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庄伟彬 覃龙健 +3 位作者 贾婧 李菁辉 刘敬福 孟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3-489,共17页
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比模量高、低热膨胀系数、热稳定性和导热性能良好,以及耐磨性能和耐有机液体和溶剂侵蚀优良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了近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反应体系、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 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比模量高、低热膨胀系数、热稳定性和导热性能良好,以及耐磨性能和耐有机液体和溶剂侵蚀优良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了近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反应体系、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强化机制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原位合成TiC/Al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和开发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碳化钛 反应体系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敬福 贾婧 +3 位作者 庄伟彬 覃龙健 李菁辉 孟超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3-2073,共11页
原位合成技术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权衡了强度和塑性间的矛盾,有望实现铝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原位合成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比刚度,比模量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是近年来金属基复合... 原位合成技术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权衡了强度和塑性间的矛盾,有望实现铝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原位合成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比刚度,比模量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是近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汽车制造、高铁动车、航空航天和国防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归纳了三种原位合成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反应体系(Al-K_(2)TiF_(6)-KBF_(4)体系、Al-TiO_(2)-B_(2)O_(3)体系和Al-Ti-B体系)的特点和优势,概述了原位合成TiB_(2)颗粒对铝基体晶粒尺寸、界面结合和润湿性产生影响的研究现状,对TiB_(2)颗粒强化铝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展开了讨论,梳理总结现阶段在此领域研究过程中仍未解决的问题,展望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潜在发展空间,以期为研究和开发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TiB_(2) 反应体系 显微组织 强化机制
下载PDF
利用啁啾脉冲光谱滤波和非线性偏振旋转技术实现高稳定性和开机自启动的全光纤掺Yb^3+光纤锁模激光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攀政 汪小超 +7 位作者 李菁辉 冯滔 张志祥 范薇 周申蕾 马伟新 朱俭 林尊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68-180,共13页
建立理论模型,讨论了非线性偏振旋转全光纤锁模激光器的锁模过程、谐波过程以及导致激光器锁模运行难以稳定的影响因素.讨论了采用啁啾脉冲光谱滤波产生脉冲自振幅调制、增加激光器锁模稳定性和自启动能力的机理以及非线性偏振旋转与啁... 建立理论模型,讨论了非线性偏振旋转全光纤锁模激光器的锁模过程、谐波过程以及导致激光器锁模运行难以稳定的影响因素.讨论了采用啁啾脉冲光谱滤波产生脉冲自振幅调制、增加激光器锁模稳定性和自启动能力的机理以及非线性偏振旋转与啁啾脉冲光谱滤波相结合实现锁模的物理过程和脉冲演化过程.研制出全光纤结构的超短脉冲掺Yb^(3+)光纤环形激光器,采用非线性偏振旋转和啁啾脉冲光谱滤波相结合的锁模技术,实现了激光器锁模的开机自启动和高稳定运行.对激光器进行了长期运行稳定性、锁模开机自启动能力、锁模输出参数可重复性监测.锁模脉冲中心波长1052.9 nm,谱宽9.1 nm,脉冲能量4.25 nJ,脉冲宽度17.8 ps.运行期间,各参数波动均小于0.3%.开机自启动能力和可重复性测试显示,激光器可实现一键自启动,启动后各参数可重复精度在0.5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Yb3+光纤激光器 自启动锁模 全光纤 稳定性
下载PDF
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研制进展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大杰 范薇 +5 位作者 张攀政 李菁辉 唐顺兴 郭亚晶 李学春 林尊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3-228,共6页
报道了自研的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器件工作原理与结构,并对其光敏响应特性曲线、静态位相波前畸变、透射时间波形畸变的离线测试结果进行了报道,同时也利用该器件在高功率激光装置上进行了在线测试。结果表明,该调制器... 报道了自研的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器件工作原理与结构,并对其光敏响应特性曲线、静态位相波前畸变、透射时间波形畸变的离线测试结果进行了报道,同时也利用该器件在高功率激光装置上进行了在线测试。结果表明,该调制器可以根据需求实现所需的强度透过率分布,而且对高功率激光系统没有引入附加的影响。最后,结合该调制器的实际使用环境,分析了激光系统空间滤波器对整形效果的影响,说明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使用该调制器时,空间滤波器尺寸也是决定光束整形精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质量 光寻址 液晶 空间光调制器
原文传递
