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弹性在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和睡眠障碍间的中介效应
1
作者 王敏 李来有 +5 位作者 李晓杰 王静茹 李晓娜 吕景霞 许夕霞 李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和睡眠障碍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46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和睡眠障碍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46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别调查老年胃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韧性和认知功能。结果PSQI、CD-RISC和简MMSE得分分别为(5.63±1.41)、(60.31±7.85)和(17.56±2.97)分,PSQI总分与MMSE评分、CD-RISC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1、-0.542,P<0.05),MMSE总分与CD-RISC总分呈正相关(R=0.874,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认知功能和睡眠障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贡献率为71.28%。结论认知功能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老年胃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老年胃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胃癌术后 心理弹性 睡眠障碍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癌症症状群潜在亚组及潜在轨迹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贾薇 矫艳玲 +4 位作者 杨晨 王叶 杜慧姣 李来有 刘风侠 《循证护理》 2024年第5期841-845,共5页
对癌症病人症状群潜在亚组及潜在轨迹的识别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护人员使用科学方法识别症状群潜在亚组及潜在轨迹,及时实施针对性的癌症症状管理干预措施,改善病人机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癌症 症状群 异质性 潜在亚组 潜在轨迹 识别方法 综述
下载PDF
PD-1抑制剂治疗左肾透明细胞癌致重症心肌炎1例
3
作者 郭丽敏 郭莹洁 +2 位作者 李来有 郄晓景 史宁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319-320,共2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继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后,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肿瘤免疫治疗方式,ICIs是通过抗体抑制免疫检查点的活性,恢复并提高T细胞的功能,调动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能力,从而起到抑制和杀伤肿瘤的作用^([1])。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继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后,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肿瘤免疫治疗方式,ICIs是通过抗体抑制免疫检查点的活性,恢复并提高T细胞的功能,调动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能力,从而起到抑制和杀伤肿瘤的作用^([1])。目前上市的ICIs有两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配体PD-L1抑制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A4)抑制剂。在临床应用较多的PD-1抑制剂包括:特瑞普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心肌炎 PD-1抑制剂
下载PDF
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被引量:6
4
作者 郝晓然 赵滨 +12 位作者 崔炜 李静 刘捷 封娣 张路岐 李云 李贤 丁俊琴 李来有 李兰凤 尹晓华 李玉琢 黄香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92-1103,共12页
背景由于工作特殊性,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易导致血压增高,且男性与女性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调节血压稳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高血压影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探讨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高血压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针对性防控策... 背景由于工作特殊性,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易导致血压增高,且男性与女性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调节血压稳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高血压影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探讨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高血压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具有参考意义。目的调查河北省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流行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为不同性别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普查方法,于2016年11月—2018年7月对河北省11个地市所有医院的128009名护理人员进行高血压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对男性和女性护理人员高血压的公认影响因素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基于匹配后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20.36%,1115/5476)高于女性护理人员(6.26%,7669/122533)(P<0.001)。匹配后年龄[>25~35岁(OR=2.182)、>35~45岁(OR=3.560)、>45~55岁(OR=7.406)、>55~65岁(OR=13.339)]、体质指数[24.0~<28.0 kg/m^(2)(OR=1.591)、≥28.0 kg/m^(2)(OR=2.739)]、医院所在地[沧州(OR=1.431)、衡水(OR=1.834)、唐山(OR=1.408)]、高脂血症年限[>0~5年(OR=3.399)、>5~10年(OR=4.451)]、高血压家族史(OR=1.225)是男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25~35岁(OR=1.382)、>35~45岁(OR=4.125)、>45~55岁(OR=6.510)、>55~65岁(OR=5.616)]、体质指数[24.0~<28.0 kg/m^(2)(OR=1.749)、≥28.0 kg/m^(2)(OR=3.111)]、所在科室[儿科(OR=1.570)、医技科室(OR=1.779)]、高脂血症年限[>0~5年(OR=2.863)、>5~10年(OR=3.713)]、糖尿病年限[>0~5年(OR=3.126)、>5~10年(OR=2.947)、>10年(OR=9.743)]、高血压家族史(OR=1.243)、月经情况[不规律(OR=1.358)、已绝经(OR=1.689)]、妊娠高血压疾病[否(OR=0.486)、无妊娠史(OR=0.507)]是女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河北省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护理人员。年龄、体质指数、高脂血症年限、高血压家族史是男性、女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所在科室为儿科或医技科室、糖尿病、月经不规律、已绝经、有妊娠高血压疾病仅对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产生影响,相关部门可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另外,医院所在地是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应关注相关地市男性护理人员血压状况;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护理人员 性别分布 河北省 影响因素分析 倾向性评分
