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等跨径钢板组合梁截面布置优化
1
作者 李立峰 侯坤 +2 位作者 邹德强 彭浩 李凌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0-517,共8页
为了实现钢板组合梁的标准化设计,达到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目的,以跨径30 m的先简支后桥面连续钢板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中国钢-混组合梁桥的设计规范,以全桥造价及全桥钢材用量为目标函数,以钢板组合梁截面尺寸布置参数和主梁数量... 为了实现钢板组合梁的标准化设计,达到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目的,以跨径30 m的先简支后桥面连续钢板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中国钢-混组合梁桥的设计规范,以全桥造价及全桥钢材用量为目标函数,以钢板组合梁截面尺寸布置参数和主梁数量为设计变量,并以应力、变形、局部稳定和规范构造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钢板组合梁截面参数的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展开优化分析.优化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稳定可靠、效率高,依托工程的结构截面布置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当桥宽和车道布置不变时,采用6梁式截面的全桥造价最少,相对原始设计截面可节省约13%的费用;采用4梁式截面的全桥钢材用量最少,为128.65 kg/m^(2),相对原始设计截面可节省约27%的钢材用量.优化结果可为中等跨径钢板组合梁桥的截面设计提供参考.通过经济性分析发现,当主梁间距分别取约2.3、3.2、4.8 m时,跨高比的经济取值分别为20~23、18~21、1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桥梁 截面优化 经济性优化 钢板组合梁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UHPC无腹筋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立峰 房宇超 +1 位作者 叶萌 金未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研究体外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设计了3片体外预应力UHPC无腹筋梁,剪跨比分别为1.44、2.56、3.67,采用四点加载的方式进行抗剪性能试验,获得了试验梁的荷载-位移关系、荷载... 为研究体外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设计了3片体外预应力UHPC无腹筋梁,剪跨比分别为1.44、2.56、3.67,采用四点加载的方式进行抗剪性能试验,获得了试验梁的荷载-位移关系、荷载-应变关系、破坏形态以及极限抗剪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UHPC无腹筋梁的抗剪破坏方式均表现为脆性破坏,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试验梁破坏形态依次表现为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剪拉破坏;剪跨比越大,斜裂缝的数量越少、倾角越小,试验梁的极限抗剪承载力越小,且减小趋势变缓。基于极限平衡法推导了体外预应力UHPC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验算了14片无黏结预应力UHPC梁的抗剪承载力,该公式适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抗剪性能 试验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 体外预应力 抗剪承载力
下载PDF
断块油藏高含水井关井后剩余油再动用运移规律微观模拟
3
作者 孔维军 李立峰 +4 位作者 张建宁 苏书震 师国记 黄耀 张美丹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基于微观可视化光刻玻璃模型,从微观角度定性、定量研究了断块油藏高含水井关井后剩余油再动用运移规律,并开展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水驱后关井期间剩余油再动用类型主要为滴状、柱状和簇状。关井期间剩余油会沿模型倾斜方向向高... 基于微观可视化光刻玻璃模型,从微观角度定性、定量研究了断块油藏高含水井关井后剩余油再动用运移规律,并开展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水驱后关井期间剩余油再动用类型主要为滴状、柱状和簇状。关井期间剩余油会沿模型倾斜方向向高部位运移聚集,有利于后续水驱阶段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地层倾角的增大、原油黏度的减小有利于剩余油再动用;关井时间的增加有利于剩余油向高部位采出端接近聚集;后续水驱阶段注入速度的增大会增加波及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断块油藏 剩余油再动用 运移规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试论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三大价值转向
4
