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nO_(2)电子传输层的n-i-p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岳晓鹏 赵兴 +6 位作者 闫慧琳 樊冰冰 黄浩 闫路遥 崔鹏 马峻峰 李美成 《发电技术》 CSCD 2023年第1期63-77,共15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由于光电转换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电池效率已从3.8%提升到25.7%。目前,对基于SnO_(2)电子传输层的n-i-p型平板结构电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存在着工艺可重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由于光电转换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电池效率已从3.8%提升到25.7%。目前,对基于SnO_(2)电子传输层的n-i-p型平板结构电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存在着工艺可重复性差、效率低等问题。针对n-i-p型平板结构PSCs的制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导电基底的选择、钙钛矿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电池存储环境。结果证明,上述参数对于电池均具有重要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吸收光谱分析了原因。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掺锡氧化铟基底,PbI_(2)退火温度70℃(1 min),胺盐溶液滴加后静置时间不超过5 s,存储湿度4.5%),器件平均效率达到21.85%,最高效率达到23.47%,迟滞可忽略,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研究结果可为制备重复性好、光电转换效率高的PSCs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 n-i-p SnO_(2) 高效率 可重复性
下载PDF
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微网多目标优化运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剑锋 郝晓光 +5 位作者 曾四鸣 陈永聪 张德隆 李美成 张妍 杨春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7,共10页
综合能源系统在实现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和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近年来诸多学者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但是,目前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较为局限,设备和模型种类较少,优化运行的目标函数单一。针对这... 综合能源系统在实现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和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近年来诸多学者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但是,目前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较为局限,设备和模型种类较少,优化运行的目标函数单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微网多目标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了运行成本、碳排放量和一次能源消耗的优化目标函数和系统的约束条件。其次,对比了传统分供系统与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成本,分析了电价改变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影响,基于权重分析法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了多目标运行优化。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所构建的综合能源系统可以有效运行,相较分供系统成本可节省13.47%以上的成本,电价变动对该综合能源系统中设备的运行有较大影响,优化后的权重比可以显著平衡各个目标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多能互补 优化运行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硅纳米线的PEDOT:PSS/Si杂化太阳电池结构优化及实验研究
3
作者 高中亮 耿奇 +4 位作者 王哲 高婷 李英峰 陈雷 李美成 《发电技术》 CSCD 2023年第5期685-695,共11页
硅纳米线(silicon nanowires,SiNWs)越长,光学性能越好,但这会使太阳电池的电学性能损失越来越大。采用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对PEDOT:PSS/Si杂化太阳电池的SiNWs进行优化,重点研究了SiNWs长度造成的表面复合速率和串联电阻对太阳电池性能... 硅纳米线(silicon nanowires,SiNWs)越长,光学性能越好,但这会使太阳电池的电学性能损失越来越大。采用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对PEDOT:PSS/Si杂化太阳电池的SiNWs进行优化,重点研究了SiNWs长度造成的表面复合速率和串联电阻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NWs长度的增加,表面复合主要影响开路电压,对太阳电池的性能影响较大;串联电阻主要影响填充因子,对太阳电池的性能影响较小。实验证明,当SiNWs长度为246nm左右时,PEDOT:PSS/Si杂化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最高,为12.88%。研究结果可为含SiNWs的硅基太阳电池的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线(SiNWs) PEDOT:PSS/Si杂化太阳电池 结构优化
下载PDF
“一”字型保偏光纤热应力致双折射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美成 熊敏 +3 位作者 刘礼华 王洪磊 萧天鹏 梁乐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9-362,共4页
采用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字型保偏光纤进行了研究。对保偏光纤的应力区与芯区的形状进行了观测,获得了它们的实际几何形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一"字型保偏光纤内的热应力分布,解释... 采用实验观测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字型保偏光纤进行了研究。对保偏光纤的应力区与芯区的形状进行了观测,获得了它们的实际几何形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一"字型保偏光纤内的热应力分布,解释了光纤芯区形变的原因,得到了由于热应力引起的光纤横截面的双折射的分布,并与相同应力区厚度的熊猫型保偏光纤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一"字型保偏光纤采用熊猫型保偏光纤1/5的应力区面积便能获得较高的应力双折射。同时,通过研究径向压应力与温度变化对"一"字型保偏光纤应力双折射的影响,得到了光纤能稳定工作的压应力与温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有限元法 热应力 双折射
