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5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永刚国画作品
1
作者 李永刚 《求知》 2012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李永刚
下载PDF
李永刚书法作品选登
2
作者 李永刚 《南方论刊》 2013年第A0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书法作品 李永刚
下载PDF
李永刚国画作品
3
作者 李永刚 《求知》 2013年第3期65-65,共1页
李永刚,生于1961年,为天津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其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艺术。曾得到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孙其峰教授的好评,并收为学生。
关键词 国画作品 协会会员 书画艺术 家庭熏陶 天津市 美术家 艺术家 市政协
下载PDF
李永刚国画作品
4
作者 李永刚 《求知》 2013年第12期66-66,共1页
李永刚,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艺术,1979年入伍到天津。30多年来,刻苦钻研绘画,创作水平日臻提高,得到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孙其峰教授的好评,并收为学生、作品曾多次在军内外获奖,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关键词 国画作品 家庭熏陶 书画艺术 创作水平 书画家 孙其峰 教育家 绘画
下载PDF
李永刚:互联网博弈官僚“条块化”困境
5
作者 李永刚 《党的生活(江苏)》 2016年第2期16-16,共1页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官民博弈其实早已越过意识形态的内容疆界,互联网的不断壮大,针对各种偶发的焦点事件,穿透各阶层的公共讨论以“一事一议”的集中施压和可置信威胁的“井喷”模样,对科层官僚制发动了攻击。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官僚制 博弈 困境 “一事一议” 意识形态 焦点事件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多目标移动储能调度
6
作者 李永刚 林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大规模电动汽车的随机充电等因素的影响下,电网峰谷差等问题突出。首先,计算所需多类型移动储能(电动汽车、移动储能车、氢燃料发电车)调度功率,考虑交通能耗,建立各类移动储能模型。其中,针对电动汽车交通能耗,根据电价对用户参与意... 在大规模电动汽车的随机充电等因素的影响下,电网峰谷差等问题突出。首先,计算所需多类型移动储能(电动汽车、移动储能车、氢燃料发电车)调度功率,考虑交通能耗,建立各类移动储能模型。其中,针对电动汽车交通能耗,根据电价对用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建立相应的补贴体系。其余类型则只计及交通能耗成本。然后,建立以的配电网负荷峰谷差、新能源利用率、配电网运行成本为目标,利用超平面的概念自适应地确定不同目标函数的权重,将多目标归一化,建立三类移动储能协调调度模型。而后,使用改进蝙蝠算法求解,得到多类型移动储能协同调度的方案。其中,基本蝙蝠算法引入柯西变异逆累积分布函数等改进,得到改进蝙蝠算法,该算法有效提升优化速度、全局搜索能力。最后,在IEEE33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证明了该调度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移动储能 交通能耗补贴 多目标 改进蝙蝠算法
下载PDF
专业认证下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7
作者 李永刚 刘金鑫 +2 位作者 张雪 姜佰文 金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97-101,共5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能够为学生毕业后职业准备的范围和质量提供保证。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是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认证的核心建设课程,也是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实验课,是学生能够进入农业科研...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能够为学生毕业后职业准备的范围和质量提供保证。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是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认证的核心建设课程,也是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实验课,是学生能够进入农业科研领域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基础工具。本课程依据专业认证三大核心理念,采用项目教学法并将思政元素融入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体系,力求实现“教书”“育人”“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协同一体化,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项目教学法 教学体系 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 思政元素
下载PDF
区域一致趋同的分布式负荷频率控制方法研究
8