作者 罗立祝 李立峰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马克思主义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主张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应得到全面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在教育需求、教育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迫切要求... 马克思主义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主张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应得到全面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在教育需求、教育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更加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迫切要求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实现三大价值转向:科学选才观由单一高考总分标准转向以高考分数为主、兼顾多元标准,公平选才观由片面追求形式公平转向更加注重实质公平,高效选才观由一档一投录取转向一档多投、智能匹配。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专长特长与高校多样化特色专业的稳定匹配,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 高考改革 高校招生录取制度 价值转向
下载PDF
带波形钢板的UHPC免模板湿接缝抗弯模型试验研究
5
作者 黄心仪 李立峰 +2 位作者 王连华 王哲宇 蒋德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针对预制装配式桥梁中桥面板湿接缝处的受力特点和现有接缝构造形式,提出一种以预埋波形钢板为底模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免模板湿接缝构造形式,解决接缝现场支模问题。为研究新型接缝的力学性能,设计... 针对预制装配式桥梁中桥面板湿接缝处的受力特点和现有接缝构造形式,提出一种以预埋波形钢板为底模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免模板湿接缝构造形式,解决接缝现场支模问题。为研究新型接缝的力学性能,设计了5片试验梁,以钢纤维含量为试验参数,开展四点弯曲全过程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梁主裂缝均位于预制段,发生弯曲破坏,接缝段未产生较大破坏;提高钢纤维含量可以增强UHPC-NC(Normal Concrete)界面黏结,提升接缝的抗裂性能,但对结构的抗弯承载力影响较小;钢纤维含量为1.0%的免模板接缝梁抗裂性能仅次于UHPC整体梁,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化、造价经济等优点,说明该接缝构造形式运用于实际工程中是可行和可靠的;UHPC钢纤维含量建议取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超高性能混凝土 弯曲性能试验 预制桥面板 湿接缝 抗裂性能
下载PDF
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工字形梁抗剪性能试验
6
作者 李伟东 邹德强 +2 位作者 潘泽宇 李立峰 齐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2-1250,共9页
为了研究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工字形梁的抗剪性能和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设计并完成了3片预应力UHPC工字形梁的单点加载试验,获得了试验梁的荷载-位移曲线、破坏模式和裂缝分布特征等关键结果;... 为了研究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工字形梁的抗剪性能和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设计并完成了3片预应力UHPC工字形梁的单点加载试验,获得了试验梁的荷载-位移曲线、破坏模式和裂缝分布特征等关键结果;基于试验结果,结合法国UHPC规范、瑞士UHPC规范、中国公路桥梁规范及公路桥涵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规范意见稿计算了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分析了各个规范的适用性。此外,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modified compression filed theory,MCFT),分别采用Mohr-Coulomb准则和Rankine准则,计算了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并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表明:预应力UHPC工字梁的抗剪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加而减小,箍筋对于抗剪承载力影响较大;各国规范对UHPC梁的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较为保守。采用Mohr-Coulomb准则的计算结果较Rankine准则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更为接近;特别是小剪跨比的试验梁,处于弯剪复合状态,Mohr-Coulomb准则考虑了受压区UHPC法向和切向应力的影响,更为接近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超高性能混凝土 工字梁 MCFT 抗剪承载力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连续箱梁桥结构性能分析
7
作者 石云冈 李立峰 +1 位作者 钟卫 皮立军 《交通科技》 2024年第2期60-64,共5页
