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例血色病患者临床与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1
作者 高萍 高学松 +6 位作者 张亦瑾 孙磊 刘楠 李洪杰 刘亚平 高丽丽 段雪飞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血色病(H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2012年~2022年我院诊治的8例HC患者,对其临床特征、铁生化指标、腹部影像学、肝组织病理学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原发性血色病(HHC)3例,继发性... 目的探讨血色病(H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2012年~2022年我院诊治的8例HC患者,对其临床特征、铁生化指标、腹部影像学、肝组织病理学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原发性血色病(HHC)3例,继发性血色病(SHC)5例;乏力、肝脾肿大和皮肤色素沉着为其常见的临床表现;5例进展至肝硬化,2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多发性关节炎;5例血清铁(ST)水平升高,8例均有不同程度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升高;8例肝组织均显示铁过多沉积,腹部影像学均提示肝脏铁沉积表现;3例基因检测提示基因突变,支持HHC诊断;放血或驱铁治疗,1例病情好转,1例失访,1例死亡,5例SHC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结论了解HC的临床特征,对原因不明的肝损害患者及时行肝组织和基因检测,可帮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病 临床特征 影像学 基因检测 诊断
下载PDF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志勇 张怀志 +23 位作者 白斌 李俊 黄林 徐智斌 陈永兴 刘旭 曹廷杰 李淼淼 陆平 吴秋红 董玲丽 韩玉林 殷贵鸿 胡卫国 王西成 赵虹 闫素红 杨兆生 畅志坚 王涛 杨武云 刘登才 李洪杰 杜久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51,共18页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重要的流行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持续应用抗病品种和植保措施,小麦条锈病在中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栽培制度的变革、育种方法技术的改进、产量水平的提高及条锈菌群体结构和...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重要的流行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持续应用抗病品种和植保措施,小麦条锈病在中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栽培制度的变革、育种方法技术的改进、产量水平的提高及条锈菌群体结构和毒性频率的不断变异,有必要对新时期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进行科学评估,以期为广谱持久多抗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西南、西北和黄淮主产区小麦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进行系统的抗病鉴定、遗传分析和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定位和检测,总结了中国小麦育种中主要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对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小麦育种中利用的主要抗条锈病基因、新时期抗条锈病基因利用的策略、小麦育种中抗条锈病基因选择和鉴定等进行了论述,并对新时期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菌 兴衰循环 持久抗性 基因聚合 种质创新
下载PDF
配电电缆中受潮接头的阻抗特性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钰灵 徐澎磊 +3 位作者 崔江静 吴宏晓 杨赛柯 李洪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3,共7页
电缆接头是电力电缆中最脆弱的部位,接头受潮是中压交联电缆的常见缺陷,如果未能及时得到修复,将导致电缆过早失效。文章围绕中间接头受潮后的阻抗特性及其检测方法开展研究,阐述了波在电缆中传播的折反射现象,以时域反射法的理论知识... 电缆接头是电力电缆中最脆弱的部位,接头受潮是中压交联电缆的常见缺陷,如果未能及时得到修复,将导致电缆过早失效。文章围绕中间接头受潮后的阻抗特性及其检测方法开展研究,阐述了波在电缆中传播的折反射现象,以时域反射法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在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Studio Suite中建立了10 kV冷缩式中间接头的三维单芯模型,对中间接头不同程度进水情况下的阻抗特性和反射波形进行研究;在实验室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中间部位的电缆接头上制作进水缺陷,分别进行电缆接头S参数测量和时域脉冲反射实验。最后,分析和比较了电缆受潮接头的阻抗特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使用时域脉冲反射技术对受潮电缆中间接头进行受潮诊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接头 进水受潮 阻抗特性 建模仿真 S参数 时域反射法
下载PDF
一种级联式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定位方法
4
作者 吴宏晓 张航伟 +3 位作者 崔江静 梁育雄 颜源 李洪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7,共8页
针对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定位技术存在误差大、效率低、难以实现定位到柜的问题,文中基于开关柜中局部放电TEV信号进行了定位技术研究,提出了TEV传感器级联式定位方法。通过分布式传感器有线级联的方式、双母线分时比较方法与TEV传感器... 针对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定位技术存在误差大、效率低、难以实现定位到柜的问题,文中基于开关柜中局部放电TEV信号进行了定位技术研究,提出了TEV传感器级联式定位方法。通过分布式传感器有线级联的方式、双母线分时比较方法与TEV传感器状态开关切换策略,使单个双通道采集卡能对多面开关柜上的TEV传感器信号脉冲进行采集比较,从而快速、高效、准确地在成排高压开关柜中定位出局部放电源所在的开关柜。基于该方法设计了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级联式定位系统,采用总线级联式的模块化设计,不需增加高速采集通道数量即可满足任意扩展TEV检测节点数量的需求,最大化地减少了系统成本。通过搭建验证平台验证了该定位方法的定位效果,证明了级联式定位系统的工作有效性,实现了局部放电定位到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柜 暂态地电压 局部放电定位 模式识别 级联方式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女性患者肝组织lncRNA、mRNA差异表达分析
