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5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家庭为中心的智谋训练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秀梅 张红梅 +2 位作者 李晓寒 张雅丽 武园园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智谋训练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腹膜透析患者智谋训练方案的基础上,2021年1月—12月选取固定在本院肾内科接受随访的106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智谋训练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腹膜透析患者智谋训练方案的基础上,2021年1月—12月选取固定在本院肾内科接受随访的106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和试验组(n=5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智谋训练,比较干预前、干预8周后两组智谋、疾病进展恐惧、腹膜透析病耻感水平。结果干预8周后,试验组智谋总分为(85.17±16.48)分,高于对照组的(73.87±18.45)分(P<0.05);试验组疾病进展恐惧总分为(33.85±4.72)分,低于对照组的(37.15±5.36)分(P<0.05);试验组病耻感总分为(56.87±16.66)分,低于对照组的(64.09±16.65)分(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智谋训练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智谋水平,降低其疾病进展恐惧与病耻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智谋训练 疾病进展恐惧 病耻感 家庭干预
下载PDF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制图基础全英文课程建设探索
2
作者 董志奎 郭成 +3 位作者 于晓霞 梁瑛娜 姚建涛 李秀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该文以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制图基础为例,从课程目标、授课对象、教学大纲、授课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英文课程建设探索。课程目标突出理论,强调实践,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和选择中英文教材资料,... 该文以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制图基础为例,从课程目标、授课对象、教学大纲、授课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英文课程建设探索。课程目标突出理论,强调实践,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和选择中英文教材资料,教学方法从课程教学理念转变、课程教学中心转变、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展开,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针对课程目标设计,更好地保证全英文课程建设时的教学质量。全英文课程建设从各方面提升本科生的综合能力,使本科生符合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专业基础课 本科生 全英文课程建设 制图基础
下载PDF
木糖醇渣栽培黑木耳配方比较试验
3
作者 汪乔 王庆武 +2 位作者 李秀梅 于清伟 安秀荣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索以木糖醇渣加苹果木木屑栽培黑木耳可行性。方法:设9个含木糖醇渣配方立体袋栽黑木耳,考察试验配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木糖醇渣可替代部分木屑栽培黑木耳。结论:解决黑木耳栽培原材料紧缺难... 目的:探索以木糖醇渣加苹果木木屑栽培黑木耳可行性。方法:设9个含木糖醇渣配方立体袋栽黑木耳,考察试验配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木糖醇渣可替代部分木屑栽培黑木耳。结论:解决黑木耳栽培原材料紧缺难题,为木糖醇渣栽培黑木耳技术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木糖醇渣 新型基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白术调节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王雪峰 周炜炜 +3 位作者 张梦洁 付弘赟 郑威 李秀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6,共7页
试验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白术调节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白术的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氧化应激靶点。借助STRING 11.5平台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白术-成分-靶点网... 试验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白术调节氧化应激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白术的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氧化应激靶点。借助STRING 11.5平台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白术-成分-靶点网络和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考察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效能。结果显示,筛选得到6个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12-千里光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14-乙酰基-12-千里光酰基-8-反式白术三醇、α-香树脂醇、β-谷甾醇、3β-乙酰氧白术酮和8β-乙氧基白术内酯Ⅲ,关键作用靶点133个。GO功能富集筛选出460条目,KEGG通路注释得到127条信号通路,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RAGE)、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白术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其中α-香树脂醇与白蛋白(AL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醌氧化还原酶1(NQO1)及前列腺素合酶2(PTGS2)结合活性最好。研究表明,白术可能通过调控TNF、AGE-RAGE、IL-17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相关靶点发挥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网络药理学 氧化应激 分子对接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传统女性成长叙事比较研究——以《母亲》和《汉家女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秀梅 彭丽颖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2-37,共6页
