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美萱作品赏析
1
作者 李美萱 《河北画报》 2020年第24期5-5,共1页
下载PDF
陈湘君运用扶正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经验
2
作者 李美萱 茅建春 《北京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复杂多变,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难度大。陈湘君教授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特点同伏邪致病的特点相似,认为正气不足,伏邪存内是起病关键,正虚伏邪交争贯穿始终;治疗时采用扶正法,依据病情缓急,急性期养阴清解以防伏... 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复杂多变,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难度大。陈湘君教授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特点同伏邪致病的特点相似,认为正气不足,伏邪存内是起病关键,正虚伏邪交争贯穿始终;治疗时采用扶正法,依据病情缓急,急性期养阴清解以防伏邪传变,缓解期养阴益气、健脾补肾以托伏邪外出,治病求本,用药轻灵,能有效降低疾病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虚伏邪 扶正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新型小尺寸窄带偏振分光器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美萱 董连和 +1 位作者 张雷 冷雁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72-4075,共4页
在光纤通信中,为了在不改变调制波长范围的基础上仍能实现更多数据通道的波分复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小尺寸窄带偏振分光器,用于对现有的数据通信网络进行扩容以及提高光信号的信噪比。在该分光器上蒸镀了两种新设计的膜系,一层是窄带滤... 在光纤通信中,为了在不改变调制波长范围的基础上仍能实现更多数据通道的波分复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小尺寸窄带偏振分光器,用于对现有的数据通信网络进行扩容以及提高光信号的信噪比。在该分光器上蒸镀了两种新设计的膜系,一层是窄带滤光膜,另一层是偏振分光膜。采用TFCalc软件仿真,设计结果中窄带滤光膜的带宽约为0.4nm,偏振分光膜在1 530~1 560nm范围内对p光的通透性能优于99.8%。基于以上膜系设计在BK7光学玻璃上实际制备两组膜系,实验采用Agilent 8164-A型光波测量系统对经过膜后的光进行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窄带滤光膜的实际带宽优于0.4nm,增益平坦度小于-0.05dB,相比现有常见的0.8nm滤光膜具有更窄的带宽,可以实现在调制波长范围不变的条件下增大波分复用的数据通道总量。偏振滤光膜的实际p光透光率为99.6%,相比仿真值略低,但仍优于设计要求,相比传统分光器的光信号强度保留效果更好,具有更高的信噪比。综上所述,该分光器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膜系设计 窄带滤光膜 偏振分光
下载PDF
光刻照明系统中复眼透镜的设计及公差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美萱 王美娇 +2 位作者 王丽 冷雁冰 董连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2-847,共6页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为了实现NA=1.35,波长193 nm处分辨率达到45 nm的目标,需要对影响光刻照明均匀性的误差源进行详细分析最终确定公差范围。复眼透镜是使光束在系统掩膜面上形成矩形均匀照明区域的关键元件。采用CODE V软件设计了...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为了实现NA=1.35,波长193 nm处分辨率达到45 nm的目标,需要对影响光刻照明均匀性的误差源进行详细分析最终确定公差范围。复眼透镜是使光束在系统掩膜面上形成矩形均匀照明区域的关键元件。采用CODE V软件设计了复眼透镜对引起照明不均匀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复眼透镜组的设计方案和实际加工能力,给出X和Y向复眼曲率公差为±10%,后组曲率公差为±5%,前后组间隔公差为±50μm,位置精度偏心公差为±1μm,装配精度公差为±3μm。制定公差合理、可行,满足了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高均匀性、高能量利用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光刻 高均匀性照明 分辨率 光学设计 公差分析
下载PDF
1064nm光纤端面激光减反射膜的研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美萱 杨永亮 +1 位作者 付秀华 朱筱茵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4,共4页
针对导弹探测制导光源的特殊应用,通过对材料的选择、膜系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采用电子束真空镀膜及离子辅助沉积的方法,成功的在光纤端面为50μm的口径上镀制减反射膜。研究了膜层的应力匹配和低温镀膜时膜层的牢固性,并给出了光... 针对导弹探测制导光源的特殊应用,通过对材料的选择、膜系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采用电子束真空镀膜及离子辅助沉积的方法,成功的在光纤端面为50μm的口径上镀制减反射膜。研究了膜层的应力匹配和低温镀膜时膜层的牢固性,并给出了光纤端面测试前后结果的实例对比图和曲线。在以YAG激光器为光源的系统中,当激光器的工作电流为2000 mA时,光纤的输出功率比未镀膜时提高了5%,能够承受激光光源的照射和恶劣的环境测试,达到了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光纤增透膜 真空镀膜 离子辅助沉积
