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5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晨曦作品
1
作者 李晨曦 《艺术家》 2020年第3期14-14,共1页
下载PDF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一项基于我国近10年已发表数据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李晨曦 赵冉冉 +4 位作者 孙清超 龚忠诚 刘慧 张维娜 丁明超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预后,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DNM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我国已发表的DNM文献(2012年6月至2023年6月)并进行全面回顾评估,分析DNM感染原...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临床特征、诊治策略、预后,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DNM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我国已发表的DNM文献(2012年6月至2023年6月)并进行全面回顾评估,分析DNM感染原因、致病微生物、主要症状、合并症、治疗方法等。结果共检索到781例DNM病例,平均年龄(52.97±5.64)岁,其中554例男性,227例女性。牙源性感染来源、扁桃体和咽喉脓肿、唾液腺炎、上呼吸道感染、异物损伤或医源性创伤操作是DNM常见病因的来源,其中牙源性感染来源最多见。链球菌属(n=217)和葡萄球菌属(n=82)是感染灶最常分离得到的菌群,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为59例)。有69.4%(542/781)的DNM患者存在各种合并症,其中超过1/3的患者(n=185)患有糖尿病。碳青霉烯类是治疗DNM最广泛应用的抗生素,万古霉素则是最多的联合用药选择。纵隔引流方法变化多样,但最佳方案尚存争议。本研究发现,72例DNM患者接受了电视辅助胸腔镜/纵隔镜手术引流,22例患者经皮穿刺引流,30例患者单独采用经颈平行入路引流,40例患者进行了开胸手术,617例根据感染病灶具体部位选择相应联合术式进行外科引流。781例DNM患者总死亡率为11.2%。结论DNM最有效的诊治措施为保持高度的临床警觉,及时采取充分的外科引流,并进行重症监护,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营养支持以及必要多次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全身抗生素联合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感染 腺源性感染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回顾性分析 循证医学
下载PDF
超短种植体配置下穿颧骨种植定位方案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李晨曦 裴培 +2 位作者 陈程 龚忠诚 邵博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究上颌窦沟槽(sinus slot,SS)技术和经上颌窦外(extra sinus,ES)技术结合超短种植体行穿颧种植修复后的生物力学分布特点,为功能性修复上颌骨重度萎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患者的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目的:探究上颌窦沟槽(sinus slot,SS)技术和经上颌窦外(extra sinus,ES)技术结合超短种植体行穿颧种植修复后的生物力学分布特点,为功能性修复上颌骨重度萎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患者的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资料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虚拟化穿颧种植体分别置于SS和ES模型,并结合使用2枚或4枚超短种植体。分析种植体von Mises应力值及牙槽骨中的主应力值。结果:配置2枚超短种植体+2枚ES穿颧种植体的von Mises应力最大(292 MPa);而4枚超短种植体+2枚SS穿颧种植体的最小(184 MPa)。配置2枚超短种植体+2枚SS穿颧种植体的最高主应力值最大(31 MPa);而4枚超短种植体+2枚ES穿颧种植体的最小(12 MPa)。配置4枚超短种植体+2枚SS穿颧种植体的最低主应力值最小(-58 MPa);而2枚超短种植体+2枚ES穿颧种植体的最大(-81 MPa)。结论:2枚SS穿颧种植体结合4枚超短种植体可能在生物力学方面更安全地用于修复重度萎缩的上颌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重度萎缩 穿颧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下载PDF
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妊娠期头颈部癌症的治疗策略
4
作者 李晨曦 丁艺 +3 位作者 刘慧 龚忠诚 张维娜 赵化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虽然妊娠期合并恶性肿瘤较为罕见,但随着女性妊娠期年龄的增大、头颈部癌症(head and neck cancer,HNC)患者的年轻化,妊娠期合并HNC的发病率略有增加。然而,目前临床尚缺乏关于妊娠期HNC的规范化诊疗标准。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PubMed数据... 虽然妊娠期合并恶性肿瘤较为罕见,但随着女性妊娠期年龄的增大、头颈部癌症(head and neck cancer,HNC)患者的年轻化,妊娠期合并HNC的发病率略有增加。然而,目前临床尚缺乏关于妊娠期HNC的规范化诊疗标准。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评估孕妇(含围产期)患HNC的频率、肿瘤类型、相关因素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并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对妊娠期合并HNC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癌症 孕妇 回顾性分析 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基于LDA-BP神经网络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数据驱动决策力评价研究
5
