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融合后腰椎活动度对植入物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李珂 曹帅 +3 位作者 张琼弛 贺西京 李浩鹏 李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747-5752,共6页
背景:目前腰椎椎体间融合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腰椎疾患的治疗。然而,如何降低假关节形成、螺钉松动断裂以及cage失效等术后并发症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目的:分析腰椎总体活动度对椎间植骨、cage以及钉棒系统应力应变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指... 背景:目前腰椎椎体间融合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腰椎疾患的治疗。然而,如何降低假关节形成、螺钉松动断裂以及cage失效等术后并发症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目的:分析腰椎总体活动度对椎间植骨、cage以及钉棒系统应力应变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术后腰椎活动以降低假关节形成及器械失效的风险。方法:利用Mimics、3-Matic、HyperMesh以及Abaqus软件构建完整的人L1-S1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比较施加弯矩前后椎间植骨平均应变、cage以及钉棒系统的峰值应力,并分析其随腰椎总活动度的变化趋势;绘制相应的应力云图以观察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①与单纯施加垂直压缩载荷相比,施加弯矩后椎间植骨平均应变、cage峰值应力以及钉棒系统峰值应力分别增加了2.6%-55.3%,65.6%-166.8%及36.0%-353.4%;②随着总活动度的增加,椎间植骨平均应变在左右旋转工况下呈非线性增加并得到最大值,而cage与钉棒系统的峰值应力在左右侧弯工况下呈线性增加并得到最大值;③椎间植骨与cage的应力分布和工况有关,而钉棒系统应力主要集中于螺钉与骨质结合部及螺钉与棒连接处;④因此术后增加轴向旋转活动可能降低假关节形成的风险,而减少侧弯活动可能降低cage以及钉棒系统失效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 活动度 假关节 器械失效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聚醚醚酮棒与钛棒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中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杰 曹帅 +4 位作者 郭栋 张琼弛 贺西京 李浩鹏 卢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445-3450,共6页
背景:聚醚醚酮棒是一种新型的半刚性固定材料,但是其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生物力学性能仍不清楚。目的:对比聚醚醚酮棒与钛棒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尝试回答聚醚醚酮棒是否有潜力成为钛棒的替代品,尤其在前柱支... 背景:聚醚醚酮棒是一种新型的半刚性固定材料,但是其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生物力学性能仍不清楚。目的:对比聚醚醚酮棒与钛棒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尝试回答聚醚醚酮棒是否有潜力成为钛棒的替代品,尤其在前柱支撑不充分的情况下。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构建完整的人腰椎(L)模型,并进一步构建4个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模型:①聚醚醚酮棒+cage;②钛棒+cage;③聚醚醚酮棒+纯植骨;④钛棒+纯植骨。比较不同模型中节段活动度、相关结构应力以及应变。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手术模型在限制L节段活动度方面无明显差异;②与钛棒相比,聚醚醚酮棒增加了椎间植骨的平均应变、增加了终板以及cage的峰值应力,同时降低了螺钉以及骨-螺钉界面的峰值应力;聚醚醚酮棒的峰值应力与屈服应力之比为6%-26%,高于钛棒的3%-12%;③在L节段上,聚醚醚酮棒仅轻微地降低了节段活动度与椎间盘峰值应力;④因此与钛棒相比,聚醚醚酮棒可能降低假关节、螺钉断裂与松动的风险,但是也可能导致终板塌陷、cage损坏以及棒断裂的风险更高;聚醚醚酮棒在延缓邻近节段退变中可能较钛棒有微弱的优势;在不使用cage而仅采用骨移植物进行椎间融合时,聚醚醚酮棒也许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棒 钛棒 后路腰椎间融合 有限元分析 应力遮挡 纯植骨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基于域无关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跨模态医学影像生成
3
作者 李浩鹏 周琬婷 +1 位作者 陈玉 张曼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目的】为解决跨模态医学影像生成任务中因利用未配对数据训练而导致生成图像结构不对齐、精确度低的问题。【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域无关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跨模态医学影像生成模型,通过对齐循环生成时的中间特征,约束模态转换前... 【目的】为解决跨模态医学影像生成任务中因利用未配对数据训练而导致生成图像结构不对齐、精确度低的问题。【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域无关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跨模态医学影像生成模型,通过对齐循环生成时的中间特征,约束模态转换前后图像的结构一致性。【结果】在脑部CT-MR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提升模型在跨模态转换前后图像结构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跨模态医学影像的生成质量。【局限】本文目前在脑部多模态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还需要在其他数据集中进一步验证其通用性。【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各类衡量生成图像质量的指标上均优于目前性能最佳的跨模态医学影像生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对抗网络 医学影像生成 自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马尾神经慢性压迫的病理变化与脊髓诱发电位和MRI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浩鹏 陈君长 +2 位作者 贺西京 王栋 徐思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00-303,i003,共5页
