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牛膝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祖伦 石圣洪 +1 位作者 陈红 刘友平 《中药材》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0-92,共3页
本文研究了川牛膝多糖对实验小鼠RES吞噬功能、PFC反应能力、淋巴细胞转化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川牛膝多糖能增强小鼠REC吞噬功能及PFC反应能力,能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但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川牛膝 多糖 免疫活性 实验药理
下载PDF
川牛膝多糖促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祖伦 石圣洪 +1 位作者 陈红 刘友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27,共2页
研究了川牛膝 多糖对实验小鼠红细胞 免疫功 能的作 用。结果 显示,川 牛膝多 糖能提 高小 鼠 C7b受体花环率,亦能降低 I C 花环率,表明它既能促进红细胞免 疫粘附作 用,也能 加强红 细胞对 循环免 疫复合 物的清除作用。
关键词 川牛膝多糖 红细胞免疫 实验研究 川牛膝 免疫粘附 活血化瘀
下载PDF
川芎挥发油解热作用及部分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祖伦 杨金蓉 +1 位作者 胡荣 宋军 《中医药信息》 2003年第6期31-32,71,共2页
探讨川芎挥发油 (CH)解热作用及其部分机理。方法 :采用家兔内毒素发热模型 ,腹腔注射给高、中、低三个剂量CH ,观察家兔直肠温度变化 ,然后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家兔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各剂量组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在... 探讨川芎挥发油 (CH)解热作用及其部分机理。方法 :采用家兔内毒素发热模型 ,腹腔注射给高、中、低三个剂量CH ,观察家兔直肠温度变化 ,然后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家兔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各剂量组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高剂量组家兔下丘脑组织中 5 -羟色胺 ( 5 -HT)、多巴胺 (DA)含量增高 ,5 -羟吲哚乙酸 ( 5 -HIAA)含量减少 ,去甲肾上腺素 (NE)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 :CH具有解热作用 ,其机理之一 ,可能是CH引起家兔下丘脑组织中 5 -HT含量的增高从而导致了NE与 5 -HT的比值改变 ,以及DA含量增高 ,通过DA -5 -HT链环的作用 ,最终使体温调定点趋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挥发油 单胺类神经递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黄帝内经》药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祖伦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1-3,共3页
认为《内经》药学思想最突出之处是提出了系统的五味学说以及探索药效成分的气味学说,揭示了药物作用的根本原理在于药中精微物质的存在及其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并指出药物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这种... 认为《内经》药学思想最突出之处是提出了系统的五味学说以及探索药效成分的气味学说,揭示了药物作用的根本原理在于药中精微物质的存在及其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并指出药物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与药物的使用目的直接相关。《内经》在药学理论一些基本问题上的较详细论述,反映了中医学早期发展阶段的药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药学 五味学说 气味学说
下载PDF
论药性寒热温凉四气说形成的基础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祖伦 《中药与临床》 2010年第2期3-5,共3页
在古今有关药性寒热理论的论述中,有二气说(寒热)、三气说(寒热平)、四气说(寒热温凉)、五气说(寒热温凉平)等多种学说.本文从地理环境、季节气候、文化背景、四时饮食及用药原则、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依从关系、逻辑学的划分规则等方... 在古今有关药性寒热理论的论述中,有二气说(寒热)、三气说(寒热平)、四气说(寒热温凉)、五气说(寒热温凉平)等多种学说.本文从地理环境、季节气候、文化背景、四时饮食及用药原则、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依从关系、逻辑学的划分规则等方面,对四气说成为古今主流学说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 药性理论 四气 地理环境 中医理论 文化背景 逻辑学 用药原则 划分规则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四川省中药筛选评价中心运作模式与思路
6
作者 李祖伦 梁繁荣 杨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1999年第4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中药筛选 运作模式 评价中心 四川省 中药验方 中药现代化 科技产业 成都中医药大学 民族药 技术路线
下载PDF
中药学研究生学位课程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7
作者 李祖伦 傅元谋 +3 位作者 胡荣 杨宇 彭玉华 付勇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3-14,22,共3页
按计划参考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研究生培养示范方案及中药学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拟订了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关于中药学科一级学科授位,按二级学科或主要研究方向培养”、“不同来源研究生的培养”、“培养方式与培养时间”、“课... 按计划参考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研究生培养示范方案及中药学本科专业设置情况,拟订了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关于中药学科一级学科授位,按二级学科或主要研究方向培养”、“不同来源研究生的培养”、“培养方式与培养时间”、“课程设置”等七个部分。问卷发出66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研究生 培养模式 教育改革 学位课程 二级学科培养 培养方式 考试改革
下载PDF
板蓝根提取物中总有机酸和水杨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马莉 唐健元 +5 位作者 李祖伦 赵艳玲 廖庆文 肖小河 赵祥军 金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04-806,共3页
