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污染分布研究
1
作者 王纯 张若鸿 +5 位作者 李晓然 王晓芳 刘绍军 杨洋 崔生辉 郭云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为掌握河北省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采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为掌握河北省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采用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细菌学分析手册、美国农业部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李斯特氏菌(Listeria spp.)的检测方法,对从河北省6个主要果蔬种植基地采集的5种蔬菜和4种水果(共27000份)进行李斯特氏菌定性检测,采用GB 4789.30-2016中的平板计数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Listeria marthii(0.41%)、Listeria thailandensis(0.25%)和Listeria fleischmannii(0.17%)3种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较高,其他近年新发现的12种李斯特氏菌(Listeria newyorkensis、Listeria floridensis、Listeria rocourtiae、Listeria weihenstephanensis、Listeria valentina、Listeria aquatica、Listeria riparia、Listeria cornellensis、Listeria grandensis、Listeria booriae、Listeria costaricensis和Listeria goaensis)存在于不同田间果蔬中。定量分析发现,多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样品的污染水平为0~100 CFU·g^(-1)。本研究首次针对新型李斯特氏菌在田间果蔬中进行了大范围的污染分布研究,发现不同的新型李斯特氏菌存在于不同的田间果蔬中,传统李斯特氏菌在田间果蔬中的污染风险依旧存在,为进一步控制和预防田间果蔬中新型李斯特氏菌的污染传播奠定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李斯特氏菌 果蔬 田间 污染
下载PDF
基于Logit回归模型的老年人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2
作者 吴波 曹蓓蕾 +1 位作者 李晓然 潘振丰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选取安徽省4个较为代表性的城市,分别是合肥、安庆、六安、亳州,对4市老年人网瘾成因展开调查研究。数据采集对象为4市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及其子女。根据调查结果,按照老人的上网时长、上网时段、上网内容等,对4市网瘾老人进行分类。选取... 选取安徽省4个较为代表性的城市,分别是合肥、安庆、六安、亳州,对4市老年人网瘾成因展开调查研究。数据采集对象为4市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及其子女。根据调查结果,按照老人的上网时长、上网时段、上网内容等,对4市网瘾老人进行分类。选取2个自变量(个体特征,家庭因素)13个指标,使用logit回归分析对4市老年人网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依据这些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瘾老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瘾 老龄化 数字化 Logit回归分析
下载PDF
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云南豆豉中细菌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晓然 李洁 +2 位作者 刘晓峰 冯阳 柳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发酵食品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中豆豉风味独特,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微生物在食品发酵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选择云南豆豉为研究对象,使用焦磷酸高通量测序,可以全面地分析豆豉中的细菌群落,能够得到其中稀少群落(rar... 发酵食品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之一,其中豆豉风味独特,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微生物在食品发酵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选择云南豆豉为研究对象,使用焦磷酸高通量测序,可以全面地分析豆豉中的细菌群落,能够得到其中稀少群落(rare biosphere)的信息。乳酸杆菌是丰度最高的细菌,占总序列数的72%,在豆豉发酵中起重要作用;芽孢杆菌也是重要的细菌,占序列总数的10%。此外,还发现了属于人类致病菌(Shigella flexneri)和植物病原菌(Erwinia persicina)的序列,显示出传统方法制作的豆豉中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 细菌 群落多样性 乳酸菌
下载PDF
基于混合培养和高通量测序分析云南传统发酵豆豉中活性细菌群落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晓然 龚福明 +2 位作者 李洁 罗义勇 柳陈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0-94,共5页
选择两个使用传统发酵的豆豉样品,先进行混合预培养,再对混合培养液进行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扩增及焦磷酸测序,最后对得到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样品在序列相似度为98%时多样性均较高。其中XG_1的主要细菌为肠球菌、甲基营养... 选择两个使用传统发酵的豆豉样品,先进行混合预培养,再对混合培养液进行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扩增及焦磷酸测序,最后对得到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样品在序列相似度为98%时多样性均较高。其中XG_1的主要细菌为肠球菌、甲基营养型芽孢菌和乳酸片球菌,在XG_2中的主要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豉 混合培养 细菌群落 焦磷酸测序
下载PDF
模拟高原条件下含氧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晓然 许世海 +1 位作者 熊云 刘晓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5-220,共6页