作者 齐磊磊 李晨曦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数据驱动决策力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判断,对数据驱动决策力进行评价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据决策水平,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鉴于传统评测方法缺乏客观性与可重复性,运用LDA-BP神经网络技术构建高... 数据驱动决策力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判断,对数据驱动决策力进行评价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据决策水平,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鉴于传统评测方法缺乏客观性与可重复性,运用LDA-BP神经网络技术构建高校思政课数据驱动决策力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首先,运用LDA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政策文本与研究文献进行主题提取,并将主题信息作为指标构建基础;其次,通过研读文献与政策文本,并结合主题分析结果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数据驱动决策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对BP神经网络的训练及测试来生成高校思政课教师数据驱动决策力的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以及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是影响数据驱动决策能力的关键因素,据此,理应从素养提升、文化培育、管理革新、政府支持等方面入手增强数据驱动决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数据驱动决策力 LDA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评价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聚精助育汤治疗不育症的分子机制
6
作者 傅伟 徐磊 +3 位作者 林美欣 李晨曦 游旭军 秦国政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8-106,共9页
目的聚精助育汤为临床治疗不育症的自拟复方,疗效确切,其药效机制尚未阐明。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收集聚精助育汤的化合物及其靶点,利用Gencards数据库收集不育症相关疾病靶点,利用STRING11.0数据库分析聚精助育汤-不育症共同靶点的蛋白... 目的聚精助育汤为临床治疗不育症的自拟复方,疗效确切,其药效机制尚未阐明。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收集聚精助育汤的化合物及其靶点,利用Gencards数据库收集不育症相关疾病靶点,利用STRING11.0数据库分析聚精助育汤-不育症共同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应用Cystoscape 3.8.0软件进行核心基因的筛选,GO的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细胞组分(cell component,CC)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使用R 4.0.3软件,绘制气泡图、柱状图。将成分-疾病-通路-靶点等导入系统进行通路网络图的绘制。结果经过检索、筛选,共获得聚精助育汤化合物248个,化合物潜在靶点2238个,不育症相关疾病基因1369个,聚精助育汤-不育症共同靶点185个。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γ-氨基丁酸等是聚精助育汤的主要活性成分,ESR1、IL2、FOS、NFE2L2等是聚精助育汤治疗不育症的主要靶点,共同靶点富集于PI3K-AKt等多个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凋亡、基因转录等生物学过程。结论初步确定了聚精助育汤治疗不育症的机制及作用靶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精助育汤 不育症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的牛奶蛋白检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刘伯扬 赵三军 +10 位作者 白鹏 马利军 赵凯 李慧 牛世祯 高永亮 杨戬 朱磊 杨颖 戈小军 李晨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48-154,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的牛奶蛋白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实验室与在线检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生产过程中原料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研究斜率截距法(slope/bias,S/B)、分段直接标准化(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PDS)算法、... 目的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的牛奶蛋白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实验室与在线检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生产过程中原料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研究斜率截距法(slope/bias,S/B)、分段直接标准化(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PDS)算法、Shenk’s方法在不同仪器测量光谱之间模型转移应用,优化模型参数,提高实验室仪器建立的校正模型应用于在线光谱仪器的预测精度。结果经过Shenk’s算法转移,主从机的光谱平均差异降低为0.0075,光谱校正率达到98.95%。利用模型转移方法与偏最小二乘模型结合,将实验室分析光谱仪建立的模型用于生产在线光谱仪测量光谱预测,显著提高了牛奶中蛋白质含量预测准确度,不同仪器之间模型预测相对均方根误差从5.52%下降到2.03%。结论本研究的方法实现了实验室分析与在线检测仪器测量光谱及定量分析模型转移共享,为近红外在线检测的智能化改进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模型转移 牛奶 在线检测
原文传递
