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推动心血管事业创新发展
1
作者 周玉杰 李温斌 +2 位作者 许尚栋 张俊敏 李琪凡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癸卯兔年已近尾声,甲辰龙年即将到来。值此,《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部谨向本刊编委、评审专家、作者读者及全国心肺血管病和学术期刊领域的同仁祝贺新年新春,并表达最诚挚的问候!《心肺血管病杂志》于1982年2月由吴英恺和翁心植两位院... 癸卯兔年已近尾声,甲辰龙年即将到来。值此,《心肺血管病杂志》编辑部谨向本刊编委、评审专家、作者读者及全国心肺血管病和学术期刊领域的同仁祝贺新年新春,并表达最诚挚的问候!《心肺血管病杂志》于1982年2月由吴英恺和翁心植两位院士创刊,原名《心肺血管学报》。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主办。是以报道在心、肺、血管疾病的预防、医疗、科研与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成就和动态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肺血管病医、教、研防的高、中级专业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交流 专业工作者 北京安贞医院 读者对象 血管疾病 学术期刊 吴英恺 评审专家
下载PDF
保留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后壁的新术式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裴心阳 师启众 +5 位作者 尹良涛 王可强 陆甜 潘新宇 刘晓 李温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9-153,174,共6页
目的:总结保留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后壁的新术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效果,并对早期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及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保留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 目的:总结保留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后壁的新术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效果,并对早期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及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保留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后壁的新术式治疗的28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30~74岁。患者夹层均未累及升主动脉后壁,所有患者均采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保留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后壁的外科新术式。结果:全组28例患者手术顺利,其中25例痊愈出院,2例术后因心包填塞死亡(死亡率7.1%),1例术后因多器官衰竭自动放弃出院,术后随访22例,患者生命质量均较好,复查胸腹联合CTA均未发生内漏及再发夹层现象,术后主动脉瓣均无中到重度反流。结论:应用保留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后壁的外科新术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死亡率、简化手术方式等,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远期临床效果仍需要大量样本的跟踪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升主动脉后壁 升主动脉包裹术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特异性吸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条件优化
3
作者 陆甜 陶渊 +4 位作者 杨托 孙路路 裴心阳 赵亮 李温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817-4823,共7页
背景: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的安全时限仅6 h的主要原因是游离血红蛋白堆积,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目的:利用石墨相氮化碳可特异性吸附游离血红蛋白的特性,探究其可特异性吸附血红蛋白的最佳条件可达到的最高吸附效率。方法:配制不同... 背景:心脏外科体外循环的安全时限仅6 h的主要原因是游离血红蛋白堆积,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目的:利用石墨相氮化碳可特异性吸附游离血红蛋白的特性,探究其可特异性吸附血红蛋白的最佳条件可达到的最高吸附效率。方法:配制不同质量浓度的血红蛋白溶液,研究石墨相氮化碳对血红蛋白的吸附能力。基于这些结果,考虑临床应用条件,探究pH值、石墨相氮化碳∶血样、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这4个单因素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应用Design-Expert.8.0.6响应面分析软件提供的模型,设pH值、石墨相氮化碳∶血样、反应温度、反应时间4个因素为自变量,全血中游离血红蛋白吸附效率为因变量,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定三因素的零水平和波动区,检测吸光度值,计算血红蛋白吸附效率。利用电泳验证石墨相氮化碳对全血中血红蛋白的特异性吸附效果。结果与结论:①随着血液中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的增大,石墨相氮化碳对游离血红蛋白的吸附量也逐渐增大,但不满足线性关系;②单因素实验显示,pH=8.0时,石墨相氮化碳对游离血红蛋白的吸附效率为93.5%,对其他蛋白吸附很少,当pH值进一步升高时,对游离血红蛋白的吸附效率先维持平稳后逐渐下降;随着石墨相氮化碳∶血样比值、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的增加,石墨相氮化碳对游离血红蛋白的吸附效率呈现上升趋势;③通过Design-Expert.8.0.6软件计算实验的多元回归方程,可以得到4个因素的最佳作用值:pH=7.5,石墨相氮化碳∶血样为6.00 mg∶1 mL,反应温度为36.5℃,反应时间为60 min,全血中游离血红蛋白的吸附效率为54.3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实验,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石墨相氮化碳可实现对全血中血红蛋白的特异性吸附;④结果显示,石墨相氮化碳可特异性吸附游离血红蛋白,且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可提高吸附效率,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医用材料进一步推动组织工程材料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游离血红蛋白 特异性吸附 响应面分析法 最佳吸附条件
下载PDF
先天性肺发育异常致心脏移位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
4
作者 孔国平 郭红涛 +1 位作者 李温斌 孙健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273-1274,共2页