原文传递
脉冲激光纳米薄膜制备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美成 陈学康 +2 位作者 杨建平 王菁 赵连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2000年第6期31-35,共5页
脉冲激光薄膜沉积 (PLD)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制膜新技术。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物理原理 ;探讨了脉冲激光沉积制膜的物理过程 ,激光作用的极端条件及等离子体羽辉形成的控制对薄膜成长的影响 ;评价了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多种功能材料薄... 脉冲激光薄膜沉积 (PLD)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制膜新技术。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物理原理 ;探讨了脉冲激光沉积制膜的物理过程 ,激光作用的极端条件及等离子体羽辉形成的控制对薄膜成长的影响 ;评价了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多种功能材料薄膜 ,特别是纳米薄膜及多层结构薄膜的制备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自行研制的设备 ,介绍了在PL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具分子束外延 (MBE)技术特点的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 (L MBE)。指出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探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薄膜成膜机理方面的作用 ,尤其是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在高质量的纳米薄膜和超晶格等人工设计薄膜的制备上显现出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制膜技术 纳米薄膜
原文传递
硅基PtSi纳米薄膜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美成 殷景华 +4 位作者 蔡伟 赵连城 陈学康 杨建平 王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7-239,共3页
PtSi红外探测器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器件.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硅基PtSi 薄膜的制备是高性能器件研制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溅射、分子束外延、脉冲激光沉积和激光分子束外延等制备PtSi 薄膜的方法。并... PtSi红外探测器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器件.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硅基PtSi 薄膜的制备是高性能器件研制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溅射、分子束外延、脉冲激光沉积和激光分子束外延等制备PtSi 薄膜的方法。并评述了PtSi红外探测器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纳米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激光分子束外延
下载PDF
分子束外延InAs量子点的RHEED实时原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美成 王禄 +2 位作者 熊敏 刘景民 赵连城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8年第8期470-475,479,共7页
介绍了利用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RHEED)方法在自组装InAs量子点制备过程中进行结构分析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工作的最新进展。从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在InAs量子点临界转变状态测定、量子点表面取向、量子点应力分布测定、量子点形核长大动力... 介绍了利用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RHEED)方法在自组装InAs量子点制备过程中进行结构分析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工作的最新进展。从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在InAs量子点临界转变状态测定、量子点表面取向、量子点应力分布测定、量子点形核长大动力学过程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可以看出RHEED在InAs量子点形成过程中对多种结构特征的原位分析具有突出优势。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作为分子束外延系统中的标准配置,已成为一种对InAs量子点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的简易而理想的分析测试工具。随着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以及衍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促进InAs量子点结构的精确表征水平的提高,进而实现更加理想结构的InA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 INAS量子点 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 实时原位 微结构分析
下载PDF
脉冲激光薄膜制备技术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美成 杨建平 +5 位作者 王菁 吴敢 李勇华 雷占许 赵连城 陈学康 《真空与低温》 2000年第2期63-70,共8页
脉冲激光薄膜沉积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制膜新技术。简要介绍了脉冲激光薄膜沉积技术的物理原理、独具的特点和研究发展动态。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纳米薄膜 红外探测器 硅化铂薄膜
下载PDF
