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主控因子年季变化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畅游 刘廷玺 +1 位作者 高瑞忠 任春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7,24,共5页
运用均匀随机数以等级评价标准产生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利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求解逻辑斯缔曲线(LogisticCurve)水环境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模型,据此计算了乌梁素海1996~2003年夏初、仲夏、秋末3个时... 运用均匀随机数以等级评价标准产生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利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求解逻辑斯缔曲线(LogisticCurve)水环境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模型,据此计算了乌梁素海1996~2003年夏初、仲夏、秋末3个时点的富营养化等级,分析了乌梁素海富营养化主控因子及其等级的年季动态变化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996~2003年乌梁素海各富营养化主控因子均变化在4级富营养化指标左右,除总磷波动性较大以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逐年恶化趋势;而综合富营养化等级均超过4级,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已十分接近5级———极富营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评价模型 主控因子 年季变化 乌梁素海
下载PDF
呼伦湖多波段遥感水深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畅游 孙标 +1 位作者 高占义 张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3-1431,共9页
为探求呼伦湖水深分布及水下地形情况,以5组LandsatTM/ETM+影像数据及湖区分布的41个实测水深点为基础,应用太阳光波段及热红外辐射波段组合模型进行水深模拟,通过对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得出最优模型为对数模型。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表明... 为探求呼伦湖水深分布及水下地形情况,以5组LandsatTM/ETM+影像数据及湖区分布的41个实测水深点为基础,应用太阳光波段及热红外辐射波段组合模型进行水深模拟,通过对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得出最优模型为对数模型。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表明,以波段6的敏感度为最大。应用最优模型对波段进行运算,反演效果较好,以2007-09-24为最优。其结果表明融入热红外辐射的多波段水深反演模型可适用于北方寒旱区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旱区 呼伦湖 水深 遥感 多波段反演模型
下载PDF
乌梁素海浮游植物调查与营养状况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畅游 武国正 +2 位作者 卫平 孙标 代进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3期283-287,共5页
2004年4、8、10月及2005年1月调查结果显示,乌梁素海共有浮游植物7门58属,其中:绿藻门最多,共有22属;硅藻门次之,为14属;蓝藻门也较多,达到了13属;裸藻门、隐藻门及金藻门数量很少,分别为4属、2属和2属;甲藻门最少,仅有1属。全年以绿藻... 2004年4、8、10月及2005年1月调查结果显示,乌梁素海共有浮游植物7门58属,其中:绿藻门最多,共有22属;硅藻门次之,为14属;蓝藻门也较多,达到了13属;裸藻门、隐藻门及金藻门数量很少,分别为4属、2属和2属;甲藻门最少,仅有1属。全年以绿藻、蓝藻及硅藻为优势种属。浮游植物全年平均密度为33.01×106ind.L-1,平均生物量为26.33 mg.L-1。随着季节的变化,各藻类密度及生物量变化幅度很大,春夏高,秋冬低。另外,根据PCQ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可知,乌梁素海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浮游植物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基于MATLAB实现的乌梁素海水质等级的模糊模式识别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畅游 任春涛 +4 位作者 武国正 卫平 甄小丽 孙标 代进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99-2304,共6页
本文利用基于MATLAB实现的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对分布于乌梁素海2004年5月和7月各水功能区的10个水质监测点的水质等级进行了模糊模式识别,得到各水质监测点水质等级的定量变化及全湖水质等级变化的加权均值,并与乌梁素海同期水... 本文利用基于MATLAB实现的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对分布于乌梁素海2004年5月和7月各水功能区的10个水质监测点的水质等级进行了模糊模式识别,得到各水质监测点水质等级的定量变化及全湖水质等级变化的加权均值,并与乌梁素海同期水质监测指标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及验证。发现水质等级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水质等级定量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 水质等级识别 乌梁素海
下载PDF
乌梁素海水质富营养化评价及其年季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畅游 高瑞忠 +1 位作者 刘廷玺 任春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2期11-15,共5页