主动脉瓣疾病是一种常见病,伴随严重心脏移位则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常规手术入路很难完成手术,许多患者只能采取保守治疗。随着微创时代来临,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成为主动脉瓣微创手术常用手术入路,这也给我们治疗心脏移位患者提供了新的... 主动脉瓣疾病是一种常见病,伴随严重心脏移位则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常规手术入路很难完成手术,许多患者只能采取保守治疗。随着微创时代来临,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成为主动脉瓣微创手术常用手术入路,这也给我们治疗心脏移位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先天性单侧肺发育异常是一种少见疾病,现将我科1例因左肺先天性未发育致心脏左胸移位主动脉瓣重度反流的患者经左胸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脏移位 先天性肺发育异常
下载PDF
43例二尖瓣腱索断裂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温斌 周海波 +4 位作者 陈宝田 周其文 孟旭 董冉 李岩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总结43例二尖瓣腱索断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26例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7例行瓣膜修复成形术。术后存活39例,4例围手术期死亡(死亡率9.3%)。存活病例术后随访2~57... 本文总结43例二尖瓣腱索断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26例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7例行瓣膜修复成形术。术后存活39例,4例围手术期死亡(死亡率9.3%)。存活病例术后随访2~57个月。除其中1例风湿性病变患者行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术后1年又出现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外,其余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我们初步认为风湿性病变及心内膜炎患者以MVR为宜,退行性病变及先心病者应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索断裂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Ross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温斌 张建群 +6 位作者 王胜洵 刘巍 伯平 甘辉立 孔晴宇 毛斌 曹向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行 Ross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自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对12例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行 Ross手术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 11例 ,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 1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超声...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行 Ross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自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对12例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行 Ross手术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 11例 ,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 1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示主动脉瓣狭窄和 /或关闭不全 (中重度 ) ,均在全身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 Ross手术。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 ,无并发症 ;术后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在正常范围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 VEDD)明显缩小 (P<0 .0 0 1)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 0 .5 5± 0 .14 ,心功能 (NYHA) 级。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 ,随访 7天~ 8个月 ,心功能 ~ 级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功能良好。 结论 Ross手术是一种临床疗效较好的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S手术 临床应用 主动脉瓣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全身麻醉 中度低温 体外循环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
下载PDF
Ross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温斌 张健群 +4 位作者 周其文 王胜洵 刘巍 甘辉立 毛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总结我院心外科Ross手术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8例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 ,采用Ross手术方法治疗主动脉瓣病变 ,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的心内结构变化 ,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患者的心功能。结果 :全... 目的 :总结我院心外科Ross手术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8例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 ,采用Ross手术方法治疗主动脉瓣病变 ,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析手术前后患者的心内结构变化 ,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患者的心功能。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 ,术后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在正常范围 ,为 6 6 5± 1 4 1mmHg,心功能 (NYHA)Ⅱ级 ;3例远期随访中有 1例术后 1年发生同种瓣霉菌性心内膜炎再次手术治疗 ,术后因低心排死亡 ;另 2例随访 8年 ,均存活良好 ,心功能均Ⅰ级 ,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左室内径正常、肺动脉瓣均功能良好。 