下载PDF
家庭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薛珊 李来有 +2 位作者 梁军利 靳英辉 魏淑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540-2547,共8页
背景食管癌患者常发生营养不良,国内外研究显示,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目前居家期间接受家庭肠内营养(HEN)的患者越来越多,但HEN对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明确。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HEN对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背景食管癌患者常发生营养不良,国内外研究显示,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目前居家期间接受家庭肠内营养(HEN)的患者越来越多,但HEN对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明确。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HEN对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Scopus、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有关食管癌患者接受HEN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12月。试验组患者接受HEN支持〔肠内管饲(ETF)和口服营养补充(ONS)均可〕,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口服饮食。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oB 2.0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1040例食管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体质量增长值、BMI增长值、血红蛋白增长值、血清总蛋白增长值、血清前白蛋白增长值、血清转铁蛋白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SMD=0.63,95%CI(0.40,0.85),P<0.00001;SMD=0.60,95%CI(0.44,0.76),P<0.00001;SMD=1.58,95%CI(1.37,1.79),P<0.00001;SMD=1.19,95%CI(0.79,1.58),P<0.00001;SMD=0.97,95%CI(0.79,1.14),P<0.00001;SMD=1.12,95%CI(0.45,1.79),P=0.001〕。在ETF亚组和ONS亚组分析中,试验组血清白蛋白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SMD=1.25,95%CI(0.82,1.68),P<0.00001;SMD=0.61,95%CI(0.26,0.97),P<0.00001〕。试验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47,95%CI(0.33,0.67),P<0.0001〕。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3,95%CI(1.00,1.77),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97,95%CI(0.06,9.87),P=0.05〕;试验组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MD=6.67,95%CI(2.86,10.48),P=0.0006〕,疲劳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MD=-7.31,95%CI(-11.85,-2.77),P=0.002〕。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结果稳定可靠。结论HEN能够改善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躯体功能,并减轻患者的疲劳症状,且并未增加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暂未发现能够改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肠道营养 家庭肠内营养 管饲喂养 口服营养补充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隧道式和传统PICC穿刺法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腾腾 李来有 +1 位作者 刘志敏 左静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5期469-472,共4页
随着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并发症随之而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及患者的病死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方法目前已由传统穿刺法... 随着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并发症随之而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及患者的病死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方法目前已由传统穿刺法发展到隧道式穿刺法,隧道式穿刺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通过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方法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为肿瘤患者选择最优的穿刺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肿瘤患者
下载PDF
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来有 李艳玲 +1 位作者 张捧娃 韩明辉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9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CDSMP)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9例、对照组67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DSMP干预。分别观察两组入院时、干预8周自我效能、... 目的探讨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CDSMP)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9例、对照组67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DSMP干预。分别观察两组入院时、干预8周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干预组干预8周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均<0.01),且高于对照组同期(P均<0.01);干预组干预8周后Barthel指数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1),HAMA、HAMD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均<0.01),且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干预8周后(P均<0.01)。结论 CDSMP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 焦虑 抑郁 日常生活能力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来有 宿桂霞 +2 位作者 康琳 韩明辉 周烨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414-1415,共2页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中应用及效果。方法主要通过应用RCA对75例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确认根本原因制定和执行整改措施。比较2011年及2012年实施RCA方法前后鼻胃管非计划性拔...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中应用及效果。方法主要通过应用RCA对75例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确认根本原因制定和执行整改措施。比较2011年及2012年实施RCA方法前后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实施RCA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 RCA是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和提高管道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法 鼻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脱管 护理不良事件