为解决传统预应力混凝土PC箱梁桥跨中挠度过大和腹板开裂的难题,文中提出“大跨径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连续箱梁桥”的新桥型结构,通过有限元建模和计算分析,对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连续箱梁桥结构性能进行研究,并论述该桥型结构的性能优... 为解决传统预应力混凝土PC箱梁桥跨中挠度过大和腹板开裂的难题,文中提出“大跨径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连续箱梁桥”的新桥型结构,通过有限元建模和计算分析,对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连续箱梁桥结构性能进行研究,并论述该桥型结构的性能优势。研究表明,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连续箱梁桥具有以下特性:(1)结构恒载内力占比明显降低;(2)结构沉降适应性较好;(3)结构横向刚度弱于竖向;(4)偏载对顶板应力影响明显,对底板应力影响次之,对主梁竖向位移影响小;(5)该桥型结构在梁高、顶板厚度和顶板横向预应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随着UHPC材料的推广应用,波形钢腹板-UHPC组合连续箱梁有望成为大跨连续梁桥具有竞争力的桥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超高性能混凝土 组合箱梁 结构性能
下载PDF
基于几何控制法的钢箱梁制造尺寸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立峰 郑舜航 +2 位作者 李积泉 路云强 蒋启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97-1705,共9页
钢箱梁制造尺寸的计算是确保大跨非对称混合梁桥整体吊装顺利合龙、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要求的关键.基于几何控制法,以四跨非对称混合体系梁桥为研究对象,以匹配断面平行对接为控制依据,提出倾角补偿的方法.计算钢箱梁端面的制造倾角,提出... 钢箱梁制造尺寸的计算是确保大跨非对称混合梁桥整体吊装顺利合龙、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要求的关键.基于几何控制法,以四跨非对称混合体系梁桥为研究对象,以匹配断面平行对接为控制依据,提出倾角补偿的方法.计算钢箱梁端面的制造倾角,提出顶、底面配切长度的计算方法,确定钢箱梁制造尺寸.结果表明:钢箱梁整体吊装顺利,第一主跨合龙时2个匹配断面顶、底板相对缝宽分别为8、5 mm,第二主跨的相对缝宽分别为2、5 mm,各个匹配断面的相对缝宽均小于设计限值15 mm,实现了平行对接;合龙后实测主梁线形平顺,最大标高误差不超过3 cm,验证了钢箱梁制造尺寸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混合梁 几何控制 制造尺寸 平行对接 整体吊装
下载PDF
基于易损性的大跨度斜拉桥黏滞阻尼器参数优化
9
作者 李立峰 李名华 胡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87-94,102,共9页
大跨度斜拉桥黏滞阻尼器的参数设计通常基于特定地震波的单一构件性能优化,未考虑地震动随机性的影响,以及构件间的相对损伤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易损性和响应面的参数优化方法: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例,采用OpenSees建立非线性动... 大跨度斜拉桥黏滞阻尼器的参数设计通常基于特定地震波的单一构件性能优化,未考虑地震动随机性的影响,以及构件间的相对损伤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易损性和响应面的参数优化方法: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例,采用OpenSees建立非线性动力模型,基于易损性分析理论评估不同黏滞阻尼器参数下的斜拉桥抗震性能,利用响应面拟合阻尼器参数与易损性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以系统易损性最小、损伤路径合理为目标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速度指数一定时,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各支座的抗震性能单调递增,桥塔和斜拉索的抗震性能先增后减,过渡墩和辅助墩的抗震性能变化很小,基本不受阻尼器参数的影响;斜拉桥黏滞阻尼器的最优参数是桥塔与支座抗震性能综合最优的结果;未优化构件损伤路径所得参数的系统抗震性能更优,但损伤路径并不合理,会高估斜拉桥的实际抗震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跨度斜拉桥 黏滞阻尼器 易损性分析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乡村生活圈可持续供给的规划路径与实践
10
作者 李立峰 梁伟研 +1 位作者 祝文明 张秋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基于级差地租、城乡要素流动规律等理论基础和农村“三块地”制度变革等政策背景,分析乡村地区在“级差扰动、要素循环、服务升级”方面产生可持续供给方式的内在潜力,探索乡村生活圈推进可持续供给的转变趋势。以此为基础,提出乡村振... 基于级差地租、城乡要素流动规律等理论基础和农村“三块地”制度变革等政策背景,分析乡村地区在“级差扰动、要素循环、服务升级”方面产生可持续供给方式的内在潜力,探索乡村生活圈推进可持续供给的转变趋势。以此为基础,提出乡村振兴示范带与乡村生活圈“圈带协同”的规划路径,基于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空间的增值收益,支持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营建,并从空间载体、梯度联动、共享机制等方面进行思路演绎与实践论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活圈 乡村振兴示范带 公共服务设施供给 共同富裕 陆丰市
下载PDF
基于外植体生理复幼的麻栎茎段无菌离体培养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艳 郎庆龙 +6 位作者 夏兴宏 高伟 王连珍 李立峰 孙娟 费滕 滕雪莹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1-209,共9页