5
作者 高丽丽 张亦瑾 +4 位作者 高学松 李洪杰 刘楠 高萍 段雪飞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2期47-53,共7页
目的筛选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应答不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女性患者肝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ibonucleic acid,lncRNA)、mRNA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 目的筛选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应答不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女性患者肝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ibonucleic acid,lncRNA)、mRNA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其在PBC应答不佳中的作用及潜在功能。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6例女性PBC患者的肝组织穿刺标本,其中3例对UDCA应答好(对照组),另外3例对UDCA应答不佳(试验组)。通过RNA提取、纯化、扩增及芯片实验,以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5倍,P<0.05作为筛选条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6例PBC患者肝组织中lncRNA、mRNA的表达水平,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对差异表达的LncRNA、mRNA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kyoto encylopa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寻找与PBC应答不佳相关的lncRNA。结果共检测到差异表达的mRNA 599个(312个上调,287个下调)、lncRNA 1167个(685个上调,482个下调)。GO与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mRNA与甘油三酯、长链脂肪酸代谢、胆固醇排出、糖原异生及正向调节血管生成等相关。而这些mRNA与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信号通路、脂肪酸降解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相关。差异表达lncRNA的靶基因与磷代谢、磷酸盐代谢、能量代谢、细胞活化、免疫效应调节、抗原加工和提呈相关。这些靶基因与病毒感染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通路、线粒体自噬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关通路、Wnt信号通路相关。结论本研究是PBC应答不佳相关lncRNA谱的补充,研究发现了一定数量差异表达的lncRNA,并预测其功能靶向基因及涉及信号通路,有望为PBC应答不佳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应答不佳 长链非编码RNA
下载PDF
例析统计与概率试题
6
作者 李洪杰 《高中数理化》 2024年第1期60-61,共2页
统计与概率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解题时,如果我们能够充分依据教材知识优化解题思维过程,那么便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关键词 统计与概率 数据处理能力 思维过程 运算求解能力 优化解题 提高解题速度 依据教材 例析
下载PDF
长期施用控释氮肥对潮土区麦-玉轮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土壤氮素供应特征研究
7
作者 李玉东 谭德水 +4 位作者 李子双 李洪杰 张灵菲 马垒 刘兆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本研究以位于山东德州的连续10年控释氮肥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试验设置不施氮肥(PK)、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控释氮肥(CRF1)和控释氮肥减量20%(CRF2)5个处理,分别在玉米抽雄期、灌浆期和小麦拔节期... 本研究以位于山东德州的连续10年控释氮肥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试验设置不施氮肥(PK)、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控释氮肥(CRF1)和控释氮肥减量20%(CRF2)5个处理,分别在玉米抽雄期、灌浆期和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值、氮磷钾全量养分、铵态氮、硝态氮、碱解氮含量,测定不同处理玉米、小麦及作物周年产量,以探究长期施用控释氮肥对潮土区麦-玉轮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土壤氮素供应特征。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控释氮肥可显著提升土壤氮素供应能力,CRF1处理与OPT处理相比,玉米抽雄期和灌浆期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提升14.10%和9.45%,铵态氮在抽雄期提升125.53%,小麦拔节期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提升63.73%和200.35%。与FP处理相比,CRF1处理玉米、小麦和周年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3.13%、16.73%和14.89%,而CRF2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变化。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发现,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产量与灌浆期土壤碱解氮和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密切相关,小麦产量则受拔节期土壤硝态氮、孕穗期碱解氮和铵态氮、灌浆期碱解氮以及成熟期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综合调控。综上所述,控释氮肥可通过调控氮素释放提高玉米和小麦关键生育期的土壤全氮、碱解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进而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且在减量20%控释氮肥下仍可保证作物不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 控释氮肥 作物产量 土壤氮素
