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果实中维生素C合成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研究
1
作者 尹崇鑫 李祖夏 +1 位作者 王路昊 乔枫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3期95-100,共6页
维生素C(Vitamin 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ate acid,AsA),是生物体中具有多效功能的必需化合物。整理了植物果实中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以及其中参与维生素C合成的L-半乳糖途径、D-半乳糖醛酸途径、L-古洛糖途径、肌醇途径和维生素C循环途径... 维生素C(Vitamin 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ate acid,AsA),是生物体中具有多效功能的必需化合物。整理了植物果实中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以及其中参与维生素C合成的L-半乳糖途径、D-半乳糖醛酸途径、L-古洛糖途径、肌醇途径和维生素C循环途径,并分析了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表达。对参与维生素C合成与循环的16个基因:PMI、PMM、GMP、GME、GGP、GPP、GalDH、GLDH、GalUR、MIOX、GuLDH、MDHAR、DHAR、AO、APX、GR,及其在维生素C代谢途径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植物果实中维生素C合成代谢途径多样,关键基因的表达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合成代谢,了解植物果实中维生素C合成代谢及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表达,可为生产富含维生素C的转基因水果和蔬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维生素C生物合成 调节 基因调控 代谢途径
下载PDF
NaHCO_(3)处理对裸燕麦幼苗的生理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李祖夏 刘念 乔枫 《青海草业》 2022年第2期17-22,共6页
采用不同浓度NaHCO_(3)溶液处理裸燕麦幼苗,分析幼苗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HCO_(3)处理后幼苗长度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小(P<0.05),裸燕麦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呈升高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脯氨酸含量呈... 采用不同浓度NaHCO_(3)溶液处理裸燕麦幼苗,分析幼苗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HCO_(3)处理后幼苗长度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小(P<0.05),裸燕麦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呈升高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脯氨酸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裸燕麦幼苗叶片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NaHCO_(3) 生理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