目的:探讨犬马尾神经慢性压迫的病理变化与脊髓诱发电位(CESEP)和MRI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该病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犬10只,2只为对照组,8只为实验组,在L5~L6椎板下,潜行置入可控式硅胶水囊,对照组不注水,实验组每周注入0.5... 目的:探讨犬马尾神经慢性压迫的病理变化与脊髓诱发电位(CESEP)和MRI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该病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犬10只,2只为对照组,8只为实验组,在L5~L6椎板下,潜行置入可控式硅胶水囊,对照组不注水,实验组每周注入0.5ml,在压力为20mmHg(第4周)、60mmHg(第7周)及120mmHg(第9周)和120mmHg持续1周(第10周)后随机抽取2只犬,用诱发电位和MRI检查后处死动物,观察其相应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当压力<60mmHg,椎管狭窄<50%时,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MRI示硬膜外脂肪存在,马尾神经无压迫,病理学无器质性变化;当压力≥60mmHg,椎管狭窄≥50%时,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有显著性差异.MRI示硬膜外脂肪消失,受压处硬膜囊明显变细,局部马尾信号增高,病理学示神经纤维出现不可逆变化.结论:随着压力和压迫时间的增加,马尾神经的病理变化逐渐加重,诱发电位和MRI均有相应变化,MRI示椎管狭窄≥50%时病理学上神经纤维出现不可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神经 慢性压迫 诱发电位 MRI 组织学
原文传递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CdS/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解水制氢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浩鹏 张晓艳 崔晓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35-1938,共4页
以P25 TiO2(德国Degussa化学公司)粉末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有不同CdS质量分数的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CdS/TiO2进行修饰,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dS含量的MWCNTs/CdS/TiO2光催化材料。对所得的光催化剂进行了扫... 以P25 TiO2(德国Degussa化学公司)粉末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有不同CdS质量分数的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CdS/TiO2进行修饰,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dS含量的MWCNTs/CdS/TiO2光催化材料。对所得的光催化剂进行了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脱附及光解水制氢活性的表征。研究了MWCNTs对CdS/TiO2催化剂体系光解水制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WCNTs的引入均使得光解水产氢量(14.0μmol)增加,与未加入MWCNTs的复合光化剂产氢量(11.6μmol)相比,平均产氢率增加了18%,最高可达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TiO2 光催化 产氢 CDS MWCNTS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青少年脊柱矫形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浩鹏 贺西京 +4 位作者 陈君长 王栋 徐思越 袁国莲 赵龙柱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3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诱发电位监测 脊柱矫形 HARRINGTON 青少年 三维矫形系统 体感诱发电位 2002年 脊柱外科 畸形矫正 脊髓损伤 脊髓监护 术中应用 脊柱畸形 应用价值 椎弓根 把持力
下载PDF
影响马尾综合征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浩鹏 贺西京 +2 位作者 王栋 徐思越 吕惠茹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4860-4861,共2页
背景马尾神经综合征(CES)手术减压后可最大限度的减少神经症状的残留,但仍有很多因素影响其疗效。目的探讨影响马尾综合征疗效的重要因素,提高该病的治愈率。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研究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 背景马尾神经综合征(CES)手术减压后可最大限度的减少神经症状的残留,但仍有很多因素影响其疗效。目的探讨影响马尾综合征疗效的重要因素,提高该病的治愈率。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研究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二科完成,对象为1990/2000收治的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方法对24例马尾综合征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因、发病部位、病情轻重、起病急缓、手术时机等5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6例残留症状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分析。结果效果良好无残留症状者18例,留有不同程度的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拇背伸力减弱6例。残留症状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选回归模型的因素仅有原发病史和CES史2项。结论减压手术时间和发病急缓是影响该病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压迫综合征 治疗效果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不稳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浩鹏 杨保辉 +1 位作者 张国安 张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分析性别、年龄、相应节段椎间盘退变、小关节突骨关节炎以及椎体滑脱与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行腰椎MRI及站立位过伸过屈侧位片检查,观察L1-S15个运动节段的椎间盘退变、椎间小关节退变以及有无椎体滑脱。腰椎不稳分为前... 目的分析性别、年龄、相应节段椎间盘退变、小关节突骨关节炎以及椎体滑脱与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行腰椎MRI及站立位过伸过屈侧位片检查,观察L1-S15个运动节段的椎间盘退变、椎间小关节退变以及有无椎体滑脱。腰椎不稳分为前水平位移不稳.后水平位移不稳和角度不稳。椎间盘退变分四度。小关节突退变分为4级。腰椎滑脱分四度。将结果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前向水平不稳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与椎间小关节骨关节炎呈负相关,与椎体滑脱呈正相关;后向水平不稳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与椎间小关节骨关节炎呈正相关,与椎体滑脱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退行性腰椎不稳与多种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但腰椎滑脱不一定有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退变 滑脱