5例近期患者随访 1~ 6个月 ,心功能Ⅰ~Ⅱ级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均功能良好。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S手术 临床应用 心外科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心脏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温斌 陈宝田 +3 位作者 石镜 赵莉敏 潘桂荣 董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分离成年Wistar大鼠心肌细胞(2×106ml-1)SD大鼠的脾细胞(1×107ml-1),前者做刺激细胞,后者做反应细胞,进行混合细胞培养,建立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体外模型。该模型包括4组:①阴性对... 分离成年Wistar大鼠心肌细胞(2×106ml-1)SD大鼠的脾细胞(1×107ml-1),前者做刺激细胞,后者做反应细胞,进行混合细胞培养,建立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体外模型。该模型包括4组:①阴性对照组,心肌细胞与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脾细胞共同培养。②阳性对照组,心肌细胞与脾细胞共同培养。③药物对照组,在阳性组基础上加入CSA(环孢霉素A10μg/ml)。④实验组,在阳性组基础上加入实验药物(HSP,人类精浆,10μg/ml)。应用光镜、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受损情况和脾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的数量,并用3H-TdR掺入法测定脾细胞的转化率,证实了CSA和HSP有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用大鼠腹腔内心脏异位移植体外模型来重复验证CSA和HSP的免疫抑制作用,两者结果相同,从而证明了心肌细胞混合培养的体外模型不仅简便易行,可靠性强,而且为大规模地筛选免疫抑制剂提供了一种方便、廉价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体外模型 心肌细胞
下载PDF
80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的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温斌 许秀芳 +2 位作者 董然 陈宝田 马海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84-285,287,共3页
为研究心脏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及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我们建立了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Wistar大鼠心脏的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分别与SD大鼠的腹主动脉和后腔静脉做端侧吻合 ,将Wistar大鼠心脏移植于SD大鼠腹腔内。 80例大鼠异位心脏移... 为研究心脏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及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我们建立了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Wistar大鼠心脏的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分别与SD大鼠的腹主动脉和后腔静脉做端侧吻合 ,将Wistar大鼠心脏移植于SD大鼠腹腔内。 80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成功建立 ,手术成功率 90 0 %。我们从以下方面作了总结 :1 麻醉 ;2 供心的摘取及保存 ;3 受体的准备 ;4 心脏移植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心脏移植 排异反应 心脏缺血 再港灌注
下载PDF
单心房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温斌 陈宝田 +3 位作者 汤跃卿 孔建国 周其文 宫殿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22-123,共2页
本组10例单心房患者采用自体心包或绦纶片修补心间隔缺损,二尖瓣成形术。术后1例因低心排死亡,9例存活,远期随访疗效满意。我们初步认为:1.单心房补片时注意勿伤及房室结和房室束。2.术中应正确处理永存左上腔。
关键词 单心房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运用综合教学方法提高心脏外科学教学质量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温斌 万居易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927-928,共2页
目的:探究解决目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生导师所面临的提高临床型研究生教学的教学质量问题。方法:本文总结报告了自己多年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结合心脏外科的特点,在心脏外科教学过程中将常见的启发式教学、直观式教学、多媒体教... 目的:探究解决目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生导师所面临的提高临床型研究生教学的教学质量问题。方法:本文总结报告了自己多年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结合心脏外科的特点,在心脏外科教学过程中将常见的启发式教学、直观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和案例综合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与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相比较,结合学生的反馈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参加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综合教育法
下载PDF
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策略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温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在本期《心肺血管病杂志》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专栏中,一共收录了5篇有关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方面的论文,这些文章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远期随访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尤其是... 在本期《心肺血管病杂志》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专栏中,一共收录了5篇有关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方面的论文,这些文章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远期随访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尤其是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结合二尖瓣不同的病变特点,不同的术者做出了不同外科术式的选择,对于行人工二尖瓣膜置换术或行二尖瓣成形术以及不同成形术式的选择方法和标准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对读者有真实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外众多文献,在我多年对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经验教训上,进行了以下分析,谨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脏外科手术 方法策略