下载PDF
基于时空数据融合技术的人员轨迹预测系统设计
8
作者 李洪杰 董经纬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由于人类活动的随机性和主观性,当前预测一个人的未来轨迹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文章针对目标多源历史轨迹数据存储、融合预测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时空数据融合技术的人员轨迹预测系统。结合需求分析提出了系统的基本框架,构建... 由于人类活动的随机性和主观性,当前预测一个人的未来轨迹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文章针对目标多源历史轨迹数据存储、融合预测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时空数据融合技术的人员轨迹预测系统。结合需求分析提出了系统的基本框架,构建了底层数据库;基于犹豫模糊集实现了多源轨迹数据的融合;基于多尺度轨迹空间LSTM集成预测模型实现了目标轨迹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预测 犹豫模糊集 LSTM
下载PDF
10 kV配电电缆绝缘耐压与局放一体化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沈谢林 王利 +3 位作者 郭建钊 钱渊泉 杨赛柯 李洪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0-126,共7页
振荡波与超低频正弦测试技术是电力电缆绝缘状态检测的有效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超低频正弦与振荡波一体化测试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现场检测效率。该方法在传统串级倍压电路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拓展了其功能,研制了电缆测试... 振荡波与超低频正弦测试技术是电力电缆绝缘状态检测的有效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超低频正弦与振荡波一体化测试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现场检测效率。该方法在传统串级倍压电路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拓展了其功能,研制了电缆测试的一体化系统,可以实现电缆绝缘的超低频正弦耐压以及振荡波局部放电一体化测试。文中针对所提出的系统,详细分析了两种不同电压的产生原理及其波形特性,并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一体化测试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建立了实验室样机系统,通过实验室测试,证明该一体化系统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绝缘检测技术 配电电缆 振荡波 超低频 局部放电
下载PDF
关于利拉鲁肽TGFβ1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 激活临床应用研究
10
作者 吴大鹏 林雯婷 +2 位作者 李洪杰 孙婷婷 王艳贺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期0093-0095,共3页
目的:深入分析利拉鲁肽在TGFβ1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明确利拉鲁肽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需要构建大鼠模型,培养初代大鼠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利用TGFβ1进行刺激诱导,使心脏成纤维细胞活... 目的:深入分析利拉鲁肽在TGFβ1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明确利拉鲁肽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需要构建大鼠模型,培养初代大鼠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利用TGFβ1进行刺激诱导,使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并利用不同浓度的利拉鲁肽对成纤维细胞进行处理。之后需要开展细胞活性检测以及细胞增殖检测,同时需要完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工作主要通过免疫应急检测明确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对多组样本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终的结果。结果:在利拉鲁肽浓度不同的情况下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活性进行处理时,并不会产生影响,P>0.05;TGFβ1组细胞的增殖水平比较明显,不同浓度的利拉鲁肽细胞增殖水平比TGFβ1组的细胞增殖水平更低,P<0.05;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更低,其中浓度为100和200的利拉鲁肽组细胞中TGFβ1的因子mRNA水平明显比TGFβ1组相关指标水平更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TGFβ1的心脏纤维细胞激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减轻因为TGFβ1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以及分泌。利拉鲁肽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AKT磷酸化机制进行抑制达到减缓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与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TGFβ1心脏成纤维 细胞激活
下载PDF
ABCB11基因突变致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型1例
11
作者 马丹彤 李洪杰 段雪飞 《肝脏》 2024年第2期251-253,共3页
