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孝军 舒仲文 +4 位作者 郭红根 郑智淼 杨立馨 陈刘炜 李茂全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511-518,共8页
目的探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小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收集并分析了2016年1月—2021年1月接受动脉瘤介入治疗的388例患者共424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初次发病入院时检测MPV... 目的探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小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收集并分析了2016年1月—2021年1月接受动脉瘤介入治疗的388例患者共424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初次发病入院时检测MPV数值。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复发将动脉瘤分成两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究MPV与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估MPV对于动脉瘤复发的预测能力。结果有79例(18.6%)动脉瘤出现了复发。根据有无复发将所有的动脉瘤分成两组。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间年龄、破裂动脉瘤比例、术前改良Fisher分级、栓塞方式、栓塞即刻Raymond-Roy分级和入院MPV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即刻栓塞结果(OR=4.464,95%CI:2.2428.890,P<0.001)和入院MPV数值(OR=0.238,95%CI:0.1620.350,P<0.001)是动脉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表明,MPV预测动脉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95%CI:0.7890.863,P<0.001)。MPV预测动脉瘤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9.9 fL。MPV≤9.9 fL对于预测动脉瘤复发具有78.5%的灵敏度和80.0%的特异度。结论MPV水平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后复发具有预测潜力,入院MPV越低的患者,其复发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动脉瘤复发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血清25(OH)D水平与血栓弹力图联合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超 谢晓云 +4 位作者 吴永发 廉维帅 袁逸枫 程杰 李茂全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 探讨血清25(OH)D水平联合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 TEG)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价值。方法 选择收集2017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疑似DVT患者共101例(研究组),所有患者经下肢血管B超确诊,并选... 目的 探讨血清25(OH)D水平联合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 TEG)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价值。方法 选择收集2017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疑似DVT患者共101例(研究组),所有患者经下肢血管B超确诊,并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体检者102名(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合并症、血清25(OH)D水平、TEG参数及其他必要的实验室指标,分析其与DVT的相关性;再基于血清25(OH)D水平,将参与者分为3个亚组(充足、不足、缺乏),分析联合TEG参数诊断DVT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TEG参数R值、MA、LY30、EPL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的TEG参数CI低于研究组(P<0.05)。在基于血清25(OH)D水平的3个亚组当中,可发现其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TEG的参数MA、LY30、EPL、CI在亚组中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25(OH)D水平与TEG参数LY30(OR=0.604,95%CI:0.461~0.792)、CI(OR=1.681,95%CI:1.076~2.626)联合诊断呈现一定的交互作用。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联合TEG参数LY30和C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6,P<0.05),而单独血清(25(OH)D诊断DVT具有中等价值(AUC=0.756,P<0.05)。结论 血清25(OH)D水平是一项可用于辅助诊断DVT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与TEG的部分参数LY30、CI联合时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OH)D 血栓弹力图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消癌平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4
