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体结合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环孢素 A 血药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芳秋 张中书 +3 位作者 许瑞吉 储小曼 周燕 武建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2-284,共3页
建立了测定全血中环孢素 A( Cs A) 浓度的受体结合法,并与荧光偏振免疫法( F P I A) 进行比较。用环孢素 A 的重组受体亲环素 A 作为结合蛋白,3 H Cs A 作示踪剂,活性炭吸附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两相,测定结... 建立了测定全血中环孢素 A( Cs A) 浓度的受体结合法,并与荧光偏振免疫法( F P I A) 进行比较。用环孢素 A 的重组受体亲环素 A 作为结合蛋白,3 H Cs A 作示踪剂,活性炭吸附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两相,测定结合相的放射性。测定了30 例肾移植患者 Cs A 血药浓度并与 F P I A 的结果进行比较。受体结合法的有效测定范围为501600 ngml ,变异系数批内为8 .2 % ( n = 8) ,批间为10 .6 % ( n = 6) ,测定结果与 F P I A 法相关( r= 0 .96 ; P<0 .001) 。测定 Cs A 的受体结合法灵敏、特异、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测定结果与 F P I A 法相关,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亲环素A 受体结合法 FPIA 血药浓度
下载PDF
人精子蛋白1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芳秋 杨爱龙 +3 位作者 缪家文 张春华 吴波 张新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8-640,共3页
目的:制备抗精子蛋白17(Sp17)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克隆人Sp17cDNA,表达带有6His标记的重组Sp17,用纯化的重组Sp17免疫BALB/c小鼠制备mAb。用ELISA筛选抗体阳性的细胞克隆。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阻断试验鉴定mAb的特异性... 目的:制备抗精子蛋白17(Sp17)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克隆人Sp17cDNA,表达带有6His标记的重组Sp17,用纯化的重组Sp17免疫BALB/c小鼠制备mAb。用ELISA筛选抗体阳性的细胞克隆。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阻断试验鉴定mAb的特异性。结果:获得2株杂交瘤细胞系3C12和3D6,其分泌的mAb的Ig亚类(型)分别为IgG1和IgM(κ),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分别为1∶64和1∶32;腹水mAb的效价分别为1∶1×105和1∶5×104。用人和大鼠睾丸组织以及人精液精子免疫组化染色及阻断试验证明,抗Sp17mAb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抗Sp17mAb也可识别卵巢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Sp17。结论:成功地制备特异性的抗Sp17mAb,为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天然分布及异常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蛋白17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染色
原文传递
精子蛋白17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芳秋 杨爱龙 +2 位作者 黄文斌 李南云 曾素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探讨精子蛋白17(sperm pro-tein17,Sp17)在各类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谱,并分析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5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标本Sp17的表达。结果:41例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切片,18例不同程度地显示Sp17的异常表达,阳性率... 目的:探讨精子蛋白17(sperm pro-tein17,Sp17)在各类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谱,并分析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5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标本Sp17的表达。结果:41例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切片,18例不同程度地显示Sp17的异常表达,阳性率为43·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还在卵巢癌患者腹水中发现Sp17阳性癌细胞。7例卵巢原发的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和17例卵巢转移癌组织切片(原发癌来源于胃、结肠、输卵管、胆囊和肺等器官),免疫组化染色均未检出Sp17。结论:Sp17在原发上皮性卵巢癌中常见蛋白质水平的异常表达,在其他卵巢恶性肿瘤中未见表达,有可能作为上皮性卵巢癌新的诊断标志和免疫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病理学 精子 克隆 分子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遗传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重组人亲环素A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芳秋 赵权 +1 位作者 武建国 单祥年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将RT-PCR扩增得到的亲环素A(CyPA)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1c中,得到重组质粒pET11/CyPA,转入大肠杆菌获得高效表达。Spe-PAGE分析表明,重组CyPA表达量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40%以上。经50%硫酸铵沉淀和DEAESepharoseCL-6... 将RT-PCR扩增得到的亲环素A(CyPA)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1c中,得到重组质粒pET11/CyPA,转入大肠杆菌获得高效表达。Spe-PAGE分析表明,重组CyPA表达量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40%以上。经50%硫酸铵沉淀和DEAESepharoseCL-6B柱层析可纯化重组CyPA。用糜蛋白酶偶联法测定显示重组CyPA具有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环素A 基因表达 纯化 活性