患者,女性,29岁,因“间断皮肤瘙痒、纳差、尿黄10余年,加重10天”入院。现病史:患者2003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瘙痒、皮肤黄染,伴纳差、恶心、厌油、尿黄、大便颜色变浅,无腹痛、腹泻,无发热,于我院住院治疗。查肝功能异常(表1),血常... 患者,女性,29岁,因“间断皮肤瘙痒、纳差、尿黄10余年,加重10天”入院。现病史:患者2003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瘙痒、皮肤黄染,伴纳差、恶心、厌油、尿黄、大便颜色变浅,无腹痛、腹泻,无发热,于我院住院治疗。查肝功能异常(表1),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未见异常,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系列均阴性,诊断为“单纯性胆汁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胆汁淤积性肝病 黄疸
下载PDF
中国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反应与抗病基因检测 被引量:48
12
作者 李洪杰 王晓鸣 +5 位作者 宋凤景 伍翠平 武小菲 张宁 周阳 张学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3-954,共12页
利用来自不同生态区的8个白粉菌菌株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审定(认定)品种、近期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品系和核心种质等小麦材料进行抗病性评价,同时利用与Pm4a、Pm8和Pm21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了相关抗病基因的存在。在148个国家审定... 利用来自不同生态区的8个白粉菌菌株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审定(认定)品种、近期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品系和核心种质等小麦材料进行抗病性评价,同时利用与Pm4a、Pm8和Pm21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了相关抗病基因的存在。在148个国家审定品种中有16.9%的品种能够抗多个菌株,其中大多是近10年选育的品种。不同年代审定的品种中感病品种的频率均超过50%。各个小麦生产区抗病品种的频率高低与该地区白粉病的严重性和育种的关注程度有一定关系。在1160份小麦核心种质中抗E09菌株的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比例只有3.4%和4.2%。西南冬麦区和新疆冬麦区入选的品种抗病频率较高,华南冬麦区、东北春麦区和北方春麦区没有发现抗E09菌株的品种。多菌株鉴定结果表明,263份微核心种质中33.7%的品种表现抗病性,其中大多数品种能够抗1~2个菌株,因此在核心种质的利用中应注意选用抗性强的品种作为轮回亲本,同时有必要构建抗白粉病的应用核心种质,以提高核心种质的利用效果。根据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我国小麦品种有43.2%含有Pm8基因,该基因在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中的频率也很高,特别是在黄淮麦区培育的品种中频率仍高达50%;Pm4a和Pm21基因主要出现在长江流域培育的品种中。有些抗性突出的品种可能含有其他抗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病性 白粉病 抗病基因 Pm8 Pm4 PM21
下载PDF
利用组织培养和辐射诱变创造高频率小麦与簇毛麦染色体易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洪杰 郭北海 +5 位作者 张艳敏 李义文 杜立群 李银心 贾旭 朱至清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11-519,共9页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证明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能够发生属间染色体易位,易位染色体不仅有臂间易位,还有小片段易位,表明通过杂种组织培养是创造属间易位的一个可行的方法。辐射处理能够大幅度促...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证明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能够发生属间染色体易位,易位染色体不仅有臂间易位,还有小片段易位,表明通过杂种组织培养是创造属间易位的一个可行的方法。辐射处理能够大幅度促进杂种愈伤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特别是易位频率达到7.4%。观察还表明,培养时间对杂种愈伤组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都有较大影响,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变异在培养的初期阶段就已出现。在一定时间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未发生变异的细胞频率逐渐下降,染色体数目减少的细胞逐渐增多。培养时间对染色体数目增加的细胞频率影响不大。对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培养时间延长主要是提高了端着丝点染色体的频率。在杂种培养细胞中还观察到一定频率的染色体加倍细胞(2n=84),但是培养一段时间后这类细胞就逐渐消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簇毛麦 组织培养 染色体易位 辐射诱变
下载PDF
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及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洪杰 王晓鸣 +3 位作者 陈怀谷 李伟 刘东涛 张会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9-1012,共14页
为鉴定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以及我国小麦品种和育种中间品系对纹枯病的抗性,并且解析偃麦草染色体与纹枯病抗性的关系,在徐州和南京两个试点,采用田间病圃法对321份普通小麦品种或品系和56份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材料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 为鉴定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以及我国小麦品种和育种中间品系对纹枯病的抗性,并且解析偃麦草染色体与纹枯病抗性的关系,在徐州和南京两个试点,采用田间病圃法对321份普通小麦品种或品系和56份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材料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在徐州试点没有发现高抗纹枯病的种质,但是有52份材料表现中抗反应型,包括34份普通小麦材料,其中萧农8506-1、小偃81、冀植4001、农大195、徐州8913和京东3066A-3的相对抗病指数高于0.7。在南京试点,全部普通小麦材料都不抗纹枯病,只有5份小麦-偃麦草种质表现中抗反应型。部分小麦-偃麦草种质的病情指数不但显著低于感病对照品种苏麦3号和扬麦158,而且还低于抗病对照品种安农8455和宁麦9号,如小麦-中间偃麦草4Ai#2或4Ai#2S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材料TA3513、TA3516、TA3517和TA3519及小麦-长穗偃麦草第4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代换系SS767,说明中间偃麦草4Ai#2染色体和长穗偃麦草4J染色体可能与纹枯病病情指数降低有关。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4Ai#2染色体属中间偃麦草的Js基因组,而长穗偃麦草与纹枯病抗性相关的第4部分同源群染色体属J基因组。虽然纹枯病与眼斑病的发病部位和症状非常相似,但抗眼斑病基因Pch1(Madsen)和Pch2(Cappelle-Desprez)对纹枯病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长穗偃麦草 纹枯病 抗病性
