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贪婪皮肤杆菌致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郭庆昕 曾慧意 +4 位作者 郭超龙 庄智勇 郭金花 蔡丽龙 李炳钻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目的 探讨贪婪皮肤杆菌引起的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 总结1例贪婪皮肤杆菌引起的PJI患者的诊疗过程,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6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31.1 kg/m2,左肱骨近端骨折后行... 目的 探讨贪婪皮肤杆菌引起的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 总结1例贪婪皮肤杆菌引起的PJI患者的诊疗过程,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6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31.1 kg/m2,左肱骨近端骨折后行“左肱骨头假体置换术”,术后10个月伤口愈合不良伴渗出,左肩关节活动受限,诊断为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感染扩创病灶清除术及假体取出术,组织、骨水泥、假体均培养出贪婪皮肤杆菌。检索并筛选出4篇文献,共报道30例因贪婪皮肤杆菌引起PJI的患者(髋关节28例,肩关节2例),78.6%(22例)的人工髋关节假体(THA)手术采用直接前入路(DAA);术前关节液培养阳性率为71.4%,29例进行外科手术结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除一例患者反复感染,行3次手术外,其他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贪婪皮肤杆菌引起的PJI常见于肥胖且采用DAA的THA患者,少数病例也见于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术前受累关节穿刺微生物培养敏感性较高,可为手术策略与抗感染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婪皮肤杆菌 贪婪丙酸杆菌 人工关节感染 肩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肌电图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2
作者 柳三凤 李炳钻 +1 位作者 王建嗣 庄智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2022年9月泉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38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行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运动传导(MCV)、运动神经的...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2022年9月泉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38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行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运动传导(MCV)、运动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和(感觉神经传导)SNCV、感觉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检测,并与健侧对比,对神经传导异常的支配肌进行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测。结果38例患儿合并尺神经与正中神经联合损伤3例,正中神经损伤11例,桡神经损伤17例,尺神经损伤5例,尺神经、正中神经与桡神经联合损伤1例,桡神经深支损伤1例。结论肌电图检测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行早期诊断,准确判断神经损伤程度并协助判断预后,为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遗传性骨病分类学:2023版》更新解读及再认识
3
作者 吴志扬 李炳钻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1-526,共6页
遗传性骨病(genetic skeletal disorders, GSD)种类繁多,由于单种疾病发病率低,都属于罕见病,但对于中国人口大国,遗传性骨病有着较庞大的人群,由于其临床表型和遗传异质性明显,临床上常漏诊或误诊。《遗传性骨病分类学》作为遗传性骨... 遗传性骨病(genetic skeletal disorders, GSD)种类繁多,由于单种疾病发病率低,都属于罕见病,但对于中国人口大国,遗传性骨病有着较庞大的人群,由于其临床表型和遗传异质性明显,临床上常漏诊或误诊。《遗传性骨病分类学》作为遗传性骨病标准化命名和协助诊断的重要工具,为了应对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对疾病认识的提高,进行了适时更新,并于2023年发布了第11次修订版。本文就最新修订版的更新内容进行解读,同时对既往版本的重要更新、分类学特点和作用及与部分基因数据库的关系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骨病 解读 再认识
下载PDF
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
4
作者 揭强 练志平 +2 位作者 王建嗣 李炳钻 钟黎娟 《中医正骨》 2023年第10期75-77,8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21年7月,采用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患者35例。男30例,女5例。年龄11~16岁,中位... 目的:观察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21年7月,采用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患者35例。男30例,女5例。年龄11~16岁,中位数12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其中横断形骨折18例、斜形或螺旋形骨折17例。左侧26例,右侧9例。均为AllmanⅠ型锁骨骨折,锁骨髓腔最窄处均大于2.5mm。受伤至手术时间2h至5d,中位数5h。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中位数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8周,中位数7周。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94.0±1.2)分。3例出现皮肤激惹症状,取出克氏针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无感染、退针、骨折再移位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钳持下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中段完全性骨折,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锁骨 正骨手法 骨折固定术 青少年
下载PDF
特定性小组训练在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中的应用疗效
5
作者 林秀明 庄惠红 +2 位作者 王燕 黄端端 李炳钻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8期121-124,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特定性小组训练在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IS)患儿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2年11月于泉州市正骨医院确诊并治疗的38例轻度I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接受一对一脊柱侧弯特定性训练,观察组接受特... 目的:探讨特定性小组训练在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IS)患儿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2年11月于泉州市正骨医院确诊并治疗的38例轻度I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接受一对一脊柱侧弯特定性训练,观察组接受特定性小组训练。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脊柱Cobb角、躯干位移、顶椎偏离中线距离、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协会(SRS)–22问卷评分。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儿脊柱Cobb角、躯干位移、顶椎偏离中线距离均小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满意度评分4.5(4.0,5.0)分,高于对照组4.0(4.0,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功能/活动、疼痛、自我印象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对一脊柱侧弯特定性训练与特定性小组训练均能改善轻度IS患儿的脊柱畸形,而特定性小组训练可改善患儿心理健康及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一对一脊柱侧弯特定性训练 特定性小组训练 儿童
