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茨木霉UN⁃2β⁃葡聚糖酶诱导及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
1
作者 杨春林 席亚东 +1 位作者 胡强 李洪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7,共9页
【目的】优化哈茨木霉UN⁃2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发酵参数,提高其产酶能力,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田间防效,阐明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 【目的】优化哈茨木霉UN⁃2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发酵参数,提高其产酶能力,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田间防效,阐明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木霉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最适温度、pH、接种量、瓶装量、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优化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条件;通过体外拮抗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结果】哈茨木霉菌株UN⁃2发酵产β⁃葡聚糖酶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麸和硫酸铵,金属离子Ca^(2+)和Mg^(2+)对木霉产β⁃葡聚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哈茨木霉UN⁃2菌株以10.0 g/L麦麸、0.5 g/Lβ⁃葡聚糖、4.0 g/L硫酸铵、1.5 mmol/L Ca^(2+)、0.5 mmol/L Mg^(2+)为培养基,在温度32℃、起始pH 6.5、接种量8 mL(10^(6) cfu/mL)、瓶装量30 mL/250 mL、摇床转速160 r/min条件下发酵64 h获得β⁃葡聚糖酶活性最高。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达70.45%,与5%井冈霉素处理相当,β⁃葡聚糖酶粗酶液处理可提高水稻结实率和稻粒充实度。【结论】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最优发酵条件下产酶活性达97.68 U/mL,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强的抑菌防病效果,并对水稻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β⁃葡聚糖酶 诱导条件 水稻纹枯病 防效
下载PDF
哈茨木霉β-葡聚糖酶诱导、纯化及对黄瓜幼苗的促生防病作用
2
作者 杨春林 李洪浩 +1 位作者 胡强 席亚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以β-葡聚糖、麦麸和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细胞壁作为唯一碳源诱导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h-30发酵产生β-葡聚糖酶,采用硫酸铵盐析和琼脂糖凝胶色谱柱层析法对β-葡聚糖酶进行分离纯化,以津...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以β-葡聚糖、麦麸和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细胞壁作为唯一碳源诱导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h-30发酵产生β-葡聚糖酶,采用硫酸铵盐析和琼脂糖凝胶色谱柱层析法对β-葡聚糖酶进行分离纯化,以津研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探究β-葡聚糖酶对黄瓜幼苗抗性生理指标、形态指标的影响及黄瓜常见土传病害的防控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诱导条件下木霉Th-30发酵产β-葡聚糖酶活性差异显著,经β-葡聚糖诱导发酵的粗酶液酶活性最高,发酵72 h时达75.63 U·mL^(-1);纯化的β-葡聚糖酶比活力为783.56 U·mg^(-1),是粗酶液的45.32倍;5倍液和10倍液β-葡聚糖酶可显著提高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游离脯氨酸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根冠比和壮苗指数;β-葡聚糖酶10倍液处理对黄瓜立枯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疫病、黄瓜猝倒病、黄瓜菌核病的防效为50.36%~8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Β-葡聚糖酶 分离纯化 黄瓜幼苗 生防作用
下载PDF
四川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洪浩 陶向 +5 位作者 范中菡 陈庆华 王晓黎 胡建军 唐铭霞 王克秀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42-46,共5页
【目的】探明四川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程度,为马铃薯品种布局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四川省生产上15个主栽马铃薯品种[川芋10号、川芋117、川芋56、达芋2号、费乌瑞它(CK)、会-2、丽薯6号、凉薯97、陇薯1... 【目的】探明四川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程度,为马铃薯品种布局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四川省生产上15个主栽马铃薯品种[川芋10号、川芋117、川芋56、达芋2号、费乌瑞它(CK)、会-2、丽薯6号、凉薯97、陇薯10号、米拉、青薯9号、蓉紫芋5号、希森6号、夏波蒂和兴佳2号]为研究对象,以相对抗病指数为指标,利用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模型评价15个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程度。【结果】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病程共8代,极重度侵染、重度侵染、中度侵染和轻度侵染分别发生18次、8次、4次和16次,发生比例分别为39.13%、17.39%、8.70%和34.78%;主要在马铃薯晚疫病第4~5代侵染病程出现中心病株;在15个品种中,无免疫品种,病情指数为9.82~82.65,费乌瑞它(CK)最高,达芋2号最低,达芋2号、丽薯6号、青薯9号、陇薯10号和凉薯97较CK表现为高抗,占供试品种的33.33%;米拉、川芋10号、川芋117和会-2较CK表现为中抗,占26.67%;兴佳2号和川芋56较CK表现为中感,占13.33%;夏波蒂、蓉紫芋5号和希森6号较CK表现为高感,占20.00%。【结论】达芋2号、丽薯6号、青薯9号、陇薯10号和凉薯97高抗晚疫病,在马铃薯晚疫病第5代侵染病程才出现中心病株,可在晚疫病常发区种植,但应加强监测预警防控,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抗性评价 四川
下载PDF
马铃薯胞囊线虫病防治药剂筛选及经济效益评价
4
作者 徐成勇 张荣 +2 位作者 杨绍江 李洪浩 李世全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60-64,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的马铃薯胞囊线虫病防治药剂,开展了马铃薯胞囊线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并对各类药剂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20%噻唑膦、防线虫生态制剂3种杀虫剂均能减少马铃薯金胞囊线虫的孢囊数量,但不同剂量存在... 为筛选出适宜的马铃薯胞囊线虫病防治药剂,开展了马铃薯胞囊线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并对各类药剂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20%噻唑膦、防线虫生态制剂3种杀虫剂均能减少马铃薯金胞囊线虫的孢囊数量,但不同剂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防线虫生态制剂50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2%阿维菌素1 000倍液、20%噻唑膦1 000倍液、2%阿维菌素250倍液、2%阿维菌素500倍液、20%噻唑膦500倍液、防线虫生态制剂250倍液处理均能极显著增加马铃薯单株重;2%阿维菌素、20%噻唑膦、防线虫生态制剂3种药剂不同剂量处理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均较空白对照极显著增加;2%阿维菌素、20%噻唑膦、防线虫生态制剂3种药剂不同剂量处理的小区产量均较空白对照增加,且防线虫生态制剂250倍液、20%噻唑膦500倍液、2%阿维菌素500倍液、2%阿维菌素250倍液、20%噻唑膦1 000倍液、2%阿维菌素1 000倍液处理马铃薯小区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20.6%~44.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扣除施药成本后,2%阿维菌素1 000倍液、20%噻唑膦1 000倍液、2%阿维菌素250倍液、2%阿维菌素500倍液处理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分别较空白对照增加12 457.5、10 012.5、8 250.0、10 050.0元/hm^(2),增收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胞囊线虫病 药剂筛选 经济效益
