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教育投资效率及其布局优化控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生滨 李延喜 栾庆伟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4期23-29,共7页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 ,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等为投入,以"高校在校生数"等为产出,分析各地区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按照"效率与公平共同提高"的...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 ,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等为投入,以"高校在校生数"等为产出,分析各地区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按照"效率与公平共同提高"的原则,以效率和人均在校生数为控制变量,建立人均教育投入和政府教育投入占全部教育投入的比例的状态方程,并引入哈密顿函数,从而确定各区域人均在校生数、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例、投资效率等之间的长期均衡的优化控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方法 区域教育投资 效率与公平
下载PDF
毕飞宇《玉米》系列小说的多重悲剧意蕴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生滨 《北方论丛》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毕飞宇的小说文本《玉米》、《玉秀》、《玉秧》系列给我们展示了共同的女性命运造成的三个女子不同的悲剧遭遇。作品以呈现生活原态的叙事,不动声色地触及女性悲剧的生活本质和社会本质。作品穿越世俗生活和男权伦理的小说系列叙述,揭... 毕飞宇的小说文本《玉米》、《玉秀》、《玉秧》系列给我们展示了共同的女性命运造成的三个女子不同的悲剧遭遇。作品以呈现生活原态的叙事,不动声色地触及女性悲剧的生活本质和社会本质。作品穿越世俗生活和男权伦理的小说系列叙述,揭示了中国伦理文化的黑暗和人类文明发展背后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权 伦理文化 悲剧
下载PDF
“京派”作家群及其人性观照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生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139-142,共4页
"京派"文学的历史研究和批评认识,已经有了许多成果和辩驳,但从一些常见的批评文字和文学史著述中发现,仍然有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和余地。首先是"京派"文人圈子和"京派"作家群的关系;其次是大多数"... "京派"文学的历史研究和批评认识,已经有了许多成果和辩驳,但从一些常见的批评文字和文学史著述中发现,仍然有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和余地。首先是"京派"文人圈子和"京派"作家群的关系;其次是大多数"京派"作家,尤其是废名、沈从文、芦焚等作家体现了特别的乡土特色,但"京派"作家真正深层的价值认同是在艺术和生活审美中追求人性关怀的文学立场和人文情怀。在追求人性自由、生命美好这一整体的审美精神中,又各自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化追求和艺术特色。他们把对生活的审美情怀和生命的积极乐观,灌注在自己细密而蕴藉的作品文字里,赋予文学诸多优美和深沉的东西。而且这种共同形成的不自觉追求和人文情怀,可能融化在所有"京派"作家的生命价值和审美创造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文人 “京派”作家群 乡土特色 人性关怀 审美
下载PDF
中国区域教育投资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生滨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4-128,共5页
利用中国各区域的1998—2004年的各相关数据构建区域教育投资模型发现,区域教育投资增长率与初始教育投资的对数成负相关,而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财政教育经费增长率正相关。这说明1998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国各地教育投资的差... 利用中国各区域的1998—2004年的各相关数据构建区域教育投资模型发现,区域教育投资增长率与初始教育投资的对数成负相关,而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财政教育经费增长率正相关。这说明1998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国各地教育投资的差距正在缩小,开始出现β条件趋同现象,而这主要是西部大开发等政策驱动和投资体制变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区域教育投资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β条件趋同
下载PDF
郭沫若散文研究的总体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生滨 《郭沫若学刊》 2007年第2期52-57,共6页
