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赛珍珠在华教育实践与思想探析
1
作者 李永卉 卢章平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1期23-26,30,共5页
赛珍珠的早年教育经历使其兼具东西方文化背景,始终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审视中西文化差异。赛珍珠尊重中国历史和文化,她的理性客观、博爱平等、兼容并包的思想始终贯彻在其教育实践中。
关键词 赛珍珠 平民教育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下载PDF
我国古籍整理成果法律保护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董洪玲 李永卉 +1 位作者 卢章平 Abankwa Frederick 《图书情报研究》 2024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目的/意义]古籍整理与出版是古籍保护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目前学界对古籍整理成果的法律保护还存在争议。[方法/过程]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2000-2022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我国古籍整理成果法律保护相关的130篇核心期刊论文... [目的/意义]古籍整理与出版是古籍保护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目前学界对古籍整理成果的法律保护还存在争议。[方法/过程]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2000-2022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我国古籍整理成果法律保护相关的130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发文数量、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与前沿等方面,对近二十年我国古籍整理的法律保护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我国古籍整理成果法律保护研究的发文量呈波浪式增长趋势;高产机构主要由国家图书馆、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构成,高校图书馆是研究的主要力量,但机构间合作不密切;核心作者共现网络密度低,合作程度有待提高;研究态势主要趋向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法院认可古籍整理成果的独创性,符合著作权中作品的构成要件,少数法官则偏向于从民事权益的角度对其进行保护。而古籍整理成果的独创性在理论界成为争议焦点,部分学者提出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但邻接权保护已渐成主流。从立法、司法、行政介入、合作研究四个方面,对完善我国古籍整理成果法律保护提出建议:加快古籍整理成果保护立法;完善司法实践中古籍整理成果的法律保护体系;利用行政手段加强古籍整理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古籍整理成果保护研究机构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成果 著作权 古籍保护 邻接权
下载PDF
我国古籍保护地方立法可行性及路径分析
3
作者 王苏卉 李永卉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共12页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存藏、利用、分级、数字化保护等都与法律发生关联。鉴于地方立法先行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以及我国地域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本文立足古籍保护事业发展与立法需求之间的关系,解析地方法规对我国古籍保护的推...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存藏、利用、分级、数字化保护等都与法律发生关联。鉴于地方立法先行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以及我国地域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本文立足古籍保护事业发展与立法需求之间的关系,解析地方法规对我国古籍保护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NVivo14软件对检索出的155部地方性法规进行编码,分析发现地方立法中存在古籍保护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法规中的管理单位不明确,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并且奖惩规定的幅度模糊,法律责任未与具体规范相对应等问题。同时,为完善古籍保护地方立法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细化管理机构责任和古籍保护内容,最后明细奖惩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保护 地方立法 可行性 路径
原文传递
基于知识图谱的南朝陵墓石刻信息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永卉 刘沁芃 卢章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93,共8页
通过基于本体的知识图谱构建,对南朝陵墓石刻信息资源进行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研究,能提升受众的沉浸性与互动性,促进语义化进程,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首先,基于需求分析,从基础信息、视觉特征、文化内涵三重角度分析特征概念,完... 通过基于本体的知识图谱构建,对南朝陵墓石刻信息资源进行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研究,能提升受众的沉浸性与互动性,促进语义化进程,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首先,基于需求分析,从基础信息、视觉特征、文化内涵三重角度分析特征概念,完成南朝陵墓石刻本体模型构建;其次,以丹阳陵墓石刻作为研究实例完成知识获取与知识融合,并借助Neo4j图数据库完成知识图谱构建;最后,通过知识可视化展示与知识发现,体现知识图谱在开发石刻信息资源中的优势。研究发现,知识图谱在降低知识门槛、展示文化内涵、提升信息资源与受众之间互动性等方面效果明显。本研究为南朝陵墓石刻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石刻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文化遗产开发 信息资源开发 南朝陵墓石刻
原文传递
我国古籍保护成效影响因素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永卉 孙悦帆 卢章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152,共11页
