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00天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孙若楠 李泊涵 +12 位作者 郑德菲 赵夏莹 林子云 胡昳歆 高莉 高静 李捷 卢俊 肖佩芳 潘健 凌婧 方芳 胡绍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51例... 目的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51例患儿,男213例、女138例。截止至2019年9月1日,共29例(8.3%)患儿发生BOS,男11例、女18例,中位年龄92.0(67.0~132.0)月。移植至发生BOS的中位时间为10.0(8.5~20.0)月。移植后1、2、3年BOS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0±1.3)%、(10.0±1.8)%、(10.7±2.0)%。29例BOS患儿中,28例BOS发病前合并其他靶器官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女性、移植后100天内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合并其他靶器官cGVHD是BO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OS是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女性、年龄较大、合并其他靶器官cGVHD、移植后100天内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发生BOS的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移植物抗宿主病 儿童
下载PDF
不同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3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的比较
2
作者 杨晨唯 赵夏莹 +7 位作者 卢俊 肖佩芳 李捷 李泊涵 程生钦 吴水燕 胡绍燕 凌婧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 比较四种造血干细胞来源的移植,即亲缘单倍体HSCT(Haplo-HSCT)、脐血HSCT(UCB-HSCT)、同胞全相合HSCT(MSD-HSCT)和无关全相合HSCT(MUD-HSCT)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后造血重建以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 目的 比较四种造血干细胞来源的移植,即亲缘单倍体HSCT(Haplo-HSCT)、脐血HSCT(UCB-HSCT)、同胞全相合HSCT(MSD-HSCT)和无关全相合HSCT(MUD-HSCT)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后造血重建以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230例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不同移植方式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差异,预后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230例患者中,228例获得中性粒细胞植入,植入时间为13(9-33)d, 208例血小板植入成功,植入时间为16(3-93)d。接受UCB-HSCT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6(10-33)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34(15-93)d,均显著长于其他移植方式(P<0.05)。接受UCB-HSCT的患者血小板植入率为76%,显著低于其他移植方式(P<0.05)。接受Haplo-HSCT、UCB-HSCT、MSD-HSCT和MUD-HSCT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75.6%、68%、70.6%和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Haplo-HSCT、UCB-HSCT和MUD-HSCT的患者累计复发率(RR)没有显著差异(P>0.05),接受MSD-HSCT的患者累计RR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移植方式(P<0.05)。结论 UCB-HSCT虽然造血重建时间和造血重建率显著低于其他移植方式,但是总体预后没有明显差异。Haplo-HSCT治疗ALL的疗效不劣于MSD-HSCT和MUD-HSCT,UCB-HSCT和Haplo-HSCT可作为ALL重要的替代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造血重建 预后
下载PDF
去甲基化药物预防儿童急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分析
3
作者 王庆伟 李泊涵 +8 位作者 凌婧 胡昳歆 高莉 李捷 卢俊 杜智卓 李乐 肖佩芳 胡绍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1-195,198,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去甲基化药物(HMAs)预防白血病复发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2年1月20例白血病患儿在移植后接受HMAs预防性治疗的临床资料,10例予地西他滨,10例予阿扎胞苷,...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去甲基化药物(HMAs)预防白血病复发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2年1月20例白血病患儿在移植后接受HMAs预防性治疗的临床资料,10例予地西他滨,10例予阿扎胞苷,每例在可耐受状态下完成4~6个疗程后进入随访观察。末次随访时间是2022年10月,分析HMAs治疗期间患儿的耐受情况,比较3~4级不良事件(AE)与不同HMAs、同种药物不同剂量的相关性。结果20例中15例完成了4~6个疗程HMAs治疗方案。在完成的80个HMAs疗程中,共发生37例次3~4级AE: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27例次;血小板减少2例、贫血1例;肝功能异常2例;感染性疾病5例。阿扎胞苷组发生3~4级AE显著低于地西他滨组(P<0.001)。预防复发的疗效显示20例患儿除1例髓外复发外,余19例均无复发。结论HMAs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预防性应用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发生3~4级AE与HMAs的种类有明显相关性,但与其剂量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儿童 地西他滨 阿扎胞苷
下载PDF
ST2联合Reg3α的ROC曲线预测儿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后
4
作者 刘露 刘畅 +5 位作者 李泊涵 田园园 刘琦 李捷 何海龙 胡绍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儿血浆生物标记物水平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后的影响,为aGVHD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首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8例患儿资料,... 目的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儿血浆生物标记物水平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后的影响,为aGVHD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首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8例患儿资料,采集移植后100d内的外周血,检测血清中的生物标记物的浓度。结果98例患者中,有47例在移植后+10d到+98d之间发生aGVHD,中位发生时间为+53d,截止至随访时间,共有11例(11.2%)病人死亡。与对照组比较,发生aGVHD的病例组其sST2、Reg3α、TNFR1均较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联合sST2及Reg3α的诊断模型更优。根据cut-off值分别将sST2和Reg3α分为高低水平组,再将两指标联合分为双高(高)、一高一低(中)和双低(低)水平组。在累积发生率中,单一指标分组及两指标联合分组均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但联合分组差异更为显著;在总体生存率中,单一指标分组无组间差异;但两指标联合分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5)。结论sST2联合Reg3α可以作为aGVHD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T2 Reg3α AGVHD 累积发生率 总体生存率