下载PDF
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温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239-242,共4页
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应用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安贞医院(100029)李温斌综述陈室田审校由于动物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技术不断完善,心肌细胞作为一种工具在细胞电生理学、药理及毒理学、能量代谢研究等方面已被广泛... 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应用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安贞医院(100029)李温斌综述陈室田审校由于动物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技术不断完善,心肌细胞作为一种工具在细胞电生理学、药理及毒理学、能量代谢研究等方面已被广泛应用,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分离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10例
14
作者 李温斌 张建群 +3 位作者 王胜洵 刘巍 伯平 甘辉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46-748,共3页
目的 :总结本院心外科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 (Ross手术 )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2 0 0 2年 1月 10日至2 0 0 2年 8月 31日 ,本院心外科共完成Ross手术 10例 ;术前诊断 :先心病 ,主动脉瓣病变 9例 ,老年退行性病变 1例 ,UCG示主动脉瓣病变 ... 目的 :总结本院心外科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 (Ross手术 )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2 0 0 2年 1月 10日至2 0 0 2年 8月 31日 ,本院心外科共完成Ross手术 10例 ;术前诊断 :先心病 ,主动脉瓣病变 9例 ,老年退行性病变 1例 ,UCG示主动脉瓣病变 ,狭窄或 /并关闭不全 (中重度 ) ,术前心功能 (NYHA)Ⅱ级 7例 ,Ⅲ级 3例 ;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 ,手术分三步进行 :①采取自体肺动脉瓣 ;②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并移植自体肺动脉瓣于主动脉位 ,采用主动脉根部移植法 ;③利用同种异体肺动脉瓣重建右室流出道。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 ;术后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在正常范围 ((7.0 7± 0 .96 )mmHg) ,LVDD明显缩小 (P <0 .0 0 1) ,LVEF :0 .5 5± 0 .19,心功能Ⅱ级。随访 1周~ 8个月 ,心功能Ⅰ~Ⅱ级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均功能良好。结论 :Ross是一种临床疗效好的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S手术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 主动脉瓣疾病 术式 死亡率
下载PDF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在治疗主动脉瓣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温斌 张建群 +11 位作者 宋士秋 周海波 于建波 常鹏 王助衡 王胜洵 刘海燕 刘巍 伯平 甘辉立 曹向戎 黄国辉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第10期703-705,共3页
目的:总结我院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994年10月-2005年1月,共完成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42例;术前诊断:先心病、主动脉瓣病变39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心内膜炎合并瓣... 目的:总结我院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994年10月-2005年1月,共完成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42例;术前诊断:先心病、主动脉瓣病变39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心内膜炎合并瓣周漏1例,老年退行性病变1例,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全组患者术前UCG示主动脉瓣病变,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中重度),主动脉瓣环径(2.45±0.31)cm;肺动脉瓣发育正常,功能良好,肺动脉瓣环径(2.34±0.21)cm;术前心功能2.12级。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分三步进行:(1)采取自体肺动脉瓣;(2)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并移植自体肺动脉瓣于主动脉位,采用主动脉根部移植法;(3)利用同种动脉瓣重建右室流出道。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主动脉平均跨瓣压差在正常范围(6.11±0.12)mmHg,左室舒张末径明显缩小(P<0.01),LVEF0.49±0.23,心功能I^II级。38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1个月~10年,心功能I级,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均功能良好,末见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1例早期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同种瓣心内膜炎再次手术死亡,另1例患者术后不明原因突发心脏骤停,复苏后应用体外人工膜肺支持一周后心脏功能明显好转,后因经费问题家属要求自动出院。结论: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是一种临床疗效好的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 主动脉瓣疾病
下载PDF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
16