文章对我国15位资深古籍保护专家和法学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籍保护成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研究发现:管理因素和法规因素的双向互动主要通过媒介因素与用户因素加以实现;... 文章对我国15位资深古籍保护专家和法学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籍保护成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研究发现:管理因素和法规因素的双向互动主要通过媒介因素与用户因素加以实现;环境因素为古籍保护提供保障和支撑;媒介因素是联结管理因素、法规因素与用户因素的纽带。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完善法规政策体系、促进古籍管理单位知识资本管理、加强古籍数智化发展、建立多平台融合传播矩阵等建议,促使古籍保护从“小众”走向“大众”。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优化和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保护 影响因素 双向互动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宋代豪横的危害以及惩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永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4,共5页
宋代的豪横势力主要指土豪劣绅、恶霸地主以及痞流氓和流寇盗匪。他们非法侵夺土地、擅威乡里、非法经营,甚至残害百姓,给地方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宋政府对豪横势力总体上是宽容的,一般根据其犯罪情节,予以惩治;而对危及统治的行为,则... 宋代的豪横势力主要指土豪劣绅、恶霸地主以及痞流氓和流寇盗匪。他们非法侵夺土地、擅威乡里、非法经营,甚至残害百姓,给地方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宋政府对豪横势力总体上是宽容的,一般根据其犯罪情节,予以惩治;而对危及统治的行为,则坚决镇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坚志》 豪横 危害 惩处
下载PDF
试论南宋地方官员的离任审计法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永卉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4期18-25,共8页
南宋地方官员离任审计法律的编制,是一个经过不断修订,逐渐完善的过程。高宗、孝宗两朝基本因循北宋以来的律令,《庆元条法事类》编制完成后,南宋中后期基本以此为据,只进行一些细则的补充,使得审计法律程序和审计内容更加符合社会的发... 南宋地方官员离任审计法律的编制,是一个经过不断修订,逐渐完善的过程。高宗、孝宗两朝基本因循北宋以来的律令,《庆元条法事类》编制完成后,南宋中后期基本以此为据,只进行一些细则的补充,使得审计法律程序和审计内容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南宋地方官员的离任审计法律不仅是对官员廉政情况的监督,更是为了掌控地方财政的运行状况。尤其是南宋中后期加大了对地方债务、财政收支详细去向的关注,说明随着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经济法律也逐渐细化。南宋地方官员的离任审计法律,对程序法比较重视,体现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时限的严格执行,而且十分讲究权力制衡,不仅机构层层监审,新旧官员之间也相互牵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地方官员 离任审计 财政运行 权力制衡
下载PDF
宋代粮料院事前审计制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永卉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117-129,共9页
宋代粮料院是宋代财政、军事物资管理的重要机构之一,在处理俸禄发放、官物支取等事务中,主要行使事前审计职权,包括审计期限的规定、采取账簿审计方法以及监审官吏的连带责任等方面,对稳定财经秩序、遏制官吏贪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宋... 宋代粮料院是宋代财政、军事物资管理的重要机构之一,在处理俸禄发放、官物支取等事务中,主要行使事前审计职权,包括审计期限的规定、采取账簿审计方法以及监审官吏的连带责任等方面,对稳定财经秩序、遏制官吏贪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宋代严密的财经监督法规体系和制约平衡的审计机制,是粮料院出现事前审计的主要原因,体现了宋代财政审计的发达和财经监管体系的严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粮料院 事前审计 制约平衡
原文传递
高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联机共享建设——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永卉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第6期58-60,共3页
以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共享建设方案,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对今后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院系资料室 资源共享 解决方案
下载PDF
苏荫椿年谱简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永卉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82-85,共4页
苏荫椿是清末民初安徽池州府石埭县的一位生员,长期经营苏氏家族的典当生意,苏氏家族为皖南望族之一,入清以来以经营盐业、典当业享誉省内外。本年谱主要依据馆藏苏荫椿手稿及苏氏族谱等资料,对其生平等加以勾考,以期对转型时期下层士... 苏荫椿是清末民初安徽池州府石埭县的一位生员,长期经营苏氏家族的典当生意,苏氏家族为皖南望族之一,入清以来以经营盐业、典当业享誉省内外。本年谱主要依据馆藏苏荫椿手稿及苏氏族谱等资料,对其生平等加以勾考,以期对转型时期下层士绅的生存状态有大概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荫椿 年谱 下层士绅
下载PDF
高校纸质外文期刊利用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永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29期19-21,共3页
以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目前高校纸质外文期刊的利用现状,分析了外刊利用率低的原因,探讨了提高外刊利用率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纸质外文期刊 利用率
下载PDF