郭沫若的散文研究要着眼于郭沫若创作的总体收获和历史意义。本文通过梳理现代散文的概念流变及其意义内涵,从五四新文学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郭沫若的散文创作。现代散文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区分文体的散文概念,更多地受到西方文学文论的影响... 郭沫若的散文研究要着眼于郭沫若创作的总体收获和历史意义。本文通过梳理现代散文的概念流变及其意义内涵,从五四新文学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郭沫若的散文创作。现代散文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区分文体的散文概念,更多地受到西方文学文论的影响,因此现代散文的概念所指具有文体界定和文学审美的双重意义。而且区别于诗歌、小说、戏剧的散文自身又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历史流变。从总体观照郭沫若一生的散文创作,包括文艺性散文、书信序跋、杂文和自传散文。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在各有侧重的分类研究基础上,可以在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和20世纪历史演进的大背景上进行深入系统的总体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散文 小品文 现代散文 分类
下载PDF
诗人郭沫若社会理想和政治情怀的人性阐释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生滨 《郭沫若学刊》 2004年第2期72-78,共7页
本文从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 ,指出郭沫若作为诗人的浪漫个性之中 ,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情怀 ,人生的张扬中表现为爱国之情和社会理想。这样的个性和追求不仅影响到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 ,而且极其突出地表现为诗人大半生投身... 本文从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角度出发 ,指出郭沫若作为诗人的浪漫个性之中 ,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情怀 ,人生的张扬中表现为爱国之情和社会理想。这样的个性和追求不仅影响到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 ,而且极其突出地表现为诗人大半生投身社会实践的政治进取意识。探讨这种悖反矛盾的个性表现 ,不仅要客观评价郭沫若一生的活动和成就 ,还要充分认识和理解五四知识分子在 2 0世纪历史演进中的艰难与可贵 ,进而反思目前文化思潮和文学批评的某种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个性 浪漫 政治情怀 社会理想
下载PDF
郭沫若文艺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生滨 《郭沫若学刊》 2002年第2期52-59,共8页
郭沫若以 192 4年和 194 2年为代表的 2 0、4 0年代文艺性散文 ,① 在不同的创作时代背景和复杂的情感蕴藉里也表现出许多共同的艺术特色。他的散文作品在平常生活和事物的描写中见性情 ,从一些不经意的事物身上发掘深意 ;其次是形式的... 郭沫若以 192 4年和 194 2年为代表的 2 0、4 0年代文艺性散文 ,① 在不同的创作时代背景和复杂的情感蕴藉里也表现出许多共同的艺术特色。他的散文作品在平常生活和事物的描写中见性情 ,从一些不经意的事物身上发掘深意 ;其次是形式的多样、内容的丰富 ;突出的另一特色是语言的浅显流利和生动形象 ;以及表现出的浓重的抒情性 ;还有音乐等其它特点。本文试图对郭沫若文艺性散文作一些整体的讨论和简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文艺性散文 审美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心底温情写郭老 笔墨轻盈语谨慎——漫评《20世纪文学泰斗——郭沫若》一书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生滨 《郭沫若学刊》 2005年第2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郭沫若研究 20世纪文学 温情 谨慎 笔墨 学术性研究 相对集中 复杂性
下载PDF
倡导之功 创造之力——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论中国白话新诗的奠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生滨 《兰州学刊》 2004年第6期292-295,共4页
关键词 阅读 心得 博士生导师 先生 创造 郭沫若 精读 白话新诗 散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郭沫若40年代文艺性散文探微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生滨 《郭沫若学刊》 2001年第3期50-58,共9页
40年代是郭沫若文艺性散文的第二次活跃期。论文以郭沫若20年代文艺散文为参照,从思想情感、语言表达、审美心理诸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应该在郭沫若全部文学创作的整体价值和生命完善的发展轨迹上定位郭沫若文艺性散文创... 40年代是郭沫若文艺性散文的第二次活跃期。论文以郭沫若20年代文艺散文为参照,从思想情感、语言表达、审美心理诸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应该在郭沫若全部文学创作的整体价值和生命完善的发展轨迹上定位郭沫若文艺性散文创作的审美情感、历史意义和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40年代 文艺性散文 审美情感 艺术成就
下载PDF