MOCVD外延Al_2O_3基AlGaN/GaN超晶格的结构和光学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美成 邱永鑫 +1 位作者 李洪明 赵连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85-1388,共4页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红外透射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和光致发光试验,研究了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汽相沉积(MOCVD)的方法,在带有GaN缓冲层的蓝宝石(Al2O3)衬底上生长的AlGaN/GaN超晶格材料的微观结构、光吸收性质和...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红外透射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和光致发光试验,研究了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汽相沉积(MOCVD)的方法,在带有GaN缓冲层的蓝宝石(Al2O3)衬底上生长的AlGaN/GaN超晶格材料的微观结构、光吸收性质和发光特性。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GaN基材料均为纤锌矿六方结构,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质量,薄膜生长沿c轴择优取向。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超晶格试样的周期结构分布均匀,实际周期为13.3nm,且观察到高密度的位错存在于外延膜中。通过光学试验数据,确定了试样的光学吸收边都是在370nm附近,理论计算显示试样为直接跃迁型半导体,禁带宽度约为3.4eV。试样的折射率随光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计算表明消光系数的极小值位于370nm处。光致发光测试分析表明,超晶格有很好的发光性能,并发现存在黄带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aN/GaN超晶格 微观结构 吸收光谱 光致发光
下载PDF
纳米薄膜脉冲激光沉积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美成 赵连城 +2 位作者 杨建平 陈学康 吴敢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48,共5页
简要介绍了脉冲激光薄膜沉积 (PLD)技术的物理原理、独具的特点 ,并且介绍了在PLD基础上结合分子束外延 (MBE)特点发展起来的激光分子束外延 (L -MBE) ,以及采用L
关键词 脉冲激光薄膜沉积 PLD 激光分子束外延 L-MBE 硅基纳米 PtSi薄膜 薄膜科学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李美成 高中亮 +5 位作者 王龙泽 耿奇 李英峰 崔鹏 纪军 黄浩 《太阳能》 2021年第11期13-18,共6页
在当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下文简称为“‘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当前,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制造能力持续增强、产业链逐步完善、发展规模位居全球多个第一、技术化水平不断提升,但仍然面临基础... 在当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下文简称为“‘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当前,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制造能力持续增强、产业链逐步完善、发展规模位居全球多个第一、技术化水平不断提升,但仍然面临基础研发能力薄弱、专业人才供给不足、高效利用需进一步提升和缺少公共研发平台及大科学装置等挑战。本文针对当前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形势,梳理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对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绿色电力的高效利用能力、加快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的建议,以期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技术 光伏发电 碳达峰 碳中和 发展现状 前景展望
下载PDF
硅基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用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美成 赵连城 《半导体杂志》 1999年第4期23-30,共8页
综述当前GeSi/Si、GaAs/GaAlAs、HgCdTe、PtSi 和GaN 光电探测器用材料的工作原理、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新型薄膜外延技术—分子束外延(MBE) 制备的GeSi/Si 等人工超晶格材料倍受... 综述当前GeSi/Si、GaAs/GaAlAs、HgCdTe、PtSi 和GaN 光电探测器用材料的工作原理、特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新型薄膜外延技术—分子束外延(MBE) 制备的GeSi/Si 等人工超晶格材料倍受关注,硅基异质结量子阱材料成为新一代光电探测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超晶格 光电探测器 硅基
下载PDF
教育创新形势下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教育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美成 石飞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第1期25-25,共1页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为突破口,遵循创新性人才的发展规律,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践活动过程.鉴于我国高校的现状,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引入竞争机制和评价...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为突破口,遵循创新性人才的发展规律,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践活动过程.鉴于我国高校的现状,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引入竞争机制和评价体系,是实现研究型大学教育创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
下载PDF
保偏光纤应力元成分分布的电子探针分析及双折射的模拟计算
14
作者 李美成 刘礼华 +2 位作者 李祥鹏 萧天鹏 赵连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58-361,366,共5页
