条件性厌食症模型,造模结束30min后给饮0.15%糖精水,测量各大鼠45min内的饮用量;处死动物采血,抗凝,离心后取血浆,测定5-HT和His;取大脑,分离海马组织,测定MDA、T-SOD、NO。结果45min内糖精水的饮用量归脾丸高、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或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给药和造模后,各组动物外周血中His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归脾丸高、中、低剂量组的5-HT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均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归脾丸高、中剂量组MDA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的T-SOD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的NO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丸对大鼠运动病条件性厌食症模型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其机理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脾丸 运动病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患者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静 肖洪涛 +2 位作者 李晋奇 师健友 王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36-40,共5页
目的建立肾移植术后患者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测定方法。方法选取服用FK506/Cs A+西罗莫司+糖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治疗的肾移植术后患者20例,采集西罗莫司谷浓度全血样本,以达那唑为内标,经沉淀蛋白及液液萃取处理... 目的建立肾移植术后患者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测定方法。方法选取服用FK506/Cs A+西罗莫司+糖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治疗的肾移植术后患者20例,采集西罗莫司谷浓度全血样本,以达那唑为内标,经沉淀蛋白及液液萃取处理后,经液相色谱分离,采用ESI离子源,以SIR正离子方式进行检测,检测离子为m/z 936.76(西罗莫司),m/z 338.26(内标)。同时将所建立的HPLC-MS法和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分别测定肾移植患者全血西罗莫司浓度,评价两种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西罗莫司在0.2~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最低定量限为0.2μg/L。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6%,方法学回收率为92.93%~102.98%。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相关系数为0.979(P<0.05),两组数据间存在相关性(n=20)。当西罗莫司浓度在1.9~11.1μg/L时,两种方法测定的平均偏差为1.4μg/L。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MS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选择性高,适用于临床对西罗莫司的血药浓度监测;HPLC-MS法和MEIA法测定西罗莫司全血浓度存在相关性,同一份样本用MEIA测定的浓度均值比HPLC-MS法测定的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达那唑 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 血药浓度监测 微粒子酶免疫法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半夏泻心汤的水提醇沉工艺 被引量:1
19
作者 童荣生 李晋奇 +3 位作者 彭成 邹静 张康 钟承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半夏泻心汤的水提醇沉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为考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对半夏泻心汤水提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正交试验优选确定的...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半夏泻心汤的水提醇沉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为考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对半夏泻心汤水提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正交试验优选确定的工艺条件为加水20倍,浸泡60min,煎煮40min。结论:半夏泻心汤的水提醇沉工艺条件合理、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水提醇沉 正交设计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丹丹 李晋奇 《药学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06-107,共2页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作用。二者单用治疗心血管疾病易产生药物抵抗。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二药联用可以减少药物抵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同时,在治疗相关心血管疾病时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故二药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联合用药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