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XIIIA3种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正仪 石少亭 +2 位作者 陈崴 何英利 张玉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在汉族人群中凝血因子XIII的A亚单位(FXIIIA)上的3种基因多态性,即Val34L eu、Tyr2 0 4 Phe、Pro5 6 4 L eu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临床筛选14 9例实验病例,分为3组:对照组6 8例,脑梗死组5 9例,脑出血组2 2例... 目的 探讨在汉族人群中凝血因子XIII的A亚单位(FXIIIA)上的3种基因多态性,即Val34L eu、Tyr2 0 4 Phe、Pro5 6 4 L eu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临床筛选14 9例实验病例,分为3组:对照组6 8例,脑梗死组5 9例,脑出血组2 2例。应用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法(PCR- SSCP)检测3组人群的FXIIIA上是否存在Val34L eu、Tyr2 0 4 Phe、Pro5 6 4 L eu基因多态性,并做统计学检验。结果 在3组病例中均检测到Pro5 6 4 L eu基因多态性,并有显著性差异。3组病例均未检测到Val34L eu和Tyr2 0 4 Phe基因多态性存在。结论 在汉族人群中携带有Pro5 6 4 L eu基因多态性者可能会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所以在汉族人群中开展Pro5 6 4 L eu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有利于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脑血管疾病 单链构象多态性法 汉族人群 统计学检验 显著性差异 A亚单位 凝血因子 临床筛选 脑出血 检测 脑梗死 对照组 病例 PCR 性存在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保护作用及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正仪 李志伟 郭金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保护作用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双侧卵巢切除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17β-雌二醇+假手术组;17β-雌二醇+短暂性前脑缺血模型组;生...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保护作用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双侧卵巢切除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17β-雌二醇+假手术组;17β-雌二醇+短暂性前脑缺血模型组;生理盐水+短暂性前脑缺血模型组。以低血压联合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min的方法造前脑缺血模型,只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为假手术,17β-雌二醇为药物干预,生理盐水为安慰剂,腹腔注射应用4周。在造模术或假手术后24h处死大鼠,用HE染色检测大脑皮层坏死神经元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皮层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用t检验和两因素析因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β-雌二醇能显著减少大鼠大脑皮层坏死神经元数目,增加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p<0.01)。结论 17β-雌二醇对大鼠大脑皮层的神经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相应部位BDNF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前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正仪 邓美英 武成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87-288,共2页
对32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病死率、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消化道出血的频度和程度与脑出血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病情严重的一种反映,而不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报道了在脑... 对32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病死率、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消化道出血的频度和程度与脑出血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病情严重的一种反映,而不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报道了在脑出血急性期防治消化道出血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 脑出血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高颅压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正仪 陈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614-1615,共2页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CNM)的高颅压情况,选择不同的临床治疗策略,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水平,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高颅压、脑脊液结果、治疗、转归情况,并对患者第一次颅内...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CNM)的高颅压情况,选择不同的临床治疗策略,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水平,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高颅压、脑脊液结果、治疗、转归情况,并对患者第一次颅内压力和最高颅内压力进行配对t检验。对内科保守治疗和加用外科治疗结果应用χ2检验。结果:两次颅内压力有显著性差异(α=0.05,P<0.05)。加用外科治疗死亡和无效率降低(χ2=4.64,P<0.05)。结论:隐球菌性脑膜脑炎颅内压力升高显著,对较早出现高颅压和最高颅压>300mmH2O的患者,应及早行脑室外穿刺引流术或侧脑室腹腔分流术防止脑疝形成和对视神经的损害,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脑炎/并发症 颅内高压/治疗
下载PDF
SPECT诊断原发性癫痫20例
5
作者 李正仪 邹保民 邓美英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8-79,共2页