下载PDF
5个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评价及预警防控效果比较
5
作者 李洪浩 肖龙仲 +4 位作者 王达宾 范中菡 陈庆华 王晓黎 淳俊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58-61,共4页
马铃薯晚疫病是为害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适宜凉山彝族自治州种植的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对青薯9号、威芋7号、丽薯6号、丽薯10号和米拉5个品种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评价和监测预警防控。结果表明,青薯9号、威芋7号、丽薯6... 马铃薯晚疫病是为害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适宜凉山彝族自治州种植的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对青薯9号、威芋7号、丽薯6号、丽薯10号和米拉5个品种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评价和监测预警防控。结果表明,青薯9号、威芋7号、丽薯6号和丽薯10号的抗病性和平均产量均高于米拉,预警防控马铃薯晚疫病3次后14 d平均防治效果达95%以上,较米拉增产41.59%~65.90%。综合考虑品种的抗病性和产量,建议在凉山州不同区域因地制宜种植青薯9号、威芋7号、丽薯6号和丽薯1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抗病性 预警防控
下载PDF
高产β-葡聚糖酶木霉菌诱变育种及对黄瓜枯萎病的生防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春林 李洪浩 +1 位作者 胡强 席亚东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4-70,共7页
为提高木霉菌株的生防潜力,采用紫外线诱变与亚硝基胍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哈茨木霉菌Th-30进行复合诱变育种,测定突变木霉菌株的β-葡聚糖酶活性及生长特性,并评价其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液对盆栽和大田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显... 为提高木霉菌株的生防潜力,采用紫外线诱变与亚硝基胍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哈茨木霉菌Th-30进行复合诱变育种,测定突变木霉菌株的β-葡聚糖酶活性及生长特性,并评价其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液对盆栽和大田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6株突变木霉菌株产β-葡聚糖酶能力显著高于亲本菌株,其中突变菌株NU-2产β-葡聚糖酶活性较亲本菌株Th-30显著提高106.36%,且高产酶能力具有遗传稳定性。突变木霉菌株UN-2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液和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黄瓜枯萎病的室内盆栽防治效果分别为65.29%和63.77%,黄瓜幼苗鲜质量的增重率分别为和30.30%和22.73%。2023年UN-2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液对不同生育期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68.47%、71.63%、70.79%和68.65%。综上所述,与亲本菌株Th-30相比,突变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其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并对黄瓜幼苗具有明显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哈茨木霉 Β-葡聚糖酶 诱变育种 枯萎病 生防效果
下载PDF
四川省中江县丹参叶斑病病原鉴定与抑菌药剂筛选
7
作者 邹欢 韩帅 +3 位作者 范中菡 陈庆华 胡容平 李洪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35-2740,共6页
【目的】明确危害四川省中江县丹参生长的叶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为丹参叶斑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对引起丹参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柯赫氏法... 【目的】明确危害四川省中江县丹参生长的叶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为丹参叶斑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对引起丹参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将分离纯化得到的叶斑病病原菌采用损伤接种菌饼的方法接种到丹参健康叶片上,测定叶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并观察形态特征;利用真菌rDNA-ITS序列通用引物ITS1/ITS4,以及ACT(肌动蛋白)、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对叶斑病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常用杀菌剂对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建立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结果】结合叶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明确引起中江县丹参叶斑病的病原菌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250 g/L嘧菌酯悬浮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500 g/L氟啶胺悬浮剂等5种药剂对叶斑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80%乙蒜素乳油EC50值相对最低,为19.18μg/mL,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效果。【结论】明确引起中江县丹参叶斑病的病原菌为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80%乙蒜素乳油对叶斑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可用于该病害的防控。本研究为丹参叶斑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叶斑病 病原鉴定 果生炭疽菌 杀菌剂
下载PDF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组成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洪浩 彭化贤 +2 位作者 席亚东 王晓黎 刘波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8-736,共9页
