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3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性能水平下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位移角限值研究
1
作者 孙传智 缪长青 +3 位作者 董勃 李爱群 高立 庄美玲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2,共13页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位移角限值研究,对于推广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17根HTRB630高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和3根HRB400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其抗震性能。与HRB400钢筋混凝土柱相...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位移角限值研究,对于推广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17根HTRB630高强钢筋混凝土柱试件和3根HRB400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其抗震性能。与HRB400钢筋混凝土柱相比,HTRB630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的形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试件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将基于Kunnath损伤模型计算的损伤指数与试验中测量的损伤指数范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Kunnath损伤模型可以准确计算HTRB630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指标。根据HTRB630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特点,以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作为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性能水平控制点。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将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性能水平划分为5个性能水平,即正常使用、暂时使用、修复后使用、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性能水平。结合参考文献中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数据,对65个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各特征点的位移角进行了相对频率统计分析,得到了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在暂时使用、修复后使用和接近倒塌3个性能水平下具有超过90%安全保证率的位移角限值分别为1/150、1/80和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MPa级高强钢筋 抗震性能 损伤指数 性能水平 位移角限值
下载PDF
自激非平稳振动数据驱动的拉索动力性能表征
2
作者 赵瀚玮 丁幼亮 +2 位作者 李爱群 张小楠 王智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9-547,共9页
跨海斜拉桥的拉索在非极端风环境下会产生自激振动,基于现代监测与数据分析技术可即时把握拉索自激振动的数字特征,并以此反映拉索的实时动力性能。根据某跨海大桥主航道斜拉桥拉索振动加速度长期监测数据中的共性特征,提出基于振动加... 跨海斜拉桥的拉索在非极端风环境下会产生自激振动,基于现代监测与数据分析技术可即时把握拉索自激振动的数字特征,并以此反映拉索的实时动力性能。根据某跨海大桥主航道斜拉桥拉索振动加速度长期监测数据中的共性特征,提出基于振动加速度时间序列信号上包络线高斯混合模型和频域功率谱的拉索风致自激振动非平稳段自动提取方法。提出基于各自激振动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主导频率识别,并采用带通滤波后的最后1个下降段数据进行阻尼比识别的策略,排除了振动幅值上升段环境风自然激励带入能量对阻尼比识别的干扰。基于各自激振动非平稳段主导频率-阻尼比的识别结果,通过对频率值进行聚类,得到各阶模态对应的模态频率-阻尼比数据簇。根据阻尼比数据的离散、偏态特征提出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的e^(μ)和其累积分布函数的分位值来描述拉索阻尼比统计规律。采用各数据簇的频率质心以及阻尼比概率特征参数作为表征拉索动力性能当前状态的指标。针对背景工程的主要结论包括:桥梁拉索振动加速度信号噪声强、干扰大,在动力特征分析时须排除类似干扰;桥梁拉索的自激振动加速度幅值最高已超过3000 mm/s^(2),振动幅度较大;桥梁拉索的阻尼比平均水平约为0.03%,与设计规范推荐值相比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桥梁拉索 自激振动 动力性能表征 非平稳行为
下载PDF
支座用石墨烯/导电炭黑橡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
作者 吴宜峰 张啸天 +4 位作者 王浩 李爱群 张瑞君 张恒源 刘跃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以石墨烯和特制导电炭黑为功能填料,溴化丁基橡胶(BIIR)为基胶,制备出阻尼性能较好的导电橡胶材料.针对石墨烯/导电炭黑10种不同的组分,开展了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与电阻率测试实验,探究了加入石墨烯与导电炭黑对BIIR性能的影响规律... 以石墨烯和特制导电炭黑为功能填料,溴化丁基橡胶(BIIR)为基胶,制备出阻尼性能较好的导电橡胶材料.针对石墨烯/导电炭黑10种不同的组分,开展了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与电阻率测试实验,探究了加入石墨烯与导电炭黑对BIIR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导电炭黑对BIIR材料有补强效果,石墨烯/导电炭黑协同并用可以有效提高BIIR的阻尼性能与导电性能.在每100 g总胶料中添加40 g导电炭黑时,BIIR/导电炭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撕裂强度分别达到20.28 MPa和45.66 kN/m.当导电炭黑和石墨烯并用组分的质量比为40∶10时,BIIR/导电炭黑/石墨烯复合橡胶材料最大损耗因子提升至0.5,电阻率为3 646Ω·cm.复合材料的导电炭黑和石墨烯组分最优质量比为40∶5.制备得到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阻尼性能与导电性能,可为隔震支座用高阻尼导电橡胶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丁基橡胶 石墨烯 导电炭黑 导电橡胶 隔震支座