以掺混不同体积分数(5%、10%)二乙二醇二甲醚(DGM)的柴油为燃料,采用F6L913柴油机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通过控制进气压力模拟高原地区柴油机的工作条件,考察了海拔2000-4000m下不同掺混比例的含氧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掺混不同体积分数(5%、10%)二乙二醇二甲醚(DGM)的柴油为燃料,采用F6L913柴油机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通过控制进气压力模拟高原地区柴油机的工作条件,考察了海拔2000-4000m下不同掺混比例的含氧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2000m以上地区,发动机燃用含氧燃料的功率均大于燃用纯柴油,且功率会随燃料中DGM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海拔越高,转速越大,燃用含氧燃料时发动机动力性越好。在海拔2000m以上地区,发动机燃用含氧燃料的燃油消耗率比燃用纯柴油低,且会随着海拔的升高和DGM添加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含氧燃料可以显著降低柴油机高原地区碳烟、HC、CO的排放,NOx排放有所增加。在高原地区使用高含氧燃料是恢复柴油机性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含氧燃料 二乙二醇二甲醚 高原特性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含氧燃料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晓然 许世海 +1 位作者 刘晓 吴芃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0,共4页
采用低压氧弹法模拟高原缺氧条件下燃料的燃烧状况,选择二乙二醇二甲醚、己二酸二乙酯、生物柴油作为含氧添加剂,分别以不同配比掺混到柴油中,研究了这3种含氧添加剂在缺氧条件下的助燃性能,并采用燃烧改善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来评价它们... 采用低压氧弹法模拟高原缺氧条件下燃料的燃烧状况,选择二乙二醇二甲醚、己二酸二乙酯、生物柴油作为含氧添加剂,分别以不同配比掺混到柴油中,研究了这3种含氧添加剂在缺氧条件下的助燃性能,并采用燃烧改善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来评价它们的助燃效果。结果表明:在缺氧条件下,加入3种含氧添加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燃料的燃烧性能;助燃作用的大小与添加剂本身的热值和含氧量有关;在海拔3 000m处,最优含氧添加剂是二乙二醇二甲醚,其最佳添加量(w)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含氧添加剂 低压氧弹法 缺氧
下载PDF
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药物载体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晓然 袁晓燕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3-981,共9页
本文综述了聚乙二醇与聚乳酸共聚亲水改性的最新进展,包括嵌段和星型结构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G-PLA)及其端基化衍生物的合成。同时概述了该共聚物以胶束、微粒、水凝胶和囊泡形式担载亲水、疏水及蛋白类药物的应用,特别介绍了静电... 本文综述了聚乙二醇与聚乳酸共聚亲水改性的最新进展,包括嵌段和星型结构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PEG-PLA)及其端基化衍生物的合成。同时概述了该共聚物以胶束、微粒、水凝胶和囊泡形式担载亲水、疏水及蛋白类药物的应用,特别介绍了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EG-PLA超细纤维载体及其释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 药物载体 控制释放 静电纺丝
下载PDF
高海拔下柴油机燃用含氧燃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晓然 许世海 +1 位作者 刘晓 徐景辉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解决高海拔地区因缺氧和燃料燃烧不完全造成的发动机动力下降和燃油消耗率增加的问题,将生物柴油以不同体积分数(5%,10%)掺混到柴油中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通过控制发动机进气压力模拟高海拔条件下含氧燃料的燃烧,考察平原和海拔3 00... 为解决高海拔地区因缺氧和燃料燃烧不完全造成的发动机动力下降和燃油消耗率增加的问题,将生物柴油以不同体积分数(5%,10%)掺混到柴油中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通过控制发动机进气压力模拟高海拔条件下含氧燃料的燃烧,考察平原和海拔3 000 m地区不同掺混比例的含氧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原燃用含氧燃料,发动机功率较燃用纯柴油有所降低,且降幅随生物柴油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燃油消耗率上升;在海拔3 000 m地区燃用含氧燃料,发动机功率较燃用纯柴油有所增加,且燃油消耗率下降;不管是在平原还是在海拔3 000 m地区,燃用含氧燃料均能够显著降低HC、CO和碳烟排放,但NOx排放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生物柴油 含氧燃料 高海拔 性能
下载PDF
基因工程慕课建设探讨——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然 柳陈坚 +3 位作者 杨恩 罗义勇 冯阳 潘卉 《衡水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0-93,共4页
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内容多、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技术性强等特点。传统的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基于"互联网+"的慕课平台辅助日常教学极为必要。昆明理工... 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内容多、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技术性强等特点。传统的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基于"互联网+"的慕课平台辅助日常教学极为必要。昆明理工大学在基因工程慕课建设中组建起优秀的教学团队,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模块划分,用幻灯片突出重点和核心内容,并且拍摄和制作出高质量的慕课教学视频。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慕课制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慕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原环境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晓然 许世海 《内燃机》 2014年第3期15-17,21,共4页
柴油机在高原地区运行时,由于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废气排放性等指标都大幅下降。为了满足高原地区柴油机的使用要求,分析了高原温度、气压和空气密度等条件与海拔高度的对应关系及其各自对... 柴油机在高原地区运行时,由于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废气排放性等指标都大幅下降。为了满足高原地区柴油机的使用要求,分析了高原温度、气压和空气密度等条件与海拔高度的对应关系及其各自对柴油机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高原性能 改进措施
下载PDF
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晓然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第5期68-69,125,共3页
