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模成型工艺中软模的膨胀行为及压力平衡研究
1
作者 马腾飞 郭子民 +2 位作者 李桂洋 郑国栋 李伟明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3,共7页
软模的膨胀加压行为匹配性是复合材料软模成型的关键,为了实现软模成型工艺中软模压力的可控,本文研究了软模材料的压缩泊松比、膨胀行为及压力平衡特性。将软模成型工艺中软模膨胀加压过程分为软模自由膨胀、半自由膨胀加压、体积受限... 软模的膨胀加压行为匹配性是复合材料软模成型的关键,为了实现软模成型工艺中软模压力的可控,本文研究了软模材料的压缩泊松比、膨胀行为及压力平衡特性。将软模成型工艺中软模膨胀加压过程分为软模自由膨胀、半自由膨胀加压、体积受限膨胀加压三个阶段,对软模不同阶段进行变形及压力理论分析,采用软模升温测试系统测试软模的尺寸及压力变化。基于上述理论设计了软模尺寸,优化了固化工艺,采用优化后的软模成型工艺制备了C形梁和工字梁,并表征了C形梁和工字梁内部质量和尺寸精度。结果表明,软模材料的压缩泊松比为0.495,软模不同阶段的的膨胀行为及压力平衡特性与理论分析相符,通过软模尺寸设计及固化工艺优化实现了软模成型过程中压力的精确控制,由此制备出了内部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的复合材料C形梁和工字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模 泊松比 膨胀行为 压力平衡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电阻植入焊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熊需海 焦梦媛 +2 位作者 田琳 李桂洋 王道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共11页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APC)是实现航空航天装备轻量化的重要结构材料,而制造效率低、成本高、耗能严重等因素阻碍了APC的进一步扩大应用。电阻植入焊(RIW)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效率高、节能环保、适合大型曲面结构连接等优点,是能够替代...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APC)是实现航空航天装备轻量化的重要结构材料,而制造效率低、成本高、耗能严重等因素阻碍了APC的进一步扩大应用。电阻植入焊(RIW)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效率高、节能环保、适合大型曲面结构连接等优点,是能够替代传统的胶接工艺实现APC结构件的绿色制造、再制造、循环利用的革新性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APC电阻植入焊工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APC电阻植入焊技术面临的挑战,系统归纳总结了热塑性复合材料RIW原理、电阻植入体类型、焊接工艺参数优化、热固性复合材料RIW原理以及RIW在大型APC结构件制造中的应用技术等,指出了APC的RIW目前存在涉及材料设计、工艺优化和夹具制造等方面的问题。在未来,热塑性复合材料(TPC)结构的RIW技术相关的研究有望集中在发展更高强度的焊接黏结剂、设计新型结构的发热元件(HE)和改善黏结剂与HE的界面结合强度等方面,以提高接头的承载能力;加强RIW接头力学本构模型、疲劳强度以及服役寿命的研究;针对特定APC部件开展焊接设备和夹具的研究,推动RIW工程化,填补国内在该方面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装备 电阻植入焊 焊接工艺参数
下载PDF
热膨胀硅橡胶性能对比及热物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腾飞 李桂洋 +2 位作者 郭子民 郑国栋 李伟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158,共8页
为了获得性能优异且适应性广的复合材料软模成型用热膨胀硅橡胶,研究三种热膨胀硅橡胶的流动、耐热、热膨胀及弹性性能,通过分级-复合-分散的方式将两种二氧化硅粒子添加分散至热膨胀硅橡胶,并对硅橡胶的流动、耐热及热膨胀性进行研究... 为了获得性能优异且适应性广的复合材料软模成型用热膨胀硅橡胶,研究三种热膨胀硅橡胶的流动、耐热、热膨胀及弹性性能,通过分级-复合-分散的方式将两种二氧化硅粒子添加分散至热膨胀硅橡胶,并对硅橡胶的流动、耐热及热膨胀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硅橡胶Ⅰ固化交联反应黏度增加慢、交联固化时间长,耐热、热膨胀性最佳,适合应用于复合材料软模成型工艺。硅橡胶Ⅰ最多填充2 phr纳米二氧化硅、60 phr微米二氧化硅,微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效果优于纳米二氧化硅,当微米二氧化硅用量为60 phr时,硅橡胶室温至200℃平均线膨胀系数为210.0×10^(-6)℃^(-1),比未添加填料的硅橡胶降低约22%,硅橡胶室温至200℃平均弹性模量为4.7 MPa,比未添加填料的硅橡胶提高约96%。实验结果满足硅橡胶的热物改性需求,扩大了软模成型工艺热膨胀硅橡胶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膨胀硅橡胶 二氧化硅 线膨胀系数 弹性模量
下载PDF
三种T700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桂洋 李健芳 +2 位作者 杨云华 郭鸿俊 孙宏杰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36,共5页
对MT700、T700-A及T700-B三种碳纤维拉伸性能、表面形貌、单向板力学性能及网格加筋圆筒轴压稳定性进行逐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MT700碳纤维拉伸性能达到同级别进口碳纤维水平且具有高模量特征;MT700碳纤维表面均布沟槽的结构特点使得MT... 对MT700、T700-A及T700-B三种碳纤维拉伸性能、表面形貌、单向板力学性能及网格加筋圆筒轴压稳定性进行逐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MT700碳纤维拉伸性能达到同级别进口碳纤维水平且具有高模量特征;MT700碳纤维表面均布沟槽的结构特点使得MT700/603复合材料体系表现出良好的界面性能和拉伸-压缩匹配性,单向板压缩强度、层剪强度及弯曲强度均明显高于T700-A/603和T700-B/603;MT700/603网格加筋圆筒轴压破坏强度及模量分别达到870 k N和108.2 GPa,相比于T700-B/603分别提高11.5%和33.1%。MT700碳纤维更适用于制备航天领域结构复杂承力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700碳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网格加筋圆筒 轴压稳定性