下载PDF
非球面技术在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美萱 王丽 +1 位作者 董连和 赵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4-239,共6页
NA1.35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核心设备,为了实现从Ar F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过一系列模块传输后到达掩模面的能量满足光刻曝光系统的要求,需要在系统中引入非球面透镜,以减少镜片数量,提高能量利用率。为解决现在非球面... NA1.35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核心设备,为了实现从Ar F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过一系列模块传输后到达掩模面的能量满足光刻曝光系统的要求,需要在系统中引入非球面透镜,以减少镜片数量,提高能量利用率。为解决现在非球面透镜具有的加工难度和控制精度不足的缺陷,设计出一种优化控制保证非球面加工和检测的方法。在光学系统设计中优化非球面的形状,保证非球面度,满足非球面变化率在可加工和检测的范围内,并控制非球面拐点的产生。照明系统中镜片数量最多的模块是耦合镜组,通过非球面的优化,镜片数量从12片减少到9片,系统能量利用率提高近25%。此外,提高了系统像质NA一致性,像方远心度,弥散斑直径和畸变,满足了曝光光学系统对掩模面的能量要求,故该非球面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可检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光刻 照明系统 非球面 优化控制
原文传递
多功能光纤端面激光宽带减反射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美萱 王丽 +2 位作者 王美娇 冷雁冰 董连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79-1283,共5页
在光学系统中,设计了 一种新型的近红外光纤宽带激光减反射膜,应用波段为8 0 0 -1300 mn,能够同时适用于多波段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并具备较高损伤阈值.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学材料,利用TFCalc软件仿真,调整最佳的工艺参数,采用热蒸发式真空... 在光学系统中,设计了 一种新型的近红外光纤宽带激光减反射膜,应用波段为8 0 0 -1300 mn,能够同时适用于多波段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并具备较高损伤阈值.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学材料,利用TFCalc软件仿真,调整最佳的工艺参数,采用热蒸发式真空镀膜机及R F离子源辅助沉积的方法,解决了小口径光纤端面的清洁和低温镀膜时膜层的牢固性等问题,实验采用Agilent CARY6000i 型光波测量系统对镀膜后的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减反射膜在800-1300 nm平均透射率为9 9 . 2 % .分别用单管808 nm、980 nm和1064 mn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测得多模光纤镀膜后的输出功率较镀膜前均有明显提高.该膜层有效地提高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与光纤的耦合效率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镀膜 多模光纤 减反射膜 半导体激光器 损伤阈值 耦合效率
下载PDF
浸没式光刻系统中光束传输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美萱 阚晓婷 +1 位作者 王美娇 李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00-1306,共7页
为实现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掩模面上高均匀照明性和不同照明模式,对照明系统中的光束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中的激光光束传输系统是光刻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光刻机性能。针对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特点,提出了采... 为实现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掩模面上高均匀照明性和不同照明模式,对照明系统中的光束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中的激光光束传输系统是光刻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光刻机性能。针对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特点,提出了采用球面镜和柱面镜组合的光学结构,进行了激光准直扩束系统的光学设计与仿真分析。此外,对设计的准直扩束系统进行了公差分析,以保证在加工和装调完成后光束的发散角和口径均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在系统完成的基础上对不同位置处的光斑尺寸进行测量。设计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光束在5~20 m传输光路范围内,不需要进行透镜间隔的调节,实现光斑大小和发散角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目标光束口径在(28. 5±0. 5) mm范围内,X方向发散角为1. 2 mrad,Y方向发散角为1. 84 mrad。通过分析发现,设计结果能够很好地满足指标的精度要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光刻照明系统 光束传输系统 柱面镜