学校体育在传授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在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具体到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更应重视立德树人,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着德育。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 学校体育在传授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在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具体到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更应重视立德树人,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着德育。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简要论述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功能与现实意义,指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德育实践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体育 教学 德育 渗透
下载PDF
2000-2013年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12
作者 李晓然 李思敏 赵丹丹 《俪人(教师)》 2015年第21期258-258,257,共2页
近十年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建设仍保持快速发展和继续深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着唇亡齿寒的关系.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贯穿于各类政务信息从... 近十年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建设仍保持快速发展和继续深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着唇亡齿寒的关系.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贯穿于各类政务信息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继而影响我国的现代服务型社会建设水平,因此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水平,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管理研究 电子政务建设 综述 政府信息化 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 生命周期
下载PDF
乳酸片球菌发酵液中主要有机酸及其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洁 李晓然 +2 位作者 宫路路 罗义勇 柳陈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4-129,共6页
为研究乳酸片球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与其抑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ot-on-lawn法及琼脂扩散法研究其抑菌活性,利用HPLC分析发酵液主要有机酸组分。结果表明:乳酸片球菌以葡萄糖作为发酵碳源时发酵能力最强,且主要抑菌物质为有机酸;乳... 为研究乳酸片球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与其抑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ot-on-lawn法及琼脂扩散法研究其抑菌活性,利用HPLC分析发酵液主要有机酸组分。结果表明:乳酸片球菌以葡萄糖作为发酵碳源时发酵能力最强,且主要抑菌物质为有机酸;乳酸、乙酸与总酸含量与抑菌活性存在正相关性(P<0.05)。乳酸片球菌发酵液有机酸组分与抑菌活性的研究为开发新型生物防腐剂的潜在菌株的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片球菌 有机酸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汾酒大曲和酒醅样品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3
14
作者 闫亮珍 李晓然 +1 位作者 全哲学 马恩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6,共5页
以汾酒不同发酵时期的酒醅、不同制作过程中的酒曲以及制曲环境样品为材料,采用酶物理化学法与物理化学法两种方法对不同样品DNA进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酶物理化学法获得了质量及纯度较好的DNA。后续实验表明,酶物理化学法提取获得... 以汾酒不同发酵时期的酒醅、不同制作过程中的酒曲以及制曲环境样品为材料,采用酶物理化学法与物理化学法两种方法对不同样品DNA进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酶物理化学法获得了质量及纯度较好的DNA。后续实验表明,酶物理化学法提取获得的高质量DNA能全面反映汾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酒 酒醅 酒曲 DNA提取
下载PDF
云南省普洱市传统发酵豆豉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柳陈坚 刘晓峰 +2 位作者 张海燕 罗义勇 李晓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1,共5页
豆豉采自云南省普洱市,使用不依赖培养的方法并结合焦磷酸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豆豉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豆豉中的细菌都属于厚壁菌门,主要的优势细菌是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其次是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豆豉采自云南省普洱市,使用不依赖培养的方法并结合焦磷酸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豆豉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豆豉中的细菌都属于厚壁菌门,主要的优势细菌是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其次是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豆豉中的真菌都属于假丝酵母属(Candida),丰度最高的真菌是Candida etchellsii,其次还有Candida apicola和Candida versatilis。所有的真菌和嗜盐四联球菌都是耐盐菌,它们在豆豉中的优势地位显示了普洱豆豉高盐的特点。葡萄球菌属的检出,暗示了豆豉可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食源性病原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强坤 柳陈坚 +3 位作者 张园莲 常林杰 罗义勇 李晓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23,共6页