运用均匀随机数以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标准产生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利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Sheperd水质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Sheperd-RAGA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模型,据此计算了乌梁素海1996~2003年夏初、仲夏、秋末3个时点的富营... 运用均匀随机数以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标准产生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利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Sheperd水质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Sheperd-RAGA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模型,据此计算了乌梁素海1996~2003年夏初、仲夏、秋末3个时点的富营养化等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乌梁素海富营养化等级的年季动态变化特征以及与富营养化主控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水质评价 年季变化 乌梁素海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二维水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畅游 史小红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82-1488,共7页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水动力学的特殊性,本文以位于我国北方河套灌区中的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将实测的湖泊流量、流速、水深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以湖泊水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考虑旱区特殊的水文气象因素,...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水动力学的特殊性,本文以位于我国北方河套灌区中的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将实测的湖泊流量、流速、水深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以湖泊水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考虑旱区特殊的水文气象因素,主要包括蒸发与风速,建立适合旱区湖泊水动力学的模型。模型求解采用有限差分法中的交错格点显式差分法,利用人为控制入口、出口边界,并在模型的参数选择上采用实测的气象资料进行逐日输入,从而提高了模型结果的精确度。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将蒸发、风力因素考虑进模型中是合理的,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该地区中湖泊的水动力过程,可应用于对湖泊污染过程水质变化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乌梁素海 二维水动力学模型 流场
下载PDF
乌梁素海遥感影像的水体提取方法与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畅游 于瑞宏 +1 位作者 王丽 张伟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乌梁素海地处干旱的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境内,因此水体及地物的光谱特征都具有干旱区草型湖泊的特性。本文选取2002年11月8日的ETM遥感图像数据,应用单波段阈值法、色度判别法、比率法、多波段组合运算法及多光谱分析法对水体...  乌梁素海地处干旱的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境内,因此水体及地物的光谱特征都具有干旱区草型湖泊的特性。本文选取2002年11月8日的ETM遥感图像数据,应用单波段阈值法、色度判别法、比率法、多波段组合运算法及多光谱分析法对水体进行提取,分别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但其一考虑到水体提取的简单易行,因此采用多波段组合运算法;其二考虑到遥感信息机理以及各种地物的结构、组成和理化性质的差异,而导致不同的地物对电磁波的反射特征也各有不同,所以择取易与明水水体相混淆的芦苇、居民地、林地、山体阴影4种地物在TM1、TM2、TM3、TM4、TM5、TM7六波段的光谱特征值,应用多光谱混合分析法提取乌梁素海水体范围,从而避免了单一红外波段影像的不足。最后将多波段组合法与多光谱混合分析法进行比较,并阐述了二者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遥感影像 水体提取 提取方法 多波段组合法 多光谱混合分析法 适用范围 干旱 水质监测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乌梁素海水环境的投影寻踪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畅游 于瑞宏 +1 位作者 高瑞忠 张伟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以巴彦淖尔盟的乌梁素海为研究区,于2002年11月~2003年4月间,分3次对乌梁素海上均匀分布的37个网格试验控制点进行了现场水质指标测定与水环境、水生植被的实地踏勘,选取2003年4月11日乌梁素海的水质数据,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  本文以巴彦淖尔盟的乌梁素海为研究区,于2002年11月~2003年4月间,分3次对乌梁素海上均匀分布的37个网格试验控制点进行了现场水质指标测定与水环境、水生植被的实地踏勘,选取2003年4月11日乌梁素海的水质数据,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进行聚类评价与分析,据此将现状乌梁素海的水质状况划分为3种类型区,并总结出各类型区的空间分布与湖中水流形态、水深、水生植被、湖中水流各入出口点的空间位置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乌梁素海湖 水环境 投影寻踪评价
下载PDF
基于LTCC多层基板技术的宽带T/R组件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畅游 王勇 《舰船电子对抗》 2012年第6期96-98,11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多层基板工艺的宽带发射/接收(T/R)组件的设计,详细论述了组件的电路布局和装配工艺,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数据。T/R组件的体积为65mm×29mm×9mm,连续波输出功率大于25W,均方根移相误差小于3... 介绍了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多层基板工艺的宽带发射/接收(T/R)组件的设计,详细论述了组件的电路布局和装配工艺,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数据。T/R组件的体积为65mm×29mm×9mm,连续波输出功率大于25W,均方根移相误差小于3°,已达到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 R组件 低温共烧陶瓷 电磁兼容