作者 周一辰 杨洋 +3 位作者 李永刚 楚玉建 李金泽 林卉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6,124,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上升,电力系统呈现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对频率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提出一种结合多智能体一致算法与动态面控制的分布式负荷频率控制方法,以增强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性能。首先,给出频率控制模型结构,并设计系统框...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上升,电力系统呈现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对频率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提出一种结合多智能体一致算法与动态面控制的分布式负荷频率控制方法,以增强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性能。首先,给出频率控制模型结构,并设计系统框架与分散式区域观测器;其次,考虑通信时滞的影响,设计出各区域控制器结构;最后,基于互联电力系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该控制方法改善了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性能,提高了区域间频率调节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负荷频率控制 分散式观测器 多智能体一致性算法 动态面控制法
下载PDF
贵州省天柱县大河边地区寒武系乌训组滑塌建造的物源及其意义
9
作者 王文杰 杨光忠 +4 位作者 刘灵 林泽渊 李永刚 杨贵龙 罗邦良 《贵州地质》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沉积岩中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贵州天柱大河边地区寒武系第二统乌训组即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通过地质调查分析,可见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瘤状灰岩建造、散布于炭质粘土岩中的“钙质结核”和灰岩中的泥岩脉,以及一系列滑移褶皱褶曲... 沉积岩中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贵州天柱大河边地区寒武系第二统乌训组即普遍发育滑塌滑移建造,通过地质调查分析,可见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瘤状灰岩建造、散布于炭质粘土岩中的“钙质结核”和灰岩中的泥岩脉,以及一系列滑移褶皱褶曲等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等类型。根据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中的鲕粒灰岩角砾和乌训组沉积建造处于大陆斜坡环境的古地理背景分析,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中的鲕粒灰岩角砾应来源于乌训组北西侧处于台地边缘相的清虚洞组,结合灰岩中的泥岩脉即典型震积泥岩脉现象,综合认为,乌训组普遍发育的各种类型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和其它变形建造,系地震营力及其导致的滑塌滑移事件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塌滑移角砾岩建造 鲕粒灰岩 “钙质结核” 震积泥岩脉 瘤状灰岩 贵州天柱
下载PDF
一种概率-Voronoi自适应高维模型表达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一辰 孙佳辉 +1 位作者 李永刚 马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2-947,I0007,共17页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给小干扰稳定性带来挑战。鉴此,该文中提出一种概率-Voronoi自适应采样的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首先,简要介绍基于高维模型表达的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步骤和方法,分...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给小干扰稳定性带来挑战。鉴此,该文中提出一种概率-Voronoi自适应采样的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首先,简要介绍基于高维模型表达的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步骤和方法,分析模型求解和配点选择对高维模型表达建模精度的影响;然后,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求解特性分析,提出动态半径选择方法,提高计算准确度和求解效率;而后,改进自适应-Voronoi采样方法,将其和概率思想结合,得到概率-Voronoi采样方法,提高风险评估建模采样的高效性。结合动态半径移动最小二乘法和概率-Voronoi采样法,建立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的高维模型表达。最后,多个新能源电力系统为例,对比分析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并结合实际源荷不确定数据与电网结构,验证研究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高维模型表达 小干扰稳定性 Voronoi分区 自适应
原文传递
基于多尺度法的多机非线性强迫振荡机理研究
11
作者 甄星皓 李永刚 +3 位作者 纪璇 李亚斌 沙叶楠 周一辰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9,共8页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呈现出更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可以采用多尺度法展示二次非线性对多机系统强迫振荡的影响。首先,建立多机系统强迫振荡模型,将系统数学模型进行多次恒等变换并进行简化,与单机系统相比,多机系统有着更...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呈现出更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可以采用多尺度法展示二次非线性对多机系统强迫振荡的影响。首先,建立多机系统强迫振荡模型,将系统数学模型进行多次恒等变换并进行简化,与单机系统相比,多机系统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然后,利用多尺度法导出了非线性强迫振动稳态响应的幅频特性曲线和动态响应的近似一阶解析表达式,并分析关键参数对非线性强迫荡的影响。最后,以三机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并对由非线性引起的频率偏移和跳跃的现象做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振荡 非线性 多尺度法 电力系统稳定性
