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1
作者 陈杰 杨明慧 +6 位作者 贾会冲 张威 刘鑫 田刚 白东来 邢舟 李竞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共20页
华北克拉通保存有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相关的中元古代岩浆记录。本文综述了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时空分布、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讨论了各期次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论述了其对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裂解事件的指示意义... 华北克拉通保存有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相关的中元古代岩浆记录。本文综述了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A型花岗岩的时空分布、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讨论了各期次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论述了其对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裂解事件的指示意义。华北克拉通主要发育4期A型花岗岩:1)~1.78 Ga 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南缘熊耳裂陷槽和晋陕地区;2)~1.70 Ga 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和燕辽裂陷槽;3)~1.60 Ga 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南缘熊耳裂陷槽;4)~1.32 Ga 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和燕辽裂陷槽。这4期A型花岗岩均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可能与同期伸展作用导致岩浆底侵提供热源有关。整体具有造山后伸展到陆内裂谷环境的演化序列,且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A型花岗岩记录了4期主要的裂解事件,为华北克拉通参与了Columbia超大陆裂解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umbia超大陆 A型花岗岩 华北克拉通 中元古代 构造背景
下载PDF
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及资源化利用研究——以张集煤矿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竞赢 刘启蒙 杨明慧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4-263,共10页
由于煤炭开采活动大量矿井水被抽排至地面,造成严重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发展“绿色矿业”理念,探寻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以淮南煤田张集煤矿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矿区不同来源矿井水共82个水样,并选取Ca^(2+)、Mg^(2+)、Na^(+)... 由于煤炭开采活动大量矿井水被抽排至地面,造成严重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发展“绿色矿业”理念,探寻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以淮南煤田张集煤矿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矿区不同来源矿井水共82个水样,并选取Ca^(2+)、Mg^(2+)、Na^(+)+K^(+)、Cl^(−)、SO_(4)^(2-)、CO_(3)^(2−)、HCO_(3)^(-)七大离子和pH、TDS、EC、TH共11个指标作为水质检测依据,探讨了张集煤矿矿井水的一般水化学特征、主要离子成分、离子含量动态变化特征,并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矿区水样的水化学特征,然后依据水化学分析结果对矿井水进行水质评价,并按照“分级分类”标准进行水质等级划分,得到矿井水初步利用途径,最后计算水样钠吸附比(SAR),建立钠吸附比(SAR)和EC关系,划分张集煤矿矿井水盐渍化和钠毒害风险等级,最终判定研究区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得出结论:张集煤矿矿井水TDS含量为255.47~7291.74 mg/L,平均值高达2346.60 mg/L,严重超标,其中离子组成含量贡献度最高的是Na^(+)和K^(+);按照“分级分类”标准划分的水质分级结果为研究区Ⅴ类矿井水占比高达81%;钠吸附比(SAR)和EC关系显示,79.3%的水样点分布在S3-E4区和S4-E4区,说明张集煤矿矿井水存在较高的盐渍化和钠毒害风险,不适宜用做农业用水,矿井水水域只可作为一般工业用水区、人体非直接接触娱乐用水区或者一般景观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煤田 矿井水资源化 水化学分析 水质分级 钠毒害风险
下载PDF
陆内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及活动性分析
3
作者 李竞赢 杨明慧 +1 位作者 田刚 陈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3-75,共3页
为探求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区块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碳酸盐岩储层油气储集和运移的控制作用,本研究基于大牛地区块约2000 m^(2)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提取多种地震属性,择取断裂表征效果较好的相干和倾角属性指导断层解译。本研究首次... 为探求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区块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碳酸盐岩储层油气储集和运移的控制作用,本研究基于大牛地区块约2000 m^(2)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提取多种地震属性,择取断裂表征效果较好的相干和倾角属性指导断层解译。本研究首次识别和判定大牛地区块北侧发育的条大型走滑断裂,并将其命名为台格庙断裂,主要发育层位为奥陶系碳酸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变形 走滑断裂 断裂活动性 碳酸盐岩
下载PDF
煤层底板隐伏陷落柱突水预测及采前注浆加固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志钢 刘启蒙 +3 位作者 柴辉婵 琚棋定 李竞赢 饶家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华北型煤矿开采受底板岩溶强含水层威胁,通过对淮南张集矿1613A工作面底板隐伏岩溶陷落柱突水危险性分析,采用FLAC3D方法模拟采动条件下岩溶陷落柱活化过程。模拟结果显示:陷落柱上方的煤层底板岩体发生塑性变形,导致陷落柱附近岩体失稳... 华北型煤矿开采受底板岩溶强含水层威胁,通过对淮南张集矿1613A工作面底板隐伏岩溶陷落柱突水危险性分析,采用FLAC3D方法模拟采动条件下岩溶陷落柱活化过程。模拟结果显示:陷落柱上方的煤层底板岩体发生塑性变形,导致陷落柱附近岩体失稳,陷落柱筒壁产生局部剪切破坏,剪切破坏位置易导致奥灰强含水层发生陷落柱突水。采前采用注浆方法改造岩溶陷落柱,对改造后的陷落柱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内部注浆岩体对陷落柱筒壁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抑制了筒壁位置剪切破坏的发生,使有效隔水层厚度增大,降低了陷落柱突水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落柱 数值模拟 采矿工程 水文地质
下载PDF
基于GIS与熵值法的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竞赢 刘启蒙 +1 位作者 刘瑜 柴辉婵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5-119,共5页