下载PDF
精子蛋白17mRN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芳秋 杨爱龙 +4 位作者 刘群 刘琦 吴元赭 郑宁 刘锦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目的:测定精子蛋白(Sp)17mRNA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测定人Sp17mRNA的RTPCR的方法,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标。检测13份原发卵巢癌组织标本、3份卵巢癌腹水标本和13份其他肿瘤组织标本。用正常睾丸组... 目的:测定精子蛋白(Sp)17mRNA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测定人Sp17mRNA的RTPCR的方法,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标。检测13份原发卵巢癌组织标本、3份卵巢癌腹水标本和13份其他肿瘤组织标本。用正常睾丸组织RNA作模板进行RTPCR作为阳性对照,正常卵巢组织为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可出现2个条带,其中Sp17扩增产物近500bp,βactin产物234bp。阴性对照仅出现βactin条带。结果:13份原发卵巢癌组织标本中,11例表达Sp17mRNA,阳性率为84.6%。3份卵巢癌腹水标本中,1份检出Sp17mRNA。其他肿瘤组织标本全部阴性。结论:Sp17mRNA在原发卵巢恶性肿瘤中高水平表达,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蛋白17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卵巢癌 诊断标记
下载PDF
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病机制及实验诊断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芳秋 陆瑾 杨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发病机制 实验室诊断 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下载PDF
检测抗烟曲霉分泌蛋白抗体的ELISA法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李芳秋 周万青 +2 位作者 史利宁 吴丹 沙士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清中抗烟曲霉特异性抗体的ELISA法,评估该法在侵袭性烟曲霉病(I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沙氏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烟曲霉,TCA/丙酮沉淀法分离菌体蛋白和培养上清中的分泌蛋白。用烟曲霉播散感染的家兔血清及确诊IA患者血清...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清中抗烟曲霉特异性抗体的ELISA法,评估该法在侵袭性烟曲霉病(I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沙氏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烟曲霉,TCA/丙酮沉淀法分离菌体蛋白和培养上清中的分泌蛋白。用烟曲霉播散感染的家兔血清及确诊IA患者血清,分别与菌体蛋白和分泌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选择反应强的分泌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测定抗烟曲霉特异抗体的ELISA,并对方法的精密度和特异性进行考察、确定cut off值。对实验动物模型血清以及5例确诊、24例临床诊断为IA的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测定,并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培养获得的烟曲霉分泌蛋白与感染动物和病人血清均呈现强反应,以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ELISA法精密度良好,批内CV=12.0%,批间CV=8.1%;阻断试验证实此法对烟曲霉抗体具特异性。依据200份健康人血清测定结果,取吸光度(A)值1.03作为cut-off值。健康人抗体阳性率为2.0%(4/200),IA患者阳性率41.4%(12/29),二者差异显著(P<0.01)。2例临床诊断病人血清GM试验阴性,但抗体阳性,占8.3%(2/24)。实验感染的家兔均在感染后1周内测出抗体,且抗体滴度快速上升。结论建立了检测抗烟曲霉分泌蛋白抗体的ELISA法,在IA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分泌蛋白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下载PDF
年龄对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中穿孔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芳秋 方蓉 +1 位作者 章金春 孟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2-564,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健康儿童、成人和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中细胞毒效应分子穿孔素 (PFP)的表达水平的变化 ,了解细胞毒性T细胞 (CTL )的杀伤活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抗人PFP、抗人CD3和抗人CD5 6单克隆抗体 (mAb... 目的 通过研究健康儿童、成人和老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中细胞毒效应分子穿孔素 (PFP)的表达水平的变化 ,了解细胞毒性T细胞 (CTL )的杀伤活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抗人PFP、抗人CD3和抗人CD5 6单克隆抗体 (mAb) ,采用单标记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PFP的表达。