下载PDF
多波束阵列天线单元互耦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畅游 《舰船电子对抗》 2004年第3期17-19,共3页
互耦效应导致阵列天线单元间耦合能量的矢量和随扫描角而变化 ,在特定频率和方向上可能产生较大的功率反射 ,并且引起方向图出现虚假波瓣。运用散射参数法对阵列天线单元互耦效应进行理论分析 ,阐述了其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各种指... 互耦效应导致阵列天线单元间耦合能量的矢量和随扫描角而变化 ,在特定频率和方向上可能产生较大的功率反射 ,并且引起方向图出现虚假波瓣。运用散射参数法对阵列天线单元互耦效应进行理论分析 ,阐述了其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各种指标的实验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天线 互耦效应 散射参数 电子战 雷达信号
下载PDF
乌梁素海湿地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52
11
作者 于瑞宏 李畅游 +1 位作者 刘廷玺 许有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8-955,共8页
利用遥感原理对乌梁素海1986年以来湿地环境的演变进行分析,指出近17年来乌梁素海总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明水区面积1987年以前趋势增加,到1996年趋势减少,至2002年又趋势增加;密集水草区面积与明水区面积变化特征基本相反;芦苇区面积198... 利用遥感原理对乌梁素海1986年以来湿地环境的演变进行分析,指出近17年来乌梁素海总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明水区面积1987年以前趋势增加,到1996年趋势减少,至2002年又趋势增加;密集水草区面积与明水区面积变化特征基本相反;芦苇区面积1987年以前趋势减少,而后趋势增加;浅水区和沼泽区面积的总趋势尽管微弱增加,但变化基本平稳;1988年开始种植人工芦苇,其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章还分析了这些变化的原因,阐述了不同类型区面积与水文气象因子和水环境因子的对应关系,最后探讨了乌梁素海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 趋势 可持续发展 面积 变化 永续利用 种植 水环境因子 集水 水草
下载PDF
内蒙古达里诺尔湖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特征及补给关系 被引量:24
12
作者 甄志磊 李畅游 +4 位作者 文宝 胡其图 刘晓旭 刘志娇 于瑞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6-922,共7页
为了探明达里诺尔湖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氢(H)、氧(O)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相互补给关系,于2013年对达里诺尔湖及其周围的河水、井水、泉水中H、O同位素进行了取样分析,并结合总溶解性固体悬浮物(TDS)和区域水文地质对达里诺尔湖流域的... 为了探明达里诺尔湖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氢(H)、氧(O)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相互补给关系,于2013年对达里诺尔湖及其周围的河水、井水、泉水中H、O同位素进行了取样分析,并结合总溶解性固体悬浮物(TDS)和区域水文地质对达里诺尔湖流域的补给关系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1)河水、泉水、井水中H、O同位素的值基本落在全球雨水线上,湖水H、O同位素落在全球雨水线的右下方,说明河水、井水、泉水没有发生蒸发分馏,而湖水则发生较大程度的蒸发分馏;对达里诺尔湖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H、O同位素进行回归模拟,得出该区域的蒸发趋势线方程:δD=4.8753δ18O-20.139(n=32,R2=0.9968).蒸发线表明,这些水样具有相同水源的特征.2)从实地考察发现,泉水补给河水,泉水和河水补给湖水,同时井水、泉水和河水有相似的δD、δ18O和TDS值,且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推断达里诺尔湖附近地下水补给湖水;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亦证明达里诺尔湖周边地下水补给湖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固体悬浮物 地下水 地表水 补给关系 达里诺尔湖
下载PDF
乌梁素海冰封期湖泊冰盖组构特征对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杨芳 李畅游 +2 位作者 史小红 赵胜男 郝亚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5-462,共8页
为探究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季节性冰盖污染物分布规律,于2013-2014年冰封期,钻取乌梁素海湖泊冰盖冰芯试样,观测冰厚并对冰芯晶体结构、气泡含量、污染物浓度(总氮、总磷和COD_(C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可分为4层,中间2层冰晶体粒径较... 为探究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季节性冰盖污染物分布规律,于2013-2014年冰封期,钻取乌梁素海湖泊冰盖冰芯试样,观测冰厚并对冰芯晶体结构、气泡含量、污染物浓度(总氮、总磷和COD_(C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可分为4层,中间2层冰晶体粒径较大且气泡含量较少,为冰盖热力生长区.冰盖以柱状晶体居多,粒径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气泡含量随冰盖密度增加而减少.冰盖结构特征与污染物分布具有相关关系,冰芯密度及气泡分布与总氮、总磷和COD_(Cr)相关关系分别为0.8965、0.8718、0.8184,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揭示冰封期湖泊水质特征,为季节性湖泊冰盖研究及冰封期湖泊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分布 冰封期 冰盖结构 冰体杂质 乌梁素海
下载PDF
内蒙古乌梁素海叶绿素a浓度时空分布及其与氮、磷浓度关系 被引量:44
14
作者 杨志岩 李畅游 +1 位作者 张生 孙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9-433,共5页