为了对丁集矿13-1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进行合理的评价,探讨岩芯采取率、含水层厚度、脆塑性岩厚度比、隔水层厚度、断层影响带高度、渗透系数、断层分维7个影响顶板含水层富水性的主控因素,采用了GIS建立各主控因素专题图,然后运用熵值... 为了对丁集矿13-1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进行合理的评价,探讨岩芯采取率、含水层厚度、脆塑性岩厚度比、隔水层厚度、断层影响带高度、渗透系数、断层分维7个影响顶板含水层富水性的主控因素,采用了GIS建立各主控因素专题图,然后运用熵值法确定各主控因素的权重,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叠加各主控因素的归一化数据和权重值,获得富水性指数评价模型并建立富水性分区图,再计算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和建立顶板冒裂程度分区图,最后分别对富水性分区和顶板冒裂程度分区重新赋值,对赋值后的两个图进行复合叠加,获得顶板突水危险性分区图。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准确性较高,可以为矿井顶板水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熵值法 顶板突水 顶板含水层富水性 突水危险性
下载PDF
孙疃矿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凯旋 刘启蒙 +2 位作者 柴辉婵 张妹 李竞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79,共6页
为了研究孙疃矿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先后采集矿区内31组水样,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Gibbs模型以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孙疃矿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含水层pH值平均为8.4,水质... 为了研究孙疃矿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先后采集矿区内31组水样,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Gibbs模型以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孙疃矿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含水层pH值平均为8.4,水质呈弱碱性,各含水层中阳离子以K^++Na^+为主,阴离子以SO_4^(2-)和HCO_3^-为主,TDS平均为976.77mg/L,7-8煤、10煤上下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_3-Na+K型和HCO_3·Cl-Na+K型,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_3·ClNa+K·Mg型,奥陶系含水层水质类型为SO_4·HCO_3·Cl-Na+K·Ca·Mg型,水样在Gibbs图中的分布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各含水层中离子组成受岩石风化溶解控制,人类活动对水化学影响较小,离子比表明含水层中HCO_3^-、Na^+和K^+主要来自钾长石、钠长石等硅酸盐类矿物的溶解,Ca^(2+)和Mg^(2+)主要受自碳酸盐以及硫酸类矿物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疃矿区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水质类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及演化过程新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刚 杨明慧 +4 位作者 宋立军 邢舟 白东来 陈杰 李竞赢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9,共17页
为了解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利用1∶20万航磁数据和地震资料,结合盆内基底岩样和周缘前寒武变质岩系的岩石组合、岩石磁性、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最新研究进展,分别对基底一级断裂和基底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明确盆内基底各区... 为了解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利用1∶20万航磁数据和地震资料,结合盆内基底岩样和周缘前寒武变质岩系的岩石组合、岩石磁性、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最新研究进展,分别对基底一级断裂和基底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明确盆内基底各区时代属性基础上,尝试恢复了基底古元古代的构造演化过程.盆地基底结构整体上受4条一级断裂控制,将其分为5个二级构造单元.各构造单元岩性为周缘太古-古元古界向盆内的延伸,高航磁异常带主要由太古宙块体反映,负航磁异常带主要由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反映,显示北东横向分块的特征.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包括>2.2 Ga北部洋壳俯冲早期阶段、~2.2~1.95 Ga俯冲-弧后NE向伸展-表壳岩类沉积阶段、~1.95~1.85 Ga阴山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碰撞-弧后NE向伸展区闭合-形成西部陆块阶段、~1.85~1.80 Ga东部陆块与西部陆块东部碰撞-NE向构造被改造-形成近南北向中部造山带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过程 基底结构 基底断裂 航磁数据和地震资料 鄂尔多斯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区块板内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威 杨明慧 +6 位作者 李春堂 李竞赢 孙涵静 崇荔萍 陈杰 田刚 邢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67-2280,共14页
克拉通盆地板内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岩溶及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鄂尔多斯盆地主体斜坡区断裂隐蔽性强、分布杂乱,解析难度大,目前研究薄弱,制约了对盆地构造演化及多层系立体成藏认识.为此,以油区构造解析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鄂尔多斯盆... 克拉通盆地板内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岩溶及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鄂尔多斯盆地主体斜坡区断裂隐蔽性强、分布杂乱,解析难度大,目前研究薄弱,制约了对盆地构造演化及多层系立体成藏认识.为此,以油区构造解析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大牛地区块三维地震数据的精细解释,配置并厘定了研究区走滑断裂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为盆内碳酸盐岩层系走滑断裂整体研究及控藏作用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大牛地区块发育4条不同走向的走滑断裂,即近NS-NNE向石板太断裂、NW向秃尾河断裂和小壕兔断裂、NEE向台格庙断裂,具有垂向分层、走向分段特征.(2)大牛地区块走滑断裂的形成演化分为加里东-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及喜山期等4个阶段,其中,从加里东-海西期持续至印支期形成右阶左行台格庙断裂及左阶右行石板太断裂北段;燕山期形成左阶右行秃尾河断裂及右阶左行石板太断裂南段.(3)大牛地区块走滑断裂的形成背景和机制受周边板块相互作用影响,其中,石板太断裂北段与台格庙断裂构成的X型断裂体系与扬子板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挤压有关,而石板太断裂南段与秃尾河断裂构成的X型断裂体系则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挤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大牛地 鄂尔多斯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