作者 李温斌 陈宝田 +1 位作者 张健群 周其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总结我院 1984年 4月至 2 0 0 0年 7月收治的 35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 (correcttransposi tionofgreatartery ,CTGA)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 :35例CTGA患者中 ,SLL型 30例 ,占 85 7% ,IDD型 5例 ,占 14 3%。合并畸形包括室... 目的 :总结我院 1984年 4月至 2 0 0 0年 7月收治的 35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 (correcttransposi tionofgreatartery ,CTGA)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 :35例CTGA患者中 ,SLL型 30例 ,占 85 7% ,IDD型 5例 ,占 14 3%。合并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 (ventricleseptumdefect,VSD) ,肺动脉瓣狭窄 (pulmonarystenosis,PS) ;右室流出道狭窄 (rightventricularoutflowtractobstacle ,RVOTO) ,房间隔缺损 (atrialseptumde fect;ASD) ,二尖瓣关闭不全 (mitralinsufficiency,MI)等。其中以VSD最多 ,占 83.3% ,PS次之 ,占 5 1 4 %。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矫正各种心内畸形。结果 :手术成功率 94 3% ,死亡率5 71% ,主要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 ,肺部感染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Ⅲ度A VB)发生率 11.4 %。结论 :我们认为 :1 选择合适的心脏切口对VSD ,PS及RVOTO的处理非常重要 ,术中应避免损伤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及房室传导束。 2 修补VSD时于其前上方应缝在解剖右室面 ,以免损伤传导束。 3 应彻底解除PS及RVOT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合并症 心内畸形 外科治疗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瓣狭窄
下载PDF
应用同种主动脉行保留自体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1例报告
17
作者 李温斌 周海波 王胜洵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同种主动脉 自体主动脉瓣保留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下载PDF
无假日门诊亟待长效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温斌 《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1-22,共2页
"双休日门诊"、"无假期门诊"、"365天门诊"……一系列带有医院门诊"不关门"意味的举措,正在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类公立医院实施。 2010年11月20日,北京市25家三级医院全面启动无假日门诊,希望通过此举缓解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 "双休日门诊"、"无假期门诊"、"365天门诊"……一系列带有医院门诊"不关门"意味的举措,正在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类公立医院实施。 2010年11月20日,北京市25家三级医院全面启动无假日门诊,希望通过此举缓解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满足群众利用休息日看病就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门诊 假日 2010年 公立医院 供需矛盾 医疗资源 双休日 北京市
下载PDF
精浆免疫抑制因子
19
作者 李温斌 陈宝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精浆免疫抑制因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李温斌陈宝田精浆中存在多种抗原,在男性体内由于血睾屏障隔离了精子抗原,不引起自身免疫病,一旦屏障破坏,精子抗原进入血液可诱发自身免疫病(如睾丸炎),而精液在女性体内... 精浆免疫抑制因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李温斌陈宝田精浆中存在多种抗原,在男性体内由于血睾屏障隔离了精子抗原,不引起自身免疫病,一旦屏障破坏,精子抗原进入血液可诱发自身免疫病(如睾丸炎),而精液在女性体内却很少引起免疫应答。70年代末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浆 免疫抑制因子
下载PDF
二尖瓣环成形术在左室成形术合并CABG手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温斌 Menicanti L +2 位作者 Di Donato M Santambrogio C Ranucci M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500-503,共4页
为寻求一种有效治疗继发于缺血性心肌病的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IMR)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 46例术前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43例 (93 % )患者因出现心衰而手术治疗 ;心功能(NYHA)Ⅳ级者 2 5例 ,占 5 4% ,... 为寻求一种有效治疗继发于缺血性心肌病的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IMR)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 46例术前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43例 (93 % )患者因出现心衰而手术治疗 ;心功能(NYHA)Ⅳ级者 2 5例 ,占 5 4% ,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者 3 2例 ,占 70 %〕在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同时行左室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手术方法 :完成冠状动脉移植远端吻合后切开室壁瘤 ,经左心室途径在心室面行二尖瓣环成形术 ,之后以Dor手术方式行左心室成形术 ,最后完成冠状动脉移植物的近端吻合。结果 :围手术期总病死率为 1 5 .2 % ;EF(射血分数 ) <3 0 %的患者病死率为 2 0 .0 % ,而EF≥ 3 0 %者病死率为 1 1 .5 %。术后左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均显著降低 (P <0 .0 0 1 ) ,肺动脉压亦显著下降 (P <0 .0 5 )。 85 %的患者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 (MR)消失或极轻 ;晚期病死率为 1 5 % ;中期存活率为 71 %。结果提示 :虽然这种复杂手术的病死率较高 ,但疗效尚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死率 成形术 左室 CABG 二尖瓣环 二尖瓣关闭不全 患者 EF 合并 提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