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沙群岛鹦嘴鱼科耳石形态学物种鉴定的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康志鹏 李纯厚 +4 位作者 李纯然 王腾 赵金发 石娟 刘永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78,共10页
研究于2018—2021年在西沙群岛海域采集鹦嘴鱼样本,通过传统形态测量法选取的19个耳石形态指标和椭圆傅里叶分析法选取的77个椭圆傅里叶系数对其进行鉴别分析,探究耳石形态在鹦嘴鱼科物种鉴别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仅使用耳石形态指标... 研究于2018—2021年在西沙群岛海域采集鹦嘴鱼样本,通过传统形态测量法选取的19个耳石形态指标和椭圆傅里叶分析法选取的77个椭圆傅里叶系数对其进行鉴别分析,探究耳石形态在鹦嘴鱼科物种鉴别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仅使用耳石形态指标鉴别鹦嘴鱼时综合判别率为56.8%,低于仅使用椭圆傅里叶系数的63.1%和两种参数结合的75.7%;而结合两种参数对其4个属的综合判别率为88.6%,其中绚鹦嘴鱼属的判别率达到100%;15种鹦嘴鱼的耳石形态聚类结果与已有研究的进化树结果基本一致,特别是属层面的聚类,呈现高度一致,证实了耳石形态具有遗传的属性,也说明了耳石形态学用于鱼类物种鉴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将为西沙群岛鹦嘴鱼的基础研究提供科学资料,为鹦嘴鱼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形态 传统形态测量法 椭圆傅里叶分析法 鹦嘴鱼
下载PDF
永兴岛附近海域珊瑚礁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腾 刘永 +5 位作者 李纯厚 肖雅元 林琳 李纯然 谢雨芳 吴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4-683,共10页
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西沙永兴岛附近海域珊瑚礁鱼类,于2020—2021年对永兴岛上岸渔获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变化和演替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发现永兴岛附近海域珊瑚礁鱼类101种,隶属于5目21科,以鲈形目鱼类最多,... 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西沙永兴岛附近海域珊瑚礁鱼类,于2020—2021年对永兴岛上岸渔获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变化和演替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发现永兴岛附近海域珊瑚礁鱼类101种,隶属于5目21科,以鲈形目鱼类最多,占总种类的84.16%,生物量超总渔获物的90%;科级水平鹦嘴鱼科鱼类最多,达21种,生物量超总渔获物的45%。28种珊瑚礁鱼类是永兴岛附近海域主要捕捞对象,占总渔获物的80%以上。永兴岛附近海域珊瑚礁鱼类呈现过度捕捞,一是主要渔获物中的中大型鱼类均重偏小;二是本海域个体体型最大的鱼类出现较多消亡;三是肉食性鱼类大量消亡;四是植食性鱼类生物量占比超过了肉食性鱼类。永兴岛附近海域珊瑚礁鱼类已经演替到以植食性鱼类为主导的生态系统;大量海胆的出现,表明了这一珊瑚礁生态系统在进一步衰退,向以海胆为主导的生态系统演变。保护西沙永兴岛附近海域珊瑚礁鱼类已经刻不容缓,需要严格地控制本海域的捕捞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鱼类 种类组成 食性类型 个体大小 过度捕捞 演替 永兴岛
下载PDF
南沙美济礁海域隆背笛鲷繁殖和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腾 刘永 +5 位作者 李纯然 李纯厚 唐广隆 肖雅元 林琳 吴鹏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84,共7页
隆背笛鲷(Lutjanus gibbus)是一种肉质鲜美且经济价值高的珊瑚礁鱼类,其产卵集聚容易造成过度捕捞。以2020年7月在美济礁海域潜水捕捞采集的67尾隆背笛鲷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比、性成熟体长、卵径特征、繁殖力和食性等生物学特征,... 隆背笛鲷(Lutjanus gibbus)是一种肉质鲜美且经济价值高的珊瑚礁鱼类,其产卵集聚容易造成过度捕捞。以2020年7月在美济礁海域潜水捕捞采集的67尾隆背笛鲷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比、性成熟体长、卵径特征、繁殖力和食性等生物学特征,以期为这一珊瑚礁经济鱼类提供保护和管理的基础生物学数据。结果显示,隆背笛鲷雌雄比为2∶1;雌、雄性的50%性成熟体长(L_(50))分别为204.757和201.623 mm;IV期性腺卵径为0.176~0.419 mm(平均0.296 mm);卵径频率分布为单峰型。隆背笛鲷的繁殖力为51858~276205粒(平均139145粒),其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成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美济礁隆背笛鲷可摄食蟹、鱼、螺、贝和虾。稳定同位素研究显示隆背笛鲷的平均营养级为3.33,其食性随个体发育转变明显,如生态位变窄和营养级变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背笛鲷 繁殖力 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营养级 珊瑚礁
下载PDF
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现状——以苏宁金融为例
4
作者 李纯然 《现代商业》 2020年第4期108-109,共2页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开始急剧发展并且逐步影响我们生活,"全面"网络时代终于到来。互联网成为了未来各行各业都需要研究和发展的领域,在2010年前后,中国开始出现了互联网金融。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的金融风险管控的手段也...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开始急剧发展并且逐步影响我们生活,"全面"网络时代终于到来。互联网成为了未来各行各业都需要研究和发展的领域,在2010年前后,中国开始出现了互联网金融。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的金融风险管控的手段也随之改变,本文以苏宁金融为例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对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改革进程提出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互联网 风险管理 OTO
下载PDF
南海典型岛礁的鹦嘴鱼群落结构组成 被引量:3
5
作者 全秋梅 王腾 +4 位作者 刘永 郭家彤 谢雨芳 李纯然 李纯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33-2145,共13页
明确人类活动对鹦嘴鱼群落结构的扰动作用,可为鹦嘴鱼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20年7月在南海典型岛礁的调查数据显示,共发现鹦嘴鱼4属20种,其中,美济礁和晋卿岛均为14种,海南陵水9种。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 明确人类活动对鹦嘴鱼群落结构的扰动作用,可为鹦嘴鱼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20年7月在南海典型岛礁的调查数据显示,共发现鹦嘴鱼4属20种,其中,美济礁和晋卿岛均为14种,海南陵水9种。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均呈现美济礁(3.09、0.81、2.50)>晋卿岛(2.32、0.61、2.27)>海南陵水(1.66、0.52、1.44)的变化趋势。远海岛礁到近岸人口密度增加和生物多样性指数降低,表明美济礁、晋卿岛和海南陵水受到捕捞强度依次增强。另外,摄食功能群中易受到人类干扰的生物侵蚀类(excavators)鹦嘴鱼的数量和重量百分比依次为美济礁(28.96%、26.27%)>晋卿岛(15.86%、10.60%)>海南陵水(1.15%、0.51%);同样,对过度捕捞敏感的牧食类(browsers)也表现为美济礁(1.64%、0.82%)>晋卿岛(1.29%、0.76%)>海南陵水(0、0),摄食功能群结构组成的空间变化也反映了各区域捕捞压力的差异。进一步将各摄食功能群的鹦嘴鱼体长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即体长与Fishbase数据库中对应物种的最大体长的比值),发现晋卿岛>美济礁>海南陵水(P<0.05),该结果符合中度干扰假说,中度捕捞能降低物种的种内竞争,有利于晋卿岛的鹦嘴鱼获取更多的空间和食物资源,但长期的过度捕捞容易导致鹦嘴鱼个体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嘴鱼 中度干扰假说 摄食功能群 人类扰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