以成长小说为理论框架,从成长主人公、成长主题以及叙事视角三方面对《母亲》和《汉家女儿》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聚焦于女性成长的差异及原因探析。研究发现:《母亲》采用“他述视角”,围绕情爱展开,展现了母亲“小我”的“妥协式成长... 以成长小说为理论框架,从成长主人公、成长主题以及叙事视角三方面对《母亲》和《汉家女儿》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聚焦于女性成长的差异及原因探析。研究发现:《母亲》采用“他述视角”,围绕情爱展开,展现了母亲“小我”的“妥协式成长”;《汉家女儿》从“自述视角”切入,将女性成长放在民族命运变幻的框架下,描摹了宁老太太“大我”的“自赎式成长”。女性成长叙事的差异与作家个人的处境、创作意图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赛珍珠和浦爱德倾向于展示中国女性的成长而非重复西方对中国女性的刻板化印象,这既是出于她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也是源于她们表达自我的需要,她们以中国女性为载体,阐发她们各自的身份困境与救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成长小说 传统女性形象 成长叙事 困境言语 身份构建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幅图像三维重建
6
作者 李秀梅 何鑫睿 +2 位作者 白煌 孙军梅 缪永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97-410,共14页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和三维重建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探究目前深度学习框架下的单幅图像三维重建研究现状,该文对近年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综述.首先介绍深度学习框架下基于图像的不同三维重建方法的分类;其次梳...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和三维重建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探究目前深度学习框架下的单幅图像三维重建研究现状,该文对近年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综述.首先介绍深度学习框架下基于图像的不同三维重建方法的分类;其次梳理图像三维重建中不同神经网络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根据重建三维模型表示方式的不同,分别讨论针对体素、点云、网格、隐式等不同表示方式的单幅图像三维重建网络和方法;然后给出单幅图像三维重建中的常用评价指标与数据集,并对公开数据集下针对不同表示方式的各类三维重建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最后对单幅图像三维重建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讨论,并给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单幅图像 三维重建 体素 点云 网格 隐式表示
下载PDF
1例子宫葡萄簇状横纹肌肉瘤超声表现
7
作者 李秀梅 杨凤霞 郝风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40,共1页
患者女,25岁,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余,量如月经,色鲜红,伴血块;既往月经规律,色质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清β-HCG<0.1 mIU/ml。妇科查体:宫颈口见直径3 cm突出息肉样肿物,呈葡萄状。经阴道超声:子宫增大(7.3 cm×6.7 cm×6.2 cm)... 患者女,25岁,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余,量如月经,色鲜红,伴血块;既往月经规律,色质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清β-HCG<0.1 mIU/ml。妇科查体:宫颈口见直径3 cm突出息肉样肿物,呈葡萄状。经阴道超声:子宫增大(7.3 cm×6.7 cm×6.2 cm),于宫腔下段及宫颈管内探及7.0 cm×5.4 cm×6.1 cm不规则等回声团块,内呈“蜂窝”状,团块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部分突向阴道(图1A);CDFI示团块内血流信号丰富(图1B);宫颈癌?全身PET/CT:子宫明显增大(8.0 cm×8.0 cm×7.0 cm),内见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FDG摄取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 max)约3.7;双肺见大小不等的多发结节影,FDG摄取略高于肺本底,SUV max约0.6;腹膜后及双侧髂血管区淋巴结见多发FDG摄取增高灶,SUV max约2.7(图1C);提示子宫恶性肿瘤并全身多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胚胎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女性的自我意识苏醒与抗争——《群芳亭》与《阳与阴》中的女性书写
8
作者 李秀梅 周小英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0-105,共6页
赛珍珠和荷巴特作为中西两种文化的边缘人以及在男权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在《群芳亭》和《阳与阴》中不约而同地对中国女性进行了塑造。以比较文学形象学、女性主义和东方主义为理论基础,从身体的解脱和灵魂的觉醒两个方面对《群... 赛珍珠和荷巴特作为中西两种文化的边缘人以及在男权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在《群芳亭》和《阳与阴》中不约而同地对中国女性进行了塑造。以比较文学形象学、女性主义和东方主义为理论基础,从身体的解脱和灵魂的觉醒两个方面对《群芳亭》和《阳与阴》中的吴太太和沈师母进行细致文本分析,并结合社会文化探讨两位作家对中国女性的不同塑造。赛珍珠强调只要有爱,中西两种文化就能得以共存,荷巴特则认为中西两种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找到符合自己的文化,才能在两种文化碰撞中得以圆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芳亭》 《阳与阴》 女性书写 身体解脱 灵魂觉醒
下载PDF
赛珍珠《分家》中的西式教育反思研究
9
作者 李秀梅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5-50,共6页
赛珍珠在《分家》中通过分析爱兰和梅琳两位女性所走的不同教育路线,回应了传教士提出的用西式教育改变中国女性受压迫的问题。以爱兰为代表的“中间女性”将教育看作提升身价的“筹码”,却沦落为男性装点门面的“花瓶”;以梅琳为代表... 赛珍珠在《分家》中通过分析爱兰和梅琳两位女性所走的不同教育路线,回应了传教士提出的用西式教育改变中国女性受压迫的问题。以爱兰为代表的“中间女性”将教育看作提升身价的“筹码”,却沦落为男性装点门面的“花瓶”;以梅琳为代表的“新女性”,汲取中西方教育中的营养,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赛珍珠反对在中国移植西方的教育模式,认为只有像梅琳这样取精华、弃糟粕,才有助于中国女性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家》 知识女性 形象 现代教育 赛珍珠