下载PDF
多塔大底盘RC框架隔震建筑抗震韧性设计研究
4
作者 杨吉智 王心宇 +1 位作者 李爱群 杨参天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以位于Ⅷ度区(0.3 g)的某多塔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大底盘隔震设计,研究了在设防、罕遇地震作用下3个塔楼的动力响应,并基于韧性评价标准对该隔震方案展开了2个地震水准下的抗震韧性评价。... 以位于Ⅷ度区(0.3 g)的某多塔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大底盘隔震设计,研究了在设防、罕遇地震作用下3个塔楼的动力响应,并基于韧性评价标准对该隔震方案展开了2个地震水准下的抗震韧性评价。结果表明:隔震后结构基本周期延长至原来的3倍,降低了地震作用,有效控制了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楼面绝对加速度的显著控制基本消除了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的损伤。结构构件以及位移敏感型非结构构件的修复费用主导了建筑的修复费用。建筑的修复时间由阶段Ⅰ中结构构件的修复时间控制,此隔震方案下建筑的抗震韧性等级达到了三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塔大底盘RC框架 隔震设计 设防地震 罕遇地震 抗震韧性
下载PDF
双阶受力干式装配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杨参天 李爱群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研究提出了一种双阶受力干式装配梁-柱节点(DADBJ)。该节点的关键组件是摩擦铰(RFH)和预设缝防屈曲钢板(SBRSP),具备2个受力工作阶段和损伤集中易修复的特性。为了验证DADBJ构造的合理性,揭示其双阶段受力工作机理,设计加工了DADBJ试件,... 研究提出了一种双阶受力干式装配梁-柱节点(DADBJ)。该节点的关键组件是摩擦铰(RFH)和预设缝防屈曲钢板(SBRSP),具备2个受力工作阶段和损伤集中易修复的特性。为了验证DADBJ构造的合理性,揭示其双阶段受力工作机理,设计加工了DADBJ试件,以SBRSP的预设缝隙宽度作为试验变量,进行了2个工况的低周往复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DADBJ构造实现了预期的双阶段受力特性,第一阶段由RFH提供节点的力学性能,第二阶段由RFH和SBRSP共同提供节点的力学性能;DADBJ的损伤集中于芯板,通过更换SBRSP芯板对节点快速修复,节点的性能可恢复到初始状态;SBRSP的预设缝隙宽度可直接决定DADBJ第二阶段的启动位移;提出的DADBJ双阶屈服荷载理论公式和二阶启动位移理论公式精确度好。该研究可为装配式框架结构和多阶受力型结构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框架结构 干式装配梁-柱节点 双阶受力 转动摩擦阻尼器 金属屈服阻尼器
下载PDF
慢性病资源利用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超越与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6
作者 李爱群 李利花 +2 位作者 王芳 蒋源元 蔡益民 《护理学报》 2024年第6期13-17,共5页
目的 分析慢性病资源利用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超越与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超越量表、慢性病资源调查问卷、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72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冠心病PCI术后... 目的 分析慢性病资源利用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超越与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超越量表、慢性病资源调查问卷、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72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超越、慢性病资源利用、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分别为(43.70±5.91)分、(55.12±8.37)分和(72.57±8.17)分;自我超越与慢性病资源利用呈正相关(r=0.562,P<0.01),两者与自我管理行为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6、0.717,P均<0.01);慢性病资源利用在自我超越与自我管理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8.02%。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超越可以直接影响自我管理行为,也可以通过慢性病资源利用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自我超越 慢性病资源利用 自我管理行为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结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爱群 张超 +2 位作者 邓扬 钟国强 柳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解决随机子空间法在稳定点自动分析方面存在的抗噪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化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协方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法,按照新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采用改进的OPTICS算法对稳定点进行清洗、聚类.