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PCR技术采用多种基因特异标志跟踪检测小儿微小残留白血病研究
1
作者 顾龙君 况少青 +12 位作者 董硕 叶裕春 蒋慧 薛惠良 陈赛娟 陈竺 李筱骏 景虹 张宇舟 顾梅榆 姚慧玉 王玉龙 谢竞雄 《医学研究杂志》 1998年第4期19-20,11,共3页
应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6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抗原受体基因(TCRγ、TCRδ和IgH)重排和肿瘤融合基因(SIL-TAL-1,BCR-ABL,AF4/HRX,和HRX/ENL)
关键词 跟踪检测 融合基因 基因重排 受体基因 基因标记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儿 微小残留白血病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下载PDF
用PCR技术采用多种基因特异标志跟踪检测儿童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研究
2
作者 顾龙君 顾梅榆 +9 位作者 薛惠良 况少青 张宇舟 陈竺 陈赛娟 董硕 叶裕春 李筱骏 蒋慧 景虹 《中国肿瘤》 CAS 1997年第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白血病 PCR技术 抗原受体基因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红细胞生成素活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裕春 李筱骏 +7 位作者 赵学军 赵金彩 宋得莲 任梅玉 谢丽英 顾龙君 薛惠良 陈蓉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9,共3页
用小鼠胎肝细胞为靶细胞的3H-TdR掺入法,测定了68例正常人和87例急性白血病(AL),3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活性。正常值为5.7±3.6mU/ml,男女间无明显差别。87例AL中,59... 用小鼠胎肝细胞为靶细胞的3H-TdR掺入法,测定了68例正常人和87例急性白血病(AL),3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活性。正常值为5.7±3.6mU/ml,男女间无明显差别。87例AL中,59例初始和复发期Epo含量为360.2±177.7mU/ml,与正常比较差异显著(P<0.001)。28例缓解期AL患者Epo含量10.8±5.8mu/ml,较正常人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AL各亚型间Epo含量无差别。AL患者Epo含量与外周血Hb含量呈负相关(P<0.005)。33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Epo增加,易发生骨髓转移的肿瘤,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Epo含量较其它肿瘤更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肿瘤 红细胞生成素
原文传递
用多种特异性基因标志跟踪检测儿童微量残留白血病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顾龙君 况少青 +12 位作者 董硕 叶裕春 蒋慧 薛惠良 陈赛娟 陈竺 李筱骏 景虹 张宇舟 顾梅榆 姚惠玉 王玉龙 谢竞雄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27-232,共6页
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以T细胞受体(TCR)γ、TCRδ、IgH基因的V-(D)-J结合部N顺序三种克隆特异基因标志;SIL-TAL-1、HRX基因相关的融合基因和bcr/ab1融合基因作为肿瘤特异标志,对23例急性淋... 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以T细胞受体(TCR)γ、TCRδ、IgH基因的V-(D)-J结合部N顺序三种克隆特异基因标志;SIL-TAL-1、HRX基因相关的融合基因和bcr/ab1融合基因作为肿瘤特异标志,对2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完全缓解后的微量残留病(MRD)作系统的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小儿ALL缓解后均存在MRD。6个月内复查的12例ALL中6例(50%)在缓解6个月内MRD测定阴性,18例(78.3%)在12个月内、19例(82.6%)在24个月内MRD测定阴性。若持续MRD检测阳性或由阴性转阳性则提示将发生骨髓复发。检测的灵敏度是10-2~10-6。提示白血病MRD的跟踪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性 急性 儿童 基因标志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玉龙 李筱骏 顾龙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0-72,共3页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一组单克隆抗体对58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进行研究。32例为B-ALL,10例为T-ALL,13例为“淋、髓或T、B同时表达的ALL”,3例是未分化白血病(AUL)。经三年生存概率... 应用流式细胞仪和一组单克隆抗体对58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进行研究。32例为B-ALL,10例为T-ALL,13例为“淋、髓或T、B同时表达的ALL”,3例是未分化白血病(AUL)。经三年生存概率的统计学处理,T-ALL明显低于B-ALL(P<0.01),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9∶1)。淋、髓或T、B同时表达的ALL又低于T-ALL和B-ALL(P<0.01),其中50%患儿在第1年内死亡,表明淋、髓或T、B同时表达的ALL病情凶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 免疫表型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重排及其用于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况少青 顾龙君 +12 位作者 董硕 黄秋花 叶裕春 李筱骏 徐羽中 沈大康 蒋慧 景虹 王玉龙 谢竞雄 顾梅榆 陈赛娟 陈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43-247,共5页
应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65例进行抗原受体(TCRγ、TCRδ、IgH)基因重排和肿瘤融合基因(SIL-TAL-1、bcr/abl、HRX)转录本的研究,发现96%的患者存在至少一种... 应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65例进行抗原受体(TCRγ、TCRδ、IgH)基因重排和肿瘤融合基因(SIL-TAL-1、bcr/abl、HRX)转录本的研究,发现96%的患者存在至少一种上述基因标记,对其中23例具有连续3次以上送检骨髓标本的患者进行微量残留病(MRD)检测。杂交试验显示,MRD可检出的敏感度在以肿瘤融合基因为标记的患者为10-4~10-6,在以抗原受体V-(D)-J结合部顺序为探针的患者为10-2~10-5。文中就选用多种基因标记,对ALL患儿进行有步骤、多方位筛查特异标记基因,并对同一患儿采用不同基因标记作MRD跟踪检测的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性 微量残留病 基因重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