下载PDF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Ⅳ度出血性膀胱炎2例
5
作者 吉奇 李泊涵 +4 位作者 吴晓晨 杨晨唯 吴水燕 张永平 胡绍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重度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行allo-HSCT后发生IV度出血性膀胱炎,巨大血凝块导致肾后性梗阻,膀胱造瘘及介入栓塞术无... 目的本研究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重度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行allo-HSCT后发生IV度出血性膀胱炎,巨大血凝块导致肾后性梗阻,膀胱造瘘及介入栓塞术无效,给予PCN治疗患儿的临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例1为9岁7个月男性患儿,因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接受allo-HSCT,移植后+61d出现膀胱内巨大血凝块充填,行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术后无效,次日行B超引导下经皮双侧PCN,肾后性梗阻解除,HC好转且膀胱功能恢复;病例2为9岁7个月男性allo-HSCT后Ⅳ度HC患儿,移植后+91d出现血凝块致上尿路梗阻,当日行双侧髂内动脉分支介入栓塞术,效果不佳,+93d行PCN,术后梗阻解除,但因患儿持续骨髓植入功能不良,家属放弃治疗。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是治疗重度HC的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介入方式,值得积累更多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出血性膀胱炎 经皮肾穿刺造瘘
下载PDF
DOT1L在肿瘤以及正常系统发育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泊涵 胡绍燕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组蛋白中赖氨酸甲基化是一种翻译后修饰系统,对基因表达产生深远影响,其中组蛋白H3的第79位赖氨酸(H3K79)发生甲基化标志是一个进化上保守的区域,H3K79的甲基化在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以及在细胞周期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研究发... 组蛋白中赖氨酸甲基化是一种翻译后修饰系统,对基因表达产生深远影响,其中组蛋白H3的第79位赖氨酸(H3K79)发生甲基化标志是一个进化上保守的区域,H3K79的甲基化在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以及在细胞周期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研究发现DOT1L可使H3K79发生甲基化,且它是唯一一个已知的H3K79的甲基转移酶,DOT1L参与干细胞及组织系统的分化和发育,并且DOT1L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预后也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显示DOT1L的异常表达是导致混合系白血病阳性急性白血病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在其他的实体肿瘤中也可检测到DOT1L的异常表达。针对DOT1L异常表达的抑制剂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进一步说明了DOT1L的重要性。作者将对DOT1L在正常细胞以及肿瘤细胞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T1L H3K79 肿瘤 白血病 综述
下载PDF
利率应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7
作者 李泊涵 《中国经贸》 2015年第11期153-153,共1页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选定的便于调控、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本文从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四个方面阐述利率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原因。
关键词 利率 货币政策 中间目标 原因
下载PDF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泊涵 陆芹 +12 位作者 卞馨妮 胡昳歆 高莉 郑德菲 肖佩芳 卢俊 李捷 林子云 孙若楠 赵夏莹 李博文 李乐 胡绍燕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67-75,共9页
目的分析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同胞全相合移植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SAA患儿(56例),分为治疗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5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同胞全相合移植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SAA患儿(56例),分为治疗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5例),对照组(同胞全相合移植,21例)。其中患儿年龄、诊断距离移植时间、总单个核细胞数、总CD34+细胞数、中位随访时间、粒细胞植入时间、血小板植入时间及等级资料[供受体血型相合程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分级、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分级、出血性膀胱炎分级、渗漏综合征分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性别、疾病种类、供体与受体性别、预处理方案、CD20单抗的使用、HLA配型、供体来源、移植物来源、植入综合征、巨细胞病毒(CMV)血症、EB病毒(EBV)血症、死亡人数、植入失败人数和骨髓增殖不良人数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分析。生存曲线以及累积发生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并使用Log-rank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19+B细胞的重建延迟,而CD16+CD56+NK细胞数量移植后6个月开始增加,逐渐达到对照组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GVHD、cGVHD、植入综合征和骨髓增殖不良累积发生率(14.29﹪±7.64﹪比57.14﹪±8.36﹪,11.67﹪±7.75﹪比61.59﹪±9.65﹪,9.53﹪±6.41﹪比74.86﹪±7.43﹪,0.0﹪比14.29﹪±5.91﹪)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MV与EBV感染,5年总体生存率(OS)、无失败生存率(FFS)、无GVHD失败存活率(GFFS)、Ⅲ-Ⅳ度aGVHD及广泛性cGVHD累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单倍体移植是治疗儿童SAA的有效治疗方案,但与同胞全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比较,其GVHD发生率较高,植入综合征和骨髓增殖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优化单倍体移植方案有望降低并发症,提高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移植物抗宿主病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