然后,采用基于频率... 为解决随机子空间法在稳定点自动分析方面存在的抗噪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化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协方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法,按照新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采用改进的OPTICS算法对稳定点进行清洗、聚类.然后,采用基于频率中值的自适应合并方法,对未完全合并的簇进行有效聚合,并以簇中值作为模态参数的代表值,实现完全无人工干预的自动化模态识别.最后,以Lysefjord悬索桥模型为例进行模态识别,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实现自动化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频率值最大误差仅为1.926%,且在各程度噪声干扰下都能以较高的成功率自动、准确地识别模态参数,相比于对照方法,其鲁棒性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自动化模态参数识别 OPTICS算法 随机子空间法 稳定图
下载PDF
键槽装配式拼缝受剪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8
作者 王维 李爱群 王星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55,共9页
为了提高装配式RC剪力墙结构中装配式拼缝的受剪性能,提出新型键槽装配式拼缝。开展键槽装配式拼缝的受剪性能试验研究,研究不同的键槽倾角、键槽高度和轴压比对其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进而揭示其失效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对键槽装配式... 为了提高装配式RC剪力墙结构中装配式拼缝的受剪性能,提出新型键槽装配式拼缝。开展键槽装配式拼缝的受剪性能试验研究,研究不同的键槽倾角、键槽高度和轴压比对其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进而揭示其失效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对键槽装配式拼缝的受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其相应的承载力计算理论公式,并利用试验结果对理论分析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键槽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装配式拼缝的抗剪承载力,与平行装配式拼缝相比,键槽装配式拼缝的峰值荷载提高百分比大于15%。当键槽倾角在45°~90°范围内时,键槽可以有效提高键槽装配式拼缝的峰值荷载,且设置不同键槽倾角的键槽装配式拼缝的峰值荷载相差不多。随着键槽高度的增大,键槽装配式拼缝的开裂荷载和峰值荷载均略有提高,当键槽高度在5 cm~7 cm范围内时,键槽装配式拼缝的峰值荷载相差不多。随着轴压比的增加,键槽装配式拼缝的峰值荷载逐渐增加。基于剪切-摩擦理论建立的键槽装配式拼缝峰值荷载的计算公式,理论公式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装配式拼缝 拟静力试验 键槽 抗剪性能 剪切-摩擦理论
下载PDF
随机行走人群-大跨楼盖耦合振动及MTMD减振分析
9
作者 操礼林 王念康 李爱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3-470,共8页
为研究随机行走人群与大跨楼盖的耦合振动,基于随机人群荷载模型,推导出人群-大跨楼盖-TMD耦合动力方程,开展了随机人群行走下大跨楼盖动力特性参数及加速度响应的不确定性研究.结合遗传算法,建立了考虑人-结构相互作用的MTMD减振优化... 为研究随机行走人群与大跨楼盖的耦合振动,基于随机人群荷载模型,推导出人群-大跨楼盖-TMD耦合动力方程,开展了随机人群行走下大跨楼盖动力特性参数及加速度响应的不确定性研究.结合遗传算法,建立了考虑人-结构相互作用的MTMD减振优化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计算对比了单个TMD与优化MTMD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随机人群行走下,随着行走人数的增多,大跨楼盖一阶瞬时阻尼比大幅提高,一阶瞬时频率明显降低,且结构模态质量越小,相同行走人数下楼盖瞬时阻尼比的提升幅度与瞬时频率的下降幅度均越大.大跨楼盖加速度响应随着行走人数的增多先增大后减小,相同行走人数下的结构加速度随模态质量的减小而增大.大跨楼盖MTMD减振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减小人群行走下楼盖的加速度响应,优化MTMD的减振效果明显优于单个TMD,最大提升率为4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楼盖 随机行走人群 人-结构相互作用 振动分析 MTMD减振
下载PDF
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分析及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涛 李爱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7-1012,共16页
基于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基本原理,对准零刚度非线性系统在简谐力激励和位移激励情况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进一步展开论述了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结构设计理念和研究框架,总结了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准零刚度隔振器的主... 基于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基本原理,对准零刚度非线性系统在简谐力激励和位移激励情况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进一步展开论述了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结构设计理念和研究框架,总结了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准零刚度隔振器的主动控制理论进展.最后阐述了准零刚度隔振中现存许多亟待解决和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在三维隔振和复杂随机振动等领域尚存的问题,为设计新型的准零刚度隔振系统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零刚度 高静低动 低频隔振 主动控制