采用双标记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上述细胞表面标志CD3或CD5 6的表达和细胞内PFP的表达。结果 儿童组、成人组及老年组PBL中表达PFP阳性细胞的百分率 (% ) ,分别为 (2 6 .4± 2 .7) % ,(2 1.6± 3.2 ) %和 (13.4± 2 .0 ) % ,老年组明显下降 ,与其他两组相比较P <0 .0 0 1。 3个年龄组CD3+ T细胞表达PFP的阳性率 (% ) ,分别为 (30 .1± 4 .8) %、(2 1.4± 7.3) %和 (18.8± 4 .2 ) % ,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下降。3个年龄组CD5 6 +NK细胞PFP的表达差别不显著。结论 健康人PBL中PFP的表达随年龄增长而递减 ,CD3+ T细胞亚群PFP表达水平的下降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穿孔素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双标记免疫组化染色法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中CT抗原精子蛋白17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芳秋 孙伟 +2 位作者 吴波 周航波 金洁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人精子蛋白17(spermprotein17,Sp17)正常情况下局限表达于睾丸,近年发现在上皮性卵巢癌等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已被列入CT(cancer/testis)抗原家族。我们研究该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中的表达频度、分布类型以及与... 目的人精子蛋白17(spermprotein17,Sp17)正常情况下局限表达于睾丸,近年发现在上皮性卵巢癌等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已被列入CT(cancer/testis)抗原家族。我们研究该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中的表达频度、分布类型以及与肿瘤临床分期分级的关系,旨在探讨Sp17是否可能成为相关妇科肿瘤诊断标志和治疗靶标。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1例石蜡包埋的妇科恶性肿瘤组织标本中Sp17的表达,其中包括50例子宫内膜癌(腺癌44例、腺鳞癌6例)和31例宫颈癌(鳞癌17例、腺癌14例)。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Sp17的阳性率为66%(33/50),其中腺癌29例阳性,腺鳞癌4例阳性,表达模式呈异质性,Sp17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宫颈癌组织Sp17总阳性率32.2%(10/31),鳞癌23.5%(4/17),腺癌42.8%(6/14)。结论Sp17在子宫内膜癌和宫颈腺癌中呈高水平异常表达,尽管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仍有可能作为肿瘤体内显像诊断和免疫治疗的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蛋白17 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下载PDF
特异性亲环素A结合法测定环孢素血药浓度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芳秋 张中书 +3 位作者 许瑞吉 储小曼 周燕 武建国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36-538,共3页
目的 建立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亲环素A结合法。方法 利用重组人亲环素A(rhCyPA)作为结合蛋白 ,3H CsA作示踪剂 ,活性炭吸附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两相 ,测定结合相的放射性。结果 方法的有效测定范围为 5 0~ 16 0 0ng·ml... 目的 建立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亲环素A结合法。方法 利用重组人亲环素A(rhCyPA)作为结合蛋白 ,3H CsA作示踪剂 ,活性炭吸附分离结合的与游离的两相 ,测定结合相的放射性。结果 方法的有效测定范围为 5 0~ 16 0 0ng·ml- 1 ,批内 (n =8)RSD为 8.2 % ,批间 (n =6 )RSD为 10 .6 % ,标本提取与测定方法的全程回收率为 10 4% ( 2 40ng·ml- 1 )和 10 6 %( 76 4ng·ml- 1 ) ,测定结果与FPIA法高度相关 (r =0 .96 ;P <0 .0 0 1)。对几种CsA类似物与CyPA的亲和力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 ,其亲和力CsA >CsC >CsD >CsB。结论 测定CsA浓度的亲环素A结合法灵敏 ,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亲环素A 血药浓度 监测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芳秋 朱扣军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9期843-846,共4页
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是一种新的肿瘤筛选技术 ,它将随机多肽文库表达于丝状噬菌体的表面 ,使高通量筛选多肽配体变得容易些。该技术在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和治疗性靶肽以及在新型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制中都有重要... 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是一种新的肿瘤筛选技术 ,它将随机多肽文库表达于丝状噬菌体的表面 ,使高通量筛选多肽配体变得容易些。该技术在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和治疗性靶肽以及在新型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制中都有重要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肽库 蛋白质相互作用 肿瘤靶肽
下载PDF
重组人穿孔素肽段的体外杀伤肝癌细胞活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芳秋 黄敏文 郝志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41-243,247,共4页