预防性经皮胃造瘘对口腔癌切除并同期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帕热克江·帕塔尔 李晨曦 +3 位作者 克热木·阿巴司 胡露露 方昌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给予的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将纳入病例分为预防性经皮胃造瘘组(n=26)、鼻饲管组(n=54)及经口进食组(n=33)。比较3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术区感染率、皮瓣坏死率情况。结果:预防性经皮胃造瘘组患者术区感染率显著低于鼻饲管组和经口进食组(P<0.05);3组间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患者体重指数、总蛋白、白蛋白、肌酐、红细胞压积值与入院时测量的差值在3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预防性经皮胃造瘘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皮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修复重建 术区感染 预防性经皮胃造瘘
下载PDF
MGMT启动子甲基化在接受放化疗的新发 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的预后作用
9
作者 古威芹 李晨曦 +2 位作者 陈小红 苏丽萍 郑亚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求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对新发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术后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新诊断的41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GB... 目的探求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对新发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术后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新诊断的41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GB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焦磷酸测序评估GBM患者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同时分析与患者预后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43%。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未甲基化患者(P<0.05),甲基化患者的总生存期也明显长于未甲基化患者(P<0.05)。结论MGMT启动子甲基化可延长IDH野生型GBM患者术后放化疗后生存期,但未见线性关系,提示MGMT启动子甲基化对预后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MGMT 甲基化 烷化治疗 焦磷酸测序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在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0
作者 赵冉冉 李晨曦 +1 位作者 热孜万古丽·亚森 龚忠诚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7月—2023年7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采用负压...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7月—2023年7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53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3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25.3±13.75)d,VSD平均放置时间(16.15±8.22)d,ICU平均监护时间(12.02±11.56)d,平均更换VSD次数(1.57±1.32)次。患有糖尿病患者与血糖正常患者的住院天数、ICU监护时间、VSD使用时长、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总费用,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值)、白介素6(IL-6)及D-二聚体(D-D)值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致下行性纵隔炎的治疗中创伤小,能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患者病程中换药的痛苦,对于感染至前下纵隔及全纵隔的病例,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或纵隔切开引流,效果肯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二维相关光谱法及其在蛋白类物质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晨曦 孙泽宇 +4 位作者 赵瑜 尹利辉 陈文亮 刘蓉 徐可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93-2001,共9页
二维相关光谱法是将特定形式的微扰作用于样品,通过测定一系列扰动作用下的动态光谱,结合数学相关分析,获取与样品中分子结构及作用力相关的二维相关谱特征。该方法主要基于分子振动光谱,将一维光谱扩展到二维空间,能有效提高光谱分辨率... 二维相关光谱法是将特定形式的微扰作用于样品,通过测定一系列扰动作用下的动态光谱,结合数学相关分析,获取与样品中分子结构及作用力相关的二维相关谱特征。该方法主要基于分子振动光谱,将一维光谱扩展到二维空间,能有效提高光谱分辨率,从而识别原始光谱中重叠的分子振动变化特征,为研究分子内及分子间的化学键变化提供依据,在生物医学、药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以及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自1986年Noda提出广义二维相关算法以来,二维相关光谱衍生出了投影二维相关、串联二维相关、基于模型的二维相关、异质谱二维相关、移动窗口二维相关等算法。随着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多肽、蛋白质、酶等蛋白类物质由于参与人体重要生理化学反应过程,对其结构(尤其是高级构象)的分析是研究蛋白类物质质量及疗效的关键。二维相关光谱方法为生物医药中蛋白类物质结构研究提供了快速、无损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可分析蛋白质类物质高级结构中的细微变化,为生物大分子药物机制机理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综述了二维相关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谱图解析方法和技术进展,以及其在蛋白类物质分析中的应用方向和前景,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应用二维相关光谱法开展蛋白类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光谱法 蛋白类物质高级构象 生物大分子药物 红外光谱法 拉曼光谱法 近红外光谱法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数字化诊疗1例