下载PDF
浦爱德《四世同堂》英译本中的女性形象重塑研究
10
作者 李秀梅 彭丽颖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3-49,共7页
浦爱德对中国女性群体的关注不但表现在文学创作上,还体现在翻译创作中。在《四世同堂》英译本中,浦爱德采用直译、省译等翻译技巧,从弱化对女性负面形象的刻画、提升女性地位、突出女性品德与能力三方面重塑女性形象,对原文中扭曲的女... 浦爱德对中国女性群体的关注不但表现在文学创作上,还体现在翻译创作中。在《四世同堂》英译本中,浦爱德采用直译、省译等翻译技巧,从弱化对女性负面形象的刻画、提升女性地位、突出女性品德与能力三方面重塑女性形象,对原文中扭曲的女性观念予以纠偏。浦爱德将宗教信仰与女权思想融合,形成了男女平权的观念。在翻译中,她着力提升女性地位和自我主体意识,让女性有了发声的机会。她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与同时期传教士塑造的女性形象有所差异。究其原因,这既有读者审美陌生化的考量,也有其试图打破西方凝视及其话语霸权、让世界更真切地认识中国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世同堂》 女性形象 重塑 英译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费菜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娟 豆佳红 +6 位作者 孙悦龙 王小莹 周炜炜 张国滨 刘红欣 杨培龙 李秀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共10页
目的: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与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费菜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HERB等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为筛选条件,得到费菜药效成分及其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查找炎症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 目的: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与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费菜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HERB等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为筛选条件,得到费菜药效成分及其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查找炎症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8.0软件绘制PPI蛋白互作图,分析费菜中抗炎的关键药效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应用AutoDock软件将药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药效成分。采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验证药效成分的抗炎作用。结果:筛选得到5个药效成分及相关靶点130个,抗炎靶点421个,两者取交集后获得费菜潜在抗炎靶点22个,其中关键靶点有PPARG、EGFR、TP53等,发挥关键作用的主要成分为β-谷甾醇和没食子酸。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β-谷甾醇和没食子酸主要通过调控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正调控、神经元凋亡过程的正调控和脂多糖反应等生物过程,通过癌症通路、乙型肝炎、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抗炎药效成分均与靶点蛋白分子对接结果良好。高效液相色谱法证明费菜中含有药效成分β-谷甾醇和没食子酸。实验验证结果表明,β-谷甾醇和没食子酸可显著降低促炎因子NO含量,提高抗炎因子IL-10含量(P<0.05),发挥抗炎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费菜通过调控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炎作用,为费菜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菜 抗炎 药效成分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五种放疗技术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庆怀 韩阿蒙 +3 位作者 杨森 李秀梅 赵健鑫 张彦秋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五种放疗技术后生存期和副作用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治疗的乳腺癌保乳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40例患者。第一组(3D-CRT组)选择3D-CRT技术,第二...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五种放疗技术后生存期和副作用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治疗的乳腺癌保乳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40例患者。第一组(3D-CRT组)选择3D-CRT技术,第二组(ff-IMRT组)选择ff-IMRT技术,第三组(VMAT组)选择VMAT技术,第四组(CRT+IMRT组)选择CRT+IMRT技术,第五组(CRT+VMAT组)选择CRT+VMAT技术。从患者保乳手术后,全组患者随访5年以上。随访后评价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疗效评价包括局部区域复发(LR)、远处转移(DM)、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副作用评价包括急性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皮炎和晚期放射性心脏损伤。结果五组患者间DM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CRT+VMAT组的DM率低于其他四组。CRT+VMAT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DFS、OS)明显高于其他四组(P<0.001)。CRT+IMRT组的0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VMAT组(P=0.048);CRT+VMAT组的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ff-IMRT组(P=0.015);CRT+VMAT组的2级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于VMAT组(P=0.032);CRT+VMAT组的2级晚期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率低于VMAT组的1级晚期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率(P=0.047)。结论CRT+VMAT技术的疗效优于3D-CRT,ff-IMRT,VMAT,CRT+IMRT四种放疗技术,放疗副反应低于CRT,ff-IMRT,VMAT,CRT+IMRT四种技术。CRT+VMAT技术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优先推荐CRT+VMAT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保乳术 放疗技术 放射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新中国17年“为人民服务”设计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13