下载PDF
抽水蓄能机组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漏磁检测研究
12
作者 齐鹏 李永刚 +2 位作者 马明晗 武玉才 黄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共12页
抽水蓄能机组定子铁心背部漏磁场可有效反应励磁绕组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励磁绕组匝间短路前后的漏磁特征进行研究,以实现对其匝间绝缘健康水平的在线监测。首先,推导励磁绕组健康状态与匝间短路状态下的漏磁表达式,得到不同状态所对应的... 抽水蓄能机组定子铁心背部漏磁场可有效反应励磁绕组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励磁绕组匝间短路前后的漏磁特征进行研究,以实现对其匝间绝缘健康水平的在线监测。首先,推导励磁绕组健康状态与匝间短路状态下的漏磁表达式,得到不同状态所对应的磁密特征谐波;其次,搭建发电容量为278 MVA的抽水蓄能机组二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据此分析匝间短路故障前后径向漏磁及切向漏磁时/频域特征的演变规律,并得到空载工况的径向、切向漏磁峰值分别为111、102μT,负载工况的径向、切向漏磁峰值分别为115、112.5μT,可为漏磁传感器选型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在同步发电机定子铁心背部加装磁通门传感器,采集不同匝间短路程度下的径向、切向及轴向漏磁信号,获其空载工况峰值分别为51.9、40.4、28.2μT,负载工况峰值分别为56.5、47.3、38.4μT,动模机组监测结果证明了,漏磁信号时域特征波形及频谱特征谐波变化可有效表征励磁绕组匝间绝缘健康水平,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状态监测拓展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机组 励磁绕组 匝间短路 漏磁特性 在线监测
下载PDF
基于二维CNN与多源机电信息融合的同步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13
作者 马明晗 侯岳佳 +3 位作者 李永刚 贺鹏康 齐鹏 武玉才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4,I0011,共13页
为提高同步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诊断准确率,以一台型号为SDF-9的一对极同步发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与多源机电信息融合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选取故障前... 为提高同步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诊断准确率,以一台型号为SDF-9的一对极同步发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与多源机电信息融合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选取故障前后的定子环流、转子振动、定子振动信号为故障特征,采用信号-图像转换方法将一维时序信号转化为二维灰度图像。其次将处理后的图像分别作为二维CNN模型的前置输入进行训练。最后采用D-S证据理论将3种证据体的输出概率进行决策融合。结果表明:该方法消除了单一信号易受传感器故障及环境变化的影响,故障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并与其他传统故障诊断算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 D-S证据组合 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X52管线钢耐磨性与耐腐蚀性的影响
14
作者 何琼 李永刚 +1 位作者 朱艳强 杨林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3,共10页
目的提高X52管线钢基体的耐磨性能与耐腐蚀性能,探究深冷处理对X52管线钢性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液体法的冷处理方式,对X52管线钢进行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采用显微硬度仪、超景深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 目的提高X52管线钢基体的耐磨性能与耐腐蚀性能,探究深冷处理对X52管线钢性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液体法的冷处理方式,对X52管线钢进行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采用显微硬度仪、超景深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摩擦磨损仪器、万能拉伸机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分别观察或评价深冷处理后X52管线钢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变化、拉伸性能、耐磨性与耐腐蚀性能。结果经过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后,由于弥散碳化物的析出和晶粒细化,试件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所提高,但屈服强度变化不明显。当深冷处理时间为30 h时,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210.8HV0.2,比未深冷态190.3HV0.2提高了10.77%,当深冷处理时间为7 h时,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600.7 MPa,比未深冷态574.7 MPa提高了4.05%。经过深冷处理,由于试件的晶粒得到了细化,组织成分更加均匀,试件的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提高,磨损机理为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的共同作用,其中磨粒磨损起着主要作用。极化曲线结果显示,深冷处理后的试件自腐蚀电位均正移,当深冷处理时间分别为11、30和55 h时,腐蚀电流密度由未深冷态的15.47×10^(−6)A/cm^(2)分别降低到1.781×10^(−6)、1.335×10^(−6)、1.257×10^(−6)A/cm^(2),数值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说明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得到了提高。结论深冷处理可以有效改善X52管线钢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在管道运输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处理 X52管线钢 显微组织 耐磨性 耐腐蚀性
