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游民到忠臣:民间忠义文化浸润下的吴用之智今解
1
作者 李晓通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3期13-18,共6页
《水浒传》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文学作品,“智多星”吴用是小说中的灵魂人物之一,吴用之“智”一直是后世读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结合吴用的军师角色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从谋人、谋事、谋局三个视角对其“智”进行分析。吴用的... 《水浒传》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文学作品,“智多星”吴用是小说中的灵魂人物之一,吴用之“智”一直是后世读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结合吴用的军师角色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从谋人、谋事、谋局三个视角对其“智”进行分析。吴用的谋事之智体现为他善于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弘扬民间忠义思想,确立团队共赴富贵的宏大目标,同时也为其谋人之智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吴用的谋人之智主要体现在通过召集多方好汉组建强大团队,并构建相对合理的用人机制,使团队和谐、人尽其用;吴用的谋局之智实为民间忠义思想浸润下的大智,他将锄奸报国作为梁山的最终使命,可理解为是对其谋事、谋人之智的升华。今天看来,吴用算得上是一个德才兼备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忠于国家、忠于集体,也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他参与确立和弘扬梁山“忠义”价值观,他的“智”一直深刻影响着后世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民间忠义文化 吴用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33
2
作者 李晓通 于忠祥 延荣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纳入ACS合并糖尿病行PCI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吡格雷组(n=92)术前接受负荷...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纳入ACS合并糖尿病行PCI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吡格雷组(n=92)术前接受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 mg/d;替格瑞洛组(n=88)术前接受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替格瑞洛90 mg,每天两次。血栓弹力图检测两组患者PCI术后24 h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观察并比较两组3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等安全性事件。结果替格瑞洛组ADP激活血小板形成最大血凝块强度(MA-ADP),低于氯吡格雷组(34.94%±11.91%比47.16%±14.90%,P<0.001)。血小板AA抑制率、ADP抑制率替格瑞洛组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68.24%±22.96%比48.21%±32.91%,58.16%±23.52%比33.34%±26.67%,P<0.001)。结论 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明显优于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3个月内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型糖尿病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药物抵抗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晓通 周山彦 +1 位作者 高志才 祝建甫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6-39,共4页
以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结论及泛文化时代的自觉文化观为理论指导,参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是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具有低碳环保亲近自然的... 以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结论及泛文化时代的自觉文化观为理论指导,参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是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具有低碳环保亲近自然的生态特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以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在重视传统传承路径的同时,规范其文化式样,强化机制创新,以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基础,在学校、家庭、社区、景区等领域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为促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 传承机制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探索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晓通 李开文 陈永兵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7-110,共4页
运用文献法等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结论: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应在传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更多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元素,逐渐凸显特色,结合时代精神正确处理与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关系,进行生态化开发;应... 运用文献法等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结论: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应在传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更多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元素,逐渐凸显特色,结合时代精神正确处理与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关系,进行生态化开发;应以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文化的创造及乡村旅游旅游资源的拓展等方面为主要开发思路,保障云南文化生态的和谐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旅游 云南
下载PDF
西南跨境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边疆治理辅助价值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晓通 冯强 李开文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5,31,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西南跨境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的边疆治理辅助价值进行探析。主要结论:西南跨境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经历了漫长的与时俱进、融合创新的发展过程,对边疆治理的辅助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跨境少数民族...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西南跨境少数民族节日体育文化的边疆治理辅助价值进行探析。主要结论:西南跨境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经历了漫长的与时俱进、融合创新的发展过程,对边疆治理的辅助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跨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促进边疆民族对外经济交往渠道更好的形成与拓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群众教育的广泛开展;促进边疆各民族的协作互信。跨境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边疆治理辅助价值的发挥需要重视在与外界的联系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和适应能力。在未来发展中,西南跨境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应以具体的运动项目建设为基础实现活态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文化 西南跨境少数民族 传统节日体育 边疆治理
下载PDF
资源生态化开发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政策的人类学思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晓通 张予云 张成胜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1-85,共5页
以人类学为视角,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资源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式样,也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较高阶段,传承着以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为基本宗旨的生态文化伦理,折射出生态化开发的政... 以人类学为视角,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资源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式样,也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较高阶段,传承着以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为基本宗旨的生态文化伦理,折射出生态化开发的政策逻辑。以此为参照进行政策制订,必将进一步促进旅游生态文化创造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生态化开发 生态伦理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人类学溯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晓通 寸亚玲 张成胜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3-57,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和逻辑法等,结合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社会文化渊源进行研究。结论认为,生产劳动、自然探险及军事、民族宗教信仰、民族艺术和民间游戏、民族医学等...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和逻辑法等,结合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社会文化渊源进行研究。结论认为,生产劳动、自然探险及军事、民族宗教信仰、民族艺术和民间游戏、民族医学等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曾呈现出单线进化和多线进化交叉共进的发展态势。立足"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双重视角能清楚地发现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进一步确立民族民间游戏和民族艺术是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下载PDF