利用电子探针波谱仪(WDS)对保偏光纤的横截面进行了成分分析,得到了径向掺杂元素的分布以及应力区和芯区的实际几何形状.实验分析表明保偏光纤截面应力掺杂区成分分布比较明显,从背散射像可以看出,中心白色区域为光纤的Ge掺杂的芯部,两... 利用电子探针波谱仪(WDS)对保偏光纤的横截面进行了成分分析,得到了径向掺杂元素的分布以及应力区和芯区的实际几何形状.实验分析表明保偏光纤截面应力掺杂区成分分布比较明显,从背散射像可以看出,中心白色区域为光纤的Ge掺杂的芯部,两侧黑色区域为B掺杂的应力区.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得到光纤截面能谱图,从而得到光纤内的杂质种类,这也是和工艺过程中所掺杂的元素相对应的.同时,在测得的应力元形状的基础上,利用微元算法模拟计算双折射与应力元形状及掺杂元素浓度的关系,为新型应力元结构光纤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应力元 掺杂浓度 双折射
下载PDF
脉冲激光制备硅基超薄PtSi薄膜
15
作者 李美成 杨建平 +2 位作者 王菁 陈学康 赵连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5-286,289,共3页
用脉冲激光沉积制备了纳米级 Pt/Si异质层.对脉冲激光退火形成超薄 PtSi 薄膜进行了研究。对于 Pt、Si互扩散反应形成 Pt2Si和 PtSi的过程利用 XPS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XPS和AF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不同... 用脉冲激光沉积制备了纳米级 Pt/Si异质层.对脉冲激光退火形成超薄 PtSi 薄膜进行了研究。对于 Pt、Si互扩散反应形成 Pt2Si和 PtSi的过程利用 XPS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XPS和AF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不同参数激光退火形成的PtSi薄膜的结构特性进行观测。我们获得了均匀的、超薄连续的PtSi层且具有平滑的 PtSi/Si 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激光退火 纳米薄膜 Pt/Si薄膜
下载PDF
PtSi红外探测器材料制备技术
16
作者 李美成 蔡伟 +5 位作者 王中 赵连城 陈学康 杨建平 王菁 吴敢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4-237,共4页
介绍了溅射、分子束外延、脉冲激光沉积和激光分子束外延等 Pt Si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着重介绍了脉冲激光沉积和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纳米薄膜 PTSI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 PMMN 陶瓷
17
作者 李美成 宋威 +1 位作者 桂太龙 李燕飞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PbZrO3-PbTiO3(PZT)基四元系压电陶瓷(PMMN)。经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密度测试表明,材料主晶相为四方晶系,所得陶瓷致密,晶粒均匀,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PMMN压电陶瓷 四方晶系
下载PDF
特约主编寄语
18
作者 李美成 李和兴 《发电技术》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前,我国以新能源电力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形成,电源结构低碳化转型逐步加快,已经形成“风光领跑、多源协调”的格局。光伏、... 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前,我国以新能源电力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形成,电源结构低碳化转型逐步加快,已经形成“风光领跑、多源协调”的格局。光伏、风电等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氢能、生物质能以及其他能源形式也正经历蓬勃发展。新能源的高比例接入为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注入了高效环保、智慧灵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 一次能源消费 电源结构 全球共识 新能源 碳中和 能源转型 能源形式
下载PDF
磁控溅射氧化钒薄膜的相成分及电阻-温度特性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银玲 李美成 赵连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77-1080,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p-Si(100)衬底上制备了VOx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原子力显微镜(AFM)及四探针测试方法,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薄膜的相成分和电阻-温度特性的影响,并测试分析了薄膜的电学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制备...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p-Si(100)衬底上制备了VOx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原子力显微镜(AFM)及四探针测试方法,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薄膜的相成分和电阻-温度特性的影响,并测试分析了薄膜的电学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氧化钒薄膜具有较高的电阻温度系数及良好的电学热稳定性,可作为微测辐射热计的热敏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钒 电阻-温度特性 热稳定性 相变
下载PDF
薄膜太阳能电池硅衬底陷光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耿学文 李美成 赵连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1-754,共4页
制备高效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需要在整个太阳光谱范围内进行有效陷光和保持低反射率。最近,对于硅衬底的陷光结构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近年来硅衬底陷光结构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陷光结构制作的影响因素,展望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硅衬底... 制备高效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需要在整个太阳光谱范围内进行有效陷光和保持低反射率。最近,对于硅衬底的陷光结构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近年来硅衬底陷光结构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陷光结构制作的影响因素,展望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硅衬底陷光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能电池 硅衬底 陷光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