采用2005-2007年乌梁素海监测数据,对乌梁素海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总磷浓度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叶绿素a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时间上,5月份>7、8月份>10月份>... 采用2005-2007年乌梁素海监测数据,对乌梁素海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总磷浓度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叶绿素a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时间上,5月份>7、8月份>10月份>9月份>6月份,可以看出5月份、10月份叶绿素a浓度偏高,其原因是乌梁素海特殊的地域性,补水来源主要为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5月份、10月份正处于春浇秋灌时期,农田退水携带充足的氮磷元素进入乌梁素海,使藻类迅速增长繁殖;在空间上,北部区>南部区.通过分析得出,2006年叶绿素a与氮、磷浓度的相关关系在5月、10月存在明显的相关性,8月份相关性较小,其他月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叶绿素A 总氮 总磷 相关关系
下载PDF
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36
15
作者 张晓晶 李畅游 +2 位作者 张生 郝中保 史小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70-1776,共7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TN、NH4+-N、NO3--N、TP和TOC)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沉积物碳-氮-磷两两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其环境意义,并对乌梁素海沉积物的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TN、NH4+-N、NO3--N、TP和TOC)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沉积物碳-氮-磷两两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其环境意义,并对乌梁素海沉积物的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TOC/TN比平均值为12.70,反映出有机质来源可能是湖泊水生生物和陆源输入,其中外源输入略占主导;TOC/TP比值高于TOC/TN,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导着TOC/TP比值的变化趋势;TN/TP比值的分布表现出与TOC/TP比值相似的变化特征。有机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全湖的有机指数均值为0.42,处于尚清洁状态,w(ON)的均值为0.17%,属于有机氮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沉积物 营养元素 环境意义
下载PDF
乌梁素海叶绿素a与理化因子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晓晶 李畅游 +2 位作者 张生 史小红 裴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5-319,共5页
利用2008年6月—10月乌梁素海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将乌梁素海现有的20个测点分成四类,找出各类测点及总测点中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理化因子,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 利用2008年6月—10月乌梁素海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将乌梁素海现有的20个测点分成四类,找出各类测点及总测点中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理化因子,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2008年乌梁素海各测点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6.31 mg.m-3,变幅1.54—26.87 mg.m-3;夏季最高,秋季居中,春季最低,整个区域呈现较明显的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趋势.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BOD5、悬浮物、浊度、总磷都呈极显著相关,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值和溶氧呈显著负相关.综合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影响乌梁素海叶绿素a的理化因子因不同类型的测点各有所不同,但主要的影响因子有浊度、悬浮物、总磷、总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叶绿素A 理化因子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
原文传递
2006-2015年内蒙古呼伦湖富营养化趋势及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梁丽娥 李畅游 +3 位作者 史小红 赵胜男 田野 张立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5-1273,共9页
以内蒙古呼伦湖为研究对象,20062015年水质数据为基础,分析呼伦湖的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5年呼伦湖各水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幅,其中盐度变化范围为0.75.1.71均值为1.322010年达到峰值1.71llg/L,随后呈现... 以内蒙古呼伦湖为研究对象,20062015年水质数据为基础,分析呼伦湖的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5年呼伦湖各水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幅,其中盐度变化范围为0.75.1.71均值为1.322010年达到峰值1.71llg/L,随后呈现逐年递减趋势;PU的变化范围为8.78.9.40,水体偏碱性;透明度的变化范围为0.17.0.26m,近三年来透明度持续下降;溶解氧浓度变化范围为4.05.10.62mg/L,均值为7.12mg/L.总氮浓度的变化范围为1.16.3.53mg/L,总磷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13.0.25mg/L,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范围为3.31.10.36mg/m3,W/P比变化范围为4.92.15.35,水质已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汉.V类水体标准,是磷限制性湖泊.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呼伦湖水体富营养化进行评价,2006-2015年呼伦湖水体表现出中度一重度一中度一轻度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呼伦湖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呼伦湖富营养化的可能因素为外源输入和入湖径流量,同时水深和水温也是呼伦湖发生富营养化的驱动因素,PU、透明度和溶解氧是呼伦湖富营养化影响水质的最主要表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影响因素 呼伦湖