下载PDF
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学术引领的时代特征、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11
作者 宋菲菲 李爱群 游迎亚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144,共8页
期刊的学术引领功效一直被学界所期待。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引领”的概念与内涵出发,聚焦理论建构,对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进行学理性解析与系统性阐释。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在学术引领的时代特征方面,核心期刊的引领... 期刊的学术引领功效一直被学界所期待。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引领”的概念与内涵出发,聚焦理论建构,对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进行学理性解析与系统性阐释。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在学术引领的时代特征方面,核心期刊的引领目标更加契合国家战略、引领主体更能形成协同合力、引领内容更能保证高质优品、引领方式更加注重常态和长效。在学术引领的逻辑理路方面,同向性的引领目标是延续学术脉络的应然选择,多元化的引领主体是推动学术进程的动力保障,高质量的引领内容是引领学术创新的内核支撑,创新性的引领方式是表达学术思想的重要手段。学术期刊要围绕明晰期刊价值定位、凸显学术引导作用、落实出版规章制度和发挥媒体传播功效来规划学术引领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术期刊 学术引领 引领特征 引领逻辑 引领路径
下载PDF
不同竖向荷载下带“昂”柱头铺作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李爱群 刘崇治 +1 位作者 贺俊筱 蒋永慧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54,共14页
带昂柱头铺作的抗震性能研究是应县木塔抗震性能研究的重要基础。为揭示不同竖向荷载下该类铺作的变形模式和抗震性能,该研究以应县木塔二层明层外槽带昂柱头铺作为原型,制作了2个1∶3.7的缩尺试件,进行了拟静力抗震性能试验。通过分析... 带昂柱头铺作的抗震性能研究是应县木塔抗震性能研究的重要基础。为揭示不同竖向荷载下该类铺作的变形模式和抗震性能,该研究以应县木塔二层明层外槽带昂柱头铺作为原型,制作了2个1∶3.7的缩尺试件,进行了拟静力抗震性能试验。通过分析该铺作的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等,明确了竖向荷载对该铺作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荷载的变化基本不影响该铺作的变形特征,但竖向荷载的增大会加剧滞回曲线的不对称性,且会显著提高该类铺作的水平承载力、初始刚度和耗能能力。竖向荷载增大3.7倍,水平承载力在正向和负向分别提高了2.2倍和2.9倍,初始刚度提高了2.4倍,耗散能量增加了3.0倍;增大竖向荷载虽然会改变铺作初始滑移出现的位置,但不改变该试验铺作的滑移累积方式和薄弱位置,最终两个铺作的滑移模式都表现为两跳华栱间的相对滑移。提出了该铺作节点的位移-承载力骨架曲线简化模型,得到了不同竖向荷载对抗侧刚度和水平承载力的影响系数β_(k)和β_(F),用以修正骨架曲线简化模型在不同竖向荷载下的刚度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昂柱头铺作 竖向荷载 滑移变形模式 薄弱位置 传力路径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大跨航站楼隔震结构屈重比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解琳琳 黄曼婷 +4 位作者 李爱群 卜龙瑰 束伟农 王心宇 刘谦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200,共8页
为满足机场航站楼隔震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主体结构、钢屋盖及其支承钢柱的综合控制需求,以一个8度区机场航站楼隔震结构为原型,设计了屈重比分别为2.04%、2.47%、2.97%、3.52%、4.03%的5个分析案例,研究了屈重比对9个隔震设计关键指标... 为满足机场航站楼隔震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主体结构、钢屋盖及其支承钢柱的综合控制需求,以一个8度区机场航站楼隔震结构为原型,设计了屈重比分别为2.04%、2.47%、2.97%、3.52%、4.03%的5个分析案例,研究了屈重比对9个隔震设计关键指标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隔震层,大震下隔震层最大位移随屈重比的降低显著增加,当屈重比达到2.47%时隔震层位移达到规范上限值660 mm;对于上部结构,面积大、高度高的A1区钢结构的设计关键指标在整体结构抗震性能中起控制作用,中震减震系数、大震最大绝对加速度和大震最大位移角随屈重比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当屈重比为3.52%时A1区的中震减震系数达到0.404,无法满足规范抗震设防烈度降一度的隔震目标.建议机场航站楼隔震设计过程中重点关注面积大、高度高的钢结构,并充分检验各结构区段的隔震控制效果能否满足预期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机场航站楼 屈重比 设计关键指标 钢屋盖
下载PDF
预应力厚层橡胶三维隔震装置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宜峰 司明非 +1 位作者 李爱群 王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3,共7页