目的 :以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作为靶细胞 ,观察重组人穿孔素 (PFP)N端肽段 (rhPFP N)及C端肽段 (rh PFP C)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方法 :用大肠杆菌表达PFP N和PFP C与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的融合蛋白 ,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 ,将不... 目的 :以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作为靶细胞 ,观察重组人穿孔素 (PFP)N端肽段 (rhPFP N)及C端肽段 (rh PFP C)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方法 :用大肠杆菌表达PFP N和PFP C与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的融合蛋白 ,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 ,将不同浓度的GST rhPFP C或GST rhPFP N加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2 4h后用镜检和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 结果 :用GST rhPFP N或GST rhPFP C处理后 ,可见SMMC 772 1细胞膜溶解和细胞破裂。用MTT法检测 ,实验组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GST rhPFP C和GST rhPFP N浓度为 2 .5ml L时 ,其杀伤活性分别为 33.38%和 5 .90 %。 结论 :rhPFP C和rhPFP N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均有明显的杀伤活性 ,rhPFP C对SMMC 772 1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rhPFP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素 杀伤活性 肝癌细胞
下载PDF
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ELISA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芳秋 杨毓华 +1 位作者 熊华 李保同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97-197,共1页
为了对柯萨奇B(CoxB)组病毒感染进行病原诊断,我们用细胞培养的病毒抗原建立了检测该组病毒(1~6型)抗体的ELISA 法.两年多临床试用表明,该法快速、简便、特异与稳定.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 B组 ELISA
下载PDF
从噬菌体展示肽库中筛选与人精子蛋白17结合的短肽序列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芳秋 吴玲 +1 位作者 王卫萍 金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675-677,681,共4页
目的:随机从噬菌体12肽库中筛选与人精子蛋白17(Sp17)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序列,并进行鉴定。方法:以基因工程制备的人Sp17为钓饵蛋白,采用亲和淘筛法对噬菌体肽库进行三轮亲和淘筛。富集Sp17特异结合噬菌体,用ELISA鉴定其结合活性并进行DN... 目的:随机从噬菌体12肽库中筛选与人精子蛋白17(Sp17)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序列,并进行鉴定。方法:以基因工程制备的人Sp17为钓饵蛋白,采用亲和淘筛法对噬菌体肽库进行三轮亲和淘筛。富集Sp17特异结合噬菌体,用ELISA鉴定其结合活性并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随机挑出20个噬菌体克隆进行鉴定,ELISA显示其中5个克隆与Sp17有较强结合活性,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QLMSNIHRRM II、RKMMNQTKRHLP、NTMKTMR IMMTR、RRRLLLMQRRMKR和SPRPMMRR IRKQ。结论:从噬菌体展示肽库中筛选鉴定出5个与人Sp17结合的12肽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蛋白17结合短肽 噬菌体展示肽库 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
下载PDF
精子蛋白17靶向的小鼠肿瘤近红外荧光成像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芳秋 张士新 +1 位作者 安联校 顾月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1-904,共4页
目的人精子蛋白17(human sperm protein 17,Sp17)异常表达在一些恶性肿瘤细胞,可被用作肿瘤特异性分子诊断和治疗的靶点。文中将抗Sp17单克隆抗体与近红外染料偶联,制成高亲和力探针,用近红外成像技术对活体动物肿瘤靶点进行确认。方法... 目的人精子蛋白17(human sperm protein 17,Sp17)异常表达在一些恶性肿瘤细胞,可被用作肿瘤特异性分子诊断和治疗的靶点。文中将抗Sp17单克隆抗体与近红外染料偶联,制成高亲和力探针,用近红外成像技术对活体动物肿瘤靶点进行确认。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证明,Sp17在肝细胞癌细胞系SMMC-7721及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高水平异常表达。将近红外染料吲哚花箐素衍生物(ICG-Der-02)与抗Sp17单克隆抗体(anti-Sp17 mAb)偶联,获得特异性探针。静脉注射至荷瘤小鼠体内,用光学成像系统进行活体实时肿瘤显像。结果 anti-Sp17-ICG-Der-02探针进入动物体内后,快速聚集到肿瘤部位,发出强烈的荧光信号。随着未结合染料逐渐排出体外,动物肝、肾等内脏器官的非特异荧光信号消褪,清晰显示出肿瘤的部位及大小,且可以持续至少7d。结论高亲和力探针anti-Sp17-ICG-Der-02对体内肿瘤特异性诊断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蛋白17 靶向探针 肿瘤 光学成像
下载PDF
人穿孔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芳秋 方宇 +1 位作者 周向阳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引言穿孔素(perforin)又称成孔蛋白(poreformingprotein,PFP),是一种主要由激活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NK)细胞所产生的溶细胞蛋白,贮存于细胞的杀伤颗粒中,在细胞介导的... 引言穿孔素(perforin)又称成孔蛋白(poreformingprotein,PFP),是一种主要由激活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NK)细胞所产生的溶细胞蛋白,贮存于细胞的杀伤颗粒中,在细胞介导的杀伤过程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素 DNA 克隆
