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降血脂驱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实验病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相忠 王孝铭 +3 位作者 金晓明 王敏 苏万敏 魏紫博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16-220,共5页
为探讨起声波对冠心病奏效的机理,在人工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的常规饲养63天中,对超声波治疗及自然消退两组做了比较观察。结果在明,实验终期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冠状动脉截面粥样硬化病变率、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 为探讨起声波对冠心病奏效的机理,在人工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的常规饲养63天中,对超声波治疗及自然消退两组做了比较观察。结果在明,实验终期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冠状动脉截面粥样硬化病变率、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体积密度等指标,超声波治疗组均较自然消退组分别减少43.7%、44.4%、30.3%及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脂病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超声波治疗高脂血症的实验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相忠 董壮丽 +3 位作者 魏紫博 韩森楷 杨建国 张君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8期508-508,共1页
超声波治疗高脂血症的实验及临床观察李相忠,董壮丽,魏紫博,韩森楷,杨建国,张君政高脂血症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而寻找高血脂有效防治手段一直是科学家致力研究目标。本文目的是开发非药物性降脂途径。动物实验... 超声波治疗高脂血症的实验及临床观察李相忠,董壮丽,魏紫博,韩森楷,杨建国,张君政高脂血症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而寻找高血脂有效防治手段一直是科学家致力研究目标。本文目的是开发非药物性降脂途径。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明,超声波是可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疗法 高血脂病
下载PDF
小儿克山病非变质心肌线粒体形态定量观察
3
作者 李相忠 王孝铭 +1 位作者 李娟 李晶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6期452-454,F003,共4页
本文在9例三型小儿克山病非变质心肌中,对391个心肌细胞的70 838个线粒体作了形态定量观察。结果表明,线粒体呈单纯性肿胀,其Vv和(?)普遍增大(P<0.001),可能是心肌变质前的最早形态指征。Nvm,p增大只见于慢型(P<0.01),属代偿性增生。
关键词 克山病 线粒体肿胀 线粒体增生
下载PDF
超声波驱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病理观察
4
作者 李相忠 王孝铭 +14 位作者 田国良 黄泰安 金晓明 王敏 李晶 毕延发 魏紫博 董壮丽 郭玉璞 李芳 李娟 张淑芹 韩素艳 贺小英 伦英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2年第1期14-15,共2页
本文应用74-Ⅱ型超声治疗机,以800kc/s和1.0w/cm^3的强度,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耳白兔心前区照射63天,每天20分钟。定量研究证明,超声波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胆固醇水平有明显驱除和降低作用。
关键词 超声波 驱除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
下载PDF
体视学及其在生物医学的应用
5
作者 李相忠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在生物形态研究中,为准确把握质,必须对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传统的形态学研究,一般采用定性观察或半定量方法。其手段往往是基于二维水平上的经验性推断,因此有一定局限性和主观偏差,需结合其它手段加以完善。而现代体视学问世。
关键词 体视学 生物医学
下载PDF
7例胸腹膜间皮瘤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树祥 宋禹崙 +3 位作者 陈光义 王成良 李相忠 王孝铭 《肿瘤》 CAS 1983年第3期101-102,144-146,共4页
国内外关于间皮瘤的超微结构报道较少。本文观察了梭形细胞型和上皮型两型间皮瘤的超微结构特点,提出了电子显微镜下诊断的依据,并初步探讨两型间皮瘤的组织起源。 材料与方法 本文共观察7例标本。
关键词 瘤细胞 切迹 桥粒 腹膜恶性间皮瘤 内质网 胶原纤维 白纤维 细胞浆 细胞质 核染色质 超微结构 微绒毛 电镜 细胞器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的研究——Ⅳ.温血及温血加丹参连续逆灌对心肌糖原、线粒体及所含钙粒的动态定量比较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孝铭 李全凤 +4 位作者 李相忠 朱世军 徐长庆 夏求明 祁家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99-102,共4页
本研究证明,温血(A组)及温血丹参(B组)连续逆灌法均显示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而且B组优于A组。两组时相Ⅲ,再灌注损伤程度较轻,线粒体VvCa A组增大,但较冷钾稀释血顺灌或逆灌分别减少37%或42%,B组仍保持时相Ⅱ的水平,较之减少82%或84%,... 本研究证明,温血(A组)及温血丹参(B组)连续逆灌法均显示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而且B组优于A组。两组时相Ⅲ,再灌注损伤程度较轻,线粒体VvCa A组增大,但较冷钾稀释血顺灌或逆灌分别减少37%或42%,B组仍保持时相Ⅱ的水平,较之减少82%或84%,至时相Ⅳ,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Vvms,B组却较A组多减少28%,VvGl较A组多增加25%,VvCa恢复到时相Ⅰ水平,而A组却较时相Ⅰ水平增高25%,两组对心肌细胞主要敏感成份的保护效果均已达到安全标准,可使心脏停搏的安全期限大大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保护 温血 丹参 连续逆灌
下载PDF
aFGF在缺血心脏毛细血管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乐民 王莉莉 +5 位作者 谷震 陈密滨 任欢 孙玉清 李相忠 张建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5期369-371,440,共4页
aFGF是多肽类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心肌缺血过程中,aFGF的消长变化贯穿缺血损伤区毛细血管增殖的全过程。因此在急性缺血缺氧刺激下,心脏组织内aFGF的合成增加,对改善心肌缺血,建立侧支循环具有重要病理生理学意义。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 毛细血管 心肌缺血
下载PDF
超声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18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壮丽 杨建国 +2 位作者 韩森楷 李相忠 魏紫博 《中华理疗杂志》 1997年第2期119-120,共2页