基于厚层橡胶支座,通过增设预应力螺杆,设计了一种用于工程结构的新型三维隔震装置,构建力学模型,分析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与刚度变化规律.采用ANSYS软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对竖向压缩时装置的竖向刚度和螺杆内部应力分布进行... 基于厚层橡胶支座,通过增设预应力螺杆,设计了一种用于工程结构的新型三维隔震装置,构建力学模型,分析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与刚度变化规律.采用ANSYS软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对竖向压缩时装置的竖向刚度和螺杆内部应力分布进行定量研究,并观察装置在压剪时的变形形态.结果表明,该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两阶段刚度,第1阶段刚度大小可调,可达到第2阶段刚度的4倍以上.在发挥厚层橡胶支座自身三维隔震性能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支座竖向变形.同时,该装置的特殊构造不会影响支座的水平隔震性能,可完全发挥出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隔震 预应力 厚层橡胶支座 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理念升级与实践创新——“普及·促进·提高: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研讨会述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游迎亚 吕万刚 +1 位作者 万晓红 李爱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2,共8页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关切,关乎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未来。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理念认识、文化动力、方法路径、体系建设和整体进程五个层面,对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普及·促进·提高:...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关切,关乎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未来。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理念认识、文化动力、方法路径、体系建设和整体进程五个层面,对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普及·促进·提高:青少年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研讨会”相关成果进行综述性研究,旨在更好普及科学运动理念与方法,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的科学实施和有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 科学运动 有效运动 健康促进 体育参与
下载PDF
转动摩擦铰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参天 李爱群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81,共7页
在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中设置消能减震装置,是装配式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转动摩擦铰阻尼器(RFHD)是转动摩擦耗能干式装配梁-柱节点(DRFDBJ)的关键单元,为梁-柱节点提供可调控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为了验证RFHD的力学性能,优选适用于RFH... 在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中设置消能减震装置,是装配式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转动摩擦铰阻尼器(RFHD)是转动摩擦耗能干式装配梁-柱节点(DRFDBJ)的关键单元,为梁-柱节点提供可调控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为了验证RFHD的力学性能,优选适用于RFHD的摩擦片材料,综合考虑了H62黄铜和纤维增强树脂基材料2种摩擦片材料、3个螺栓预紧力水准和3种加载制度,开展了18个工况下的RFHD力学性能试验,考察了RFHD的出力、摩擦系数和疲劳受力性能,重点分析了两种材料的摩擦系数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摩擦片时,RFHD均具有相对稳定的出力、良好的耗能和变形能力,且疲劳性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RFHD可作为DRFDBJ的关键单元提供节点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相比于H62黄铜摩擦片,纤维增强树脂基摩擦片在不同加载速率和不同压应力水准下的摩擦系数更稳定,有利于实现RFHD出力的稳定可调,进而实现DRFDBJ力学性能的可调控。该研究可为DRFDBJ节点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并为摩擦阻尼器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阻尼器 装配式梁-柱节点 转动摩擦阻尼器 摩擦片 摩擦系数
下载PDF
桥梁结构挠度-温度-车辆荷载监测数据相关性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鞠翰文 邓扬 李爱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9,共11页
运营状态下桥梁结构挠度、车载和温度的相关性复杂,高精度的车载、温度与挠度相关性模型对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的桥梁挠度监测数据建模方法。为解决车辆荷载... 运营状态下桥梁结构挠度、车载和温度的相关性复杂,高精度的车载、温度与挠度相关性模型对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的桥梁挠度监测数据建模方法。为解决车辆荷载监测数据在时域内离散分布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挠度影响线的车载影响参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RU神经网络的车载影响参数、环境温度和桥梁挠度相关性模型。以一座悬索桥为例,分别建立了短时段、中长时段的相关性模型,考察了相关性模型对加劲梁挠度的预测能力,并利用相关性模型提出了一种温度和车载挠度分量的分离方法。悬索桥实例研究表明:短时段相关性模型的挠度预测值与实时监测数据基本吻合,而中长时段相关性模型则对一定时间窗口内的挠度极值具有精确的预测能力;采用相关性模型计算得到的温度与车载挠度分量与小波分解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 相关性模型 挠度 车辆荷载 环境温度