3
作者 李茂全 沈建华 +1 位作者 胥彬 陈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 探讨消癌平治疗胃癌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1.观察不同浓度消癌平对SGC 790 1胃癌细胞的抑制率并进行体外抑制试验 ;2 .取对数生长期的SGC 790 1细胞 ,浓缩体积到 1ml,先后加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工作液使之形成细胞凝... 目的 探讨消癌平治疗胃癌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1.观察不同浓度消癌平对SGC 790 1胃癌细胞的抑制率并进行体外抑制试验 ;2 .取对数生长期的SGC 790 1细胞 ,浓缩体积到 1ml,先后加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工作液使之形成细胞凝块 ,并将其切成等体积小块 ,将瘤体置于昆明种水鼠肾囊下。移植后次日开始采用消癌平 0 .4,0 .6 ,0 .8ml/kg浓度腹腔内注射 ,连续 7d。注射后第 8天处死小鼠 ,于显微镜下测量肿瘤的各径 ,以计算肿瘤体积和肿瘤抑制率 ,探讨对人胃癌SGC 790 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3.采用流质细胞仪观察消癌平对人体胃癌SGC 790 1细胞株的抑制机制。结果  1.体外抑制试验 :消癌平 5 0 ,40 ,30 ,2 0 ,10mg/ml浓度时对SGC 790 1胃癌细胞的抑制率为 10 0 % ,5 9 % ,2 9% ,19%和 15 % ,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明显。其高浓度的抑制率与HCPT(98% )相仿 ,药物作用 7d后的IC50 为 2 1mg/ml。 2 .昆明种水鼠胃癌细胞株移植后 ,采用的消癌平为 0 .4,0 .6,0 .8ml/kg ,腹腔内注射的肿瘤抑制率为 5 0 % ,5 3% ,71%。Logit法计算消癌平对荷瘤小鼠的ED50 为 0 .44 /kg ,t检验表明各用药剂量组的抑瘤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高剂量时消癌平的抑瘤率 (71% )与阳性对照组5 Fu的抑瘤率 (76% )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平 胃癌 实验研究 肿瘤细胞抑制
下载PDF
胃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探讨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茂全 颜志平 +2 位作者 王建华 王小林 程洁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评价胃癌介入治疗疗效评价更为可靠的标准。方法 分析病理证实的104 例无手术指征的胃癌患者( 含术后复发) 、影像诊断胃癌同时检出其他部位转移而无病理诊断者43 例,行胃动脉内化疗栓塞、转移灶化疗栓塞。术后用CT、... 目的 评价胃癌介入治疗疗效评价更为可靠的标准。方法 分析病理证实的104 例无手术指征的胃癌患者( 含术后复发) 、影像诊断胃癌同时检出其他部位转移而无病理诊断者43 例,行胃动脉内化疗栓塞、转移灶化疗栓塞。术后用CT、GI和胃镜随访病灶。采用COX 肿瘤生存模型进行生存随访。结果 1 . 胃癌原发灶治疗后,明显的缩小占60.8 % ,23.2 % 无明显反应,17% 在治疗中途出现病灶增大或转移至其他部位;CT随访碘化油沉积越浓,占肿瘤体积比例越大,滞留时间越长,肿瘤缩小越明显。淋巴结和转移灶在动脉内化疗栓塞后均有程度不等的缩小。2 .147 例患者中,至今存活57 例。首次治疗距统计日已满12 月者85 例,大于12 月者79 例,占53 .7% (79/147);距统计日24 月者94 例,生存期等于或大于36 月者19 例,占12.9 % ;距统计日5 年以上者31 例,存活5 年以上者9 例,占61.2% 。结论 胃癌病灶介入治疗评价应包括原发灶、转移灶和淋巴结的改变,单纯以大小改变不能准确反映治疗疗效,更为主要的是肿瘤内部结构的变化。同时作者提出非肿块病灶缩小率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介入治疗 疗效评价 治疗
下载PDF
支气管肺癌的肿瘤血管与染色、病理学和预后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茂全 肖湘生 +4 位作者 欧阳强 王军臣 张庆 王海岩 陆晨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肿瘤血管与染色同病理学的相关性及其对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按年龄、性别、病灶大小和位置、病理学、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肿瘤染色、手术方式、治疗次数、首次发病时间、首次介入治疗时间、生存时间分组... 目的探讨肺癌肿瘤血管与染色同病理学的相关性及其对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按年龄、性别、病灶大小和位置、病理学、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肿瘤染色、手术方式、治疗次数、首次发病时间、首次介入治疗时间、生存时间分组统计,并输入SPSS12.0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40例连续血管造影随访,治疗前肿瘤染色明显者18例,肿瘤染色一般者9例,肿瘤染色欠佳者13例;末次治疗后血管造影,肿瘤染色明显者9例,肿瘤染色一般者17例,肿瘤染色欠佳者14例;治疗前后肿瘤染色改变统计学处理(P<0.01),其中支气管动脉供血35例(35/40,87.5%),同时肺动脉参与供血者4例(10%),鳞癌和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32例(80%)。