超声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18例董壮丽,杨建国,韩森楷,李相忠,魏紫博资料和方法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1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6.3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核素99m... 超声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18例董壮丽,杨建国,韩森楷,李相忠,魏紫博资料和方法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1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6.3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核素99mTc动脉造影(EC:I)检查,锁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超声波疗法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反应规律性的探讨
10
作者 贾玉芝 王孝铭 +2 位作者 李相忠 李金凤 李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应用镧电子示踪技术和焦锑酸分子探针技术及体视学定量方法,观察了心肌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后细胞膜系和线粒体镧(La^(3+))、钙(Ca^(2+))示踪所提示的线粒体的功能以及超微结构变化等特点。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反应具有一定规律... 本文应用镧电子示踪技术和焦锑酸分子探针技术及体视学定量方法,观察了心肌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后细胞膜系和线粒体镧(La^(3+))、钙(Ca^(2+))示踪所提示的线粒体的功能以及超微结构变化等特点。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反应具有一定规律性,即反应初期—反应极期—反应表竭期。缺血40min到60min再灌注是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再灌注损伤的临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内源性生物因子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11
作者 王乐民 傅世英 +2 位作者 杨林 魏林 李相忠 《医学研究通讯》 2000年第5期17-18,共2页
1989年Sasaki报告酸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aFGF)是在牛心脏组织匀浆中新近发现的肽类细胞生长因子,其含量高达500ug/kg,同年,Winter在新生儿心肌细胞内发现aFGF遗传因子,aFGF在心脏组织中大量存在,同时具有活性。数量较多又有活性的aFG... 1989年Sasaki报告酸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aFGF)是在牛心脏组织匀浆中新近发现的肽类细胞生长因子,其含量高达500ug/kg,同年,Winter在新生儿心肌细胞内发现aFGF遗传因子,aFGF在心脏组织中大量存在,同时具有活性。数量较多又有活性的aFGF作用是什么,诱导作者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角度为入点,从1990年开始在生理状态下(胚胎期、新生期、成熟期)大鼠心脏、健康成人心脏及大鼠心梗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并通过光、电镜的定位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内源性生物因子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下载PDF
超声波清除主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病理观察
12
作者 金晓明 李相忠 王孝铭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5期406-407,共2页
超声波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国内外尚无报道。本文就其清除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进行实验观察。国产大耳白兔,经100天造型形成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其中包括:①模型组,作对照;②自然消退组,继续改喂基础饲料63天;
关键词 超声波 主动脉 粥样硬化 体密度
下载PDF
超声波降血脂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疗效的临床实验观察
13
作者 董壮丽 魏紫博 +3 位作者 李相忠 王孝铭 郭玉璞 伦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5期407-409,共3页
本文应用洛阳74-Ⅱ型自动超声治疗机,以1.25w/cm^2和800千赫/秒对患者进行1个疗程(21天)治疗表明:①57例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下降者占12%,甘油三酯下降者占20%,显示超声波有明显降血脂作用(P<0.01);②85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血压下... 本文应用洛阳74-Ⅱ型自动超声治疗机,以1.25w/cm^2和800千赫/秒对患者进行1个疗程(21天)治疗表明:①57例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下降者占12%,甘油三酯下降者占20%,显示超声波有明显降血脂作用(P<0.01);②85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血压下降者占26%,较药物降压更为显著(P<0.05);③53例心律失常(伴冠心病)患者显效率为57%,1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恢复正常心电图,表示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降血脂 降血压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冷钾稀释血顺灌及逆灌对心肌毛细血管保护效果的动态定量观察
14
作者 王孝铭 李相忠 +3 位作者 贾玉芝 李娟 夏求明 陈子道 《微循环学杂志》 1995年第4期15-16,共2页
体外循环条件下(降温至30℃,灌流液4℃),对应用顺灌(主动脉根部灌)和逆灌(冠状静脉窦灌)的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左心房肌毛细血管作了动态形态定量观察。结果表明,二组分别观察157和144个毛细血管,断面变化一... 体外循环条件下(降温至30℃,灌流液4℃),对应用顺灌(主动脉根部灌)和逆灌(冠状静脉窦灌)的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左心房肌毛细血管作了动态形态定量观察。结果表明,二组分别观察157和144个毛细血管,断面变化一致,主要是内皮细胞肿胀,较正常平均增厚0.40~0.41μm。内皮细胞肿胀始于时相Ⅰ。与原病变和中断心跳有关。时相Ⅳ内皮持续肿胀,而狭窄管腔扩大,是由于复灌注压的作用,内皮肿胀有待复流后期恢复,未见复流障碍。二组差别是,逆灌组管腔扩大提前到时相Ⅲ,内皮肿胀发生率于时相Ⅳ明显降低,显示逆灌的保护效果优于顺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钾稀释血 顺灌 逆灌 心肌 毛细血管
下载PDF
扫描电镜生物标本转制透射电镜标本的方法及意义
15
作者 宋雁南 李相忠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6年第3期92-93,共2页