“一个田园牧歌的小品文时代”──散论郭沫若是20年代文艺性散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生滨 《郭沫若学刊》 2000年第1期50-55,共6页
关键词 郭沫若 文艺性散文 小品文 田园牧歌 20年代 散文创作 民族忧患意识 菩提树 《女神》 思想转变
下载PDF
回顾与透视:《古船》社会影响的再批评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生滨 《理论与创作》 2005年第2期69-74,共6页
张炜的<古船>1986年下半年发表出版后,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反响,后来还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百年百部文学经典作品丛书,说明这是新时期产生的一部不容忽视的比较优秀的长篇之作.小说叙事深刻触及现实和历史的双重反思,我们必须在... 张炜的<古船>1986年下半年发表出版后,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反响,后来还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百年百部文学经典作品丛书,说明这是新时期产生的一部不容忽视的比较优秀的长篇之作.小说叙事深刻触及现实和历史的双重反思,我们必须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和几代人努力于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现代转型的艰难背景上来认识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船》 社会影响 人民文学出版社 解读 批评 回顾 中国历史发展 1986年 经典作品 不容忽视 小说叙事 现代转型 思想文化 社会革命 新时期 张炜 长篇
下载PDF
论《河南》与鲁迅早期文艺思想
13
作者 李生滨 周慧男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研究鲁迅小说和杂文创作为主的启蒙文艺思想,必然要回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各种思想来源和文化活动。正如伊藤虎丸所言,鲁迅小说的思想原型及其构架,几乎可以在这一时期鲁迅发表的文章中找到原型。鲁迅留学日本,特别是"弃医从文&... 研究鲁迅小说和杂文创作为主的启蒙文艺思想,必然要回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各种思想来源和文化活动。正如伊藤虎丸所言,鲁迅小说的思想原型及其构架,几乎可以在这一时期鲁迅发表的文章中找到原型。鲁迅留学日本,特别是"弃医从文"之后所写的长篇论文基本上都发表在《河南》杂志上。这些文章充分彰显了鲁迅广泛接触西方科学文化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的历史过程,已经显现出鲁迅深邃热烈的文化个性和思想个性。从这样的意义上,研究鲁迅在《河南》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以认识鲁迅早期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的具体文化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河南》 鲁迅 维新 启蒙
下载PDF
“京派”作家群体的历史成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生滨 《固原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57-60,共4页
从历史存活的事实分析“京派”作家群体的成因和本质特征。以广阔的视角定位“京派”的形成和组织方式,对“京派”文学活动的主要人物作出客观的界定确认。指出“京派”作家采取的民间写作的立场和坚持文学独立自足的文艺观点。肯定“... 从历史存活的事实分析“京派”作家群体的成因和本质特征。以广阔的视角定位“京派”的形成和组织方式,对“京派”文学活动的主要人物作出客观的界定确认。指出“京派”作家采取的民间写作的立场和坚持文学独立自足的文艺观点。肯定“京派”独特的群体特征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成因 京派 作家群体 形态 立场
下载PDF
20世纪末中国小说的流变和自由写作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生滨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21-27,共7页
发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以小说为主流,在启蒙意识和功利思想的作用下,一直承担着时代的使命。而20世纪末中国小说发生了极大的流变,逐渐淡化了“五四”启蒙立场和社会功利意识,日常情感和个人体验成为小说叙事的重要内... 发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以小说为主流,在启蒙意识和功利思想的作用下,一直承担着时代的使命。而20世纪末中国小说发生了极大的流变,逐渐淡化了“五四”启蒙立场和社会功利意识,日常情感和个人体验成为小说叙事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的伤痕反思文学使长期禁锢的文艺政策逐步解冻,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在摆脱文学过重的负荷,回归文学自身的努力中受挫。在严肃文学被冷落的沉寂中,被商品化思潮左右的大众文化直接影响了文学,使之退居边缘,小说现代叙事在回归故事的通俗性、个性化写作过程中成为日常化、个人化自由写作的具体表现。商业化境遇使20世纪末的小说流变形成了90年代小说很突出的边缘化自由写作的形态。“新写实”小说、新生代作家、女性写作,以及其他小说创作的不同努力,构成了90年代小说的多元格局,使20世纪末的自由写作成为可能,文学的多元自由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末 中国小说 流变 自由写作
下载PDF
试论汪曾祺小说艺术的和谐美
16