病理学、介入方法和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分析显示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的肿瘤血管与肿瘤染色同组织病理学分型不相关,而与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即分化程度越低,肿瘤血管和染色越丰富。鳞癌和腺癌以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血管内介入治疗能明显减少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提高支气管动脉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 相关性 支气管肺癌 肿瘤染色 组织病理学分型 血管内介入治疗 肿瘤供血动脉 首次发病时间 动脉供血 支气管动脉内 生存时间 血管造影 统计学处理 病理学分级 治疗预后 病灶大小 手术方式 治疗次数 治疗时间 系统分析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切除和开通治疗慢性血管内血栓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茂全 张庆 +3 位作者 夏文龙 周勇 程超 陈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 探索机械性血栓切除和开通治疗慢性血管内血栓的可行性 ,初步分析疗效并讨论适应证、禁忌证。方法 本组 2 3例患者血管内血栓均行MRA、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其中 12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和 (或 )血管性疾病 ,11例为重度糖尿病 ... 目的 探索机械性血栓切除和开通治疗慢性血管内血栓的可行性 ,初步分析疗效并讨论适应证、禁忌证。方法 本组 2 3例患者血管内血栓均行MRA、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其中 12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和 (或 )血管性疾病 ,11例为重度糖尿病 ,血栓位于髂动脉 10例 ,股动脉 2例 ,动脉3例 ,髂静脉 7例 ,门静脉 1例。血栓长度为 3~ 8cm ,血栓直径为 5~ 10mm。 7例髂静脉血栓患者行血栓物理性治疗前先行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射频消融 (ATD)治疗 9例 (7例静脉 ) ,经皮电动网篮 (PTD) 2例 (门静脉 ) ,流变溶栓 (OASIS) 3例 (动脉 2例 ,静脉 1例 ) ,内支架直接开通 9例 (均为动脉 )。所有患者在血栓治疗过程中采用 5 0万U的尿激酶通过导管内直接进行溶栓。物理性血栓切除后如造影证实血管狭窄者于狭窄部行血管内支架放置。术后治疗包括内科溶栓、肝素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随访包括血管超声、CT血管重建随访及临床症状随访。结果  12例 (85 .7% )成功进行了物理性血栓切除。 1例门脉血栓者失败 ,1例股动脉血栓患者同时进行ATD和OASIS治疗。 2 1例 (91.3%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 ,包括缺血、肿胀、活动受限。血管超声随访血管通畅率 :10 0 % (3个月 ) ,85 .4 % (6个月 ) ,73.2 % (12个月 ) ;同时 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血管造影 禁忌证 机械性血栓切除 治疗 慢性血管内血栓
下载PDF
晚期胃癌动脉内化疗灌注与合用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茂全 林贵 +3 位作者 王小林 王建华 颜志平 董永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C00期35-38,共4页
本组资料报告48例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胃癌患者,行胃动脉内插管治疗的结果。其中单纯动脉内灌注(GAI)16例,同时合用栓塞者(GAI+GAE)32例。结果显示:(1)生存率为:6个月,GAI组68.75%,GAI+GAE组87.5%;12个月,GAI组25%,GAI+GAE组60.7%;2... 本组资料报告48例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胃癌患者,行胃动脉内插管治疗的结果。其中单纯动脉内灌注(GAI)16例,同时合用栓塞者(GAI+GAE)32例。结果显示:(1)生存率为:6个月,GAI组68.75%,GAI+GAE组87.5%;12个月,GAI组25%,GAI+GAE组60.7%;24个月,GAI+GAE组18.75%;(2)晚期胃癌多为富血管型(60.7%),治疗后病灶大小及血管改变,均以GAI+GAE显著;(3)发现碘化油可选择性地沉积于胃癌瘤体,证明了GAI+GAE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药物疗法 介入放射学 灌注法 栓塞术
下载PDF
不能手术切除胃癌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茂全 林贵 +3 位作者 王小林 王建华 颜志平 董永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18-320,344,共3页
本文报告3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进行动脉内化疗栓塞的结果、并发症、副反应。其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3.6%、31.3%。研究结果表明胃动脉内化疗栓塞术是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的新方法。
