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汝建《黑尾鸥之生死》三获大奖
1
作者 李汝建 《东北之窗》 2012年第9期84-85,共2页
4月8日晚,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暨第22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盛典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大连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交流中心的李汝建、张申、牟照阳等人创作的《黑尾鸥之生死》荣获22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大奖.这是该片继... 4月8日晚,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暨第22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盛典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大连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交流中心的李汝建、张申、牟照阳等人创作的《黑尾鸥之生死》荣获22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大奖.这是该片继荣获第11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奖评委特别奖、201f1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优秀国产纪录片短片奖之后,第三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 电视文艺 创作人才 广播电视台 四川电视节 纪录片 广播影视 传播交流
原文传递
李汝建 打造精品《垃圾》
2
作者 苏航 李汝建(图) 苏航(图) 《东北之窗》 2013年第7期60-62,共3页
3月22日,周五的下午,我接到主编的来电,要我第二天赶到沈阳采访李汝建。其时,李汝建正带领着他的编导张申和李云裳在辽宁广播电视台做《垃圾》的后期制作。对于《垃圾》,我之前在李汝建的微博和微信上了解了不少。近日,他又在微信里贴... 3月22日,周五的下午,我接到主编的来电,要我第二天赶到沈阳采访李汝建。其时,李汝建正带领着他的编导张申和李云裳在辽宁广播电视台做《垃圾》的后期制作。对于《垃圾》,我之前在李汝建的微博和微信上了解了不少。近日,他又在微信里贴出和辽台女剪辑师的吃碗面工作照。《垃圾》到底是一个什么东东?李汝建为什么要到辽台去编片?为什么非要与那个美女合作?我带着疑问坐上高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 打造精品 广播电视台 后期制作
原文传递
最难认识的是自己——电视纪录片《农夫和野鸭》创作谈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汝建 张申 +1 位作者 王轶群 曲波 《南方电视学刊》 2007年第2期82-87,94,共7页
创作的起因 2005年11月1日我们翻阅当日《大连日报》,不经意间一篇文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题目是《无奈八十亩水稻绝收 惊喜两万野鸭成留鸟》,同时配发了图片。大意如下: 记者随同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专家来到位于普兰店市皮... 创作的起因 2005年11月1日我们翻阅当日《大连日报》,不经意间一篇文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题目是《无奈八十亩水稻绝收 惊喜两万野鸭成留鸟》,同时配发了图片。大意如下: 记者随同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专家来到位于普兰店市皮口镇与城子坦镇交界的城子坦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创作 野鸭 野生动植物保护 《大连日报》 普兰店市 文章 水稻
下载PDF
用纪录片向农民工致敬——《工地》创作理念及感悟过程
4
作者 李汝建 王轶群 张申 《南方电视学刊》 2005年第3期83-84,87,共3页
纪录片《工地》的拍摄内容为城市建筑工地,拍摄对象为农民工。前期拍摄历时7个月(2004年5-12月),后期制作两个月,片长27分35秒。此片以音乐纪录片形式,在结构上由7个相同的单元叠加而成。每一个单元是由“劳动场景+人物采访+人物特... 纪录片《工地》的拍摄内容为城市建筑工地,拍摄对象为农民工。前期拍摄历时7个月(2004年5-12月),后期制作两个月,片长27分35秒。此片以音乐纪录片形式,在结构上由7个相同的单元叠加而成。每一个单元是由“劳动场景+人物采访+人物特写”三个部分来构成。劳作场景是我们认识农民工的基础,人物采访是我们走进农民工心里的桥梁,人物特写是作者对农民工的态度,进而三者之间形成了“基础+桥梁+态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纪录片 创作理念 2004年5-12月 感悟 人物特写 人物采访 建筑工地 拍摄内容 拍摄对象 后期制作 单元 场景 桥梁 态度 音乐
下载PDF
非常成长·非常表达——一部中日韩同题纪录片的创作感受
5
作者 李汝建 张申 《南方电视学刊》 2008年第4期107-111,共5页