对 2 0例原发性癫痫进行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 ,其局部脑血流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 CBF )异常者 17例(85.0 % )。异常表现为癫痫发作期 r CBF增高而在间... 对 2 0例原发性癫痫进行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 ,其局部脑血流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 CBF )异常者 17例(85.0 % )。异常表现为癫痫发作期 r CBF增高而在间歇期降低 ,r CBF异常区域以额部、颞部、额颞部多见 (76 .5% )。 SPECT与脑电图定位一致者 5例 ,提示该区域为致痫灶。认为 SPECT对原发性癫痫的诊断、致痫灶的确定以及手术治疗的定位可提供十分重要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癫痫 SPECT 诊断
下载PDF
SPECT、EEG、CT及MRI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与对比分析(附27例报告)
6
作者 李正仪 邹保民 张芳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338-339,共2页
对27例癫痫患者进行了SPECT检查。其中rCBF异常者21例(77.77%),在癫痫发作期rCBF增加而发作间歇期减低。结合EEG、CT、MRI检查确定了癫痫的性质及病因,有18例(66.66%)诊断为原发性癫痫,SPECT、EEG提示了其中5例的致痫灶。认为SPECT对... 对27例癫痫患者进行了SPECT检查。其中rCBF异常者21例(77.77%),在癫痫发作期rCBF增加而发作间歇期减低。结合EEG、CT、MRI检查确定了癫痫的性质及病因,有18例(66.66%)诊断为原发性癫痫,SPECT、EEG提示了其中5例的致痫灶。认为SPECT对于癫痫的研究,尤其是对原发性癫痫的诊断及其致痫灶的确定有很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对比研究 SPECT EEG CT MRI
下载PDF
44例颅脑外伤后神经症临床与脑电图关系探讨
7
作者 李正仪 张承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66-368,共3页
本文初步探讨了44例颅脑外伤后神经症的临床与脑电图的关系。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而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部分患者经CT等检查均属正常。脑电图异常者占18%,其异常是由颅脑损伤所致。在脑电图结论正常的病例中,有52%的患者显示α波的调幅... 本文初步探讨了44例颅脑外伤后神经症的临床与脑电图的关系。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而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部分患者经CT等检查均属正常。脑电图异常者占18%,其异常是由颅脑损伤所致。在脑电图结论正常的病例中,有52%的患者显示α波的调幅,对称性较健康人差。呈“弥漫性α波表现。异常脑电图及弥漫性α波提示可能与大脑或丘脑下部功能轻度障碍有关,反之,则其临床症状与心理性因素有关,在诊治中应予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神经系统 脑电图
下载PDF
软组织多原发性恶性肿瘤1例
8
作者 李正仪 杨世勇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39-339,共1页
软组织恶性肿瘤本少见,软组织的多原发恶性肿瘤更少见。现报道相继发生在直肠及硬脊膜的多原发恶性肿瘤1例,复习文献,略加讨论。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适用人群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9
作者 罗国刚 韩建峰 +9 位作者 屈秋民 乔晋 杨剑波 武成斌 张辉 李正仪 杨华 邓美英 韩雪梅 赵松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47,233,共3页
目的 :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在大样本人群中的测试结果分析 ,探讨MMSE的适用人群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分层抽样 ,对 492 1名 5 5岁或以上的西安市城乡居民进行MMSE测查。分析MMSE得分在不同年龄 ,不同文化程度以及总... 目的 :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在大样本人群中的测试结果分析 ,探讨MMSE的适用人群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分层抽样 ,对 492 1名 5 5岁或以上的西安市城乡居民进行MMSE测查。分析MMSE得分在不同年龄 ,不同文化程度以及总体人群中的第 10百分数、中位数、偏度、峰度以及对痴呆的阳性预测值。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MMSE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MMSE得分在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总体人群中都呈现负偏态 ,尖峭峰型分布。在年龄较轻 (70岁以下 )、文化程度偏高 (初中或以上 )的人群中偏性分布最明显 ,痴呆的检出率较低 ;而在年龄偏大 (70岁以上 ) ,文化程度偏低 (小学及以下 )的人群中接近正态分布 ,痴呆的检出率较高。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听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对MMSE得分有显著影响 (P <0 0 0 1)。结论 :MMSE量表最适用于年龄偏大 (70岁以上 ) ,文化程度偏低 (小学或以下 )的人群 ,对痴呆的筛选能力大 ;而对于年龄偏小 ,文化程度偏高的人群 ,MMSE的鉴别筛选力较低。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研究目的选用适宜量表 ,并灵活掌握分界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筛查量表 适用人群 影响因素 早期智能障碍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理学基础和CT、MRI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军 李正仪 +1 位作者 刘建 范光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就26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CT、MRI检查结合病理学基础进行了分析。MRI检查,当TR=2000msec,TE=30、60msec时,皮质动脉硬化性脑病损害均为明显的高信号,T1加权像为低信号。CT像为低... 本文就26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CT、MRI检查结合病理学基础进行了分析。MRI检查,当TR=2000msec,TE=30、60msec时,皮质动脉硬化性脑病损害均为明显的高信号,T1加权像为低信号。CT像为低密度改变。T2加权像上半卵圆中心的白质表现为不均匀弥漫的高信号区,可累及基底节、丘脑、脑干及小脑的白质,并有不同程度的侧脑室扩大、脑室边缘呈斑片状改变可有脑萎缩。病理学特征是弥漫不完全的皮质下梗塞,在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的白质内髓鞘肿胀或脱失,皮质下腔隙或软化,在髓动脉内有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主要包括痴呆、眼底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本文将MRI与CT检查进行了比较,认为在确定皮质下白质内小的损害及确定脑干和小脑白质损害方面MRI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 动脉硬化 脑病 CT NMR 成像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3
11
作者 韩建峰 霍康 +2 位作者 屈秋民 李正仪 马爱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405-3406,共2页