下载PDF
马尾神经在120 mm Hg延时1周复压条件下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浩鹏 陈君长 +2 位作者 贺西京 王栋 徐思越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76-77,i003,共3页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受压对腰骶神经元胞体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1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动物试验中心完成。成年健康家犬10只,随机选取2只为对照组,余8只为实验组。对照组打开椎板,置入水囊,不注水。实验组家犬麻醉后打开L...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受压对腰骶神经元胞体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1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动物试验中心完成。成年健康家犬10只,随机选取2只为对照组,余8只为实验组。对照组打开椎板,置入水囊,不注水。实验组家犬麻醉后打开L7椎板,将硅胶水囊潜行置入L5,6椎板下,注水0.5mL/周,当压力分别达20,60,120mmHg(1mmHg=0.133kPa)和120mmHg延时1周时,随机抽取2只,颈静脉灌注40g/L多聚甲醛处死,切取L6脊髓前角和相应的神经节,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核染色体的变化,应用缺口末端标记技术观察不同压力时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数。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在透射电镜30000倍镜下,对照组及压力≤60mmHg的实验组动物在脊髓前角及神经节均未发现凋亡细胞;当压力≥120mmHg时,脊髓前角细胞核染色体发生边集,染色体发生固缩,且电子密度增强,核形不规则,核膜表面凹凸不平,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浆浓缩,其内细胞器保存较好,细胞膜保存完整,细胞膜表面微绒毛减少或消失。神经节细胞正常,未发现凋亡细胞。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标记的凋亡细胞核呈棕褐色着染,细胞核形态呈碎点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而非凋亡细胞和阴性对照片细胞核被苏木精复染呈蓝色,核相对较大,形态大小较为一致。②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标记的凋亡运动神经元细胞数:压力在20,60mmHg时与对照组无差别(0,0,1±0.23),当压力在120mmHg时脊髓前角有少量凋亡细胞(1±0.12),120mmHg延时1周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出现明显凋亡(8±0.67)。结论:成年犬严重压迫马尾神经后,可引起相应运动神经元胞体的死亡,其形式是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马尾/病理学 神经压迫综合征 神经元/病理学
下载PDF
氟宁抗氟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浩鹏 吕惠茹 +2 位作者 贺西京 上官存民 王栋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探讨氟宁抗氟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 ,A组为氟宁组 ,B组为试验对照组 ,C组为空白对照组 ,观察各组动物血、尿、粪、器官组织的含氟量及血清酶活性变化。结果  A组骨、牙齿中含氟量显著低于 B组 (P <0 .0 5 ) ,血和... 目的 探讨氟宁抗氟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 ,A组为氟宁组 ,B组为试验对照组 ,C组为空白对照组 ,观察各组动物血、尿、粪、器官组织的含氟量及血清酶活性变化。结果  A组骨、牙齿中含氟量显著低于 B组 (P <0 .0 5 ) ,血和尿含氟量显著高于 B组 (P <0 .0 5 ) ,碱性磷酸酶 (AKP)及肌酸磷酸激酶 (CPK )活性显著低于 B组 (P <0 .0 5 )。结论 氟宁可促进氟的排泄 ,减少氟在组织中的沉积 ,具有明显的抗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药物治疗 氟宁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浩鹏 臧全金 冯超帅 《西部医学》 2018年第8期1093-1095,共3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正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临床治疗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探讨。如: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哪种治疗效果更好?单侧穿刺与双侧穿...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正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临床治疗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探讨。如: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哪种治疗效果更好?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哪种效果更佳?骨水泥注入多少量、如何分布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骨水泥的类型对于治疗有无影响?应该关注哪些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评述,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学习、参阅、借鉴与开拓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人工腓骨棒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浩鹏 贺西京 +1 位作者 王栋 徐思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观察部分腓骨切除后植入腓骨棒对踝关节的中期影响.方法:对62例腓骨部分切除后植入自行研制的腓骨棒的患者在3~5年后对其踝关节功能、正位X线片和踝关节肌力、活动度进行测量,与对侧对照.结果:未出现踝关节功能紊乱现象,X线片示... 目的:观察部分腓骨切除后植入腓骨棒对踝关节的中期影响.