建构与边缘:近代中国古籍保护立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永卉 孙悦帆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7,共12页
近代中国动荡的社会环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保存造成很大破坏,由此开启了文物保护的立法之路。一方面吸收西方文物保护经验,为我国文物保护立法和实践作出了很大贡献;另一方面过分因袭西方制度使得中国的文物保护制度脱离时代和民族性... 近代中国动荡的社会环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保存造成很大破坏,由此开启了文物保护的立法之路。一方面吸收西方文物保护经验,为我国文物保护立法和实践作出了很大贡献;另一方面过分因袭西方制度使得中国的文物保护制度脱离时代和民族性。在制度的建构过程中,作为古物中最为特殊也十分珍贵的古籍图书,在近代相关立法中逐渐边缘化,其中的原因既包括国际公约中对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缺失,又有国内相关法规和文物管理缺乏制度上的延续。当时,几乎每一个政权和有识之士,都为古籍保护进行制度完善和立法努力,这既是古籍本身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和情怀,应该传承接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古籍保护 立法 边缘化
原文传递
南宋官学与书院的办学思想
13
作者 李永卉 赵小勇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7-60,共4页
南宋的官学与书院都是为封建政府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两种并存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办学思想各有所重。官学的学科齐全,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各方面人才;书院则注重道德修养与学术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和书院之间互相影响。南宋中后期,理... 南宋的官学与书院都是为封建政府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两种并存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办学思想各有所重。官学的学科齐全,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各方面人才;书院则注重道德修养与学术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和书院之间互相影响。南宋中后期,理学成为官方学说,理学家们讲学的书院也成为官学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官学 书院 相互影响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人文研究前沿与探索——南京大学“数字人文”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琼 卢章平 +1 位作者 李永卉 苏文成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5,共9页
2017年7月1-2日南京大学召开"数字人文:大数据时代学术前沿与探索"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数字人文的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从与会学者的学术背景来看,数字人文研究学者既来自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学院,也来自统计科学... 2017年7月1-2日南京大学召开"数字人文:大数据时代学术前沿与探索"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数字人文的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从与会学者的学术背景来看,数字人文研究学者既来自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学院,也来自统计科学研究中心、数字化设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从研究内容来看,数字人文学科结构涵盖历史地理信息技术、数字史学、文学、艺术、数字博物馆等,技术结构包括数字计算、关联网络、数据统计、文本识别、主题分类、数学建模等。文章从图书馆的角度对数字人文的发展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学科结构 数字技术 GIS 数字史学
下载PDF
从苏荫椿手稿看清季民初皖南下层士绅的社会生活
15
作者 李永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2-35,共4页
晚清民初皖南石埭县生员、典商苏荫椿遗留了系列手稿,记载了以苏荫椿为代表的皖南下层士绅,在同治末年到民国中期近六十年的生存状况。晚清时期,皖南的下层士绅弃儒经商与科举仕进并存,但是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两种生存模式均受到冲击... 晚清民初皖南石埭县生员、典商苏荫椿遗留了系列手稿,记载了以苏荫椿为代表的皖南下层士绅,在同治末年到民国中期近六十年的生存状况。晚清时期,皖南的下层士绅弃儒经商与科举仕进并存,但是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两种生存模式均受到冲击。旧有的知识结构为新的谋生提供了帮助,也导致他们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渐被社会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初 皖南 下层士绅 苏荫椿手稿
下载PDF
地方诗词资源的关联组织研究——以苏轼镇江诗词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永卉 周树斌 黄柏芝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20年第2期28-36,共9页
本文通过对地方诗词资源关联聚合模式进行设计,包括实体属性确定和本体构建,以苏轼镇江诗词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相关人物和诗词数据进行采集,引入关联数据进行关联组织,通过Drupal结合XAMPP集成包实现苏轼镇江诗词资源平台的搭建。本研... 本文通过对地方诗词资源关联聚合模式进行设计,包括实体属性确定和本体构建,以苏轼镇江诗词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相关人物和诗词数据进行采集,引入关联数据进行关联组织,通过Drupal结合XAMPP集成包实现苏轼镇江诗词资源平台的搭建。本研究实现对地方诗词资源本体模型的构建,规范并揭示了地方诗词研究领域内知识的概念、属性和相互关系。设计苏轼镇江诗词资源实例化应用平台,对于地方诗词文化的开发和知识服务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视角可以为地方诗词文化推广提供参考,为地域文化和城市史研究提供思路,为关联数据等技术拓展到诗词研究领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诗词 诗词资源 知识组织 关联数据