急性脑梗死是目前全世界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颈部或颅内血管不稳定斑块脱落引起栓塞,斑块阻塞血管是主要的发病机制。C反应蛋白是常见的急性时相蛋白,是体内炎症的敏感标志,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急性脑梗死是目前全世界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颈部或颅内血管不稳定斑块脱落引起栓塞,斑块阻塞血管是主要的发病机制。C反应蛋白是常见的急性时相蛋白,是体内炎症的敏感标志,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更能反映体内炎症活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急性脑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从55岁以上城乡居民MMSE得分特征上探讨其适用范围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国刚 韩建峰 +9 位作者 屈秋民 乔晋 杨剑波 武成斌 张辉 李正仪 杨华 邓美英 韩雪梅 赵松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MMSE的适用人群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分层抽样 ,对 4 92 1名 5 5岁或以上的西安市城乡居民进行MMSE测查。分析MMSE在不同人群中的得分特征对痴呆的阳性预测值和分析影响MMSE得分的因素。结果 :MMSE得分在不同年龄... 目的 :探讨MMSE的适用人群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分层抽样 ,对 4 92 1名 5 5岁或以上的西安市城乡居民进行MMSE测查。分析MMSE在不同人群中的得分特征对痴呆的阳性预测值和分析影响MMSE得分的因素。结果 :MMSE得分在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总体人群中都呈现负偏态 ,尖峭峰型分布。在年龄较轻 (70岁以下 )、文化程度偏高 (初中或以上 )的人群中偏态分布最明显 ,痴呆的检出率较低 ;而在年龄偏大 (70岁以上 ) ,文化程度偏低 (小学及以下 )的人群中接近正态分布 ,痴呆的检出率较高。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听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对MMSE得分有显著影响。结论 :MMSE量表最适用于年龄偏大 (70岁以上 ) ,文化程度偏低 (小学或以下 )的人群 ,对痴呆的筛选能力大 ;而对于年龄偏小 ,文化程度偏高的人群 ,MMSE的鉴别筛选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老年人 MMSE 适用范围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与脑梗死发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郭方圆 李正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180例脑梗死患者与112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①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0.95±0.23 mg/L)较对照组(0.76±0.14 mg/L)明显增高(P&...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180例脑梗死患者与112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①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0.95±0.23 mg/L)较对照组(0.76±0.14 mg/L)明显增高(P<0.01);②血清Cys-C水平与患者性别有关,且与年龄(r=0.180,P=0.016)、同型半胱氨酸(r=0.257,P=0.001)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219,P=0.003)呈负相关;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3,P<0.001)、吸烟(OR=8.178,P<0.001)、高血压(OR=7.649,P<0.001)、糖尿病(OR=4.798,P=0.011)及血清Cys-C(OR=1.675,P=0.007)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经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血清Cys-C仍与脑梗死密切相关(r=0.215,P<0.01)。结论血清Cys-C水平的升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脑梗死 危险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 半胱氨酸
下载PDF
西安地区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2
14
作者 乔晋 屈秋民 +11 位作者 韩建峰 杨剑波 罗国刚 张辉 武成斌 杨华 李正仪 邓美英 韩雪梅 赵松珍 于普林 张振馨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 5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 (PD)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于 1 997-0 9~ 1 998-1 2在西安地区调查了 4 850名 55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果 发现 PD3 8例 ,55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 783 .5/ 1 ...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 5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 (PD)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于 1 997-0 9~ 1 998-1 2在西安地区调查了 4 850名 55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果 发现 PD3 8例 ,55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 783 .5/ 1 0万。男女患病率分别为 1 0 2 9.4 / 1 0万、60 5.0 / 1 0万 ,男女患病率之比为 1 .70∶ 1 ,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98) ;但同一年龄组 ,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随年龄的增大 ,PD患病率随之升高 ,但女性在 85岁以上未发现 PD患者 ;城市与农村 PD的患病率分别为 63 4 .5/ 1 0万、980 .0 / 1 0万 ,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随文化程度升高 ,男性 PD患病率随之降低。结论 西安地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 ,PD患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 ,女性 85岁以上患病率低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文化程度对男性 PD患病率可能有一定影响 ,职业对 PD患病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流行病学 患病率 西安市
下载PDF
老人视力忽然下降当心脑血管病
15