12
作者 李晨曦 帕热克江·帕塔尔 龚忠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5-730,共6页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罕见的局部侵袭性良性肿瘤,极少发生在颞下颌关节(TMJ)。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累及咬肌间隙侵犯颞骨、颧骨及下颌升支的TMJ-PVNS。利用数字化技术确定肿瘤边界并重建正常关节窝,完整切除肿瘤后颞肌筋...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罕见的局部侵袭性良性肿瘤,极少发生在颞下颌关节(TMJ)。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累及咬肌间隙侵犯颞骨、颧骨及下颌升支的TMJ-PVNS。利用数字化技术确定肿瘤边界并重建正常关节窝,完整切除肿瘤后颞肌筋膜瓣转入钛网与髁突之间固定代替关节盘。术后随访30个月,患者面型对称,张口度43 mm,局部无复发,未出现脑脊液瘘、脑疝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数字化重建 颞肌筋膜瓣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的循证评价
13
作者 李晨曦 李慕秋 +4 位作者 魏巍 龚忠诚 谭小容 刘慧 郑佞波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46-357,共12页
目的 口腔菌群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已被学界广泛认识,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总结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Scopu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 目的 口腔菌群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已被学界广泛认识,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总结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Scopu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8月25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遵循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PRISMA)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致癌机制。结果 共计28篇文献(包括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26项病例对照研究)被纳入本次系统评价,包括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等多种类型。其中研究食管癌的文献有5篇,胃癌有5篇,结直肠癌有9篇(其中1篇同时研究胃癌),胰腺癌有7篇,肝癌有2篇。全部的纳入文献均报道了口腔菌群失调(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的风险关联。结论 本研究系统阐述了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对其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致病机制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肿瘤治疗电场在头颈部癌症中的应用前景
14
作者 李晨曦 龚忠诚 +2 位作者 赵化荣 丁明超 刘慧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25-431,共7页
近年来,随着免疫制剂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展,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其仍然是目前全球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治疗电场(tumor treating fields,TTFields)是一种全新的非侵入性癌症治疗方法。TTFields可提供给肿瘤局... 近年来,随着免疫制剂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展,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其仍然是目前全球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治疗电场(tumor treating fields,TTFields)是一种全新的非侵入性癌症治疗方法。TTFields可提供给肿瘤局部一个低强度(1~3 V/cm)、中频(100~300 kHz)的交变电场,通过破坏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期的染色体分离及诱发介电泳现象,使细胞结构紊乱,发生凋亡。TTFields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敏感参数不同,对静止期细胞则没有作用,故其抗肿瘤治疗的毒副作用小、创伤小,具有很大潜力。TTFiel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在其他实体瘤也相继开展了临床研究。本文就TTFields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阐述其微观机制及讨论在头颈癌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物理学 头颈部 恶性肿瘤 肿瘤电场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DEMATEL-ISM方法的水电站机组检修作业安全事故致因链分析
15
作者 晋良海 张荣昊 +3 位作者 明华军 李钰涵 李晨曦 邹颂香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51,共8页
针对水电站机组检修作业种类和危险因素多、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通过文献挖掘与专家访谈方式,对水电站机组检修作业安全影响因素类别进行了划分。基于DEMATEL-ISM方法,构建了安全事故致因多层次递阶ISM模型来确定事故致因因素层级,通过... 针对水电站机组检修作业种类和危险因素多、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通过文献挖掘与专家访谈方式,对水电站机组检修作业安全影响因素类别进行了划分。基于DEMATEL-ISM方法,构建了安全事故致因多层次递阶ISM模型来确定事故致因因素层级,通过剖析事故致因因素的中心度和权重,挖掘关键致因因素和推求事故致因链的路径权重,厘定关键致因链。采用该模型对某水电站致因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全检查不到位为关键致因因素,“安全检查不到位→违规作业→设备的问题→粉尘、油漆等有害物质”为关键致因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机组检修 DEMATEL-ISM方法 事故致因链 致因因素权重 路径权重