基于时间维度下的运动员协调能力发展特征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通 张予南 陈永兵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4,共7页
以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引入时间观念,立足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体系和全程性多年周期训练计划的宏观理论视野,多维综合认识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现代医学等研究结论,把运动员的协调能力的... 以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引入时间观念,立足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体系和全程性多年周期训练计划的宏观理论视野,多维综合认识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现代医学等研究结论,把运动员的协调能力的发展的一般过程划分彼此相连的五个阶段,深入探讨各阶段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发展特点,挖掘其阶段划分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一步认识运动员协调能力瞬时性、延时性和长时性发展的基本特征,为深刻把握运动训练规律和科学安排各运动训练周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协调能力 时间维度 协调耐力 宏观协调能力
下载PDF
城镇老年轻体育运动的开展与全民健身社会服务体系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晓通 王萍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7,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结合新阶段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常态化开展的现实状况,对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开展与全民健身社会服务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结论:轻体育运动的科学开展能促进老人身心健康,促进全民健身社会服务体系的...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结合新阶段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常态化开展的现实状况,对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开展与全民健身社会服务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结论:轻体育运动的科学开展能促进老人身心健康,促进全民健身社会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在老年群体中常态化开展。在此基础上,相关职能部门应尝试转变工作机制、优化组织建设目标、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优势、鼓励创新老年轻体育学练方法、调动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长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轻体育运动 城镇老年群体 社会服务体系
下载PDF
试论小学高年级徒手操教学新思路——兼论阶段式多层次教学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晓通 王建朝 陈永兵 《青少年体育》 2013年第6期82-83,106,共3页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小学高年级体育的徒手操教学思想进行研究,结论认为,徒手操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应引起足够重视。结合小学高年级徒手操教学的实际提出“阶段式多层次教学法”的概念,采取阶段...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小学高年级体育的徒手操教学思想进行研究,结论认为,徒手操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应引起足够重视。结合小学高年级徒手操教学的实际提出“阶段式多层次教学法”的概念,采取阶段式分层次教学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徒手操教学其过程具有更强的经济性和长效性,能更好地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多层次教学 阶段式 小学体育 教学新思路 教学效果 分层次教学法 兼论 体育健康 认知兴趣
下载PDF
小学体育教师的职能拓展培训探索——基于小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多元课程建设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晓通 潘珂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围绕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体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小学体育要想摆脱多种条件的限制,出色完成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使命,就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考虑在学校体育框架内积极地开...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围绕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体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小学体育要想摆脱多种条件的限制,出色完成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使命,就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考虑在学校体育框架内积极地开拓校外体育教育资源,拓展教师职能。进而以家庭教育为载体和媒介,以学校体育为主导,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资源的科学整合,构建三方共同参与而又职责分明的小学体育多元课程新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卓有成效的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课程 小学生 体质健康 体育教师培训 职能拓展
下载PDF
云南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健身操活动的文化学探索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晓通 张琼 刘方涛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6-29,共4页
民族健身操是近年来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深入开发而产生的运动项目,也是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本研究从大众健身的视野,阐述了新时期民族健身操的文化渊源、概念内涵、动作特征及其自身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对... 民族健身操是近年来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深入开发而产生的运动项目,也是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本研究从大众健身的视野,阐述了新时期民族健身操的文化渊源、概念内涵、动作特征及其自身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民族健身操在高校开展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民族健身操 民族地区高校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发展政策的文化人类学展望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通 陈永兵 李开文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文化人类学一直立足文化视野,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主题,其中的"文化区域研究"理论可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发展政策提供理想的研究范式,以此为视角,结合进化论、传播论、功能论、结构论等可对我国少数民... 文化人类学一直立足文化视野,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主题,其中的"文化区域研究"理论可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发展政策提供理想的研究范式,以此为视角,结合进化论、传播论、功能论、结构论等可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发展政策进行思辨性综合研究,结论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特定的区域与社会结构下,传承了一种以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为基本宗旨的生态文化伦理,折射出生态化开发的政策逻辑,以此为参照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进行政策制定,必将进一步促进民族生态文化创造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生态化发展政策 文化人类学 生态伦理
下载PDF
民族健身操运动的生态文化审视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晓通 张予云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5-88,共4页
民族健身操塑舞成操,融合了中西体育文化因子,寓民族传统体育于现代表演艺术之中,自成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等的和谐共荣,也反映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文章从生态文化的多维视角对民族健身操进行综合审视,从生... 民族健身操塑舞成操,融合了中西体育文化因子,寓民族传统体育于现代表演艺术之中,自成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等的和谐共荣,也反映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文章从生态文化的多维视角对民族健身操进行综合审视,从生态文化特质、文化生态及生态化发展三个方面认识其发展规律,揭示它在文化构成中多种文化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探索其发展思路,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健身操 生态文化特质 文化生态 生态化发展 审视