下载PDF
基于DBN-ELM的构网型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
15
作者 张梦琪 李永刚 +3 位作者 孙庚 吴滨源 刘淇玉 张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8,共8页
“双高”电力系统中电网阻抗呈现宽范围时变特性,构网型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缺乏自适应调整能力,存在失稳风险。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极限学习机的构网型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建立闭环极点映射模型,利用深层架... “双高”电力系统中电网阻抗呈现宽范围时变特性,构网型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缺乏自适应调整能力,存在失稳风险。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极限学习机的构网型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建立闭环极点映射模型,利用深层架构对控制参数与关键极点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好的闭环极点映射模型预测得到相应的关键极点,识别出关键极点最接近参考极点时构网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参数;通过自适应调整控制参数,确保系统在电网阻抗变化时跟踪参考极点,实现自适应稳定控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有效提高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并网逆变器 自适应调整 深度置信网络-极限学习机 复矢量建模 电网阻抗
下载PDF
构网型并网逆变器状态空间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16
作者 刘淇玉 李永刚 +3 位作者 王月 吴滨源 黄齐林 张梦琪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3,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与逐步实施,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接入电力网络的重要接口元件的并网逆变器稳定性问题凸显。目前,电网大部分采用跟网型并网逆变器,然而弱电网中跟网型并网逆变器与锁相环、电网间存在耦合,严重影响系统稳定性。构...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与逐步实施,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接入电力网络的重要接口元件的并网逆变器稳定性问题凸显。目前,电网大部分采用跟网型并网逆变器,然而弱电网中跟网型并网逆变器与锁相环、电网间存在耦合,严重影响系统稳定性。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中较跟网型并网逆变器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但现阶段构网型并网逆变器状态空间模型的相关论述较少,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构网型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分析也不够深入。针对这一空缺,首先详细呈现构网型并网逆变器状态空间建模的相关细节,包括功率控制环、电压控制环、时滞环节和LCL滤波环节;然后,复现构网型并网逆变器失稳现象,并基于所提模型开展参与因子分析,验证模型有效性;其次,基于模型对构网型并网逆变器主要环节参数变化引起的失稳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改进的IEEE 4节点三相平衡电网系统进行仿真,进一步验证模型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并网逆变器 状态空间建模 参与因子分析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17
作者 周翀 魏永强 +3 位作者 胡颖冰 李永刚 周智 申志高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为满足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实际需求,有效支撑防汛抗旱指挥决策,设计开发了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综合信息、普查成果、实时分析、动态展示4个模块,覆盖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的主要环节,具备基础数据查询、流域联合调... 为满足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实际需求,有效支撑防汛抗旱指挥决策,设计开发了湖南省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综合信息、普查成果、实时分析、动态展示4个模块,覆盖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业务的主要环节,具备基础数据查询、流域联合调度、洪水过程预演、灾害损失统计、风险及时评估等功能,对水旱灾害防御的实时化、可视化、精细化管理,以及防汛抗旱决策服务能力的提升有良好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 联合调度 实时分析 动态展示 湖南省
下载PDF
印江县茶树种植区与非种植区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永刚 石睿 +3 位作者 饶红娟 张翼 王文杰 洪万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20-27,共8页