【目的】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采集自四川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及mtDNA单倍型进行分析。【结果】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以A2交配... 【目的】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采集自四川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及mtDNA单倍型进行分析。【结果】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以A2交配型为主,占测定菌株的62.5%,A1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8.8%和18.4%,A1交配型菌株集中在九龙县和普格县。192个菌株中共测定出55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1.2.3.4.5.6.7.8.9.10.11发生频率最高,99.48%的供试菌株含有多个毒力基因。甲霜灵敏感性测定发现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包含抗性、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63.0%、22.0%和15.0%,敏感菌株分布于普格县、道孚县和九龙县。检测到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有Ⅰa和Ⅱa两种单倍型,分别占测定菌株的97.4%和2.6%,为第二次全球迁移后出现的"新"群体,Ⅰa单倍型马铃薯晚疫病菌广泛分布于四川各马铃薯产区,其中存在A1交配型、A2交配型、自育型和未知交配型菌株。【结论】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组成日趋复杂,亟待发掘新抗源和培育水平抗病品种,以及合理布局已有抗病品种和利用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科学防控马铃薯晚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交配型 生理小种 甲霜灵敏感性 mtDNA单倍型 致病疫霉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警模型在四川春马铃薯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洪浩 张鸿 +5 位作者 李华鹏 徐成勇 吴婕 席亚东 王晓黎 刘波微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4期136-141,共6页
为明确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警模型在四川春马铃薯上的适用性,选择在四川不同海拔高度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运用CARAH预警模型监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进行防控指导。结果表明,海拔高度越高,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程度越低,海拔3500 m以上时,主... 为明确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警模型在四川春马铃薯上的适用性,选择在四川不同海拔高度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运用CARAH预警模型监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进行防控指导。结果表明,海拔高度越高,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程度越低,海拔3500 m以上时,主要以轻度侵染为主,海拔3500 m以下时,主要以中度和重度侵染为主。不同品种出现中心病株时的马铃薯晚疫病侵染循环代数不同,相同品种在不同地区出现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时所处的侵染循环有所差别,可能与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致病力存在差异有关。利用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警模型指导药剂防治,5种药剂仍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效果,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CARAH预警模型 四川 春马铃薯
下载PDF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洪浩 吴应山 +4 位作者 杨春林 吴婕 席亚东 王晓黎 刘波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31-2333,共3页
2010—2014年在四川各马铃薯主产区共分离获得80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并对其进行氟啶胺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Ec50值分布在0.1830... 2010—2014年在四川各马铃薯主产区共分离获得80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并对其进行氟啶胺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Ec50值分布在0.1830—0.8767μg/mL,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4.8倍,平均固‰值为(0.4369±0.1426)μg/mL,可作为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未检测到抗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氟啶胺 敏感基线 抗药性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洪浩 屈会娟 +5 位作者 王克秀 雷高 文志强 王晓黎 王燕平 刘波微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38-40,共3页
为筛选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效防治药剂.以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CARAH模型)为指导.比较了11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点马铃薯晚疫病以轻度侵染为主.在马铃薯晚疫病第3代侵染循环6分值... 为筛选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效防治药剂.以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CARAH模型)为指导.比较了11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点马铃薯晚疫病以轻度侵染为主.在马铃薯晚疫病第3代侵染循环6分值时开始进行药剂防治.末次药后10d.11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平均防治效果为80.08%~96.26%.其中10%氟噻唑吡乙酮OD150mL/hm2施用3次.间隔10d的平均防治效果最高.为96.26%.较对照增产5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凉山州花椒间作马铃薯种植模式下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洪浩 淳俊 +3 位作者 林长彬 席亚东 王燕平 王晓黎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8期47-49,共3页
凉山州花椒间作马铃薯种植模式应用普遍,由于长期管理粗放导致病虫害发生普遍。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实用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为凉山州花椒和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花椒 间作 马铃薯 病虫害 防治
下载PDF
四川省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洪浩 屈会娟 +4 位作者 刘波微 雷高 文志强 王燕平 王晓黎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12期23-26,共4页