下载PDF
基于GRU神经网络的结构异常监测数据修复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鞠翰文 邓扬 李爱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8-338,共11页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通常存在大量的异常监测数据,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有必要对异常监测数据进行修复。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的研究通常使用单输入维度和单向预测的方法搭建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循环(gated re...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通常存在大量的异常监测数据,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有必要对异常监测数据进行修复。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的研究通常使用单输入维度和单向预测的方法搭建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循环(gated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的结构异常监测数据修复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适合处理复杂非线性映射问题的优势,并对GRU神经网络进行了优化与重构。利用结构温度、时序先后相关性优化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构造,并提出了利用异常数据前后时间段的信息进行双向序列预测的方法提升数据预测和修复精度。最后,利用某古城墙的应变、裂缝与温度监测数据进行方法验证,采用重构后的GRU神经网络模型对异常数据序列进行修复,并与长短时记忆(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修复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比单输入维度、单向预测的网络模型,重构后的GRU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大幅提高,且显著优于LSTM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异常数据序列修复后,应变和裂缝宽度等结构响应与结构温度的线性相关性大幅增强。该方法对具有温度相关性的结构监测数据具有良好的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数据修复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温度
下载PDF
尼龙织物增强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吴宜峰 徐宇伯 +1 位作者 司明非 李爱群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4,20,共6页
为了探讨影响尼龙织物增强板式橡胶支座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设计加工了三种橡胶总厚度相同、尼龙织物加强层层数不同的板式橡胶支座,对其进行了竖向压缩试验与水平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类支座力学性能稳定,在10MPa压应力下未出现... 为了探讨影响尼龙织物增强板式橡胶支座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设计加工了三种橡胶总厚度相同、尼龙织物加强层层数不同的板式橡胶支座,对其进行了竖向压缩试验与水平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类支座力学性能稳定,在10MPa压应力下未出现肉眼可见的损伤。各支座随设计压应力从5MPa增加至10MPa,竖向压缩刚度上升近80%,随尼龙织物加强层层数增加小幅降低;竖向等效阻尼比随设计压应力增大而减小约17%,受尼龙织物加强层层数影响不大。5MPa压应力作用下,支座剪切滞回曲线平滑且饱满,最大剪应变达到300%时支座工作性能仍保持良好。随着剪应变增加,支座先后出现卷曲、翻滚等变形形态,支座水平剪切刚度也因此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因为尼龙织物受剪变形,尼龙织物层数越多支座的水平剪切刚度减小。各支座的水平等效阻尼比均在9%~13%之间,织物层数对其略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织物 橡胶支座 滞回曲线 支座刚度 等效阻尼比
下载PDF
理念·方法·路径:体教融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讨——“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述评 被引量:169
20
作者 李爱群 吕万刚 +2 位作者 漆昌柱 简德平 王相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2,共8页
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引领下,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引领下,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记录会议发言,对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成果进行了述评。研究认为,体教融合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协调稳步发展。通过正确认识体教融合的全面性、整体性、协同性、特色性和战略性,可以实现对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层释析与解读。通过从方法学的层面推动体教融合顶层设计的落地化支持,加快体教融合与健康促进之间的协同进程,保障体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对接条件,提升体教融合与育人效应之间的关联水平,优化体教融合与科学方法之间的支持环境,把握体教融合与政策治理之间的现实机遇,将有助于优化体教融合实践路向的设计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学校体育 青少年体育 体育锻炼 体育强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