作者 李正仪 《医药与保健》 2009年第4期9-9,共1页
张大爷上个礼拜突然感到双眼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有时候读书看报时,还会突然有种莫名的头疼。由于发作时间仅几分钟,他也没太介意。没想到一周后,张大爷一天清晨睡起来后双腿麻木、无力,下不了床,被家人送往医院后才知道,原来是... 张大爷上个礼拜突然感到双眼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有时候读书看报时,还会突然有种莫名的头疼。由于发作时间仅几分钟,他也没太介意。没想到一周后,张大爷一天清晨睡起来后双腿麻木、无力,下不了床,被家人送往医院后才知道,原来是患了中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下降 心脑血管病 老人 视物模糊 读书看报 发作时间
下载PDF
老年人肢体震颤要当心
16
作者 李正仪 《医药与保健》 2006年第12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肢体震颤 老年人 帕金森病 鉴别处理 病因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军 李正仪 +7 位作者 李永宏 富昭 鱼博浪 丁晖 吴兰琴 邵莹 刘庆禄 张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T磁共振系统,对16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定点分辨选择序列行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并与常规MRI及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结...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T磁共振系统,对16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定点分辨选择序列行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并与常规MRI及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例中,常规磁共振成像病变区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者9例,未见明显异常者7例;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病变区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16例;磁共振波谱表现为NAA峰和NAA/Cr比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波谱在1.33 ppm处可见倒置的乳酸(Lac)双峰16例。结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明显高于常规MRI,可监测脑梗死的进展,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急性脑梗死 诊断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丹参乙酸镁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鹏 王瑾 +3 位作者 苗常青 李正仪 李晓青 李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乙酸镁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乙酸镁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 目的观察丹参乙酸镁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乙酸镁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假手术+安慰剂组);Ⅱ组(缺血-再灌注+安慰剂组);Ⅲ组(缺血-再灌注+药物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BDNF的表达。结果Ⅰ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大脑皮层相应部位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正常。与Ⅱ组相比,Ⅲ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Ⅲ组缺血性病理改变较轻,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加(P<0.01)。与Ⅰ组相比,Ⅱ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丹参乙酸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缺血半暗带NGF、BDNF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乙酸镁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种莉 李正仪 郭民侠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d,连服14d,分别测定10μmol/L二磷酸腺苷(ADP)和0.5mmol/L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满足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d,连服14d,分别测定10μmol/L二磷酸腺苷(ADP)和0.5mmol/L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满足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两项者为阿司匹林抵抗(AR),仅满足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满足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R+ASR组及AS组,同时比较AR+ASR组及AS组临床因素与生化指标。结果 60例脑梗死患者中AR与ASR发生率为35.0%,AR+ASR组糖化血红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AS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糖控制不良及高LDL-C的患者更易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对于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检测以明确是否达到治疗目的 ,同时应积极调控血糖、LDL-C等危险因素。若有AR存在,需及时选用其他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椎管内脊髓外占位性病变针吸活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军 李正仪 +2 位作者 陈炜 刘建 马茂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我们对48例临床考虑为脊髓压迫症的病人,经脊髓造影确定为椎管内脊髓外占位病变的定位诊断,采用穿刺针经皮进行了椎管内脊髓外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阳性结果44例,诊断正确率为91.67%。本法操作简单、安全、侵袭小、病人... 我们对48例临床考虑为脊髓压迫症的病人,经脊髓造影确定为椎管内脊髓外占位病变的定位诊断,采用穿刺针经皮进行了椎管内脊髓外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阳性结果44例,诊断正确率为91.67%。本法操作简单、安全、侵袭小、病人痛苦少、阳性检出率高。最后对穿刺针和穿刺部位的选择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 脊髓外 占位疾病 穿刺活检 脊椎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