在扫描标本转制观察方面,Humphrey等做了初步尝试,国内尚无报道。我们利用简便方法将扫描电镜标本成功地转制成了透射电镜标本,这对于同一病灶做描扫、光镜和透射电镜比较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物标本 半薄切片 超薄切片机 透射电镜 包埋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线粒体钙超载及保护的超微结构“定量”观察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芳 王孝铭 李相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65-568,共4页
本文应用焦锑酸分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及图像分析方法,对不同缺血时相再灌注时心肌细胞线粒体的体积密度及其内含物性质和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线粒体内含物为含钙的化台物,线粒体及其钙盐颗粒的体积密度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 本文应用焦锑酸分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及图像分析方法,对不同缺血时相再灌注时心肌细胞线粒体的体积密度及其内含物性质和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线粒体内含物为含钙的化台物,线粒体及其钙盐颗粒的体积密度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并被再灌注所加重,尤以缺血40min再灌注组最明显,而缺血60min再灌注组线粒体钙盐颗粒的体积密度较缺血40min再灌注组明显减少,这提示不同缺血时间的心肌对再灌注的反应有一定的规律性,是由可逆向不可逆转变的过程,在本实验条件下,缺血40min至60min可能是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再灌注损伤的临界点。应用丹参制剂能明显减少钙盐颗粒的体积密度,提示丹参对心肌“钙超载”呈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钙拮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超微结构 心肌缺血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肥大细胞定量分析及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维晨 李相忠 王孝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9,共4页
本实验以43例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流热)患者皮肤活检标本为对象,以正常人皮肤标本为对照,观察了流热患者发热期、低血压休克少尿期和多尿期肥大细胞的变化。肥大细胞形态观察及定量分析都发现,在流热病程的不同阶段,肥大细胞变化有一... 本实验以43例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流热)患者皮肤活检标本为对象,以正常人皮肤标本为对照,观察了流热患者发热期、低血压休克少尿期和多尿期肥大细胞的变化。肥大细胞形态观察及定量分析都发现,在流热病程的不同阶段,肥大细胞变化有一定规律性。这些现象用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并与患者同期体内特异抗体变化相关,因此认为肥大细胞参与了流热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 出血热 肥大细胞 显微检查
下载PDF
农村信用社向合作银行过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8
作者 李新华 李相忠 曲学友 《山东金融》 1995年第2期31-32,共2页
农村信用社向合作银行过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李新华,李相忠,曲学友1994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组建农村信用社联社,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营业所分门办公,并逐步向农村合作银行过渡。但是,由于历史及管理体制的原因,按组建合... 农村信用社向合作银行过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李新华,李相忠,曲学友1994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组建农村信用社联社,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营业所分门办公,并逐步向农村合作银行过渡。但是,由于历史及管理体制的原因,按组建合作银行的条件,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农村合作银行 人民银行 农村信用合作社 需要解决的问题 制约机制 管理体制 合作金融 监事会 存款准备金
下载PDF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晓辉 杨瑞馥 +4 位作者 郭兆彪 张敏丽 刘明远 柳增善 李相忠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7年第4期16-18,共3页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筛选随机引物,建立了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随机扩增的多态DNA(RAPD)分析方法。在10条长为10bp的随机组合引物介导下,经过低温(35℃)扩增收集到的8株不同血清型的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可产生稳定、复...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筛选随机引物,建立了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随机扩增的多态DNA(RAPD)分析方法。在10条长为10bp的随机组合引物介导下,经过低温(35℃)扩增收集到的8株不同血清型的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可产生稳定、复杂的PCR指纹图。图谱经过PHYLIPS软件分析,绘制出菌株的遗传聚类树图。8株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可分成3个聚类群,其中两株血清型相同但遗传距离较远。试验结果表明,RAPD可作为微生物的基因分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 随机扩增 DNA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全凤 王孝铭 +2 位作者 李相忠 马晓翠 郝迪斯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6期449-451,F004,共4页
本文在丹参预处置及手术过程中,用焦锑酸钾分子探针技术,测定了7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换瓣期间不同时相中心肌细胞内钙分布的变化及线粒体的改变,并以图象分析仪进行了定量。结果表明,除在停跳40min及停跳立即时上述指标稍有变... 本文在丹参预处置及手术过程中,用焦锑酸钾分子探针技术,测定了7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换瓣期间不同时相中心肌细胞内钙分布的变化及线粒体的改变,并以图象分析仪进行了定量。结果表明,除在停跳40min及停跳立即时上述指标稍有变化外,在心肌复跳20min时,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及钙含量和停跳时比较无差异(P>0.05),即恢复到术前状态,未见再灌注损伤现象发生。这说明这种保护心肌的方法可使术中心肌缺血性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丹参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