关键词 胃肿瘤 动脉内灌注 栓塞
下载PDF
HAE的靶器官损伤和防治——提高其远期疗效的手段及措施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茂全 颜志平 +7 位作者 程洁敏 董永华 王小林 王树森 李惠芳 朱颖 周梅华 张秋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随机自我院及联合病区,1988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所治并存活3年以上704例患者中抽取223例,重点分析 HAE 治疗所致损伤。结果表明,肝脏损伤分为肝实质、肝血管、肝功能损伤。实质损伤表现为肝硬化加重加快(199/223、89.31%)血管损伤... 随机自我院及联合病区,1988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所治并存活3年以上704例患者中抽取223例,重点分析 HAE 治疗所致损伤。结果表明,肝脏损伤分为肝实质、肝血管、肝功能损伤。实质损伤表现为肝硬化加重加快(199/223、89.31%)血管损伤有完全闭塞及狭窄。常见侧支血管有肠系膜上动脉、胃左动脉、膈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动能损伤主要表现为治疗后期与首次治疗前相比门脉高压加重增多和肝功能不全出现(189/223、84.56%)。基于上述回顾性分析,作者陈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处置方法并探讨提高 HAE 近期疗效的手段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损伤 预防 栓塞疗法 动脉栓塞 靶器官损伤
下载PDF
机关食堂智慧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潘春茹 李茂全 +2 位作者 刘凌燕 沈文君 李青 《中国信息化》 2024年第4期51-52,50,共3页
一、引言传统机关食堂一直采取传统刷卡模式供应餐,2019年我单位通过刷卡系统的更新改造并结合钉钉平台增加了二维码用餐模式,但仍然存在就餐高峰期人工收银结算慢、餐厅菜品出品无明细、刷卡的错误率高等问题,严重降低了供餐效率和广... 一、引言传统机关食堂一直采取传统刷卡模式供应餐,2019年我单位通过刷卡系统的更新改造并结合钉钉平台增加了二维码用餐模式,但仍然存在就餐高峰期人工收银结算慢、餐厅菜品出品无明细、刷卡的错误率高等问题,严重降低了供餐效率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就餐体验。因此,全面提升供餐保障能力、提高生活服务质量和健康服务水平、实现干部职工餐饮更加健康是后勤服务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卡系统 更新改造 二维码 机关食堂 收银 后勤服务 服务质量 供餐
下载PDF
肺癌肿瘤血管CTA与DSA对照及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茂全 肖湘生 +4 位作者 欧阳强 董生 常时新 张庆 陆晨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探讨CTA和DSA评价支气管肺癌的肿瘤血管的敏感性和相关性。方法分析93例支气管肺癌CTA及DSA图像。所有临床数据输入SPSS12.0统计分析。结果CTA与DSA检出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一致者87例,符合率为94.56%;CTA明显而DSA不明显者13例;DSA... 目的探讨CTA和DSA评价支气管肺癌的肿瘤血管的敏感性和相关性。方法分析93例支气管肺癌CTA及DSA图像。所有临床数据输入SPSS12.0统计分析。结果CTA与DSA检出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一致者87例,符合率为94.56%;CTA明显而DSA不明显者13例;DSA明显而CTAA不明显者15例;二者敏感性无明显差异,但CT未检出支气管肺动/静脉瘘。结论CTA能很好地评价肺癌供血动脉和内部血管、肿瘤染色,作为无创手段可在治疗前提供明确帮助,并避免在介入治疗中遗漏血管;但对支气管肺动/静脉瘘检出率有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肾上腺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能切除肿瘤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茂全 颜志平 +2 位作者 李庆 周康荣 王树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本文报告肾上腺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肾上腺肿瘤不能切除的结果,6例行化疗栓塞19次,平均每例3次,最多6次,间隔1~3月。供血主要来源于隔动脉,肾动脉上支,肝右动脉,或直接开口于腹主动脉。结果显示不论原发或转移肿瘤,血管... 本文报告肾上腺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肾上腺肿瘤不能切除的结果,6例行化疗栓塞19次,平均每例3次,最多6次,间隔1~3月。供血主要来源于隔动脉,肾动脉上支,肝右动脉,或直接开口于腹主动脉。结果显示不论原发或转移肿瘤,血管丰富,染色明显。术后CT或B超随访,病灶前后对照明显缩小。6例患者至今仍存活。作者认为动脉内化疗栓塞对不宜手术的肾上腺肿瘤是有效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动脉 栓塞疗法 药物疗法
下载PDF