下载PDF
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中非球面变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美萱 王丽 董连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8,共7页
设计了一种非球面变焦光学系统,解决了NA 1.35浸没式光刻照明技术中内外相干因子调节、能量利用率不足、模块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所设计的非球面变焦系统包括三个镜组、光阑面和像面.系统入瞳直径42mm,视场角1.89°,实现焦距范围700mm... 设计了一种非球面变焦光学系统,解决了NA 1.35浸没式光刻照明技术中内外相干因子调节、能量利用率不足、模块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所设计的非球面变焦系统包括三个镜组、光阑面和像面.系统入瞳直径42mm,视场角1.89°,实现焦距范围700mm^1 830mm,变倍比2.61,共使用七片透镜,并在三个凹面表面采用了非球面设计.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成像质量优良,点列图均方根直径均小于40μm,畸变均小于0.5%,设计结果满足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变焦光学系统 非球面 浸没式光刻 照明系统
下载PDF
黄淮海冬小麦春季低温灾害等级指标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美萱 霍治国 +2 位作者 孔瑞 江梦圆 米前川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6,共12页
为了明确黄淮海冬小麦春季低温胁迫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定量关系,基于减产率构建小时尺度低温灾害等级指标。通过检索及筛选的34篇试验文献中的1924组试验组数据和对照组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黄淮海地区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和... 为了明确黄淮海冬小麦春季低温胁迫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定量关系,基于减产率构建小时尺度低温灾害等级指标。通过检索及筛选的34篇试验文献中的1924组试验组数据和对照组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黄淮海地区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低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过程最低温度、积冷量为判识因子,根据约登指数确定减产率为0、10%和30%的临界阈值,构建并验证低温灾害等级指标。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受低温胁迫过程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共同影响,因所处发育阶段不同存在差异。按照减产率(0,10%]、(10%,30%]和(30%,100%]为分级标准,分别以过程最低温度和过程积冷量为判识因子构建并验证低温灾害等级指标,过程积冷量指标在不同发育期的判识准确率均高于过程最低温度指标。因此,基于过程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综合影响构建的判识因子能更好地表征冬小麦遭受低温灾害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低温灾害 产量 META分析
下载PDF
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机理
11
作者 李美萱 成建凤 +15 位作者 黄国勇 徐盛明 郁丰善 翁雅青 曹才放 温嘉玮 王俊莲 王春霞 顾斌涛 张袁华 刘斌 王才平 潘剑明 徐泽良 王翀 王珂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86-5094,共9页
尖晶石型镍锰酸锂(Li 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的工作电压平台为4.7V (vs.Li/Li^(+)),是目前输出电压最高、成本较低且环保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铝掺杂的镍锰酸锂(Li Ni_(0.45)Al_(0.05)Mn_(1.5)O_(4),简... 尖晶石型镍锰酸锂(Li 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的工作电压平台为4.7V (vs.Li/Li^(+)),是目前输出电压最高、成本较低且环保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铝掺杂的镍锰酸锂(Li Ni_(0.45)Al_(0.05)Mn_(1.5)O_(4),简称Al@LNMO)样品,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掺铝对镍锰酸锂电化学特性的影响。DFT计算结果表明,铝掺杂可以降低镍锰酸锂的带隙,提高其电导率。XRD和FTIR表征证明,合成的Al@LNMO的晶体结构为F3dm。此外,电化学循环测试表明,Al@LNMO在25℃和50℃温度下、1C倍率下的初始比放电容量分别为137.1m Ah/g、138.0m Ah/g;经过1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2.9%和79.1%;并且,Al@LNMO在50℃下的容量保持率与在25℃下的容量保持率相近。这表明Al@LNMO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掺杂镍锰酸锂 电化学 复合材料 分子模拟 高电压
下载PDF
3D眼镜的非球面设计技术研究
12
作者 李美萱 王美娇 李博 《黑龙江科学》 2018年第20期34-35,共2页