以离体休眠枝条复幼处理后的萌芽茎段为外植体,开展20年生成龄麻栎的离体再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1/2 MS+3.0 mg/L 6-BA+2.0 mg/L KT+0.2 mg/L IBA为优选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可达69.70%;继代培养,以1/2 MS+2.0 mg/L 6-BA... 以离体休眠枝条复幼处理后的萌芽茎段为外植体,开展20年生成龄麻栎的离体再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1/2 MS+3.0 mg/L 6-BA+2.0 mg/L KT+0.2 mg/L IBA为优选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可达69.70%;继代培养,以1/2 MS+2.0 mg/L 6-BA+2.0 mg/L KT+0.2 mg/L IBA为优选增殖培养基,芽增殖系数约为2.0,但茎尖死亡率高,影响不定芽的连续继代。在影响继代苗茎尖死亡率的各试验因素中,培养基种类、继代转接时间、培养基中氯化钙浓度、硼酸浓度对继代培养中不定芽茎尖死亡率均有显著影响。WPM培养基中,继代培养23 d,硼酸质量浓度为12.4 mg/L,茎尖死亡率最低(13.06%)。在改良WPM+0.3 mg/L IBA+0.2 mg/L NAA的培养基上,成龄麻栎继代苗生根率最高(19.91%)。本试验为麻栎树种改良及无性快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生理复幼 增殖培养 茎尖死亡 生根
原文传递
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生长性状比较研究
12
作者 于艳 郎庆龙 +5 位作者 李立峰 孙娟 王连珍 费滕 高伟 夏兴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3-618,共6页
为了探明麻栎组培苗早期生长性状与实生苗的差异,为麻栎组培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为材料,比较二者移栽成活率、生长性状、苗高、地径、根长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的移栽成活率无显著差... 为了探明麻栎组培苗早期生长性状与实生苗的差异,为麻栎组培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为材料,比较二者移栽成活率、生长性状、苗高、地径、根长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的移栽成活率无显著差异。组培苗比实生苗侧枝数量多,枝干开张角度大,根系粗壮,根的数量多,侧根发达。组培苗早期生长缓慢,苗龄5个月时苗高、地径、根长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实生苗,其中苗高比实生苗低33.40%,地径比实生苗低11.54%,地上部分干重比实生苗低37.26%,地下部分干重比实生苗低51.75%;苗龄11个月后,组培苗生长势优势明显;苗龄34个月时,组培苗的地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都显著高于实生苗,其中地径比实生苗粗6.92%,地上部分干重比实生苗高15.57%,地下部分干重比实生苗高11.04%。虽然苗龄5~22月时苗高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但22个月后组培苗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实生苗。苗龄5~34个月期间,组培苗的根长始终低于实生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实生苗 组培苗 生长性状
下载PDF
辽东山区柞园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研究
13
作者 费滕 郎庆龙 +5 位作者 夏兴宏 王连珍 孙娟 高伟 李立峰 于艳 《中国蚕业》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探索辽东山区柞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选择3个标准柞园内3枝龄的辽东栎、蒙古栎、麻栎、槲树,对柞园生态系统内柞树、草本植物、灌木植物等的N、P、K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柞园生态系统的物质投入、贮存、归还、输出状况,并据... 为了探索辽东山区柞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选择3个标准柞园内3枝龄的辽东栎、蒙古栎、麻栎、槲树,对柞园生态系统内柞树、草本植物、灌木植物等的N、P、K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柞园生态系统的物质投入、贮存、归还、输出状况,并据此建立了柞园物质流动模型。结果显示:柞园每年贮存的物质总量,N、P和K分别为118.56 kg/hm^(2)、8.98 kg/hm^(2)和62.64 kg/hm^(2);其中N的贮存量为柞树63.43%,草灌植物36.57%;P的贮存量为柞树75.81%,草灌植物24.19%;K的贮存量为柞树68.22%,草灌植物31.78%。柞园生态系统归还物中柞树的枯枝落叶N归还量为9.34 kg/hm^(2),P归还量为0.75 kg/hm^(2),K归还量为2.97 kg/hm^(2);草灌植物的枯枝落叶中N归还量为2.79 kg/hm^(2),P归还量为0.16 kg/hm^(2),K归还量为1.56 kg/hm^(2);柞蚕粪中N归还量为21.16 kg/hm^(2),P归还量为3.42 kg/hm^(2),K归还量为14.20 kg/hm^(2)。向系统外输出的N、P、K分别为53.24 kg/hm^(2)、3.42 kg/hm^(2)和21.26 kg/hm^(2),其中N从柞蚕茧壳输出量占55.13%、从柞树枝干输出量占35.89%、从草灌植物输出量占8.98%,P从柞蚕茧壳输出量占22.51%、从柞树枝干输出量占71.93%、从草灌植物输出量占5.56%,K从柞蚕茧壳输出量占6.82%、从柞树枝干输出量占85.94%、从草灌植物输出量占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园 生态系统 物质流动 物质循环 生物量 模型 转化效率