下载PDF
MT300/802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工艺及高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健芳 郭鸿俊 +2 位作者 高杨 张东霞 李桂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40,共7页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高活性802双马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分析树脂固化度与固化温度、固化时间的关系,确定树脂固化制度150℃/1 h+180℃/2 h+200℃/4 h,制得MT300/802复合材料200℃固化Tg达到325℃,而相同固化温度XU292双马树脂Tg仅...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高活性802双马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分析树脂固化度与固化温度、固化时间的关系,确定树脂固化制度150℃/1 h+180℃/2 h+200℃/4 h,制得MT300/802复合材料200℃固化Tg达到325℃,而相同固化温度XU292双马树脂Tg仅为234℃。进一步考察MT300/802复合材料室温、230、280及300℃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单向板280℃弯曲强度保持率达到了57%,300℃弯曲强度仍达到1 094 MPa,室温及高温层间剪切强度及面内剪切强度也表现出较高的性能水平,高活性802双马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固化温度相对较低而使用温度较高,能够满足航天领域耐高温主承力结构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树脂 复合材料 固化动力学 高温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温真空老化对X2101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熊需海 张朝鹏 +2 位作者 任荣 崔旭 李桂洋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高温-真空环境对新型X2101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管式炉分别在330,350,370,400℃等高温/真空耦合条件下对X2101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热老化处理,利用称重法、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万能试验... 目的研究高温-真空环境对新型X2101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管式炉分别在330,350,370,400℃等高温/真空耦合条件下对X2101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热老化处理,利用称重法、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万能试验机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等测试手段表征分析老化条件对复合材料的质损率、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复合材料的最高质损率低于4%。在350℃以下,热老化对基体树脂化学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储能模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50℃热老化10 h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在65%以上。结论 X2101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结构材料,可用于制造在300℃高温下服役的航空航天结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 高温-真空热老化 质损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含酞Cardo结构聚芳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熊需海 马兴华 +3 位作者 陈平 任荣 刘思扬 李桂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32,238,共8页
以邻甲酚酞和对氯硝基苯为初始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反应、硝基还原反应合成一种含酚酞结构的芳香二元胺(MPDA);MPDA再与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进行缩合反应,采用马来酸酐(MA)进行封端;最后,经环化脱水反应,制得马来酰亚胺封端的含酞Card... 以邻甲酚酞和对氯硝基苯为初始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反应、硝基还原反应合成一种含酚酞结构的芳香二元胺(MPDA);MPDA再与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进行缩合反应,采用马来酸酐(MA)进行封端;最后,经环化脱水反应,制得马来酰亚胺封端的含酞Cardo结构聚醚酰亚胺齐聚物(mPEI-C)。利用FTIR、~1H-NMR、DSC、TGA及DMA等分析测试手段,表征了mPEI-C的化学结构、固化行为、耐热性能及其固化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采用湿法预浸-模压法,制备T700炭纤维增强mPEI-C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mPEI-C为无定型的低分子量齐聚物,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和耐热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达320℃以上,初始热分解温度接近430℃,室温下固化薄膜拉伸强度达130 MPa;其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也分别达到了86.2、1481.6 MPa,且表现出良好的耐湿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酰亚胺 马来酰亚胺 固化薄膜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国产M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桂洋 李健芳 +3 位作者 张娅婷 黄智彬 孙宏杰 郭鸿俊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5-79,共5页