轻量化集成化和优良的性能是未来光学设备研发的方向,随着光学系统中非球面的数量增多,非球面加工精度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光学系统的性能指标,在光学设计阶段就要对整个光学系统中非球面分别分析,以保证3D眼镜的可加工性,3D眼镜的非球面... 轻量化集成化和优良的性能是未来光学设备研发的方向,随着光学系统中非球面的数量增多,非球面加工精度的好坏关系着整个光学系统的性能指标,在光学设计阶段就要对整个光学系统中非球面分别分析,以保证3D眼镜的可加工性,3D眼镜的非球面设计技术对减小镜片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像差 优化 3D眼镜
下载PDF
可见与近红外多波段激光高反膜的制备
13
作者 李美萱 曲彬 《中国科技财富》 2011年第20期26-26,共1页
针对军用光学仪器对光谱波段和入射角度的需要,采用电子束加热蒸发的设备,镀制多波段激光高反射膜,实现了在爱9玻璃上,当光线0。角入射时,532nm波长范围内平均反射率高于90%,在±45°角入射条件下近红外波段1064nm处的... 针对军用光学仪器对光谱波段和入射角度的需要,采用电子束加热蒸发的设备,镀制多波段激光高反射膜,实现了在爱9玻璃上,当光线0。角入射时,532nm波长范围内平均反射率高于90%,在±45°角入射条件下近红外波段1064nm处的反射率高于99%,能够承受激光光源的照射和恶劣的环境测试,完全满足光学仪器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周期膜系 激光高反射膜 光学特性
下载PDF
光刻照明系统中新型均匀性补偿器的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美萱 阚晓婷 王美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为了满足波长193 nm数值孔径为1. 35的45 nm节点紫外光刻曝光光学系统对高分辨率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均匀性补偿器件,用于提高照明系统的出射光均匀性从而实现光刻线条的高度均一性。该照明均匀性补偿器的主...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为了满足波长193 nm数值孔径为1. 35的45 nm节点紫外光刻曝光光学系统对高分辨率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均匀性补偿器件,用于提高照明系统的出射光均匀性从而实现光刻线条的高度均一性。该照明均匀性补偿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照明视场的能量分布进行微调,从而减小系统的残余不均匀性,保证系统在掩膜面及硅片面上的能量分布均匀性达到更高指标的要求。此外,使用CODE V软件对该照明系统的均匀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采用新型均匀性补偿器可以在传统照明和离轴照明模式下同时的光刻照明系统对掩膜面的非均匀性均低于0. 5%。与传统匀光单元相比,该新型均匀性补偿器在不增加光刻照明系统机械设计和控制难度的基础上可明显提高光刻照明系统的均匀性,故该器件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性补偿器 浸没式光刻 高分辨率 传统照明 离轴照明
下载PDF
S-on-1测量方式下薄膜激光损伤的累积效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玉瑶 张婉怡 +2 位作者 刘喆 李美萱 付秀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了研究薄膜激光损伤机理及影响因素,基于平顶光束辐照测量的原理,采用1064nm的Nd∶YAG激光器,对电子束热蒸发方式镀制的Hf O2薄膜在重复频率激光作用下损伤的累积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运用损伤阈值的测量原理,分析了1-on-1... 为了研究薄膜激光损伤机理及影响因素,基于平顶光束辐照测量的原理,采用1064nm的Nd∶YAG激光器,对电子束热蒸发方式镀制的Hf O2薄膜在重复频率激光作用下损伤的累积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运用损伤阈值的测量原理,分析了1-on-1和S-on-1两种测量方式的特点,并分别开展了测量实验。采用二分法查找辐照激光能量,每个能量密度辐照20个测试点,应用零几率损伤阈值和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测量结果。结果表明,对同种薄膜,1-on-1测量方式测得的损伤阈值为15.75J/cm^2,S-on-1测量方式测得的损伤阈值为11.90J/cm^2;从损伤阈值与损伤形貌两方面的对比表明,S-on-1测量方式体现了典型的累积效应。此结果对深入研究薄膜激光损伤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损伤阈值 测量方式 累积效应 二分查找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的照明模式变换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美萱 董连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167,共6页
研究了NA1.35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中照明模式变换模块的设计和测试。采用衍射光学元件实现包括传统照明、二极照明、四极照明的照明模式变换系统的设计和分析。给出了不同照明模式的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结果,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模拟分析... 研究了NA1.35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中照明模式变换模块的设计和测试。采用衍射光学元件实现包括传统照明、二极照明、四极照明的照明模式变换系统的设计和分析。给出了不同照明模式的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结果,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和实验分析,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输入光场被分割的阵列数为20×20单元时,二极和四极照明模式下衍射元件台阶数为32,传统照明模式下台阶数为128的情况下,衍射光学元件作为照明模式变换器的均匀性及衍射效率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从原理、实验上验证衍射光学元件激光模式变换器设计的正确性及可行性。研究结果能够应用于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中照明模式变换结构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 照明模式变换 衍射光学元件 光瞳整形
