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月胎膜早破的引产时机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李珠银 曹瑞敏 +2 位作者 唐庆华 程淑琴 赵佳文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prelabor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引产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规律产检并住院分娩的足月PROM孕妇175例,根据足月PROM距离启动催产素引产的时间间隔(P-O)的时间分为4组:A组(2~6 h);B组(>6~9 h...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prelabor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引产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规律产检并住院分娩的足月PROM孕妇175例,根据足月PROM距离启动催产素引产的时间间隔(P-O)的时间分为4组:A组(2~6 h);B组(>6~9 h);C组(>9~12 h);D组(>12 h),统计4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分娩情况、母婴结局。结果4组抗生素使用时间随着P-O时间的延迟而增加(P_(趋势)<0.05),B、C、D组剖宫产、产时发热以及胎窘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与P-O之间存在线性相关趋势。结论在明确无剖宫产指征时,经过充分母胎评估,临床医生对足月PROM的孕妇应当建议在2~6 h积极进行催产素引产,可以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胎膜早破 引产时机 催产素 母婴妊娠结局
下载PDF
胎儿胸腔积液影响因素的决策树分析
2
作者 董越 张慧芳 +3 位作者 郭晓珮 李珠银 姬若楠 罗晓华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胎儿胸腔积液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胎儿胸腔积液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按胎儿有无水肿分为胎儿水肿组(83例)和胎儿无水肿组(65例)2组,采用χ^(2)检验或t检... 目的: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胎儿胸腔积液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胎儿胸腔积液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按胎儿有无水肿分为胎儿水肿组(83例)和胎儿无水肿组(65例)2组,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胎儿胸腔积液病例发生胎儿水肿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决策树算法(classification regression tree,CRT)分析,生成胎儿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决策树,对胎儿胸腔积液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儿水肿组与胎儿无水肿组的首诊孕周(χ^(2)=2.044,P=0.043)、胸腔积液位置(χ^(2)=5.628,P=0.018)、积液严重程度(χ^(2)=12.955,P=0.001)、胸腔积液转归(χ^(2)=11.704,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诊孕周越晚(OR=0.909,95%CI:0.844~0.978,P=0.011)为胎儿水肿的保护因素,重度胸腔积液(OR=6.045,95%CI:1.980~18.451,P=0.002)为胎儿水肿的危险因素。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首诊孕周、胸腔积液的严重程度和胸腔积液位置是胎儿胸腔积液导致水肿的影响因素,首诊孕周与胎儿胸腔积液导致水肿的关联性最强。结论:胎儿胸腔积液常同时合并有胎儿水肿,当首诊孕周越早、胎儿胸腔积液越严重、胎儿双侧胸腔积液,就越容易导致胎儿发生水肿,胎儿的预后就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胸腔积液 决策树 胎儿水肿 胎儿预后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与男性不育相关研究进展
3
作者 嘉若琳 唐庆华 +1 位作者 赵佳文 李珠银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S02期232-234,共3页
抗苗勒管激素(AMH)也称为苗勒管抑制物质(MIS),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的成员,在胎儿和产后睾丸的Sertoli细胞(SC)和出生后卵巢的颗粒细胞中表达,在男性和女性生殖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AMH最早应用于女性生殖肿瘤及辅助生殖领域... 抗苗勒管激素(AMH)也称为苗勒管抑制物质(MIS),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的成员,在胎儿和产后睾丸的Sertoli细胞(SC)和出生后卵巢的颗粒细胞中表达,在男性和女性生殖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AMH最早应用于女性生殖肿瘤及辅助生殖领域[1]。近年来随着男科学的迅速发展,发现AMH与男性生理及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关系密切,尤其是男性不育方面。本文就AMH与男性不育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男性生育相关疾病 卵泡刺激素 睾酮 综述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21例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冯伟 周梦豪 +3 位作者 张坦 余祖启 李珠银 赵龙栓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HNET)临床特征、诊治经验及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收治的21例PHNE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36~75岁。临床病理指标与预后的...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HNET)临床特征、诊治经验及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收治的21例PHNE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36~75岁。临床病理指标与预后的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21例PHNET患者上腹部疼痛10例,腹痛伴恶心、呕吐3例,腹胀5例,无症状3例。糖类抗原(CA)19-9升高6例,CA125升高7例。腹部增强CT均显示肝脏实性占位,单发4例,多发17例,平均直径58 mm。淋巴结转移14例。行根治性肝切除术5例,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化疗2例,仅化疗12例,支持治疗2例。是否手术切除、肿瘤分级、细胞角蛋白阳性与否、有无淋巴结转移与PHNET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其他治疗(朋=8.99,95%Cf:1.13~71.80)是PHNE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切除患者预后更佳。结论PHNE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影响患者预后,手术切除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肝癌患者大范围肝切除术后需直接送入重症监护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常薇 冯敏 +3 位作者 李月霞 李珠银 马宁 邓毅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大范围肝切除术后需直接送入重症监护室(ICU)的必要性,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大范围肝切除的1044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真正需要ICU的观察或治疗,...