对国产MT700与进口T700S碳纤维复合材料单螺栓连接结构的静拉伸强度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两种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特征、连接强度特性及破坏形式。实验结果表明:国产MT700/603层合板连接部位的承载能力及结构稳定性均优于进口T700S/603... 对国产MT700与进口T700S碳纤维复合材料单螺栓连接结构的静拉伸强度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两种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特征、连接强度特性及破坏形式。实验结果表明:国产MT700/603层合板连接部位的承载能力及结构稳定性均优于进口T700S/603层合板,M5及M6单螺栓连接破坏强度分别提高了12%和10%;另外,国产MT700/603层合板胶-螺混合连接有效提高了整体连接强度和安全设计裕度,胶层破坏后,M5与M6单螺栓胶-螺混合连接剩余强度系数分别达到65%和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700碳纤维 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 胶-螺混合连接
下载PDF
MT300/603复合材料工艺仿真与缺陷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桂洋 赵光辉 +3 位作者 韩志昌 郭鸿俊 李艳霞 张霄楠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5-122,共8页
从热传导/固化反应和树脂流动/纤维密实两方面对MT300/603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固化温度、保温时间、加压时机及成型压力对先进网格结构纤维体积含量与内部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工艺改进与缺陷控制措施。通过?1 m网... 从热传导/固化反应和树脂流动/纤维密实两方面对MT300/603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固化温度、保温时间、加压时机及成型压力对先进网格结构纤维体积含量与内部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工艺改进与缺陷控制措施。通过?1 m网格试件无损检测及轴压破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高成型压力、强化预压实等工艺优化与缺陷控制措施有效,试件的内部质量及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300/603复合材料 缺陷控制 工艺仿真 先进网格结构
下载PDF
不同黏度树脂基复合材料软模成型设计与缺陷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鸿俊 高杨 +2 位作者 辛红 高小方 李桂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47,共5页
根据碳纤维表面形貌与两种环氧树脂黏度特性,确定复合材料合适的固化压力。针对两种环氧树脂的黏度差异,比较膨胀压力设计及固化工艺优化方法。结果表明:高黏度环氧树脂体系的软模膨胀成型工艺适应性更好,固化周期缩短13.6%,凝胶压力设... 根据碳纤维表面形貌与两种环氧树脂黏度特性,确定复合材料合适的固化压力。针对两种环氧树脂的黏度差异,比较膨胀压力设计及固化工艺优化方法。结果表明:高黏度环氧树脂体系的软模膨胀成型工艺适应性更好,固化周期缩短13.6%,凝胶压力设计温度(135±5)℃能够保证产品内部质量,固化温度(170±5)℃降低产品变形风险,支撑梁构件缺陷比例<0.5%,满足航天结构复合材料质量控制新常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软模成型 缺陷控制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热固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的增强作用
11
作者 熊需海 王道晟 +6 位作者 任荣 董佳鹏 崔旭 郭子民 雷娟娟 李桂洋 陈平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54-61,共8页
研究表面接枝碳纳米管(CNTs)的电阻焊发热元件对热固性复合材料焊接头的增强作用.利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GF/PEI)薄片制备表面塑化的碳纤维增强双马树脂(CF/BMI)层合板;继而利用表面接枝CNTs的不锈钢网作为电阻焊的发热元件进行焊... 研究表面接枝碳纳米管(CNTs)的电阻焊发热元件对热固性复合材料焊接头的增强作用.利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GF/PEI)薄片制备表面塑化的碳纤维增强双马树脂(CF/BMI)层合板;继而利用表面接枝CNTs的不锈钢网作为电阻焊的发热元件进行焊接.对接枝不同处理时长CNTs的不锈钢网的焊接件进行单搭接拉伸剪切实验,以评估焊接头的强度.结果表明:不锈钢网表面的浸润性明显改善,焊接头的强度得到显著提升.断口分析显示,在CNTs的增强作用下,失效模式由被焊接件表面纤维的轻微破坏转变为塑化薄层的完全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焊接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表面塑化 焊接强度 失效模式
下载PDF
复合材料网格-蒙皮构件缺陷形成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
12
作者 李健芳 李桂洋 +2 位作者 郭鸿俊 杜宝宪 李艳霞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3,共5页