下载PDF
肿瘤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分析及干预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来有 康琳 +5 位作者 尹艳玲 宿桂霞 郭素芝 周烨 王娇兰 李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35期4550-4551,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肿瘤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追踪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及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a来共发生151例肿瘤压疮...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肿瘤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追踪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评分表及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a来共发生151例肿瘤压疮(0.38%),Ⅰ、Ⅱ期压疮占75.5%。院内发生压疮76例,其中71例为难免性压疮;院外带来压疮75例。治愈65例,未愈出院55例,未愈死亡31例,治愈率为43.05%;肿瘤患者营养因素、体位、年龄、疼痛、潮湿等因素是患者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结论肿瘤患者压疮一旦发生治愈率低,因此护理重点在于针对肿瘤患者压疮的高危因素科学评估、早期干预,针对高危因素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压疮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来有 李艳玲 康琳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1期1055-1056,F0003,共3页
目前,老年慢性病患者与日俱增,老年人不只是面对一种慢性疾病,而且还有合并症。慢性病对健康影响巨大,可能导致失能,使老年人失去自我照顾的能力;此外也影响幸福感。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增加意味着需要一种新方法提供保健,教会患者... 目前,老年慢性病患者与日俱增,老年人不只是面对一种慢性疾病,而且还有合并症。慢性病对健康影响巨大,可能导致失能,使老年人失去自我照顾的能力;此外也影响幸福感。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增加意味着需要一种新方法提供保健,教会患者自我管理,应对疾病。而且自我管理方案必须针对一般疾病管理问题,如疲劳、疼痛、焦虑等。我们采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CDSMP)应用于患者中,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疾病 自我管理
下载PDF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来有 李欣 史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23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急性脑卒中 护理干预 原因分 PNEUMONIA 脑卒中患者 呼吸困难 诊断程序
下载PDF
对卒中患者家属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预防压疮的意义与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来有 康琳 +3 位作者 尹艳玲 王娇兰 李欣 宿桂霞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卒中患者预防压疮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150例首次入院脑卒中应用Waterlow's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对评分>15分患者的家属有针对性讲解压疮预防知识,调查其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压疮预防知...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卒中患者预防压疮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150例首次入院脑卒中应用Waterlow's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对评分>15分患者的家属有针对性讲解压疮预防知识,调查其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压疮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出院后随访3个月并进行皮肤护理指导。结果 150例入院时压疮危险因素评分均>15分,经过针对性健康教育,患者家属对压疮知识、预防方法、翻身时间、翻身方法等方面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16例获得3个月随访,家庭护理中发生压疮5例,其中Ⅰ期压疮3例,在护理人员指导下痊愈;Ⅱ期压疮2例,因并发肺部感染死亡,死亡时压疮未愈合。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家属主动预防压疮的能力,对预防压疮可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危险性评估 压疮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高龄肾衰患者不可分期压疮感染的护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来有 石晓蒙 +1 位作者 耿同会 康琳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1113-1114,共2页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也称压力性溃疡,是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12年11月7日,我院肾内科收治一名高龄肾...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也称压力性溃疡,是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12年11月7日,我院肾内科收治一名高龄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脑萎缩,臀部重度压疮感染患者,人院后给予肾透析、抗感染、鼻饲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感染 肾衰竭
下载PDF
应用海螵蛸对Ⅱ期以上压疮清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来有 王娇兰 +3 位作者 尹艳玲 宿桂霞 康琳 李欣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8期2609-2610,共2页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组织破溃及坏死。压疮的发生常见于慢性疾病长期卧床,营养障碍、年老体弱以及恶性肿瘤晚期强迫体位等患者。它一旦发生较难治愈,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而且延长...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组织破溃及坏死。压疮的发生常见于慢性疾病长期卧床,营养障碍、年老体弱以及恶性肿瘤晚期强迫体位等患者。它一旦发生较难治愈,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而且延长病程甚至危及生命。压疮清创阶段直接影响压疮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我院对收治的43例溃疡期压疮患者联合应用海螵蛸进行清创,收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螵蛸 压疮 清创
下载PDF
多种培训形式对提高新上岗护士长管理能力的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来有 康琳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4期2229-2231,共3页
目的探讨新上岗护士长的培训方法。方法对13名新上岗护士长采取集中理论培训、临床管理实践技能培训、导师跟班指导工作、参加医院护理部质控管理活动等多种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利用我院护士长管理工作考核标准10个方面进行评价;调查患者... 目的探讨新上岗护士长的培训方法。方法对13名新上岗护士长采取集中理论培训、临床管理实践技能培训、导师跟班指导工作、参加医院护理部质控管理活动等多种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利用我院护士长管理工作考核标准10个方面进行评价;调查患者对新上岗护士长所在病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访谈新护士长所在科室医生、护士对护士长工作的认可情况。结果 13名新上岗护士长病区管理工作10个方面质控平均分数及患者满意度在上岗后6个月均达到合格水平;其中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培训、教学科研、行政管理5各方面上岗后6个月与上岗后1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患者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急救物品、消毒隔离、安全管理、患者满意度6个方面上岗后6个月与上岗后1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访谈新护士长的沟通协调、合作能力、应急事件处理、决策能力等得到了医生及护士的认可。结论多种培训形式是新护士长提升管理理论和技能的有效途径,新护士长能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上岗护士长 培训 护理管理 质控标准