下载PDF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超云 李炳钻 +2 位作者 王建嗣 黄苏萍 洪昆达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第7期24-29,51,共7页
目的:对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1... 目的:对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12月,并用AMSTAR量表和GRADE pro软件分别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4个研究,AMSTAR评分在5~10分,质量中等,GRADE证据等级偏低。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在晨僵、关节肿胀、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结局指标方面未见明显优势。结论: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中等以及证据等级质量偏低,但是综合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推介针灸作为一种补充替代疗法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针灸 Meta分析/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再评价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炳钻 钟黎娟 蔡秀英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1期768-769,共2页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穿针治疗 儿童 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炳钻 宫伟 +3 位作者 王建嗣 蔡秀英 郑瑞真 练志平 《中医正骨》 2022年第12期18-22,28,共6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DDH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患儿均采用骨盆截骨...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DDH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患儿均采用骨盆截骨术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分别在ERAS理念指导下(ERAS组)和传统康复理念指导下(传统康复组)进行围手术期管理。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情况、住院时间、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切口周围肿胀程度、切口周围肿胀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结果。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中输血情况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7.70±6.92)min,(107.47±6.91)min,t=0.131,P=0.896;(180.00±48.87)mL,(190.83±48.60)mL,t=0.861,P=0.393;χ^(2)=0.647,P=0.421];ERAS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康复组[(7.57±1.65)d,(10.36±1.56)d,t=6.720,P=0.000]。②髋关节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3.220,P=0.047);2组患儿髋关节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33.928,P=0.000);术后不同时间点髋关节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08.156,P=0.000);2组患儿髋关节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3.23±1.57)分,(2.17±1.15)分,(1.60±0.72)分,F=74.242,P=0.000;(4.57±1.07)分,(3.83±1.21)分,(3.32±0.87)分,F=37.134,P=0.000];术后6h、12h、24h,ERAS组髋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传统康复组(t=14.768,P=0.000;t=30.083,P=0.000;t=77.440,P=0.000)。③切口周围肿胀情况。ERAS组患儿术后24h切口肿胀Ⅰ级22例、Ⅱ级8例,传统康复组术后24h切口肿胀Ⅰ级14例、Ⅱ级16例。ERAS组患儿术后24h切口周围肿胀程度低于传统康复组(χ^(2)=4.444,P=0.035),切口周围肿胀消退时间短于传统康复组[(3.50±1.11)d,(5.43±1.14)d,t=6.680,P=0.000]。④并发症发生情况。ERAS组术后3例发生早期发热、2例发生恶心呕吐、2例发生腹痛腹胀,传统康复组术后8例发生早期发热、4例发生恶心呕吐、3例发生腹痛腹胀。2组患儿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ERAS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康复组(χ^(2)=4.593,P=0.032)。结论:在儿童DDH围手术期管理中应用ERAS理念,能够缩短住院时间、缓解髋关节疼痛及切口周围肿胀,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儿童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陈氏正骨手法结合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8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炳钻 钟黎娟 +2 位作者 蔡秀英 郑晓蓉 王建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陈氏正骨手法
下载PDF
外侧分离穿针技术在儿童肘部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炳钻 钟黎娟 +1 位作者 王建嗣 蔡秀英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2期1016-1017,共2页
目的总结外侧分离穿针技术在儿童肘部骨折应用的治疗经验。方法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及肱骨外髁骨折患者共53例,采用外侧分离穿针技术固定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随访53例,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3个月。肱骨髁上骨折23例中,... 目的总结外侧分离穿针技术在儿童肘部骨折应用的治疗经验。方法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及肱骨外髁骨折患者共53例,采用外侧分离穿针技术固定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随访53例,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3个月。肱骨髁上骨折23例中,优19例,良4例;肱骨外髁骨折30例中,优26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外侧分离穿针技术在儿童肘部骨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部骨折 分离穿针 儿童
下载PDF