2007年夏,中国大连电视台、日本TNC电视台、韩国KNN电视台共同商定拍摄一部纪录片:《非常成长20079,欲反映中日韩三国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困惑、仿徨、迷茫,这些问题不仅有较大共通性,又带有各自的特殊性,三国编导及主... 2007年夏,中国大连电视台、日本TNC电视台、韩国KNN电视台共同商定拍摄一部纪录片:《非常成长20079,欲反映中日韩三国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困惑、仿徨、迷茫,这些问题不仅有较大共通性,又带有各自的特殊性,三国编导及主创(中方王轶群,日方滨田俊彦,韩方李湖义)将深入家庭、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力图探究少年与家庭、与社会的矛盾根源,以此表明一个观点:青少年的成长不仅关乎个人、家庭,更关乎国家和世界。本片探讨的意义和价值即体现于此。全片分为上下集,每集40分钟,2007年910月分别在中国大连电视台、日本TNC电视台、韩国KNN电视台播出,因其共性相吸与个性相异,引发了三国观众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中日韩 大连电视台 感受 创作 内心世界 青少年 成长过程
下载PDF
贵州东南部深部构造对金矿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亮 李汝建 +1 位作者 敖怀欢 王毅 《贵州地质》 2013年第1期65-70,38,共7页
为研究区内金的成矿规律及其他金属矿产与深部构造的关系,联合运用区域重磁资料,梳理出莫霍面断裂14条、基底断裂近百条,其中东西向断裂较北东向断裂(出露、隐伏)同样发育,控矿作用也逐渐显现,首次圈定了1处大型环形火山机构、数处侵入... 为研究区内金的成矿规律及其他金属矿产与深部构造的关系,联合运用区域重磁资料,梳理出莫霍面断裂14条、基底断裂近百条,其中东西向断裂较北东向断裂(出露、隐伏)同样发育,控矿作用也逐渐显现,首次圈定了1处大型环形火山机构、数处侵入岩体(25处花岗岩、30处基性岩类)、深部岩浆岩异常带(区),并发现金矿的成矿物质,不全来自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而可能与深部岩浆作用有一定关联,圈定14块金的找矿远景区;深部基底及以上级别的大断裂,它们对区域矿产的分布有着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构造 金矿 其他矿产 莫霍面断裂 基底断裂 贵州东南部
下载PDF
纪录片《我们的生活》新说,心说……
7
作者 郭际生 李汝建 司徒兆敦 《南方电视学刊》 2009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连电视台摄制了32集纪录片《我们的生活》(播出时为28集)。节目制作完成并播出后,节目主创者先后收到一些专家学者的反馈及信函,下面是本刊总编辑助理郭际生,北京电视学院司徒兆敦教授与《我们的生活》...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连电视台摄制了32集纪录片《我们的生活》(播出时为28集)。节目制作完成并播出后,节目主创者先后收到一些专家学者的反馈及信函,下面是本刊总编辑助理郭际生,北京电视学院司徒兆敦教授与《我们的生活》总编导李汝建的信函交流,感性中,有理性的渗入,或对读者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生活 大连电视台 节目制作 改革开放 专家学者 总编辑 播出
下载PDF
点线结合的印象描述——电视纪录片《海路十八里》创作谈
8
作者 张申 王轶群 李汝建 《南方电视学刊》 2004年第1期55-57,共3页
电视纪录片《海路十八里》,是2002年4月开拍的,2003年3月制作完成,片长30分钟。此片先后参加了国内外多项纪录片评奖活动并获得若干奖项,如第九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短片类一等奖和最佳编导奖、第七届四川国际电视节评委特别奖,... 电视纪录片《海路十八里》,是2002年4月开拍的,2003年3月制作完成,片长30分钟。此片先后参加了国内外多项纪录片评奖活动并获得若干奖项,如第九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短片类一等奖和最佳编导奖、第七届四川国际电视节评委特别奖,受到了专家、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海路十八里》 创作方式 印象描述 表述形态 历史思维 美学表现 哲学思想
下载PDF
真实的生活,远比想象更精彩——纪录片《苹果树下》创作谈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汝建 《当代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39,45,共3页
说真实的生活远比想象精彩,是说想象总是从已有的事物中生发出来的,是有限的,而生活是无限的,因为它每时每刻都在更新、都在变化、都在前进,所以无限丰富的生活远比想象更精彩。纪录片《苹果树下》从最初的拍摄到编辑成片,其间很... 说真实的生活远比想象精彩,是说想象总是从已有的事物中生发出来的,是有限的,而生活是无限的,因为它每时每刻都在更新、都在变化、都在前进,所以无限丰富的生活远比想象更精彩。纪录片《苹果树下》从最初的拍摄到编辑成片,其间很多事情都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所有的精彩、所有的感动都来自干生活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生活 想象 果树 创作 拍摄