四川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但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的普遍发生制约了四川省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近年四川省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现状,总结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认清当前马铃薯... 四川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但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的普遍发生制约了四川省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近年四川省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现状,总结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认清当前马铃薯植保工作形势和提高四川省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病虫草害 发生现状 防控对策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在九龙县的建设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洪浩 周评平 +3 位作者 罗孝贵 吴应山 刘波微 王晓黎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47-48,共2页
利用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和田间病圃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监测预警系统的侵染曲线和田间病圃侵染情况比较吻合,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在第三次侵染循环末期田间出现中心病株。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监测预警 建设初探
下载PDF
6种药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洪浩 杨晓蓉 +4 位作者 向运佳 王克秀 雷高 王燕平 刘波微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26-27,共2页
马铃薯粉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针对该病害开展了防治药剂筛选,以期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40%精纯多菌灵WP 4000g/667m^2平均防效最高,为76.93%,较空白对照增产16.63%,其次是8×10~9cfu/g蜡质芽孢杆菌WP 750g/6... 马铃薯粉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针对该病害开展了防治药剂筛选,以期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40%精纯多菌灵WP 4000g/667m^2平均防效最高,为76.93%,较空白对照增产16.63%,其次是8×10~9cfu/g蜡质芽孢杆菌WP 750g/667m^2,为55.29%,较空白对照增产1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粉痂病 药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洪浩 杨晓蓉 +4 位作者 向运佳 雷高 朱雷 王燕平 刘波微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12期34-36,共3页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大流行性病害,常造成严重损失。为降低马铃薯晚疫病化学防治药剂使用量,将太谷乐675mL/hm^2、S-诱抗素675mL/hm^2分别与80%代森锰锌WP 1200g/hm^2和68%精甲霜灵·锰锌WDG 1050g/hm^2混用能进一步提...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大流行性病害,常造成严重损失。为降低马铃薯晚疫病化学防治药剂使用量,将太谷乐675mL/hm^2、S-诱抗素675mL/hm^2分别与80%代森锰锌WP 1200g/hm^2和68%精甲霜灵·锰锌WDG 1050g/hm^2混用能进一步提高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的平均防效和产量,其中,太谷乐675mL/hm^2+68%精甲霜灵·锰锌WDG 1050g/hm^2的平均防效显著高于68%精甲霜灵·锰锌WDG 1050/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药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川西南山地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洪浩 张鸿 +2 位作者 徐成勇 彭期华 刘波微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26-27,共2页
川西南山地区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冷凉,是四川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而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极大程度阻碍了本区域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认清川西南山地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本区域马铃薯产业地位,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洪浩 丁凡 +2 位作者 余韩开宗 雷高 刘波微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25-26,共2页
马铃薯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很难被彻底治愈。该病导致薯块质量和产量降低,病薯商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目前马铃薯疮痂病有逐年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并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和缓解病害... 马铃薯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很难被彻底治愈。该病导致薯块质量和产量降低,病薯商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目前马铃薯疮痂病有逐年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并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和缓解病害发生程度,减少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发生 防治
下载PDF
魔芋抗病种植综合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洪浩 周评平 +3 位作者 杨晓蓉 向运佳 沈学善 刘波微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7期28-30,共3页
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魔芋病虫害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魔芋种芋带病、种植管理粗放、病虫害预防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相应的魔芋抗病种植综合管理技术,以促进魔芋产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 魔芋 抗病种植 综合管理
下载PDF
倍创与福帅得混用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洪浩 李华鹏 +5 位作者 刘丹 牟文平 吴婕 席亚东 王晓黎 刘波微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第9期28-29,共2页
以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为指导,在彭州和崇州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减量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福帅得减量40%即15ml/667m2+倍创3000倍液与福帅得常规用量25m L/667m2防治效果相当。
关键词 倍创 福帅得 马铃薯晚疫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