下载PDF
准确领会以学促干的实践要求
14
作者 李立峰 《群众》 2023年第15期24-25,共2页
今年7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深刻阐释“以学促干”的丰富内涵,强调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并从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 今年7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深刻阐释“以学促干”的丰富内涵,强调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并从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提供了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 主题教育 干事创业 精气神 知信行 政绩观 造福人民 狠抓落实
下载PDF
基于组态软件和模糊控制的分娩母猪舍环境监控系统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李立峰 武佩 +2 位作者 麻硕士 鲁珊珊 宣传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1-236,共6页
为解决北方寒冷地区分娩母猪对猪舍环境的要求,该文研究了一种舍内环境监测和控制系统。该系统综合考虑舍内温度、湿度、氨气浓度及其相互影响,利用组态软件、模糊控制技术和解耦控制技术,通过机械通风系统和热水采暖系统实现了舍内环... 为解决北方寒冷地区分娩母猪对猪舍环境的要求,该文研究了一种舍内环境监测和控制系统。该系统综合考虑舍内温度、湿度、氨气浓度及其相互影响,利用组态软件、模糊控制技术和解耦控制技术,通过机械通风系统和热水采暖系统实现了舍内环境的智能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行且实用,在保证舍内所需温度基本恒定的条件下(舍内温度控制的最大相对误差为5.5%),也能使舍内相对湿度和氨气浓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 环境监控 组态 模糊控制 解耦控制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中等跨径RC连续梁桥系统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73
16
作者 李立峰 吴文朋 +1 位作者 黄佳梅 王连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中等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桥梁结构形式,地震作用下该类桥梁的破坏主要体现在桥墩、桥台和支座位置。以一典型多跨连续梁桥为例,考虑材料强度和上部结构容重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建立了10个桥梁... 中等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桥梁结构形式,地震作用下该类桥梁的破坏主要体现在桥墩、桥台和支座位置。以一典型多跨连续梁桥为例,考虑材料强度和上部结构容重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建立了10个桥梁样本。根据场地类型从PEER强震数据库中选取100条地震波来模拟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并与10个桥梁样本随机组合。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后得到结构的响应,并分别定义了各构件的四种极限破坏状态,采用传统可靠度概率方法形成了桥墩、桥台和支座的易损性曲线,并运用联合失效概率方法研究了结构的系统易损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桥梁的支座比墩柱、桥台更容易遭受地震破坏,尤其是桥台处活动支座;采用一阶界限法和二阶界限法计算的结构系统失效概率均大于各构件破坏概率,显然用结构系统易损性来评估桥梁抗震性能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桥梁 系统易损性 易损性曲线 中等跨径连续梁桥
原文传递
板式橡胶支座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41
17
作者 李立峰 吴文朋 +1 位作者 黄佳梅 王连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共6页
以一中等跨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橡胶支座的滞回特性曲线以及全桥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强震数据库中选取100条地震波,进行了一系列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了橡胶支座的位移反应.根据基于性能的抗震设... 以一中等跨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橡胶支座的滞回特性曲线以及全桥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强震数据库中选取100条地震波,进行了一系列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了橡胶支座的位移反应.根据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和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提出了板式橡胶支座4种不同损伤状态损伤指标的确定方法,并由此拟合了谱加速度与支座相对位移延性比之间的关系.基于传统可靠度概率方法,建立了橡胶支座的易损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较其他构件更严重,且桥台支座比桥墩支座更容易遭受损坏;增加支座橡胶层厚度或改用聚四氟乙烯滑板支座能很好地改善桥台支座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板式橡胶支座 地震 易损性 地震破坏