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大范围肝切除术后需直接送入重症监护室(ICU)的必要性,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大范围肝切除的1044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真正需要ICU的观察或治疗,将患者分为ICU组和普通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年龄、性别、伴发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等术中、术后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这些参数与患者进入ICU的相关性。结果与普通组患者相比,ICU组患者的年龄更大(57.4±3.7比53.2±3.2,P<0.05)、肺部疾病(33.7%比10.0%,P<0.05)、慢性肾病(9.6%比2.0%,P<0.05)和贫血(50.6%比5.3%,P<0.05)等基础疾病伴发率更高,且手术范围大(92.7%比74.3%,P<0.05)、术中出血量多(816.0ml比635.0ml,P<0.05)、术中需要输入更多悬浮红细胞(4.3U比1.4U,P<0.05)和冰冻血浆(506.1ml比214.3ml,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更长(21.6d比10.1d,P<0.05),住院费用也更高(76751元比42069元,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77,95%CI:1.030~1.127)、出血(OR=3.211,95%CI:1.038~9.929)及输血(OR=1.330,95%CI:1.113~1.589)是患者术后送入ICU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癌大范围肝切除患者术后没有必要常规送入ICU进行监护和治疗。患者术后是否需直接进入ICU,主要与患者年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有关,仍有许多潜在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冰冻切片检查对诊断术中意外胆囊癌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珠银 邓毅磊 赵龙栓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过程中,冰冻切片检查对于诊断意外胆囊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3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发现19...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过程中,冰冻切片检查对于诊断意外胆囊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3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发现19例合并胆囊癌。通过大体观察,术中可辨别出9例胆囊癌,其中包括2例T2期和2例T3期胆囊癌,但却漏诊了 10例胆囊癌。同时,在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胆囊癌的10例病例中,3例原位癌和1例Tla期胆囊癌没有被冰冻切片检查发现。冰冻切片诊断的灵敏度是60%,特异性是100%.结论在急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外科医生大体观察诊断意外胆囊癌的准确性较低。冰冻切片检查诊断晚期胆囊癌的准确性很高,因此,提倡对胆囊切除术的标本进行选择性的冰冻切片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胆囊炎 急性 胆囊切除术 冷冻超薄切片术
原文传递
胆囊神经内分泌癌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冯伟 徐彩玲 +2 位作者 周梦豪 李珠银 赵龙栓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7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囊神经内分泌癌(GB-NEC)的临床特征、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例确诊为GB-NE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2例GB-NEC患者中,男3例,女9例,男女比例1∶3... 目的探讨胆囊神经内分泌癌(GB-NEC)的临床特征、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例确诊为GB-NE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2例GB-NEC患者中,男3例,女9例,男女比例1∶3;年龄(64.0±8.0)岁;TNM分期:Ⅱ期5例,ⅢA期5例,ⅢB期2例;淋巴结阳性率为58.3%。5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7例患者行姑息性切除术,术后均未予以放、化疗。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2例,出血1例,胆漏3例。10例病理检查证实为小细胞低分化GB-NEC,2例为非小细胞低分化GB-NEC。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灶阳性12例,Syn阳性12例,CgA阳性11例,CD56阳性9例,EMA阳性10例。随访结果显示,12例患者1、2年生存比例为2/12、0/12,中位生存时间9.5个月。结论GB-NEC发病率低,但多发于老年女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肿瘤侵袭性高,早期即可发生邻近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恶性程度高,术后复发率高,患者生存质量差。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联合放、化疗及中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改善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神经内分泌癌 诊断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珠银 冯伟 +2 位作者 张伟博 杜帅 赵龙栓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2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临床特征、诊断、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PNEN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5例PNENs患者中,男13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1∶1.7,年...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临床特征、诊断、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PNEN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35例PNENs患者中,男13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1∶1.7,年龄(44.2±12.2)岁。患者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例)、胰体尾切除术(6例)、胰腺中段切除术(4例)、肿瘤切除术(8例)、肿瘤局部切除术(4例)。肿瘤大小为(4.8±2.4)cm,术后病理证实为PNENs。术后发生胰瘘4例(11.4%)、出血1例(2.9%)、腹腔积液2例(5.7%)、切口感染1例(2.9%),肺部感染1例(2.9%),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例(94.3%),随访28(5~65)个月,其中1例(3.0%)复发,2例(6.1%)死亡。结论 PNENs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术前根据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来提高诊断率,进一步确诊则需要术后病理结果。术后病理以高分化肿瘤较多。手术是治疗PNENs的最主要和有效的方法,大部分病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特征 诊断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