西红花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炳钻 陈长贤 +4 位作者 钟黎娟 王建嗣 蔡秀英 宫伟 陈群华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西红花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手术治疗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双侧内收长肌切断、患侧髂腰肌腱切断、闭合复位自制可调节支具固定治疗的6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30例(39髋)术后给... 目的探讨西红花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手术治疗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双侧内收长肌切断、患侧髂腰肌腱切断、闭合复位自制可调节支具固定治疗的6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30例(39髋)术后给予西红花炖瘦肉服用;对照组30例(38髋)术后不给予西红花炖瘦肉服用。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Salter评定标准,治疗组仅1例(1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发生率为:2.56%;而对照组出现4例(4髋),其发生率为:10.53%。髋关节功能参照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30例39个髋中,优19髋,良18髋,可1髋,差1髋,优良率为94.87%;对照组30例38个髋中,优18髋,良15髋,可2髋,差3髋,优良率为86.84%,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无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西红花防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确切,但近期随访对患儿的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没有显著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闭合复位支具固定 西红花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中药熏洗2号方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蔡秀英 李炳钻 +1 位作者 王建嗣 叶萍萍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中药熏洗2号方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1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家属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中药熏洗2号方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1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家属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2号方治疗,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时的疼痛程度、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45、59天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针眼感染、缺血性肌挛缩及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较好,在术后同时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更有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中药熏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造影监测下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被引量:1
13
作者 宫伟 李炳钻 +4 位作者 王建嗣 钟黎娟 蔡秀英 揭强 练志平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8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造影监测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O'BrienⅡ、Ⅲ型桡骨颈骨折患儿,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15例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5例采... 目的探讨造影监测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O'BrienⅡ、Ⅲ型桡骨颈骨折患儿,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15例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造影监测下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等。结果30例患儿均获随访,两组的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手术时间(42.1±7.9)min比治疗组(28.6±8.0)min更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复查X线片评估复位程度,对照组中解剖复位8例,功能复位7例;治疗组中解剖复位14例,功能复位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etaizeau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末次随访对照组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6.7%,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肘关节造影能清楚显示儿童肘关节的软骨结构,有利于动态监测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的程度,直观判断是否复位成功,还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儿和医务人员的X线暴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颈骨折 经皮撬拨复位 内固定 关节造影 儿童
下载PDF
可调节支具固定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炳钻 陈长贤 +3 位作者 钟黎娟 王建嗣 蔡秀英 林玉芬 《福建中医药》 2008年第3期22-23,共2页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南方地区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闭合复位仍然是治疗DDH的一种重要方案。但是.闭合复位加外固定后出现股骨头缺m性坏死...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南方地区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闭合复位仍然是治疗DDH的一种重要方案。但是.闭合复位加外固定后出现股骨头缺m性坏死的并发症.仍是困扰临床的主要问题之一.发生率高达34%73%。1998年2月~2006年11月,我院共收治4~24个月的DDH患者59例(71髋),通过行双侧内收长肌切断、患侧髂腰肌腱切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闭合复位 可调节支具固定
下载PDF
肌电图在53例桡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定位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柳三凤 李炳钻 +4 位作者 庄智勇 王建嗣 蔡金表 黄霄云 田东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桡神经损伤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桡神经损伤患者的肌电图检查,分析其电生理损伤定位指标。结果:肘以下桡神经(桡深、桡浅)损伤5例,单纯桡神经浅支损伤4例,肘以上桡神经损伤21例,单... 目的: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桡神经损伤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桡神经损伤患者的肌电图检查,分析其电生理损伤定位指标。结果:肘以下桡神经(桡深、桡浅)损伤5例,单纯桡神经浅支损伤4例,肘以上桡神经损伤21例,单纯桡神经深支损伤14例,桡神经传导阻滞(上臂外侧肌间隔)9例。结论:肌电图技术能直接客观的反应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状态,在鉴别肘上或肘下桡神经损伤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桡神经 传导阻滞
下载PDF