方法:对62例腓骨部分切除后植入自行研制的腓骨棒的患者在3~5年后对其踝关节功能、正位X线片和踝关节肌力、活动度进行测量,与对侧对照.结果:未出现踝关节功能紊乱现象,X线片示踝穴宽度与对侧无显著性差异,无外踝上移现象.4例出现腓骨棒断离.结论:腓骨支撑棒在腓骨切除植入3~5年后效果良好,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人工 关节功能紊乱 踝关节功能 显著性差异 中期影响 X线片示 腓骨切除 切除后 植入 活动度 副作用 对侧 出现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浩鹏 陈君长 +4 位作者 吕惠茹 贺西京 王栋 刘晓刚 王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用SPA法和US法对 45例健康人 ,32例卧床 2月病人和 4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 2月患者行骨密度测量。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跟骨密度下降最为明显 ,卧床组次之。桡骨骨密度卧床组变化不明显 ,脊髓损...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用SPA法和US法对 45例健康人 ,32例卧床 2月病人和 4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 2月患者行骨密度测量。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跟骨密度下降最为明显 ,卧床组次之。桡骨骨密度卧床组变化不明显 ,脊髓损伤组仍呈明显下降。结论 骨质疏松是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且机理复杂 ,应注意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马尾受压后腰骶部脊髓中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浩鹏 陈杰 +2 位作者 贺西京 徐思越 刘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53-757,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马尾受压后腰骶部脊髓中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c receptor,P75NTR)的表达,探讨P75NTR与前角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48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对照组(n=6)和实验组(n=36),正常组不作任何处... 目的:观察大鼠马尾受压后腰骶部脊髓中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c receptor,P75NTR)的表达,探讨P75NTR与前角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48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对照组(n=6)和实验组(n=36),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行假手术,实验组在L4平面置入半圆柱体硅胶棒,占椎管截面积约75%~80%,造成马尾急性受压。实验组分别于造模后1d、3d、5d、7d、14d、28d时取L4压迫节段近端脊髓组织(L2水平脊髓),正常组和对照组在第7天时处死取相应部位脊髓组织,切片后进行P75NT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75NTR的表达;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情况。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组和对照组脊髓前角有少量P75NTR表达;实验组造模后1d脊髓前角即有P75NTR表达,7d达到峰值,14d、28d表达呈减少趋势,实验组除1d时外其余各时间点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和对照组脊髓组织中可见少量神经元凋亡,实验组造模后1d脊髓前角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增多,7d达到峰值,14d、28d凋亡呈减少趋势,实验组各个时间点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元凋亡率与P75NTR表达存在平行变化关系。结论:马尾受压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表达P75NTR,其表达量与神经元凋亡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综合征 P75神经营养素因子受体 脊髓 神经元 凋亡 大鼠
原文传递
大鼠马尾压迫后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mRNA时序性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浩鹏 刘宇 +3 位作者 贺西京 徐思越 陈杰 冯东旭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Sprague Dawley(SD)大鼠马尾急性压迫后腰骶部脊髓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的mRNA表达和腰骶髓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时间分布及关系,为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CES)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成年雌... 目的:观察和探讨Sprague Dawley(SD)大鼠马尾急性压迫后腰骶部脊髓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的mRNA表达和腰骶髓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时间分布及关系,为马尾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CES)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按时间点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压迫1、3、5、7、14、28d组,共计12组(n=5),造模采用L3,4节段椎管放置硅胶棒压迫70%~80%椎管面积造成马尾急性压迫症状,于术后1、3、5、7、14、28d处置,在L1,2椎体位置脊髓取材。分别采用Tunel方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RT-PCR方法观察p75NTR的mRNA表达。结果:压迫组从术后1~28d,p75mRNA表达增加及腰骶髓神经元细胞凋亡明显,p75mRNA表达和凋亡数目变化趋势存在先升高后降低同步趋势,均在7d达到峰值,压迫组术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迫组与对照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75NTR的mRNA表达与腰骶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呈正相关。结论:马尾急性压迫后,p75NTR的mRNA与神经元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在CES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神经元 脊髓 细胞凋亡 RNA 信使