通过牛津杯法筛选得到几株高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使用蛋白酶K和Na OH对这几株杆菌的发酵液上清进行处理,以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发现有机酸为主要抑菌物质,但是调节p H值至6.5后的发酵上清液可以对大肠杆菌有较... 通过牛津杯法筛选得到几株高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使用蛋白酶K和Na OH对这几株杆菌的发酵液上清进行处理,以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发现有机酸为主要抑菌物质,但是调节p H值至6.5后的发酵上清液可以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植物乳杆菌QB3-3具有长达96 h的持续抑菌效果。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植物乳杆菌抗病原菌的主要机理为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病原菌菌体形态改变,内容物流出,致使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有机酸 抑菌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老面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海燕 柳陈坚 +2 位作者 刘祥祥 罗义勇 李晓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45-149,153,共6页
老面中微生物组成多样,带来多种微生物的发酵产物及风味,分析老面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对于开发优良面食发酵剂提供有用信息。本研究采用基于16S r DNA的焦磷酸测序方法分析了采集自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三个老面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 老面中微生物组成多样,带来多种微生物的发酵产物及风味,分析老面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对于开发优良面食发酵剂提供有用信息。本研究采用基于16S r DNA的焦磷酸测序方法分析了采集自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三个老面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三个样品细菌多样性都比较高,17年和2年老面中,优势菌是Lactobacillus sanfranciscensis,2年老面中含有少数序列与L.rossiae和L.plantarum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5年老面中优势菌是Staphylococcus equorum,其次是L.sanfranciscensis。结论:老面中细菌多样性较高,以乳酸菌为主,其中的乳酸杆菌为老面发酵面食带来丰富的营养和风味物质,但是较高丰度葡萄球菌属的检出,暗示了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面 细菌群落 焦磷酸测序 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两步固态发酵法酿造功能性豆豉 被引量:3
18
作者 龚福明 宋园亮 +3 位作者 张忠华 李晓然 罗义勇 柳陈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3,共7页
运用分离自云南传统发酵豆豉的Bacillus subtilis SP-8-5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M-5-2菌株对大豆进行两步固态混合发酵。首先,将菌株B.subtilis SP-8-5接种至经室温浸泡10 h(20℃,质量比为1∶3),110℃(20min)蒸煮处理并冷却至30℃... 运用分离自云南传统发酵豆豉的Bacillus subtilis SP-8-5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M-5-2菌株对大豆进行两步固态混合发酵。首先,将菌株B.subtilis SP-8-5接种至经室温浸泡10 h(20℃,质量比为1∶3),110℃(20min)蒸煮处理并冷却至30℃的大豆中,于26℃进行初步发酵42 h;随后再接种L.plantarum YM-5-2,并于30℃发酵2 d,最后置于4℃进行后发酵。经两步固态混合发酵处理后,得到一种纤溶活性较强,生产周期短,保质期相对较长,风味独特且易于被大众接受的新型功能性发酵豆豉。当后发酵时间为21 d时,样品豆豉中B.subtilisSP-8-5活菌数为(5.88±0.53)×108 CFU/g,而L.plantarum YM-5-2活菌数则高达(3.50±0.35)×1011 CFU/g,此时检测豆豉纤溶酶的纤溶圈直径高达(2.99±0.06)cm(37℃,静置培养4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UBTILIS SP-8-5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M-5-2 纤溶酶 两步固态发酵法 功能性发酵豆豉
下载PDF
高产叶酸植物乳杆菌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海燕 柳陈坚 +1 位作者 何树芬 李晓然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7-494,共8页
人类自身不能合成叶酸,主要从食物中摄取。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b.plantarum)能够产生叶酸,且是公认的肠道益生菌。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从34株分离自云南传统发酵食品的植物乳杆菌中筛选出高产叶酸植物乳杆... 人类自身不能合成叶酸,主要从食物中摄取。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b.plantarum)能够产生叶酸,且是公认的肠道益生菌。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从34株分离自云南传统发酵食品的植物乳杆菌中筛选出高产叶酸植物乳杆菌,结果显示,34株植物乳杆菌均具有合成叶酸的能力,其中Lb.plantarum SP8-7,JH-M1-6-30和YML4-3三株菌的叶酸产量最高,分别为1.492,1.360μg/m L和1.312μg/m L。将其作为发酵菌株制作酸奶和发酵大豆,Lb.plantarum JH-M1-6-30与Lb.plantarum YML4-3可以联合用于富含叶酸酸奶的制作,而Lb.plantarum SP8-7可以用于制作富含叶酸的发酵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叶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酸奶 发酵大豆
下载PDF
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浩 熊云 +2 位作者 和倩倩 龙泉芝 李晓然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6期1377-1380,1384,共5页
喷气燃料微生物污染会造成严重危害,对于飞行安全和油料储存安全都是巨大威胁。针对喷气燃料中主要微生物(枝孢霉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微生物引起的危害、微生物检测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研究进行... 喷气燃料微生物污染会造成严重危害,对于飞行安全和油料储存安全都是巨大威胁。针对喷气燃料中主要微生物(枝孢霉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微生物引起的危害、微生物检测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微生物 危害 检测方法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