目的:建立板蓝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含量,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提取物中水杨酸的含量。结果:酸碱滴定法测得总有机酸含量为13.0%,RSD2.0%;HPLC测得提取物中水杨酸的含量为0.22%,RSD1.6... 目的:建立板蓝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含量,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提取物中水杨酸的含量。结果:酸碱滴定法测得总有机酸含量为13.0%,RSD2.0%;HPLC测得提取物中水杨酸的含量为0.22%,RSD1.6%。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控制板蓝根提取物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提取物 总有机酸 水杨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的配伍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果 罗云 +2 位作者 肖小河 金城 李祖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以中医药整体观为指导,探讨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规律的现代药理学机理。方法:以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三补(熟地、山药、山茱萸)、三泻(茯苓、牡丹皮、泽泻)以及君药熟地为研究对象,以成年大鼠体重、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免疫球蛋... 目的:以中医药整体观为指导,探讨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规律的现代药理学机理。方法:以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三补(熟地、山药、山茱萸)、三泻(茯苓、牡丹皮、泽泻)以及君药熟地为研究对象,以成年大鼠体重、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等为评价指标,研究六味地黄汤的配伍规律及现代药理学机理。结果:灌服各组药物30天后,大鼠体重未见显著变化;肝功酶类除熟地组乳酸脱氢酶较空白组增加(P<0.05),其余各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六味地黄汤组肌酐与尿酸较空白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熟地组肌酐较空白组有显著降低(P<O.05);六味地黄汤组血糖降低较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三补组较空白组总胆固醇有明显增高(P<0.05),熟地组较空白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有明显增高(P<0.05);三泻组与熟地组IgM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对于正常大鼠具有降低肌酐、尿酸、血糖作用,同时通过配伍三泻降低三补、熟地升高的总胆固醇,配伍三补升高三泻的免疫球蛋白,实现整体调节平衡的作用;六味地黄汤全方整体调节作用优于拆方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三补 三泻 熟地 配伍规律 整体观
下载PDF
板蓝根多糖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马莉 唐健元 +4 位作者 李祖伦 刘毅 金城 赵艳玲 肖小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从板蓝根中提取分离水溶性多糖,并分析其理化性质,为板蓝根质量控制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主要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色谱柱,Sephadex G 75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应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IR、TLC、UV等方法对板蓝... 目的从板蓝根中提取分离水溶性多糖,并分析其理化性质,为板蓝根质量控制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主要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色谱柱,Sephadex G 75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应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IR、TLC、UV等方法对板蓝根多糖进行组成结构分析及理化性质研究。结果从板蓝根水溶性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4种不同的均一多糖组分PS1、PS2、PS3、PS4,色谱分析表明均由单一木糖组成。其中PS1、PS2、PS3、PS4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104、2.6×104、4.2×103、2.5×103。结论4种均一多糖首次从板蓝根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多糖 分离纯化 性质
下载PDF
致泻效价检测用于大黄品质评价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会芳 王伽伯 +4 位作者 曲毅 金城 王强 肖小河 李祖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建立大黄致泻效价测定的模型和方法,为探索建立基于生物效价检测的大黄品质评价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大黄泻下活性的量效关系、数据变异程度以及实验的可操作性为考察指标,筛选并确定了大黄致泻效价测定模型的观测指标(10 h... 目的:建立大黄致泻效价测定的模型和方法,为探索建立基于生物效价检测的大黄品质评价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大黄泻下活性的量效关系、数据变异程度以及实验的可操作性为考察指标,筛选并确定了大黄致泻效价测定模型的观测指标(10 h内排便量)、动物品系(ICR小鼠)、性别(雄性)、便秘模型造模剂用量(复方地芬诺酯50 mg.kg-1)等实验条件。根据确立的模型和方法结合化学含量测定评价了不同大黄样品的品质。结果:不同大黄样品的致泻效价总体趋势与总蒽醌(R2=0.653 7)、结合蒽醌(R2=0.553 6)的含量有关,但均未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黄蒽醌的含量测定结合致泻效价的测定更能充分表征不同大黄样品的品质差异。结论:致泻效价检测方法可用于大黄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质量控制 致泻 生物效价 方法学
下载PDF
人参中8种皂苷的HPLC测定 被引量:19
12
作者 曹俊岭 李祖伦 +3 位作者 付强 鄢丹 廖庆文 肖小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为8种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建立一套方法。方法:色谱柱:ODS柱(Kromasil 250mm×4.6mm,5μm),DAD检测器;流动相:A为乙腈,B为水,梯度洗脱0~35min 19%A,35—55min 19%~29%A,55~75min 29%A,75—100min 29%~4... 目的:为8种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建立一套方法。方法:色谱柱:ODS柱(Kromasil 250mm×4.6mm,5μm),DAD检测器;流动相:A为乙腈,B为水,梯度洗脱0~35min 19%A,35—55min 19%~29%A,55~75min 29%A,75—100min 29%~40%A。流速:1ml/min,温度:室温,检测波长:203nm。结果:用本方法对各种皂苷的测定结果:稳定性试验RSD为0.55%~2.26%,精密度试验RSD为0.85%~1.93%,重复性试验RSD为0.97%~2.72%。结论:本法稳定性好,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测定这8种皂苷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人参皂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建 张廷模 +1 位作者 曾南 李祖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3,共2页