下载PDF
家犬马尾及其受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浩鹏 贺西京 +3 位作者 王栋 徐思越 吕惠茹 王展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观察家犬腰骶部神经结构与人类马尾的异同点,建立与人类马尾受压类似的动物模型,研究其病理变化。方法:废弃家犬4只经颈静脉加压灌注后,自后侧入路剖开腰骶椎管,测量椎管的直径及硬膜外间隙,观察马尾神经的组成及走行。2只... 目的:观察家犬腰骶部神经结构与人类马尾的异同点,建立与人类马尾受压类似的动物模型,研究其病理变化。方法:废弃家犬4只经颈静脉加压灌注后,自后侧入路剖开腰骶椎管,测量椎管的直径及硬膜外间隙,观察马尾神经的组成及走行。2只家犬麻醉后自L6椎板潜行置入水囊,关闭注水,用诱发电位和MR检测。结果:犬的腰椎共有7节,椎管在L6水平横径为1.4~1.6cm,前后径1.2~1.4cm,硬膜外间隙约0.2cm,共计5对神经根围绕在终丝斜向外下形成马尾。脊髓圆锥下端平L6水平。在L5.6椎板下,硬膜外间隙置入硅胶水囊后,在未注水加压时,犬的行为学及诱发电位均无改变;逐渐注水后随着压力的上升,行为学及诱发电位均有相应的改变。MR可以显示相对应的水囊所占椎管的容积。结论:家犬马尾与人类的相似,硅胶水囊置入和注水法,重复性好,动物生存率高,可以成功建立马尾慢性压迫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 解剖 马尾受压综合征 动物 试验
下载PDF
PDCA循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浩鹏 臧全金 李锋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9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2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2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两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的教学法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住院医师 培训 骨科
下载PDF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浩鹏 贺西京 +2 位作者 吕惠茹 王栋 李皓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9-210,共2页
将 1 0 4例重度骨质疏松性疼痛患者 ,随机分为 A、B两组。 A组口服α- D3 、钙片、皮下注射降钙素 ;B组口服α- D3 、钙片、芬必得。观察两周并对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进行了检测。结果 :A组镇痛显著有效率 85.7% ,高于 B组... 将 1 0 4例重度骨质疏松性疼痛患者 ,随机分为 A、B两组。 A组口服α- D3 、钙片、皮下注射降钙素 ;B组口服α- D3 、钙片、芬必得。观察两周并对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进行了检测。结果 :A组镇痛显著有效率 85.7% ,高于 B组的 41 .7% ,P<0 .0 1 ,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尿羟脯氨酸显著降低。提示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疼痛具有镇痛效果好 ,起效迅速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并发症 疼痛 药物疗法 降钙素 疗效
下载PDF
氟宁抗氟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浩鹏 陈君长 +3 位作者 贺西京 上官存民 王栋 吕惠茹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 探讨氟宁抗氟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48只兔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染氟加氟宁组 ,B组为染氟加维生素C组 ,C组为染氟组 ,D组为空白对照组 ,观察各组动物骨、骨骼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及血、尿、粪、器官组织的含氟量变化。结果 A... 目的 探讨氟宁抗氟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 48只兔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染氟加氟宁组 ,B组为染氟加维生素C组 ,C组为染氟组 ,D组为空白对照组 ,观察各组动物骨、骨骼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及血、尿、粪、器官组织的含氟量变化。结果 A组骨骼肌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 ;B、C组骨骼肌肌原纤维部分断裂、溶解 ,线粒体水肿 ,嵴消失 ;A、B、C组骨、骨骼肌组织学结构正常。A组骨、牙齿含氟量显著低于B、C组 (P <0 .0 5 ) ,血、尿中含氟量显著高于B、C组 (P <0 .0 5 )。结论 氟宁可促进氟的排泄 ,减少氟在组织中的沉积和对组织的损害 ,具有明显的抗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氟宁 抗氟机理
下载PDF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胸腰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浩鹏 杨保辉 +1 位作者 贺西京 杨军乐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胸腰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诊断不明确的胸腰椎疾病的患者运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进行病理诊断,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2~84岁,平均45岁。分析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安全性。结果12例均穿刺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胸腰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诊断不明确的胸腰椎疾病的患者运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进行病理诊断,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2~84岁,平均45岁。分析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安全性。结果12例均穿刺成功,其中1例取材不满意,取材满意率为91.6%。无轻微及严重并发症发生。12例均有手术病理结果,其中10例穿刺结果和手术结果相符,穿刺活检准确率为90.9%。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为一项创伤小,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的微创检查,在脊柱疾病的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活检 脊柱 病变 CT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