下载PDF
原发性颞下颌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潜在诊断标志物预测研究
16
作者 李晨曦 魏巍 +2 位作者 李慕秋 李梦佳 龚忠诚 《口腔生物医学》 2023年第4期239-246,共8页
目的: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颞下颌关节(TMJ)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患者相关潜在诊断标志物,并评估TMJ PVNS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基因芯片(GSE3698)原始矩阵数据在探针水平分析基因表达谱。使用R语言编程分析并... 目的: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颞下颌关节(TMJ)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患者相关潜在诊断标志物,并评估TMJ PVNS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基因芯片(GSE3698)原始矩阵数据在探针水平分析基因表达谱。使用R语言编程分析并可视化结果。筛查TMJ PVNS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细胞群体进行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绘制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TMJ PVNS诊断标志物。使用CIBERSORT软件从测序数据对TMJ PVNS中免疫细胞亚型进行定量分析,并评估诊断标志物与浸润免疫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计筛选139个DEGs,包括46个下调基因和93个上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共计44个生物过程、30个细胞成分、18个分子功能和22条信号通路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PPI网络筛选出8个表达显著上调的Hub基因,其中FCER1G、HLA-DPB1、LAPTM5和TYROBP被鉴定为TMJ PVNS的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表明,中性粒细胞及M2型巨噬细胞与TMJ PVNS的发生发展有关。此外,对筛查出的诊断标志物和浸润免疫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发现,FCER1G、LAPTM5、TYROBP与浆细胞浸润呈负相关;而FCER1G、HLA-DPB1、LAPTM5、TYROBP则与M2型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呈正相关。结论:FCER1G、HLA-DPB1、LAPTM5和TYROBP可作为TMJ PVNS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免疫细胞浸润在该罕见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生物信息学 分子免疫学
下载PDF
虾肝肠胞虫水通道蛋白基因EHP00_492的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
17
作者 李晨曦 吴慧欣 +4 位作者 吴玉娇 陈洁 孟宪志 潘国庆 龙梦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154-162,共9页
【目的】克隆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水通道蛋白编码基因EHP00_492,分析其在EHP成熟孢子中的表达特征,为研究EHP水通道蛋白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虾肝肠胞虫为材料,克隆获得完整的EHP00_492基因,对其进... 【目的】克隆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水通道蛋白编码基因EHP00_492,分析其在EHP成熟孢子中的表达特征,为研究EHP水通道蛋白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虾肝肠胞虫为材料,克隆获得完整的EHP00_492基因,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构建pCold-TF-EHP00_492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重组蛋白,制备兔多克隆抗体。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分析EHP00_492在EHP成熟孢子中的表达定位特征。【结果】EHP00_492的编码基因全长729 bp,由242个氨基酸组成,富含亮氨酸,预测分子量为25 kD,无信号肽,含有6个跨膜结构域,具有MIP蛋白家族结构域和2个水通道蛋白保守的NPA/G基序。此外,EHP00_492与其他微孢子虫水通道蛋白序列同源性较高,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EHP00_492与毕氏肠胞虫EBI_27080蛋白亲缘关系最近。AlphaFold分析发现,EHP00_492与已鉴定的家蚕微孢子虫水通道蛋白NbAQP和兔脑炎微孢子虫水通道蛋白EcAQP的蛋白质三维结构高度相似,推测EHP00_492是一个潜在的水通道蛋白。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EHP00_492蛋白在EHP成熟孢子中有表达,分子量为21 kD。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EHP00_492蛋白定位于EHP成熟孢子的孢壁上。【结论】初步明确了EHP00_492蛋白的序列特征、结构特征及其与其他微孢子虫水通道蛋白的亲缘关系,以及其在EHP成熟孢子中的表达定位特征,可为进一步研究EHP水通道蛋白的功能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肝肠胞虫 水通道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特征 表达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hsacircRNA0002141靶向miR-217影响口腔癌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18
作者 宿伟鹏 赵化荣 +3 位作者 李晨曦 刘攀 张洋 龚忠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88-595,共8页