原文传递
真实地记录,远比想象更精彩 纪录片《苹果树下》主创创作谈
10
作者 李汝建 《广电时评》 2017年第11期43-45,共3页
从最初的拍摄到编辑成片,纪录片《苹果树下》在创作期间很多事情都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所有的精彩,所有的感动都来自于生活本身。《苹果树下》共四集,每集50分钟。该片记录了大连东马屯村胡万增夫妇在2015年从春到冬,一边种植三百多棵... 从最初的拍摄到编辑成片,纪录片《苹果树下》在创作期间很多事情都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所有的精彩,所有的感动都来自于生活本身。《苹果树下》共四集,每集50分钟。该片记录了大连东马屯村胡万增夫妇在2015年从春到冬,一边种植三百多棵苹果树,一边抚养一对有精神疾病的儿女的真实生活。故事既关乎苹果种植的难易丰歉,又关乎一家人的喜怒哀乐。201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苹果树 创作谈
原文传递
四年前,陈虻和我这样说……
11
作者 李汝建 《东北之窗》 2011年第21期116-116,共1页
陈虻,现在你走了,哥哥想你,天天在心里念叨你,哥哥一直到你去逝时,才知道你两次和我谈话时,病魔已缠身,可我一点也没察觉……陈虻,你走了,哥的心哭累了!
关键词 陈虻 《我们的生活》 李汝建 去逝
原文传递
就这样被打动
12
作者 李汝建 《东北之窗》 2011年第18期46-46,共1页
8月30日晚六点三十分,我和阿什顿·凡德马克先生经朋友引见,请他为我新近创作的电视片《这里是大连》开篇词和尾声词配英文解说,大约有50多个,按惯例念完这些字不用一分钟。英文稿是我事先准备好的。
关键词 《就这样被打动》 故事 文学 李汝建
原文传递
客观存在与纪录真实——浅谈纪录片创作的思维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汝建 郑喜玲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3-54,共2页
长期以来,纪录真实这四个字,几乎成为电视从业人员的口头禅,其实目前许多节目在运用纪录的手法进行创作时,还未真正弄懂何为"纪录的真实".一些创作者错误地认为,镜头所拍摄的客观存在,就是在纪录客观的真实,忽视了纪录的真实... 长期以来,纪录真实这四个字,几乎成为电视从业人员的口头禅,其实目前许多节目在运用纪录的手法进行创作时,还未真正弄懂何为"纪录的真实".一些创作者错误地认为,镜头所拍摄的客观存在,就是在纪录客观的真实,忽视了纪录的真实来自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使节目在对生活的认识、主题的把握上,在思想的提升、真实的发现上,多少存在着顾表失里的倾向.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在何为"客观存在"和何为"纪录真实"上存在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真实 创作者 客观存在 拍摄 节目 主题 思想 生活 错误
原文传递
浅析电视剧画面基调与画面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汝建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0-60,共1页
电视剧是一种以视觉映象为主,时空兼备,声画结合的综合艺术,具有透其形、传其情的审美功能。镜头艺术具有特定的思维方法,即“用画面去思维”。只有认识和掌握它,才可能创造出特定的视觉语言。这种特定的思维方法表现为,它不仅重视客观... 电视剧是一种以视觉映象为主,时空兼备,声画结合的综合艺术,具有透其形、传其情的审美功能。镜头艺术具有特定的思维方法,即“用画面去思维”。只有认识和掌握它,才可能创造出特定的视觉语言。这种特定的思维方法表现为,它不仅重视客观形象的存在形式,而且更重视画面中形象存在的心理性即画面基调。画面基调即指全片的画面和段落所呈现的主要色调倾向和影调倾向。它有助于揭示电视剧的内容与涵义,形成电视剧的独特风格与意蕴,深化电视剧的情感与哲理。综合性的艺术特点,规定了电视剧表现手段的多样性与表现形式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面基调 影调 思维方法 演员表演 造型元素 心理性 爱森斯坦 维多里奥 声音造型 叙事空间
原文传递
人与海之印象——电视纪录片《海路十八里》创作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汝建 王轶群 张申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76,共6页
我们在生活中对一事物的认识往往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我们假设把眼前的一扇窗户当作认识事物的特定视窗,透过其视窗所看到景物的多少,是与我们离视窗的远近有关系的.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海路十八里》 表述形态 创作方式 思维方式 美学表现 纪录内容
原文传递
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纪录片《老宅2003》创作谈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汝建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大连市 拆迁 动因 政府 发展 百姓 解放 纪录 历史 工作者