原文传递
基于Wollaston棱镜阵列的目标识别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美娇 孙琪 李美萱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6-330,共5页
针对传统目标识别方法识别率低、受背景环境影响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Wollaston棱镜阵列的偏振光谱成像系统。为了有效地探测野外目标的微弱信号,采用了高光通量的光学天线、偏振模块及干涉模块的设计。为了保证实时采集及高稳定性... 针对传统目标识别方法识别率低、受背景环境影响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Wollaston棱镜阵列的偏振光谱成像系统。为了有效地探测野外目标的微弱信号,采用了高光通量的光学天线、偏振模块及干涉模块的设计。为了保证实时采集及高稳定性的设计要求,采用了全静态光学器件完成偏振分光及空间光程调制。系统由偏振成像模块与光谱成像模块构成,可实现同一视场内4个偏振方向图像及光谱图像的同时采集,并经图像融合算法重建被测区域的偏振光谱图像。实验在不同测试距离上分别以钢板和某型火炮作为被测目标,分别采用本系统偏振模块与传统非偏振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偏振目标识别信噪比高、受距离影响小。基于此实验,再将偏振识别图像与光谱识别图像相融合,从而构成偏振光谱图像。与传统目标识别图像相比较,本系统合成图像中目标清晰可见,受背景环境影响小、可探测距离远,具有很高的野外适应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偏振光谱图像 沃拉斯顿棱镜阵列 信噪比
下载PDF
虚拟实训资源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影响——以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仪表工岗位实训系统”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玉梅 罗壮 +1 位作者 李美萱 王绍春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第7期55-58,共4页
通过对学生实训前后实践能力测试结果分析显示,虚拟实训资源建设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破解高职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与现实中"无法对接"这一难题的一把"金钥匙&qu... 通过对学生实训前后实践能力测试结果分析显示,虚拟实训资源建设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破解高职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与现实中"无法对接"这一难题的一把"金钥匙"。虚拟实训资源建设需采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软件开发公司与学院专业教师三方合作,企业全程指导、把关的"捆绑合作"模式,以更好地完成资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 虚拟实训资源
下载PDF
穿戴式生理监测无线传感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美娇 赵迎 +1 位作者 孙琪 李美萱 《黑龙江科学》 2017年第4期32-33,共2页
穿戴式生理监测系统包括一组嵌入到佩戴者织物中可以连续监视生理参数,并传送到无线远程监控站传感器的阵列。本文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在可穿戴式生理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并对传统的可穿戴式生理监测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穿戴式监测 远程监控站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血粘度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美娇 孙琪 李美萱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7期112-112,114,共2页
血液粘度值作为诊断疾病转归和疗效判断的主要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准确测量血液粘度值,该文以低功耗单片机ATmega128作为主控制芯片,设计了系统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及驱动模块,完成了主控模块、驱动模块及... 血液粘度值作为诊断疾病转归和疗效判断的主要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准确测量血液粘度值,该文以低功耗单片机ATmega128作为主控制芯片,设计了系统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及驱动模块,完成了主控模块、驱动模块及通信模块的软件程序设计。所设计血粘度测试系统经过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系统与市场同类型血粘度仪相比,具有成本低、精度高、误差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满足一般中小型医院及社区医院对血粘度测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粘度 测试 单片机 ATMEGA128 数据采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