下载PDF
扁平钢箱梁局部稳定模型试验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立峰 邵旭东 +1 位作者 易伟建 张欣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5,共6页
针对中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没有规定扁平钢箱梁加劲板的局部稳定计算的问题,为了掌握加劲板结构设计的安全度,以某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为例,进行了2个不同结构布置的扁平钢箱梁局部稳定模型试验,得到了模型的变形、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失稳... 针对中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没有规定扁平钢箱梁加劲板的局部稳定计算的问题,为了掌握加劲板结构设计的安全度,以某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为例,进行了2个不同结构布置的扁平钢箱梁局部稳定模型试验,得到了模型的变形、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失稳荷载、破坏形式;提出了考虑材料与几何双重非线性、初始几何缺陷、残余应力的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为大桥钢箱梁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扁平钢箱梁 模型试验 局部稳定 非线性分析 初始缺陷 残余应力
下载PDF
基于IDA的高墩大跨桥梁抗震性能评估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立峰 黄佳梅 +1 位作者 吴文朋 王连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7,共10页
高墩桥梁的地震响应与传统的中低墩桥梁有很大差别,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规范对此没有规定。为了合理评估高墩大跨桥梁的抗震性能,以一座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建立弹塑性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从PEER地震数据库中选取了15条地震... 高墩桥梁的地震响应与传统的中低墩桥梁有很大差别,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规范对此没有规定。为了合理评估高墩大跨桥梁的抗震性能,以一座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建立弹塑性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从PEER地震数据库中选取了15条地震记录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利用Ramberg-Osgood函数对控制参数进行统计,从而得到了结构概率分位值为10%、50%和90%的IDA曲线,结合定义的损伤状态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根据墩身最大曲率分布得到了塑性区域长度,提出了根据最大曲率分布估算墩顶目标位移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R-O函数统计得到的IDA概率分位曲线能很好地体现桥梁抗震性能,并能给出满足相应性能水准的可靠等级。在强震作用下,高墩结构塑性区域长度与各国规范计算结果吻合,按墩身最大曲率分布估算墩顶位移与IDA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弥补了规范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大跨桥梁 增量动力分析 性能评估 曲率分布 目标位移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剪力滞效应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李立峰 彭鲲 王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3,共6页
基于能量变分法原理推导了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在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计算公式,讨论了波高区混凝土的合理计算宽度取值问题;制作了2根模型梁、并进行了在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加载试验,通过实测箱梁翼板的纵向应... 基于能量变分法原理推导了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在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计算公式,讨论了波高区混凝土的合理计算宽度取值问题;制作了2根模型梁、并进行了在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加载试验,通过实测箱梁翼板的纵向应力分布来研究这种组合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剪力滞系数的理论值、模型实测值以及空间有限元计算值吻合良好,波高区混凝土按1倍波高进行取值计算时结果偏于安全;集中荷载相对于均布荷载而言,其剪力滞系数较大;结果证明了本文公式可用于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剪力滞效应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剪力滞效应 能量变分法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 模型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