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8)Ga-DOTA-PDL1P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杨梓怡 李盼丽 +3 位作者 顾丙新 刘成 宋少莉 许晓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360,共7页
背景与目的: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上获得巨大成功,但整体有效率差异很大。现阶段在肿瘤开始治疗前,检测患者PD-1/... 背景与目的: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上获得巨大成功,但整体有效率差异很大。现阶段在肿瘤开始治疗前,检测患者PD-1/PD-L1的表达情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检测PD-L1表达的方法需要获取患者的标本,而获取标本存在创伤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无创性活体内特异性检测PD-L1表达的方法。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靶向PD-L1多肽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显像剂^(68)Ga-DOTA-PDL1P,本研究通过对^(68)GaDOTA-PDL1P的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及稳定性进行质量控制评估,并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进行应用评价,以期获得有转化前景的^(68)Ga-DOTA-PDL1P新型免疫PET探针。方法:利用镓-68(^(68)Ga)标记DOTA-PDL1P,并对其放射性化学纯度和稳定性进行质量控制评估;使用鼠源性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系进行体外细胞摄取及阻断实验以评价其特异靶向性能;采用B16-F10荷瘤小鼠进行生物分布实验分析该PET显像剂在体内的代谢情况;通过PET/CT显像观察^(68)Ga-DOTA-PDL1P在B16-F10荷瘤小鼠中的肿瘤摄取程度并进行半定量分析肿瘤靶本比(tumor/muscle,T/M);另外对肿瘤样本进行放射自显影进一步分析肿瘤对^(68)Ga-DOTA-PDL1P探针的摄取情况。采用肿瘤细胞阳性比例分数(tumor cell proportion score,TPS)及联合阳性分数(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指标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评价肿瘤组织的PD-L1表达情况。结果:^(68)Ga-DOTA-PDL1P的标记率及放射化学纯度均大于99%,并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和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中温育3 h后仍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放化纯度均在90%以上)。细胞摄取结果示,^(68)Ga-DOTAPDL1P可被B16-F10细胞特异性摄取,且该特异性摄取能够被PD-L1P多肽竞争结合阻断。生物分布实验结果示^(68)Ga-DOTAPDL1P主要经泌尿系统排泄。荷瘤小鼠microPET/CT显像结果表明肿瘤组织高度摄取^(68)Ga-DOTA-PDL1P,T/M为6.7。放射自显影结果证实肿瘤^(68)Ga-DOTA-PDL1P高摄取部位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D-L1表达阳性区域一致,证明^(68)Ga-DOTA-PDL1P能够特异性与PD-L1阳性的肿瘤细胞结合。结论:本研究合成的^(68)Ga-DOTA-PDL1P新型PET显像剂稳定性好,能特异性靶向PD-L1阳性肿瘤细胞,是一种有转化前景的靶向PD-L1蛋白的新型免疫PET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黑色素瘤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下载PDF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常用腧穴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铭 冀雨芳 +1 位作者 李盼丽 郭继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71-175,共5页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普遍存在且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偏低以及随之带来并发症的高风险已经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方法是调整日常生活方式与口服降压药物,而临床中出现患者依存性差、...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普遍存在且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偏低以及随之带来并发症的高风险已经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方法是调整日常生活方式与口服降压药物,而临床中出现患者依存性差、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等弊端,因此需要寻求既能有效控制血压又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的治疗方法。根据临床报道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不仅起效快还可有效改善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又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有保护作用,不但临床治疗效果佳而且不良反应少,充分体现出针刺治疗简、便、廉、效的优越性。现将对近年来在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报道中常用腧穴的出处、归经、定位、降压机制、临床应用等进行梳理,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选取腧穴提供依据,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原发性高血压 腧穴 机制 综述
原文传递
针刺腧穴“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ACE-AngⅡ-AT1R轴及Profilin-1的影响
3
作者 张铭 董爱爱 +3 位作者 冀雨芳 崔依依 李盼丽 郭继龙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研究针刺腧穴“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应及对ACE-AngⅡ-AT1R轴、Profilin-1的影响,探讨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HR均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另以15只Wistar Kyoto Rats(WKR)作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研究针刺腧穴“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应及对ACE-AngⅡ-AT1R轴、Profilin-1的影响,探讨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HR均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另以15只Wistar Kyoto Rats(WKR)作为正常对照组。针刺组取双侧人迎穴、曲池穴、足三里穴进行针刺,模型组随意在大鼠躯干部位进行针刺,对照组不针刺,其他操作相同。每周连续干预6 d休息1 d,连续4周,共24次。采用大鼠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测量血压,并记录一般行为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主动脉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前纤维蛋白-1(Profilin-1)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针刺组第2周开始收缩压、舒张压持续降低,模型组收缩压、舒张压逐渐升高,对照组血压未见明显变化;针刺组较模型组一般行为得到改善。实验4周后针刺组血清中ACE、AngⅡ较模型组显著降低,AT1R、Profilin-1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针刺腧穴“降压方”对SHR降压效应明确,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SHR血清中ACE、AngⅡ含量,影响SHR主动脉组织中的AT1R和Profilin-1表达,进而抑制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针刺 降压方 ACE-AngⅡ-AT1R轴 Profilin-1 大鼠
下载PDF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盼丽 宋少莉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90%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放射性碘治疗、TSH抑制是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三步曲。虽然目前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非常成熟,但是仍有少量患者因病灶出现失分化摄碘...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90%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放射性碘治疗、TSH抑制是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三步曲。虽然目前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非常成熟,但是仍有少量患者因病灶出现失分化摄碘能力下降,而无法获益于传统的^131I治疗,称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对于这类患者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甲状腺癌治疗上的进步。甲状腺癌分子病理学的研究,为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笔者就目前对于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99Tc^m-MIBI SPECT/CT融合断层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彭诗瑶 李盼丽 +5 位作者 张艾米 刘秋芳 徐莲 孙晓光 黄钢 宋少莉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95-200,共6页
目的 评价^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融合断层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PHPT 28例,SHPT 69例)HPT患者的^99Tc^m-MIBI SPECT/CT显像图像特征... 目的 评价^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融合断层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PHPT 28例,SHPT 69例)HPT患者的^99Tc^m-MIBI SPECT/CT显像图像特征、症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KP)等结果。分析比较PHPT和SHPT两组患者的显像特点、手术病理、实验室检查以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PHPT的术前诊断灵敏度为96.55%,特异度为98.78%;对SHPT的术前诊断灵敏度为68.77%,特异度为79.17%。(2)PHPT多表现为单发病灶,而SHPT多表现为多个亢进的甲状旁腺病灶,病灶平均直径较小(Z=-2.591,P=0.010),且容易合并钙化(χ2=9.58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PHPT中无特殊不适主诉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SHPT中的比例(χ2=11.713,P〈0.001),PHPT出现结石的比例高于SHPT(χ2=6.075,P〈0.001),SHPT出现骨痛的比例高于PHPT(χ2=24.38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HPT患者血清PTH和AKP水平均明显高于PH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63、-4.326,均P〈0.001),PHPT具有高钙低磷的特点,SHPT患者血钙正常或轻度升高,血磷明显升高。结论 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显像在PHPT患者的术前定位中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PHPT中有极高的准确率。与PHPT相比,SHPT血清PTH、AKP水平升高更明显,多表现为多个病灶,病灶小,易合并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