下载PDF
乌梁素海水体透明度分布及影响因子相关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张晓晶 李畅游 +2 位作者 贾克力 邬铁梅 卫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9-884,共6页
根据2006-2008年间5-10月对乌梁素海的连续监测资料,分析了乌梁素海水体透明度的时空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规律,对影响透明度的5个理化因子,包括浊度、悬浮物、叶绿素a、氮磷比和pH值进行相关分析.三年内有监测资料的月份中,乌梁素海水体... 根据2006-2008年间5-10月对乌梁素海的连续监测资料,分析了乌梁素海水体透明度的时空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规律,对影响透明度的5个理化因子,包括浊度、悬浮物、叶绿素a、氮磷比和pH值进行相关分析.三年内有监测资料的月份中,乌梁素海水体透明度变化范围在0.33-1.62m,平均值为0.93m,透明度分布的总体趋势是芦苇区及靠近芦苇区较低,西南端开阔水面区较高.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浊度是乌梁素海水体透明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与透明度的关系是SD=1.489x-0.471(R=0.83,N=100,P<0.0001);悬浮物是乌梁素海水体透明度的直接影响者,与透明度的关系是S1/4=-3.948lnSD+12.055(R=0.65,N=100,P<0.0001);pH值和N/P对透明度的影响是间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透明度 浊度 悬浮物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基于GIS的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模糊模式识别 被引量:39
19
作者 任春涛 李畅游 +3 位作者 全占军 曹有玲 孙标 刘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4,共7页
利用基于MATLAB 7.0实现的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对2006年5—10月分布于乌梁素海各水体功能区的21个水质监测点的富营养化等级进行了模糊模式识别,并在GIS技术支持下,用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富营养化等级识别结果、对富营养化... 利用基于MATLAB 7.0实现的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对2006年5—10月分布于乌梁素海各水体功能区的21个水质监测点的富营养化等级进行了模糊模式识别,并在GIS技术支持下,用Arcview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富营养化等级识别结果、对富营养化状态影响权重最大的评价指标总氮(TN)含量和富营养化状态控制元素总磷(TP)含量对应的富营养化等级水体和地表水质等级水体的空间分布月变化Grid专题图.将富营养化状态变化及其分布区域与乌梁素海同期水质监测指标浓度变化及其分布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及验证.结果表明,富营养化等级识别结果的时空分布与实际情况相符,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富营养化等级定量的时空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交叉迭代模型 富营养化状态识别 乌梁素海 GIS
下载PDF
呼伦湖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晓晶 李畅游 +2 位作者 张生 史小红 卫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7-162,共6页
采样分析了呼伦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Zn、Pb、Cd、Cr、As、Hg)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富集状况,分别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和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自然背景值为参比值,采用瑞典学者Lars Hakan... 采样分析了呼伦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Zn、Pb、Cd、Cr、As、Hg)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富集状况,分别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和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自然背景值为参比值,采用瑞典学者Lars 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呼伦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生态危害系数以及各采样点的生态危害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呼伦湖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的空间变异性较小,其中Zn、Cr、Cu的含量变化具有相同趋势,其他元素的含量分布无明显区域变化;以两种背景值为参比得出的重金属污染水平顺序相近,Cd和As为对呼伦湖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主要重金属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湖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