下载PDF
陈亮法制思想的特色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建新 李永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660-665,共6页
陈亮继承和发展了礼法结合的思想 ,又认为礼法交修 ,以仁为本 ,归于王道 ;继承和发展了明德慎罚的理念 ,又主张简法轻刑 ,反对严刑峻法 ,追求公正 ,崇尚德治 ;继承和发展了儒法入世法治的精神 ,又强调法制的经世致用 ,因时变通。他剖析... 陈亮继承和发展了礼法结合的思想 ,又认为礼法交修 ,以仁为本 ,归于王道 ;继承和发展了明德慎罚的理念 ,又主张简法轻刑 ,反对严刑峻法 ,追求公正 ,崇尚德治 ;继承和发展了儒法入世法治的精神 ,又强调法制的经世致用 ,因时变通。他剖析人本、社会、变革以及实事、功用、变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亮 宋代 法制思想 归于王道 简法公正 经世变通
下载PDF
论《新安志补》的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建新 李永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11,共9页
明代方信撰修的《新安志补》,是一部特殊形态的方志,在方志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它收集保存了大量有用资料,并在资料剪裁、体例安排、建构类目等方面比较严谨,还有史料史实的钩沉考辨以及浓厚鲜明的修志观念,都决定了这部志补具有较高的... 明代方信撰修的《新安志补》,是一部特殊形态的方志,在方志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它收集保存了大量有用资料,并在资料剪裁、体例安排、建构类目等方面比较严谨,还有史料史实的钩沉考辨以及浓厚鲜明的修志观念,都决定了这部志补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反映出明代方志观念和体例上的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方信 《新安志补》 价值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和内容分析的我国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树斌 周宇婷 +1 位作者 施州州 李永卉 《图书情报研究》 2020年第4期101-108,共8页
[目的/意义]中医古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中医古籍数字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推动了传统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近年来,人们对中医古籍文献资源的加工、组织与... [目的/意义]中医古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中医古籍数字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推动了传统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近年来,人们对中医古籍文献资源的加工、组织与服务的深度需求加强,对知识本体的数字化保存和应用要求越来越高。[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计量学原理,结合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及知识图谱方法,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古籍数字化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内容分析法发现研究热点。[结果/结论]主要集中在中医古籍资源元数据标准研究、中医古籍的知识组织、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中医古籍知识库构建四个方面。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展望:结构化的数据和统一的标准规范;以语义网技术进一步驱动中医古籍领域内的知识组织;数据挖掘技术算法进一步改进,数据挖掘技术与中医古籍进一步融合;打造以知识服务为导向的中医古籍知识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数字化 知识图谱 共词分析 聚类分析 内容分析
下载PDF
中国古籍保护法制建设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
作者 孙悦帆 李永卉 +1 位作者 刘沁芃 叶铭君 《图书情报研究》 2023年第3期71-79,共9页
[目的/意义]古籍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承载体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是“人类文明的无价瑰宝”。随着古籍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古籍保护立法呼吁不断加强。本研究通过分析古籍保护法制化相关文章,梳理研究机构、作者、热点等内容,并对我... [目的/意义]古籍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承载体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是“人类文明的无价瑰宝”。随着古籍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古籍保护立法呼吁不断加强。本研究通过分析古籍保护法制化相关文章,梳理研究机构、作者、热点等内容,并对我国古籍保护法制化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和学位论文库收录的2000-2021年我国古籍保护法制化研究的106篇相关论文为数据,通过引文分析软件CiteSpace和SATI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我国古籍保护法制化知识图谱,并对研究现状与热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发文作者核心团队不明显,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且核心作者之间缺乏密切交流;国家图书馆处于核心地位,与较少机构存在合作关系,而其他机构的研究成果与其相差较大;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和增多,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与多学科交叉。最后,从加强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促进古籍数字资源共享、完善古籍人才建设、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相结合四个方面对我国古籍保护法制化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保护 法制化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