作者 李生滨 赵辅学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1-14,共4页
和谐既是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也是艺术上的独特表现。汪曾祺小说的和谐美,体现了对生活理想化的追忆和叙述,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把握与揭示,与此相适应的是作品内蕴的乐观、文风的平淡及语言的自然。
关键词 汪曾祺 小说艺术 和谐美 生活理想化 文学创作 文学风格 文学评论 审美
下载PDF
当前传记作品的写作形态和批评要求
17
作者 李生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8,共5页
通过对上海鹿鸣书店在售情况和被称为传记文学的三种期刊栏目的分析,从具体的调查和资料出发,讨论当前传记作品的市场情况和写作形态,辨析传记作品的史学特性,提出实、真、奇、伟的当代传记写作的学理批评要求。
关键词 传记作品 写作形志 批评要求
下载PDF
论散文的神质
18
作者 李生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15-18,31,共5页
散文的批评不像诗歌研究那样神圣,也不像小说评论那样普及,总是处于一种随意而低调的状态。批评的介入从感性的阅读经验来体认散文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的内在品质,也就体认到了散文最根本的东西。从具体作者和文本的批评出发,批评的细读主... 散文的批评不像诗歌研究那样神圣,也不像小说评论那样普及,总是处于一种随意而低调的状态。批评的介入从感性的阅读经验来体认散文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的内在品质,也就体认到了散文最根本的东西。从具体作者和文本的批评出发,批评的细读主要从散文语言和抒情的真实自然,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还有生活情趣和人文精神相契合的思想境界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散文的神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神质 真实 个性 审美整合
下载PDF
诗人郭沫若社会理想和政治情怀的人性阐释
19
作者 李生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27-31,共5页
郭沫若作为诗人的浪漫个性之中,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情怀,在人生的张扬中表现为爱国热情和社会理想。这样的个性和追求不仅影响到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而且极其突出地表现为诗人大半生投身社会实践的政治进取意识。探讨这种矛盾的... 郭沫若作为诗人的浪漫个性之中,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情怀,在人生的张扬中表现为爱国热情和社会理想。这样的个性和追求不仅影响到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而且极其突出地表现为诗人大半生投身社会实践的政治进取意识。探讨这种矛盾的个性表现,不仅要客观评价郭沫若一生的活动和成就,还要充分认识和理解五四以后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历史演进中奋斗的艰难与可贵,进而反思目前文化思潮和文学批评的某种迷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个性 浪漫 政治情怀 社会理想
下载PDF
学术的积累和多重的坚守——漫谈钟正平教授《文学的触须》
20
作者 李生滨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3-85,共3页
当下的中国,许多高校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和关注的文化现象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联,教师是其中的纽带,不可或缺。“西海固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并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便有着这样特殊的背景。萧关远去的历史烟云在西... 当下的中国,许多高校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和关注的文化现象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联,教师是其中的纽带,不可或缺。“西海固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并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便有着这样特殊的背景。萧关远去的历史烟云在西海同文人的血脉中延续,新时期而来的文学复苏和发展,同样唤醒了西海同的诗人和作家。而新时期西海固三代作家的创作和成长中,离不开同原民族师范和原固原师专的文化圣教,虽然它们已经成为了历史。在西海固文学积蓄力量和扩展影响力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慕岳、朱世忠,还是钟正平、武淑莲,都是最积极的参与者。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固原民族师范和固原师专(现宁夏师范学院)从事文学批评专业的教师们保持了文学创作的良好传统。这种重视文学创作的艺术实践,恰恰是当下许多大学教授和职业批评家所欠缺的。这种长期坚持文学写作的习惯,使武淑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师范学院 文学现象 学术研究 大学教授 西海固文学 评介 著作 文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