作者 易建芳 黄志红 李秀梅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为人民服务”是延安文艺思想的重要成果。在建设新中国的背景下,新中国设计领域继承和强化、实践了这一思想,并拓展了新的服务方式。文章通过对设计历史文献的考证,梳理了新中国17年“为人民服务”设计思想的历史发展,并进一步探讨其... “为人民服务”是延安文艺思想的重要成果。在建设新中国的背景下,新中国设计领域继承和强化、实践了这一思想,并拓展了新的服务方式。文章通过对设计历史文献的考证,梳理了新中国17年“为人民服务”设计思想的历史发展,并进一步探讨其重要影响与当代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17年 为人民服务 设计思想
下载PDF
螺旋断层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彦秋 肖志清 +2 位作者 张庆怀 韩阿蒙 李秀梅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计划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30例,每例患者分别设计2种计划:在...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计划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肿瘤放疗科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30例,每例患者分别设计2种计划:在美国安科锐Hi-Art系统上(V5.1.6)设计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计划;在美国瓦里安Eclipse计划系统上(V15.6)设计7野三维调强放射治疗(7 Fields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7F-IMRT)计划。结果HT计划的计划靶体积适形度指数显著高于7F-IMRT计划,靶区剂量最大值显著大于7F-IMRT计划(P<0.05)。HT计划的对侧肺D5、心脏V_(10)、脊髓D_(max)、对侧乳腺D_(mean)均大于7F-IMRT计划(P<0.05),HT计划的双肺V_(30)、双肺V_(20)、双肺V_(10)、双肺V5、同侧肺V_(30)、同侧肺V_(20)、同侧肺V_(10)、同侧肺V5、心脏V_(30)、心脏V_(20)均显著小于7F-IMRT计划(P<0.05)。HT计划B-P的V_(20)、V_(25)、V_(30)、V_(35)、V_(40)、V_(45)、V_(50)均显著小于7F-IMRT计划(P<0.05)。HT计划和7F-IMRT计划单次计划中各射野机器跳数累加之和、单次治疗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计划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在靶区分布和危及器官剂量受量方面优于7F-IMRT计划,但治疗效率低于7F-IMRT计划,临床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放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放射治疗 剂量学 放疗计划
下载PDF
面向人脸验证的可迁移对抗样本生成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军梅 潘振雄 +2 位作者 李秀梅 袁珑 张鑫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42-1851,共10页
在人脸识别模型的人脸验证任务中,传统的对抗攻击方法无法快速生成真实自然的对抗样本,且对单模型的白盒攻击迁移到其他人脸识别模型上时攻击效果欠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可迁移对抗样本生成方法TAdvFace。TAdvFace采用注... 在人脸识别模型的人脸验证任务中,传统的对抗攻击方法无法快速生成真实自然的对抗样本,且对单模型的白盒攻击迁移到其他人脸识别模型上时攻击效果欠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可迁移对抗样本生成方法TAdvFace。TAdvFace采用注意力生成器提高面部特征的提取能力,利用高斯滤波操作提高对抗样本的平滑度,并用自动调整策略调节身份判别损失权重,能够根据不同的人脸图像快速地生成高质量可迁移的对抗样本。实验结果表明,TAdvFace通过单模型的白盒训练,生成的对抗样本能够在多种人脸识别模型和商业API模型上都取得较好的攻击效果,拥有较好的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验证 对抗样本 生成对抗网络 迁移性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研究
16
作者 潘丽云 李秀梅 +2 位作者 周鑫 王亮 陈光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工具,构建科学实用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理论依据,运用德尔菲函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立适用于消化内镜专科护理质...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工具,构建科学实用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理论依据,运用德尔菲函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立适用于消化内镜专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敏感性指标。结果构建了包括诊间与诊疗护士人数之比、内镜清洗质量合格率在内的19个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两轮函询后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6.87%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7和0.9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变异系数均<0.30,W值在指标内容重要性、数据收集可操作性、计算公式合理性上分别为0.117、0.104、0.139和0.146、0.098、0.14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消化内镜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测评工具,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护理 护理质量 敏感性指标 护理评价指标 质量评价 德尔菲咨询法