GDC动脉瘤栓塞后缺血的治疗及预防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茂全 邓东风 +5 位作者 刘建民 许奕 张庆 陶妙娣 王海岩 徐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 探讨电解脱微弹簧圈 (GDC)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后缺血的临床治疗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本组 6例 ,均为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行致密栓塞。结果 GDC栓塞后出现载瘤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或闭塞。 6例术中闭塞缺... 目的 探讨电解脱微弹簧圈 (GDC)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后缺血的临床治疗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本组 6例 ,均为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行致密栓塞。结果 GDC栓塞后出现载瘤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或闭塞。 6例术中闭塞缺血 3例 ,栓塞后 2 4h出现 3例。经术中溶栓、解痉和术后三高、抗痉挛及腰穿等综合治疗后 ,4例恢复良好 ,2例遗留偏瘫 ,6例患者至今存活。结论 载瘤动脉主干狭窄或闭塞是GDC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术中动态观察载瘤动脉血供 ,了解栓塞程度是预防其发生的手段之一 ;出现狭窄或闭塞时 ,及时调整微导管和GDC ,并给以抗痉挛、抗凝、扩血管以及三高治疗 ,当出现恶性颅高压症时手术配合治疗 ,往往会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缺血 治疗
下载PDF
胃动脉内化疗药物灌注合用栓塞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茂全 林贵 +1 位作者 胡锡淇 王小林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报告了16例正常新西兰白兔采用胃动脉内灌注(Gastric arterial infusion,GAI)化疗药物与合用栓塞(Gastric arterial infusion and embolization,G... 本文报告了16例正常新西兰白兔采用胃动脉内灌注(Gastric arterial infusion,GAI)化疗药物与合用栓塞(Gastric arterial infusion and embolization,GAI+GAE)两种方法的病理学结果。结果显示:GAI与GAI+GAE均对胃组织有一定损伤,以GAI+GAE组为重,损伤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正常,未见消化道大出血及胃穿孔。术后30~45天,两组均表现正常。说明:GAI+GAE可能开发成为又一个可供选择的治疗晚期胃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GAI 药物疗法 胃肿瘤
下载PDF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茂全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385-386,共2页
糖尿病足的血管检查应以超声检查为首选,其次为CTA和MRA,最后为血管造影,DSA检查应视为金标准。糖尿病足病变主要由小动脉病变和微循环障碍引起,因此除局部血管成形,置放内支架外,局部药物灌注治疗极其重要。糖尿病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糖... 糖尿病足的血管检查应以超声检查为首选,其次为CTA和MRA,最后为血管造影,DSA检查应视为金标准。糖尿病足病变主要由小动脉病变和微循环障碍引起,因此除局部血管成形,置放内支架外,局部药物灌注治疗极其重要。糖尿病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足的治疗不仅要注重血管腔内局部治疗,还应全身药物治疗,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药物,包括糖尿病治疗。对糖尿病足疗效不只是评价血管狭窄与再狭窄,应该包括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保肢和降低截肢平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血管腔内成形术 溶栓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海马功能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茂全 王艳艳 余争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124-1126,共3页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海马 认知功能 神经发生
下载PDF
江西水利物联感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史赟(文/翻译) 李茂全 +2 位作者 朱松挺 盛亚雄 潘杰 《江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利物联感知设备存在厂商多样、品牌繁杂、协议多元等特点,给前端站点、设备的统一管理及运维、监测数据的统一接收等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此,江西水利相关部门深入分析已建站点设备资源、新建...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利物联感知设备存在厂商多样、品牌繁杂、协议多元等特点,给前端站点、设备的统一管理及运维、监测数据的统一接收等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此,江西水利相关部门深入分析已建站点设备资源、新建站点设备融入、水利监测数据共享等问题后,设计研发了支持行业标准协议与具体水利业务场景自定义协议的水利物联感知平台,有效提升了水利物联感知设备及不同来源的数据汇聚能力和共享协同效率。本文主要从物联感知平台的整体设计思路、关键技术、核心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各级水利部门物联感知平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感知平台 物联感知设备 数据汇聚 共享协同