目的探讨人环状RNA(hsa_circRNA)0002141在口腔癌细胞生物学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SAS、SCC15、FaDu细胞与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HNOK细胞中hsa_circ_0002141、miR... 目的探讨人环状RNA(hsa_circRNA)0002141在口腔癌细胞生物学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SAS、SCC15、FaDu细胞与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HNOK细胞中hsa_circ_0002141、miR-217的表达差异,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hsa_circ_0002141与miR-217的靶向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将si_NC组、si_circ_0002141组、pc_NC组、pc_circ_0002141组、pc_circ_0002141+miR-NC组、pc_circ_0002141+miR-217 mimic组均根据脂质体法转染口腔癌细胞SAS,以正常培养的SAS细胞作为对照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EdU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实验测定各组细胞迁移与侵袭情况。结果与人正常口腔角质形成HNOK细胞比较,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SAS、SCC15、FaDu细胞中,hsa_circ_0002141表达显著上调,而miR-217表达显著下调(P<0.05)。hsa_circ_0002141与miR-217之间存在互补靶向结合位点,miR-217靶向负调控hsa_circ_0002141表达(P<0.05)。与对照组比较,si_circ_0002141组SAS细胞增殖活性下降,EdU阳性率降低,细胞迁移与细胞侵袭数目均减少(P<0.05);而pc_circ_0002141组细胞增殖活性上升,EdU阳性率升高,细胞迁移与细胞侵袭数目均增加(P<0.05)。与pc_circ_0002141组比较,pc_circ_0002141+miR-217 mimic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EdU阳性率降低,细胞迁移与细胞侵袭数目均减少(P<0.05)。结论hsa_circ_0002141可调控SAS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的生物学行为,该机制可能与其靶向miR-217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hsa_circRNA_0002141 miR-217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基于双光谱二维相关谱的葡萄糖溶液温度扰动分析方法研究
19
作者 刘蓉 王苗苗 +3 位作者 孙泽宇 陈文亮 李晨曦 徐可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1-1055,共5页
在近红外光谱分析应用中,温度扰动导致的光谱变化对于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影响较大。针对温度扰动识别及定量分析的需要,研究了基于双光谱二维相关谱(2T2D-COS)的光谱扰动分析方法。选择葡萄糖水溶液为样本,根据人体血糖浓度范围和在体组... 在近红外光谱分析应用中,温度扰动导致的光谱变化对于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影响较大。针对温度扰动识别及定量分析的需要,研究了基于双光谱二维相关谱(2T2D-COS)的光谱扰动分析方法。选择葡萄糖水溶液为样本,根据人体血糖浓度范围和在体组织温度范围设计实验,测量样本在浓度扰动和温度扰动下的透射光谱。对其进行基线校正和滤波预处理后,通过2T2D-COS分析得到浓度扰动和温度扰动下的异步谱。结果表明,温度扰动引起的交叉峰出现在强氢键结合水对应的特征吸收波长(1474 nm)和弱氢键结合水对应的特征吸收波长(1410 nm)附近,而葡萄糖浓度扰动引起的交叉峰出现在水分子对应的特征吸收波长(1450 nm)和葡萄糖分子对应的特征吸收波长(1595 nm)附近。为了定量分析样品温度,进一步提取了温度扰动异步谱交叉峰1410 nm波长下的切片谱,其在1410~1600 nm波段的相关峰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样品温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选择波长(1475±4)nm范围内的切片谱,对谱峰强度积分后进行线性拟合,建立样品温度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温度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可以达到0.1259℃。以上结果表明,双光谱二维相关谱只需要对两条光谱进行运算,就可以通过异步谱中交叉峰的位置判别扰动来源,还可以根据交叉峰的强度对温度进行定量分析,且只需要较窄特征波段的光谱就可以建立高精度的温度预测模型,为简化在体光谱测量系统的设计,减少在体温度变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谱二维相关谱 温度扰动 近红外光谱 葡萄糖
下载PDF
高校定格动画教学的新思路初探
20
作者 李晨曦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5-157,共3页
定格动画课程是高校动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不少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一些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掣肘,现有的教学思路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考量和对学生核心动画技能进行审视的基础... 定格动画课程是高校动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不少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一些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掣肘,现有的教学思路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考量和对学生核心动画技能进行审视的基础上,此文指出:定格动画的教学思路可尝试从重视广度到重视深度的转变,以培养学生核心动画能力为中心,避免出现因追求面面俱到而导致重点不突出的现象。这种新的教学思路建议在动画专业的教学中开展定格拍摄专项训练,并在教学中采取创造模型操作良好条件、简化传统定格动画制作工艺、加强定格动画课程与其它动画课程联系等相应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格动画 定格拍摄 核心动画能力 教学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