下载PDF
巢式PCR检测血清中烟曲霉基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芳秋 周万青 +2 位作者 王立魁 史利宁 邵海枫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评价巢式PCR在烟曲霉侵袭性感染早期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烟曲霉播散性感染动物模型,收集不同感染时段动物血液标本20份,分别进行巢式PCR检测和真菌培养,并对感染动物多次进行影像学检查;测定25例临床诊断为侵袭性曲霉... 目的评价巢式PCR在烟曲霉侵袭性感染早期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烟曲霉播散性感染动物模型,收集不同感染时段动物血液标本20份,分别进行巢式PCR检测和真菌培养,并对感染动物多次进行影像学检查;测定25例临床诊断为侵袭性曲霉病患者的45份血清样本,并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巢式PCR检测疾病模型动物血清曲霉特异基因,标本阳性率为80%(16/20),最早在感染后的第二天即可检出;而在整个感染过程中,血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影像学检查则在感染后期才提示真菌感染的存在。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巢式PCR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64%和100%。结论巢式PCR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度,可用于曲霉深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与血清GM测定联合应用诊断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烟曲霉病 巢式PCR 病原学诊断
下载PDF
亲环素A抗原表位氨基酸序列及三维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芳秋 严明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研究人抗亲环素 A(Cy PA) Mc Ab D4识别的抗原表位的氨基酸组成及其在蛋白分子上的三维定位。 方法 :以抗人亲环素 A Mc Ab D4作捕获抗体 ,对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淘筛 ,并对筛选出的噬菌体中插入片段进行 DNA序列测定和氨基酸序... 目的 :研究人抗亲环素 A(Cy PA) Mc Ab D4识别的抗原表位的氨基酸组成及其在蛋白分子上的三维定位。 方法 :以抗人亲环素 A Mc Ab D4作捕获抗体 ,对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淘筛 ,并对筛选出的噬菌体中插入片段进行 DNA序列测定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再用 Ras Mol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软件在亲环素 A分子的三维结构中查找相应的抗原表位。 结果 :经过三轮淘筛和扩增 ,选择 7个克隆进行序列测定 ,其中 5个克隆共有一致氨基酸序列WSL QSFL。与人 Cy PA一级结构比较未找到同源序列 ,提示该抗原表位是构象性的。用 Ras Mol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软件在亲环素 A分子的三维结构中 ,找到由 W12 1、S99、L 98、Q111、S110、F112、L 12 2构成的疏水袋状结构 ,可能就是 Mc Ab D4的抗原表位。 结论 :人亲环素 A分子上 W12 1、S99、L 98、Q 111、S110、F112、L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环素A 抗原表位 三维结构 噬菌体肽库 亲和淘筛
下载PDF
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抗烯醇化酶抗体水平升降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芳秋 胡毓安 +5 位作者 史利宁 廖红 李伟 张国勇 刘倩 商秀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7-820,共4页
目的评估抗念珠菌烯醇化酶(enolase,Eno)抗体(抗Eno)对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的诊断价值,分析IC患者体内抗Eno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IC易感患者从入住ICU当天到转出ICU... 目的评估抗念珠菌烯醇化酶(enolase,Eno)抗体(抗Eno)对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的诊断价值,分析IC患者体内抗Eno水平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IC易感患者从入住ICU当天到转出ICU或死亡的血清样本,3-5 d 1份(共收集血清1 200份,每例患者1-26份不等)。用ELISA法测定抗Eno抗体。结合念珠菌培养结果,观察抗体水平首次升高、下降的时间及影响因素。结果 307例临床显示脓毒症患者中,68例抗Eno阳性,34例念珠菌培养阳性。抗体与念珠菌培养共同阳性者21例,其中半数以上患者的抗Eno水平升高出现在培养结果阳性前;高水平抗Eno在30-60 d下降至临界值以下。47例抗体阳性但培养阴性患者中,预防用抗真菌药22例(46.8%);13例抗体阴性的确诊病例中,1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结论抗Eno诊断IC的敏感性高于念珠菌培养,特别是对于预防性用抗真菌药的患者;抗体水平首次升高出现在IC早期,随后下降,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干扰抗体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病 念珠菌烯醇化酶 抗体 诊断
下载PDF
凋亡相关基因突变与人类疾病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芳秋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细胞凋亡 (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 )过程由多种不同基因产物的协同作用来完成。其中某些凋亡基因的突变 ,已被认定为人类疾病的病因或相关因素。作者综述了当前对凋亡基因突变所致人类疾病的认识 。
关键词 基因突变 细胞凋亡 人类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