下载PDF
慢性血管内血栓物理性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茂全 张庆 +2 位作者 夏文龙 周勇 陈慧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48-951,共4页
目的 探讨物理性血管内血栓去除 /开通治疗慢性血栓的可行性 ,分析疗效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 本组 32例患者均经MRA、血管超声及造影证实 ,其中 17例患慢性心衰和 /或血管性疾病 ,15例为重度糖尿病。血栓位于髂动脉 13例 (左侧 6例 ... 目的 探讨物理性血管内血栓去除 /开通治疗慢性血栓的可行性 ,分析疗效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 本组 32例患者均经MRA、血管超声及造影证实 ,其中 17例患慢性心衰和 /或血管性疾病 ,15例为重度糖尿病。血栓位于髂动脉 13例 (左侧 6例 ,右侧 4例 ,双侧 3例 ) ,股动脉 6例 ,动脉 3例 ,髂静脉 9例 (左侧 6例 ,右侧 3例 ) ,门静脉 1例。血栓的长度为 3~ 8cm ,直径为 5~ 10mm。 9例髂静脉血栓患者物理性治疗前先行放置下腔静脉滤过器。射频消融 (ATD)治疗 9例 (静脉 7例 ) ,经皮电动网篮 (PTD) 2例 (门静脉 ) ,流变溶栓 (Oasis) 3例 (动脉 2例 ,静脉 1例 ) ,内支架直接开通 18例 (均为动脉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 5 0万U的尿激酶通过导管内直接溶栓。物理性血栓切除后如造影证实血管狭窄者 ,狭窄部行血管内支架放置。术后治疗包括内科溶栓、肝素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每 2个月做血管超声或CT血管重建随访及临床症状随访。结果  30例 (93.8% )成功进行了物理性血栓去除和 /或开通 ,1例门脉血栓者失败 ,1例股动脉血栓患者同时行ATD和Oasis失败后行外科切开取栓。 2 9例 (90 .6 % )临床症状在 1个月内明显改善和消失。物理性治疗后 3、6、12个月 ,血管超声随访累计血管通畅率分别为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管内血栓 物理治疗 影响因素 介入治疗 内支架放置术
下载PDF
成都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茂全 陈星 +1 位作者 贺然 林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筛选影响成都市老年人群医养结合养老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对成都市城镇居民进行调查,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成都市老年人群医养结合养老需求的相关因素为:对医疗月... 目的筛选影响成都市老年人群医养结合养老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对成都市城镇居民进行调查,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影响成都市老年人群医养结合养老需求的相关因素为:对医疗月支出费用的承担能力(P=0.007,B=-0.859,OR=0.423)。结论成都市老年人对医疗月支出费用的承担能力直接影响其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求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医养结合 需求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活化后小胶质细胞株N9中MHC-Ⅱ和OX40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茂全 王艳艳 +1 位作者 余晓东 余争平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69-72,76,共5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炎症刺激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株N9表面分子MHC-Ⅱ和OX40L表达的影响。方法脂多糖(LPS)联合小鼠γ-干扰素刺激N9细胞活化,采用RT-PCR、免疫荧光检测N9活化前后OX40L的表达。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阻断剂RU-486处理活化...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对炎症刺激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株N9表面分子MHC-Ⅱ和OX40L表达的影响。方法脂多糖(LPS)联合小鼠γ-干扰素刺激N9细胞活化,采用RT-PCR、免疫荧光检测N9活化前后OX40L的表达。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阻断剂RU-486处理活化的N9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MHC-Ⅱ、OX40L的表达变化。结果N9活化前OX40L mRNA和蛋白均有组成性表达,活化后MHC-Ⅱ和OX40L表达显著上调(P<0.05),糖皮质激素处理后与活化组比较两分子表达下调(P<0.05),加入RU-486又可使两分子表达上调。结论小胶质细胞N9活化后MHC-Ⅱ、OX40L表达显著升高,而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MHC-Ⅱ和OX40L表达拮抗小胶质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从而降低由T细胞活化介导的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小胶质细胞}MHC-Ⅱ OX40L 多发性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