足部减压垫在下肢高分子石膏固定预防压力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瑞真 郑英智 +6 位作者 李炳钻 杨乃群 郑晓蓉 余晓梅 洪玲玲 李淑端 许雪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足部减压垫在下肢高分子石膏固定患儿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12月住院行下肢高分子石膏固定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儿均按高分子石膏固定操作标准进行下肢高分子石膏固定,试验组... 目的探讨足部减压垫在下肢高分子石膏固定患儿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12月住院行下肢高分子石膏固定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儿均按高分子石膏固定操作标准进行下肢高分子石膏固定,试验组患儿足部穿上减压垫后再进行高分子石膏固定。分别采用皮肤压力性损伤分期、数字疼痛评分及脸谱评分法、舒适度评分法对两组患儿石膏固定后第1天、第1周、第2周、第4周的足跟部皮肤情况、疼痛情况、舒适度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患儿足跟部皮肤压力性损伤情况、疼痛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足跟部皮肤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部减压垫的应用可有效分散患儿足跟部皮肤压力,减少足跟部及内外踝处皮肤的持续受压,缓解足部受压后引起的疼痛,同时有效避免了高分子石膏对皮肤的摩擦及损害,保护了足部皮肤的完整性,让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舒适,提高治疗依从性,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减压垫 高分子石膏固定 预防 压力性损伤 护理
下载PDF
闭合复位可调节支具固定器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17
作者 李炳钻 陈长贤 王建嗣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6年第S2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闭合复位 外固定器 固定
下载PDF
“翻煎饼”结合三位一体手术排台在手术配合中的效率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锦治 许志庆 +2 位作者 苏丽寒 李炳钻 吴昭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9期147-150,共4页
目的观察"翻煎饼"结合三位一体手术排台规则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时间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在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手术间的周转,节约医疗资源等方面的成效。方法选择2019年6—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人工关... 目的观察"翻煎饼"结合三位一体手术排台规则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时间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在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手术间的周转,节约医疗资源等方面的成效。方法选择2019年6—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排台组及"翻煎饼"结合三位一体排台组(以下简称"翻煎饼"组),每组60例;观察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第二个患者入手术室所有节点进行详细的记录,配合监控录像分析,比较两组护理配合准备质量、主刀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患者平均每台等待时间、手术团队满意度调查。结果(1)护理配合准备质量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质量均为优。两组质量均为优。(2)从首台到结束时间进行统计,"翻煎饼"组手术主刀在手术室所耗总时间为2186.0分钟,主刀平均每台手术时间为(36.4±7.9)分钟,常规组手术主刀在手术室所耗时间5418.0分钟,主刀平均每台手术时间为(90.3±13.2)分钟,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常规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为(41.6±5.9)分钟,"翻煎饼"组(在无菌间开器械台准备物品)术前准备时间平均为(10.5±2.7)分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常规组患者等待总时间1550分钟,平均每台等待时间为(25.8±8.0)分钟,"翻煎饼"组患者等待总时间为330分钟,平均每台等待时间为(5.5±1.9)分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手术团队满意度包括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麻醉师满意率、护士满意率"翻煎饼"组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时间管理中,以"高效团队"理念为指导,采取"翻煎饼"结合三位一体手术排台规则,优化术前准备医护人员的配合流程,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总时间、主刀医生手术耗时及接台手术患者等待时间均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手术间的周转,节省工作时间及医院成本,手术团队整体满意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煎饼” 三位一体 排台规则 时间管理 手术配合 护理
下载PDF
闭合复位可调节支具固定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19
作者 李炳钻 陈长贤 +3 位作者 王建嗣 钟黎娟 蔡秀英 林玉芬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11期104-104,共1页
随着婴幼儿体检工作的重视及有关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知识的宣教,对于DDH患儿的早期诊断机会越来越大,因此,非手术闭合复位在治疗DDH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闭合复位加外固定后出现股骨头骺缺血性坏死的并发症,仍是... 随着婴幼儿体检工作的重视及有关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知识的宣教,对于DDH患儿的早期诊断机会越来越大,因此,非手术闭合复位在治疗DDH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闭合复位加外固定后出现股骨头骺缺血性坏死的并发症,仍是困扰临床的主要问题之一,发生率高达34%~73%。1998年2月~2006年3月,我院共收治4个月~24个月的DDH患者47例(56髋),通过行双侧内收长肌切断、患侧髂腰肌腱切断、闭合复位加自制三期可调节支具固定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闭合复位 固定治疗 婴幼儿 可调节 支具 股骨头骺缺血性坏死 DDH
下载PDF
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7
20
作者 揭强 李炳钻 +3 位作者 王建嗣 蔡秀英 练志平 宫伟 《中医正骨》 2018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3例,男389例、女194例;年龄1~14岁,中位数7...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3例,男389例、女194例;年龄1~14岁,中位数7岁;左侧394例,右侧189例;GartlandⅡ型237例、GartlandⅢ型34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 h至14 d,中位数9 h。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中位数9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3个月,参照Flynn等制定的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428例、良134例、一般21例。3例内侧克氏针置针失败,给予石膏托外固定,未发生骨折再移位;2例尺神经损伤,未做任何处理,术后3~6个月自行恢复;均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骨折愈合率高,能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克氏针 闭合复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