原文传递
最难认识的是自己——电视纪录片《农夫和野鸭》创作谈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汝建 王轶群 +1 位作者 张申 曲波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1,共3页
历尽艰辛的前期拍摄 2005年11月1日,我们偶然翻阅当日《大连日报》,不经意间一篇文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题目是《无奈八十亩水稻绝收惊喜两万野鸭成留鸟》,同时配发了图片。看完文字和图片报道后,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如果能把报道... 历尽艰辛的前期拍摄 2005年11月1日,我们偶然翻阅当日《大连日报》,不经意间一篇文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题目是《无奈八十亩水稻绝收惊喜两万野鸭成留鸟》,同时配发了图片。看完文字和图片报道后,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如果能把报道中所描述的景象拍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野鸭 创作 《大连日报》 图片报道 拍摄 前期 文章
原文传递
客观存在与纪录真实——谈纪录片创作的思维方法
18
作者 李汝建 郑喜玲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2,共2页
多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在吸纳外来创作思想、理念的同时,经过自身孜孜不倦的探索,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电视节目创作的审美走势,成为走向世界、与外界进行交流和对话的主要形式。同时,纪录片的创作意识也渗... 多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在吸纳外来创作思想、理念的同时,经过自身孜孜不倦的探索,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电视节目创作的审美走势,成为走向世界、与外界进行交流和对话的主要形式。同时,纪录片的创作意识也渗透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门中,使受众的审美趣味日渐改变,对真实、真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 受众 电视节目 不同类型 迅速发展 走向世界 思维方法 纪录片创作 创作意识 审美趣味
原文传递
电视片《研究大连》创作谈
19
作者 李汝建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0-21,共2页
大连是以港兴市的城市.它只有102年的历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原因.在历史上曾遭受过外敌盼入侵和殖民统治。解放以后人民当家作主,城市发生巨大变化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大连是以港兴市的城市.它只有102年的历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原因.在历史上曾遭受过外敌盼入侵和殖民统治。解放以后人民当家作主,城市发生巨大变化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连焕发了勃勃生机,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特别是近十年来大连市人民在市委市致府的领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城市 工业基地 对外开放 领导 地理位置 建设 历史 电视片 解放以后
原文传递
小事件 大气象——电视纪录片《海路十八里》创作谈
20
作者 李汝建 王轶群 张申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69,共2页
《海路十八里》于2002年4月开拍,2003年3月制作完成,片长30分钟。此片先后获得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短片类优秀奖,第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短片类一等奖、最佳编导奖,第46届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提名奖,第7届四川国际电视... 《海路十八里》于2002年4月开拍,2003年3月制作完成,片长30分钟。此片先后获得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短片类优秀奖,第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短片类一等奖、最佳编导奖,第46届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提名奖,第7届四川国际电视节评委特别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海路十八里》 历史思维 美学 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