下载PDF
组织培养创造抗白粉病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洪杰 李义文 +7 位作者 张艳敏 李辉 郭北海 王子宁 温之雨 刘志勇 朱至清 贾旭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7期608-613,共6页
对175株普通小麦与6D/6V代换系杂种当代幼胚培养再生植株进行谷草转氨酶同工酶分析,其中来自杂交组合遗4095×RW15(6D/6V代换系)的2个植株(编号分别为98R149和98R159)GOT-V2编码的6VL特异酶带缺失,SCAR标记分析证实了这2... 对175株普通小麦与6D/6V代换系杂种当代幼胚培养再生植株进行谷草转氨酶同工酶分析,其中来自杂交组合遗4095×RW15(6D/6V代换系)的2个植株(编号分别为98R149和98R159)GOT-V2编码的6VL特异酶带缺失,SCAR标记分析证实了这2个植株存在6VS染色体臂,以簇毛麦总基因组DNA作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进一步确定了2个植株的6V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发生了易位。用河北省采集的白粉病混合小种接种鉴定,两个植株均表现免疫。结果为利用组织培养有目的地创造可用的易位系提供了又一个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 小麦 白粉病 染色体易位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基于功能构造的复杂产品进化设计基因模型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洪杰 肖人彬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8,共8页
针对现阶段进化设计方法在设计理论上的不足,探索对进化设计模式以及进化设计系统进行完整描述和统一表达,给出了一种面向功能需求适应性设计模式的框架结构。以设计产品的功能构造为核心,利用功能矩阵将其需求进行数字化和形式化描述,... 针对现阶段进化设计方法在设计理论上的不足,探索对进化设计模式以及进化设计系统进行完整描述和统一表达,给出了一种面向功能需求适应性设计模式的框架结构。以设计产品的功能构造为核心,利用功能矩阵将其需求进行数字化和形式化描述,对功能基因进行统一表达,通过模型协议规范复杂产品进化设计的相应过程,建立起进化设计的基因模型,并实现对织布机开口机构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设计 基因模型 创新设计 织布机 功能构造
下载PDF
一个带有杂种致死基因的普通小麦种质鲁资357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洪杰 张艳敏 +5 位作者 李辉 温之雨 王子宁 郭北海 贾旭 朱至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小麦 种质 鲁资357 杂种 致死基因
下载PDF
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洪杰 石云素 +4 位作者 史占良 张艳敏 郭北海 王子宁 温之雨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6,共6页
普通小麦比较容易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TH_1和 TH_1W杂交,所选的 9个普通小麦品种或品系与 TH_1和 TH_1W的 19个杂交组合,平均结实率为 46.7%,共计获得 19个杂交组合2316粒杂种种子。正反交结果表明,以普通小麦为母本的杂交结实... 普通小麦比较容易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TH_1和 TH_1W杂交,所选的 9个普通小麦品种或品系与 TH_1和 TH_1W的 19个杂交组合,平均结实率为 46.7%,共计获得 19个杂交组合2316粒杂种种子。正反交结果表明,以普通小麦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高于反交结实率,但是在杂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受正反交的影响小于杂交结实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杂种幼胚愈伤组织生长迅速,甚至直接诱导出绿苗,共获得不同杂交组合2005株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观察还发现有少量再生植株发生形态变异,但是组织培养对提高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育性没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 杂文 幼胚培养
下载PDF
组织培养诱导的普通小麦─黑麦代换系和附加系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洪杰 朱至清 +3 位作者 张艳敏 郭北海 文玉香 贾旭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8年第1期37-41,共5页
通过组织培养从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与八倍体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mack)杂种F0幼胚再生植株后代中获得2个代换系930498、930483和1个附加系930029... 通过组织培养从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与八倍体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mack)杂种F0幼胚再生植株后代中获得2个代换系930498、930483和1个附加系930029。以黑麦(SecalecerealeL.)基因组DNA为探针,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证实了黑麦染色体的存在。在有丝分裂中期,经FISH处理的黑麦染色体为黄绿色,明显区别于红色的小麦染色体。染色体配对、C分带、麦谷蛋白电泳分析,证明两个代换系为1D/1R代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黑麦 黑麦 组织培养 代换系 附加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