下载PDF
高校蒙古族舞蹈编创与交响乐元素融汇路径探究
17
作者 李秀梅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通过研究蒙古族舞蹈和交响乐的特点以及相关的艺术理论和创作方法,本文探讨了将两者有机结合的方式和策略。论文分析了蒙古族舞蹈和交响乐的共性和差异,并介绍了实践案例及其艺术效果和创作思路,指出了路径探究中面临的挑战和进一步研... 通过研究蒙古族舞蹈和交响乐的特点以及相关的艺术理论和创作方法,本文探讨了将两者有机结合的方式和策略。论文分析了蒙古族舞蹈和交响乐的共性和差异,并介绍了实践案例及其艺术效果和创作思路,指出了路径探究中面临的挑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希望本文为高校蒙古族舞蹈编创与交响乐元素的融汇提供参考,推动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舞蹈 交响乐元素 融汇路径 文化传承 路径探索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赤芍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豆佳红 王梓颖 +5 位作者 杨娟 周炜炜 张同存 何红鹏 戴小枫 李秀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9-1240,共12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赤芍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搜集赤芍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名转化;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氧化应激的相关基...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赤芍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搜集赤芍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名转化;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氧化应激的相关基因,利用Veeny在线平台获得赤芍与氧化应激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建立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和赤芍-靶点-氧化应激可视化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关键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赤芍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活性成分和信号通路;运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赤芍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到12个赤芍活性成分,包括黄芩素、β-谷甾醇、鞣花酸、豆甾醇、(+)-儿茶素等;赤芍活性成分与氧化应激靶点分别有76和4873个,其中赤芍与氧化应激交集靶点共69个,包括蛋白激酶B(AKT1)、转录因子AP-1(JUN)、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等;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提示,赤芍抗氧化应激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核因子κB(NF-κB)等多个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赤芍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β-谷甾醇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赤芍可能通过黄芩素、β-谷甾醇、鞣花酸等活性成分调控PI3K-Akt、NF-κB、白细胞介素-17(IL17)等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点来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抗氧化应激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常见酚酸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宇欣 刘魏魏 +4 位作者 杨娟 周炜炜 戴小枫 李秀梅 郑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40,共12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常见酚酸类化合物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STITCH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在线靶点筛选平台收集常见酚酸类化合物潜在靶点,并利用Cytoscape3.8.0软件构建酚酸类化合物...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常见酚酸类化合物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STITCH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在线靶点筛选平台收集常见酚酸类化合物潜在靶点,并利用Cytoscape3.8.0软件构建酚酸类化合物-靶点网络图。在GeneCard数据库、OMIM数据库收集免疫力相关靶点,与常见酚酸类化合物靶点取交集并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得到酚酸类化合物提高免疫力的核心作用靶点,将核心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最后,应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收集到常见酚酸类化合物36个,对应靶点496个,提高免疫力靶点16691个,二者取交集,获得酚酸类化合物增强免疫作用靶点454个,其中关键作用的靶点为SRC、MAPK1、HSP90AA1、AKT1、TP53等,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为迷迭香酸、迷迭香酸甲酯、鞣花酸、阿魏酸乙酯、芥子酸等。GO及KEGG分析结果显示,常见酚酸类化合物通过调控正调控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转录的正调控,DNA模板化、凋亡过程的负调节等生物过程,通过癌症通路、多聚糖肿瘤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发挥增强免疫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化合物与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良好,验证了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揭示常见酚酸类化合物通过调控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为酚酸类化合物的开发及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类化合物 免疫功能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