基于缺陷产生机理及多件复合材料网格-蒙皮构件缺陷检测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复合材料网格-蒙皮构件常见的缺陷类型及影响制造缺陷的工艺因素与结构因素;采用工艺仿真分析了加压点及压力对缺陷的影响规律,制定了工艺控制措施;通过Ф1 m典... 基于缺陷产生机理及多件复合材料网格-蒙皮构件缺陷检测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复合材料网格-蒙皮构件常见的缺陷类型及影响制造缺陷的工艺因素与结构因素;采用工艺仿真分析了加压点及压力对缺陷的影响规律,制定了工艺控制措施;通过Ф1 m典型网格-蒙皮构件成型质量及轴压破坏试验验证工艺控制措施有效性及内部质量提高对承载能力的贡献。结果表明:优化网格筋条预压实工艺、提高固化压力能够有效减少复合材料网格-蒙皮构件制造缺陷,提高内部质量及构件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热压罐工艺 制造缺陷
下载PDF
预浸料-真空固化复合材料工艺特点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传忠 郭鸿俊 +2 位作者 李健芳 孙宏杰 李桂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8,共7页
文摘从树脂工艺性、预浸料结构及成型工艺等方面介绍了预浸料-真空固化复合材料工艺特点,简要总结了预浸料-真空固化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制造中的应用现状,并对预浸料-真空固化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真空固化 预浸料 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
下载PDF
PFMEA在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以复合材料结构件生产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小方 李桂洋 郑国栋 《质量与标准化》 2020年第12期39-42,共4页
本文通过对航天复合材料结构件生产质量现状的分析和对过程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PFMEA)方法原理的了解,明确PFMEA作为一种针对生产过程的预防性分析,对生产质量控制的意义。通过全过程各工序的实例分析,证明其在找出薄弱环节、确定预防... 本文通过对航天复合材料结构件生产质量现状的分析和对过程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PFMEA)方法原理的了解,明确PFMEA作为一种针对生产过程的预防性分析,对生产质量控制的意义。通过全过程各工序的实例分析,证明其在找出薄弱环节、确定预防措施和降低质量问题发生概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能够促使企业质量管理形成一种循环改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失效模式与后果 薄弱环节 复合材料结构件
下载PDF
基于建筑节能的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窗墙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广业 吴秉义 +2 位作者 夏国文 李桂洋 佘顺志 《工程与建设》 2022年第1期236-238,共3页
建筑能耗的日益增长使得建筑业不得不更加重视建筑节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应运而生。窗墙比不仅影响建筑造型、建筑采光,更关乎建筑冷热负荷。本文以青岛某典型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为基础,以DeST软件建立典型建筑模型。通过设计3种不同工况... 建筑能耗的日益增长使得建筑业不得不更加重视建筑节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应运而生。窗墙比不仅影响建筑造型、建筑采光,更关乎建筑冷热负荷。本文以青岛某典型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为基础,以DeST软件建立典型建筑模型。通过设计3种不同工况,共计75组建筑模型,研究了不同朝向窗墙比及外窗类型对建筑冷热负荷的影响,同时给出了不同朝向窗墙比的建议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 被动式低能耗 窗墙比 DeST
下载PDF
羧基含量可控氮杂环聚芳醚砜反应性增韧601环氧树脂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鸿俊 王雪 +4 位作者 宗立率 李健芳 王锦艳 李桂洋 蹇锡高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36-1243,共8页
采用酚酞啉(PPL)、二氮杂萘酮双酚(DHPZ)等单体制备了羧基含量可控的杂萘联苯结构聚芳醚砜(PPES-P),聚合物主链羧基含量与分子设计一致性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达到260°C以上,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进一步选取不同羧基... 采用酚酞啉(PPL)、二氮杂萘酮双酚(DHPZ)等单体制备了羧基含量可控的杂萘联苯结构聚芳醚砜(PPES-P),聚合物主链羧基含量与分子设计一致性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达到260°C以上,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进一步选取不同羧基含量的PPES-P对601环氧树脂体系进行反应性增韧改性,考察PPES-P羧基含量对树脂体系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ES-P树脂与601环氧树脂相容性较好,羧基作为交联点能够参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强化了增韧组分与基体树脂的界面结合能力,PPES-P反应性增韧改性不仅提高了601环氧树脂体系的冲击与弯曲性能,还保持了树脂体系较高的Tg,其中PPL与DHPZ结构单元为1:3的PPES-P13改性后树脂冲击强度提高了43%,试样断裂面为均相结构且呈韧性断裂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增韧 601环氧树脂 聚芳醚砜 耐热性能
原文传递