下载PDF
肿瘤医院实施压疮管理三级质控的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来有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5期497-498,共2页
我院从2005年起实施压疮管理的压疮护理专业小组、护士长、护理部三级质控,健全压疮管理组织结构,制定压疮管理流程。建立压疮护理专业小组及培训基地,对压疮护理专业小组成员进行压疮基本知识的培训,用最新理念和方法指导压疮的预防与... 我院从2005年起实施压疮管理的压疮护理专业小组、护士长、护理部三级质控,健全压疮管理组织结构,制定压疮管理流程。建立压疮护理专业小组及培训基地,对压疮护理专业小组成员进行压疮基本知识的培训,用最新理念和方法指导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制定全院统一的压疮评估表、记录表和上报表,规范全院压疮患者护理记录,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防范意识及护理水平,有效降低了压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医院 压疮 护理 管理
下载PDF
朋辈辅学法在新上岗护士沟通能力培训中的作用
17
作者 李来有 宿桂霞 +2 位作者 康琳 韩明辉 周烨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3期2077-2078,共2页
朋辈辅学是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利用具有较为接近价值观念、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年龄相近、阅历相近、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近几年国内医学院校引入后用于学生性健康、心... 朋辈辅学是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利用具有较为接近价值观念、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年龄相近、阅历相近、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近几年国内医学院校引入后用于学生性健康、心理健康、基础护理学指导、护士职业考试等方面。我院从2013年开始采用情景模拟结合朋辈辅学方式对护士进行沟通能力培训,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明辈辅学法 沟通
下载PDF
奥拉西坦对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8
作者 韩颖 刘青蕊 +2 位作者 李来有 史欣 王娇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5-848,共4页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在治疗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VCI患者60例,包括非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和血管性痴呆(vascul...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在治疗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VCI患者60例,包括非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各3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奥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00,ERP-P300)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后MoCA均较前增高(VCIND:t=11.886,P<0.01;VD:t=2.242,P<0.05)。治疗后VCIND患者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t=5.799,P<0.01),波幅明显增高(t=17.6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VD患者P300无明显改变(潜伏期:t=1.414,P>0.05;波幅:t=1.069,P>0.05)。两组患者MoCA、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35、4.402、7.682,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对VCIND患者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血管性 奥拉西坦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韩颖 李来有 +1 位作者 史欣 王娇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677-1680,共4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在治疗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60例VCI患者,包括非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VCIND组)和血管性痴呆(VaD)患者(VaD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在治疗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60例VCI患者,包括非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VCIND组)和血管性痴呆(VaD)患者(VaD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FN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VCIND组患者MoCA评分、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58、26.88、10.06,P<0.01)。治疗后VaD组患者MoCA评分、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2.81、2.81,P<0.01)。两组患者MoCA评分、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1、20.12、30.16,P<0.01)。结论 FNS可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对VCIND患者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电刺激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CT灌注成像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静霞 刘青蕊 +2 位作者 李来有 李如迅 贺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839-1841,共3页
目的 观测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MSCTPI)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方法  3 1例发病 6~ 2 2h的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 ,分别于发病第 1天 ,第 7~ 2 1天行常规CT平扫及MSCTPI检查。结果 治疗后病变区血流量、... 目的 观测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MSCTPI)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方法  3 1例发病 6~ 2 2h的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 ,分别于发病第 1天 ,第 7~ 2 1天行常规CT平扫及MSCTPI检查。结果 治疗后病变区血流量、血容量较治疗前均增加 (t =4.5 7,P <0 .0 1;t=3 .81,P <0 .0 1) ;达峰时间较治疗前缩短 (t =3 .62 ,P<0 .0 1)。结论 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CT灌注成像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明显 ,提示早期干预具有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