下载PDF
论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的培养与体育教师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通 张予云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4年第6期66-68,共3页
对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及培养状况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认知主要体现在体质健康方面,在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健康状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健康认知能力的发展应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亟待进一步提升。... 对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及培养状况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认知主要体现在体质健康方面,在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健康状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健康认知能力的发展应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亟待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完善教学思路,积极调节自身功能定位,重视学生健康认知综合能力培养,深度推进面向未来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认知能力 体育教师 功能定位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师在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通 张予云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第5期121-124,共4页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及逻辑法,对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及培养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认知主要体现在体质健康方面,在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健康状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他们的健康认知能力很难满...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及逻辑法,对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及培养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认知主要体现在体质健康方面,在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健康状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他们的健康认知能力很难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亟待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知能结构,大力提升自身人文和科学素养,积极调节职业发展方向,重视学生健康认知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面向未来的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师 大学生 健康认知能力
下载PDF
云南乡村体育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以普者黑村、坝美村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晓通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3-65,共3页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逻辑法等,以文山"普者黑村"和"坝美村"为例,从多个方面对云南乡村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研究。云南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多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结合体,自然资源应在传统体育...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逻辑法等,以文山"普者黑村"和"坝美村"为例,从多个方面对云南乡村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研究。云南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多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结合体,自然资源应在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基础上更巧妙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逐渐凸显地方特色,结合新时代精神正确处理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关系,在保护性开发基础上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地方生态伦理传承和民族生态人格塑造。建议应以乡村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体育旅游文化的创造等为主要措施,促进地方文化生态和谐与相关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乡村体育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 普者黑 坝美
下载PDF
徒手操活动应在小学校园常态化开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通 张予南 《现代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4-67,共4页
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逻辑法等对小学校园徒手操活动开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论认为:徒手操活动的科学开展能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和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在小学校园里全面常态化开展。结合小学徒手操活动的开展状况提出... 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逻辑法等对小学校园徒手操活动开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论认为:徒手操活动的科学开展能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和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在小学校园里全面常态化开展。结合小学徒手操活动的开展状况提出"阶段式多层次教学法"概念,采用该方法对师生进行徒手操教学,其过程更具经济性和趣味性,能更好地保证师生身心健康,并能进一步促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全民健身运动的长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操活动 小学 校园 常态化开展 阶段式多层次教学法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生美育德育课程联合改革思路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通 孟祥坤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审美和道德是学生素质结构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审美和道德教育课程可互为依托,进行联合改革,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通过职业道德培养提升其整体道德水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评价... 审美和道德是学生素质结构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审美和道德教育课程可互为依托,进行联合改革,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通过职业道德培养提升其整体道德水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评价、协同及保障机制,将学生道德认知提升到审美的高度,通过科学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工匠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审美教育 道德教育
下载PDF
我国体育概念的文化溯源及嬗变阐释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通 周山彦 +1 位作者 李开文 陈永兵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逻辑法等对我国体育概念的文化源头及其嬗变过程进行研究。结论认为,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应该立足我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我国体育在"体育"这一概念诞生之前就已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厚重的中国文化属...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逻辑法等对我国体育概念的文化源头及其嬗变过程进行研究。结论认为,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应该立足我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我国体育在"体育"这一概念诞生之前就已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厚重的中国文化属性,并形成了以身体教育为主旨的核心内涵。此后,其概念内涵随着我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及对外体育交流的增多而逐渐丰富,并且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发生了数次嬗变,如今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概念体系,且表现为整体化、多元化、层次化、开放化、简略化、符号化的发展趋势,并在中国文化雄步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其概念及文化内涵的理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体育概念 文化溯源 核心内涵 体系概念 嬗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