603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婷婷 李艳霞 +6 位作者 陈超 顾轶卓 王绍凯 李健芳 李桂洋 李敏 张佐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2,共8页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603热塑增韧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发现,在低升温速率测试条件下603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DSC曲线有两个重叠的放热峰,通过分离两个重叠的放热峰,研究了603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的...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603热塑增韧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发现,在低升温速率测试条件下603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DSC曲线有两个重叠的放热峰,通过分离两个重叠的放热峰,研究了603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的特性。利用Kissinger方法和Kamal方程分别拟合得到603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和固化动力学参数,选择三种典型固化工艺制度下预测的树脂固化反应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所建立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基于不同升温速率的放热曲线,通过外推法得出该树脂占总反应比例70%的第一个反应固化温度为(177.3±2.2)℃,占总反应比例30%的第二个反应的起始温度和固化温度分别为(178.6±0.7)℃和(216.9±1.7)℃。研究结果对于多组分热固性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的分析和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增韧环氧树脂 非等温DSC 分峰拟合 固化动力学模型 外推法
原文传递
筒状复合材料制件热压罐成型温度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向炳东 李敏 +4 位作者 李艳霞 顾轶卓 张佐光 李健芳 李桂洋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3-302,共10页
筒状结构是航天飞行器的典型结构形式之一,其在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中多采用圆筒结构径向平面垂直于热压罐径向平面的放置方式,在其成型过程中筒状结构的迎风面、背风面、侧风面等可能会存在较大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现象,针对该问题,基于Flu... 筒状结构是航天飞行器的典型结构形式之一,其在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中多采用圆筒结构径向平面垂直于热压罐径向平面的放置方式,在其成型过程中筒状结构的迎风面、背风面、侧风面等可能会存在较大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现象,针对该问题,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考虑树脂固化反应放热的温度场分析方法,并选取圆筒结构典型位置的温度变化历程对仿真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且分析了圆筒结构的温度场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改变热压罐的升温速率,分析了圆筒制件内温度和固化度的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圆筒结构热压罐成型过程,因为结构特性而带来的温度差异远远大于因传热引起的温度差异;热压罐升温速率从0.5K/min上升至5K/min,圆筒制件迎风面与背风面温度差值最大值仅增大1.1K,最大固化度差值仅增加2.08%,热压罐升温速率对圆筒结构温度场与固化度均匀性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中圆筒结构的热压罐固化成型工艺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 圆筒结构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固化度分布
原文传递
环氧树脂低粘度增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文卿 尹亮 +2 位作者 李桂洋 张旭光 李文砚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9,共9页
综述了适用于复合材料液体成型(LCM)工艺的环氧树脂低粘度增韧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采用核-壳橡胶粒子、超支化聚合物(HBP)核-壳粒子、纳米氧化物粒子、碳基刚性粒子、嵌段共聚物和热致液晶以及原位聚合和本体改性增韧环氧树脂。
关键词 液体成型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增韧 低粘度
原文传递
超声聚能器作用下全尾砂浆浓密沉降试验
20
作者 魏钊 吕文生 +2 位作者 杨鹏 王涛 李桂洋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41,共8页
为探究超声聚能器产生的超声波对全尾砂浆浓密的促进效果,采用自制砂仓模型进行全尾砂浆浓密沉降物理试验,基于控制变量法探究在全尾砂沉降不同时刻施加超声波,及不同功率的超声波对其浓密沉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在清水及... 为探究超声聚能器产生的超声波对全尾砂浆浓密的促进效果,采用自制砂仓模型进行全尾砂浆浓密沉降物理试验,基于控制变量法探究在全尾砂沉降不同时刻施加超声波,及不同功率的超声波对其浓密沉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在清水及全尾砂浆中的声强衰减规律类似,在距离上均可分为持续衰减阶段与波动衰减阶段两个阶段。在持续衰减阶段,超声波在清水中的声强值与功率的大小关系呈反比,在全尾砂浆中则呈正比;而在波动衰减阶段,两种情况下的声强值都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增大。此外,两种情况下的声强衰减率在持续衰减阶段均与功率大小呈正比,在波动衰减阶段均呈反比;而从全过程来看,两种情况下声强最终衰减的百分比均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际生产中,并非施加超声波就能改善全尾砂浆的浓密沉降效果,超声波的功率大小及在全尾砂浆沉降过程中的施加时刻均影响全尾砂浆沉降效果,这种影响甚至会对全尾砂浆的浓密沉降起到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超声聚能器 声强 浓密沉降 全尾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