通过对目前中药药性理论基础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特定的药味与寒热药性、归经、作用趋势等构成特殊的药性系统,能表达特定的生物效应,其间具有关联性,规律性,中药分类即具有此特征。强调药性系统中,药味是基础,寒热药性... 通过对目前中药药性理论基础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特定的药味与寒热药性、归经、作用趋势等构成特殊的药性系统,能表达特定的生物效应,其间具有关联性,规律性,中药分类即具有此特征。强调药性系统中,药味是基础,寒热药性是关键,归经是核心。并提出:按中药功效分类,利用多学科手段,开展纵、横多层次的综合性基础研究,捕捉其含共性物质基础在不同层次上呈现的生物效应信息特征,挖掘符合中医药理论特色的寒热药性、药味、归经、作用趋势特异性信息表征,探索其间的关联性、规律性,以期科学表达药性理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理论 问题与现状 药性系统 研究思路
下载PDF
中药及复方整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俊岭 李祖伦 +1 位作者 付强 肖小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I0002-I0004,共3页
关键词 中药用药 中药复方 整合作用 药物组成 中医理论 医药工作者 成分组成 组方原则
下载PDF
川芎挥发油解热作用及其对家兔下丘脑5-HT、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杨金蓉 李祖伦 +1 位作者 胡荣 宋军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川芎挥发油 (CH)解热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用家兔内毒素发热模型 ,腹腔注射CH ,观察家兔直肠温度变化 ,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家兔下丘脑 5 羟色胺 ( 5 HT)、多巴胺 (DA)含量。结果 :川芎挥发油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在发挥解热... 目的 :探讨川芎挥发油 (CH)解热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用家兔内毒素发热模型 ,腹腔注射CH ,观察家兔直肠温度变化 ,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家兔下丘脑 5 羟色胺 ( 5 HT)、多巴胺 (DA)含量。结果 :川芎挥发油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家兔下丘脑组织中 5 HT、DA含量增高。结论 :CH具有解热作用 ,其机理之一可能是CH引起家兔下丘脑组织中 5 HT、DA含量增高 ,通过DA 5 HT链环的作用 ,最终使体温调定点趋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挥发油 解热作用 下丘脑 5-HT DA 含量 中药
下载PDF
中药复方与肠道微生态调节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果 肖小河 +2 位作者 金城 李祖伦 罗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6-469,共4页
围绕肠道微生态与人体生理机能、病理表现的关系,对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调节相关疾病的肠道微生态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为中药方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肠道微生态 病理
下载PDF
川芎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郭平 李祖伦 +2 位作者 陈红 张廷模 凌一揆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551-552,共2页
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川芎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共鉴定了4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组成的85.82%。
关键词 挥发油 川芎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藏药桑当抗痛风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会芳 程生辉 +3 位作者 孙晓波 秦旭华 代竹青 李祖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1-442,共2页
目的探讨藏药桑当抗痛风作用机理。方法考察藏药桑当对单胺类神经递质以及局部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藏药桑当具有提高中枢5-HT及DA含量和降低外周5-HT,DA含量的趋势,能够显著降低局部组织中TNF-α,L-1β,IL-6的含量(P<0.01... 目的探讨藏药桑当抗痛风作用机理。方法考察藏药桑当对单胺类神经递质以及局部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藏药桑当具有提高中枢5-HT及DA含量和降低外周5-HT,DA含量的趋势,能够显著降低局部组织中TNF-α,L-1β,IL-6的含量(P<0.01)。结论藏药桑当抗痛风作用机理与其能够调整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和降低局部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桑当 痛风性关节炎 作用机理 单胺类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大黄蟅虫丸的临床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俊岭 孙玉琦 +2 位作者 付强 李祖伦 肖小河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大黄蟅虫丸 临床研究 金匮要略 中药组成 滋阴养血 化淤散结 临床应用 个案报道 系统研究 乙型肝炎
下载PDF
对大黄“毒性”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16
20
作者 曹俊岭 孙玉琦 +1 位作者 肖小河 李祖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大黄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但是近年来,关于大黄不良反应或毒性的报道也屡见报端,通过对近年来的报道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许多毒性的发生除了一小部分是药物本身的因素之外,大部分与其被错误使用有关,因此对其“毒性”... 大黄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但是近年来,关于大黄不良反应或毒性的报道也屡见报端,通过对近年来的报道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许多毒性的发生除了一小部分是药物本身的因素之外,大部分与其被错误使用有关,因此对其“毒性”要客观地对待,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毒性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