【目的】探明贵州省印江县茶树种植区与非种植区耕地土壤pH和主要养分的差异,为印江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茶树种植的科学布局提供参考。【方法】以印江县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耕地土壤pH、全氮... 【目的】探明贵州省印江县茶树种植区与非种植区耕地土壤pH和主要养分的差异,为印江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茶树种植的科学布局提供参考。【方法】以印江县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耕地土壤pH、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和有机质(OM)共8个养分指标的含量,并对其土壤养分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印江县耕地土壤pH平均值为5.97,偏酸性。土壤TN和TK较丰富至丰富的占比分别为54.13%和71.18%,表现丰富;AN、AK和OM中等至丰富分别占59.39%、63.87%和68.29%,表现中等偏丰富;TP和AP较缺乏至缺乏分别占61.18%和60.26%,表现较缺乏。AN与TN、AP与TP和AK与TK均呈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依次为AN(R^(2)=0.435)>AP(R^(2)=0.273)>AK(R^(2)=0.005)。其中,平坝区耕地土壤OM、AN、AP和AK含量均较高,分别为26.68 g/kg、122.13 mg/kg、26.94 mg/kg和138.05 mg/kg,较其他区具有明显优势。与印江县背景值比,茶树种植区除OM外,其他养分指标均较背景值高。耕地撂荒区土壤AN、AK和AP较缺乏至缺乏占比较大,分别为56.81%、84.10%和35.23%。【结论】印江县耕地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偏酸性;平坝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整体较优,绝大部分耕地适宜种植茶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茶树种植 土壤养分 印江 贵州
下载PDF
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25例腹部创伤患者感染切口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永刚 李平 +3 位作者 赵光锋 廖文 谭浪 吴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8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腹部创伤患者感染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n=25)给予现有负压封闭引流VSD材料治疗感染切口,观察组(n=25)给予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感染切口,对比两组的冲洗引流效果、肉芽组织生长影响、耗材... 目的观察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腹部创伤患者感染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n=25)给予现有负压封闭引流VSD材料治疗感染切口,观察组(n=25)给予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感染切口,对比两组的冲洗引流效果、肉芽组织生长影响、耗材费用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冲洗引流通畅均为24例(96.00%),VSD出现管路堵塞,引流不畅各1例(4.00%),两组冲洗引流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观察组使用VSD后创面清洁、肉芽红润、切口可自愈者22例(88.00%),需使用2次及以上VSD、切口需清创后间断缝合者3例(12.00%);对照组使用VSD后创面清洁、肉芽红润、切口可自愈者22例(88.00%),需使用2次及以上VSD、切口需清创后间断缝合者3例(12.00%),两组肉芽组织生长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对比两组耗材费用使用情况,对照组在去除免费使用的基础之上,其耗材使用费用是观察组的12.86倍,远高于观察组简易耗材使用费用。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11.96±3.61)d,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11.52±3.2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5,P=0.651)。结论简易VSD与现有VSD应用于腹部创伤感染患者具有同样的冲洗引流效果,使用VSD后两组患者肉芽组织均生长红润,切口愈合良好,愈合时间无差异,效果相当,促进感染创面有效愈合。但使用简易VSD耗材费用明显低于现有VSD耗材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感染切口 愈合 耗材费用
下载PDF
大型调相机转子气隙偏心故障的复合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永刚 姜猛 +2 位作者 马明晗 李婷 贺鹏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78,共7页
在“强直弱交”的大电网背景下,具备动态无功支撑能力的调相机愈发重要,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由于制造、安装、运行等原因,调相机转子气隙偏心故障频发,危害严重。文章以调相机转子气隙偏心故障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偏心... 在“强直弱交”的大电网背景下,具备动态无功支撑能力的调相机愈发重要,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由于制造、安装、运行等原因,调相机转子气隙偏心故障频发,危害严重。文章以调相机转子气隙偏心故障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偏心前后气隙磁密、转子不平衡磁拉力以及定子环流这些复合特征的变化规律,发现偏心后气隙磁密产生偶次谐波,造成转子振动,定子并联支路产生环流,且静态偏心与动态偏心在转子振动频次与支路环流上差异明显,同时以某300 Mvar大型调相机结构参数为依据,利用Ansoft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仿真验证了故障复合特征分析的正确性,为调相机故障诊断与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调相机 气隙偏心 复合特征 场路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