考虑钕玻璃放大器增益特性的光谱色散匀滑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江秀娟 唐一凡 +3 位作者 王利 李菁辉 王博 项颖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8-156,共9页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钕玻璃放大器的增益特性对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光谱色散匀滑单元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入射光中心波长与放大器增益曲线中心波长不一致时,焦斑强度分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且该影响随放大倍数增大趋于明显,而两个波长...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钕玻璃放大器的增益特性对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光谱色散匀滑单元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入射光中心波长与放大器增益曲线中心波长不一致时,焦斑强度分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且该影响随放大倍数增大趋于明显,而两个波长一致时,强度分布变化较小.靶面焦斑整体的辐照均匀性则主要取决于经过相位调制后的激光束的带宽,放大器的增益特性对其空间功率谱及均匀性无明显的影响.所得结论为光谱色散匀滑单元在激光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光谱色散匀滑 钕玻璃激光放大器 增益特性
下载PDF
一种彩色图像的主基元图模型和提取算法
6
作者 赵莹 迟冬祥 +1 位作者 胡静 李菁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30,共4页
文章针对一种灰度图像的主基元图模型和提取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彩色图像的主基元模型和提取算法,该算法是建立结构和纹理的统一表达模型,在遵循最小描述长度的基本原则下,利用匹配追踪(matching pursuit)算法,从给定一幅图像中推理... 文章针对一种灰度图像的主基元图模型和提取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彩色图像的主基元模型和提取算法,该算法是建立结构和纹理的统一表达模型,在遵循最小描述长度的基本原则下,利用匹配追踪(matching pursuit)算法,从给定一幅图像中推理主基元图。实验结果表明,彩色图像主基元图模型比灰度图像主基元在表示上更加完备,能表达在灰度图像主基元图中被"漏检"的主基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基元 图模型 马尔视觉计算模型 匹配追踪算法 最小描述长度准则
下载PDF
在线多线索动态手势识别
7
作者 赵莹 迟冬祥 +1 位作者 胡静 李菁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71-1075,共5页
文章提出一种将运动和肤色特征相融合的多线索识别方法,利用差分运动检测降低复杂背景干扰,利用肤色在HSV空间中的聚类特性,采用多高斯模型,对每一个输入视频,将前50帧作为学习样本,在线学习出该视频的肤色分类器,解决了泛化性能低的问... 文章提出一种将运动和肤色特征相融合的多线索识别方法,利用差分运动检测降低复杂背景干扰,利用肤色在HSV空间中的聚类特性,采用多高斯模型,对每一个输入视频,将前50帧作为学习样本,在线学习出该视频的肤色分类器,解决了泛化性能低的问题;利用手势固有形状特征进行静态手势分割,采用基于仿射变换的块匹配法对动态手势进行跟踪。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光照及复杂背景,同时满足实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手势识别 肤色检测 EM聚类 查找表 人机交互
下载PDF
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设计及其应用
8
作者 李菁辉 《电源技术应用》 2002年第8期-466--466,共1页
介绍了大功率晶体管(GTR)基极驱动电路的设计,分析了基极驱动电路的要求及其设计方法,并给出一种实用的驱动电路。
关键词 大功率晶体管 驱动电路 设计 逆变器
下载PDF
空间滤波器小孔对谱色散匀滑使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菁辉 张琥杰 +3 位作者 周申蕾 冯伟 朱俭 林尊琪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7-832,共6页
利用柯林斯(Collins)传输公式和将硬边光阑展开为有限个复高斯函数之和的方法,分析了在静态高功率激光器系统中选取不同尺寸的空间滤波器小孔对谱色散匀滑(SSD)效果的影响,并且通过K.R.Manes等提出的统计光学模型,给出了存在相位畸变和... 利用柯林斯(Collins)传输公式和将硬边光阑展开为有限个复高斯函数之和的方法,分析了在静态高功率激光器系统中选取不同尺寸的空间滤波器小孔对谱色散匀滑(SSD)效果的影响,并且通过K.R.Manes等提出的统计光学模型,给出了存在相位畸变和振幅调制时小孔选取的模拟计算方法。数值模拟表明,在神光Ⅱ第9路多功能激光器系统中,目前使用的空间滤波器小孔会使部分色散光束的光谱成分被阻断,使得焦斑通量对比度从无孔时的22%增大到36%,影响光SSD效果;分析给出了满足光SSD使用的空间滤波器的小孔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色散匀滑 空间滤波器 柯林斯传输公式 硬边光阑 透镜阵列
原文传递
高功率激光光束经颗粒污染后的近场衍射效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国文 卢兴强 +7 位作者 曹华保 尹宪华 吕凤年 张臻 李菁辉 王仁贵 马伟新 朱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68,共12页
采用高功率激光驱动器设计软件Laser designer数值研究了激光光束经颗粒污染后的近场衍射特性.对颗粒污染所产生的调制进行了分类,并详细分析了真空和石英玻璃中,振幅调制型和位相调制型颗粒污染对光束近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 采用高功率激光驱动器设计软件Laser designer数值研究了激光光束经颗粒污染后的近场衍射特性.对颗粒污染所产生的调制进行了分类,并详细分析了真空和石英玻璃中,振幅调制型和位相调制型颗粒污染对光束近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真空或石英玻璃中,位相型颗粒污染对高功率激光光束的近场调制影响较大.且在石英玻璃中,位相型硬边颗粒污染所引起的高功率激光光束小尺度自聚焦热像调制现象相当严重.而由颗粒污染引起光束强区的横向偏移,却在一定程度对小尺度自聚焦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光束 污染颗粒 小尺度自聚焦 热像
原文传递
分布式相位板联合二维谱色散匀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伟 李菁辉 +5 位作者 周申蕾 张琥杰 邬融 姜有恩 朱俭 马伟新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7-180,共4页
在神光II九路装置上,利用谱色散匀滑(SSD)技术结合分布式相位板(DPP)技术,研究了激光焦斑在一维、二维谱色散匀滑下的分布。结果表明,一维谱色散匀滑使焦斑的焦斑通量对比度由0.7634[均方根(RMS)]下降到0.3685(RMS),结合二维匀滑下降到0... 在神光II九路装置上,利用谱色散匀滑(SSD)技术结合分布式相位板(DPP)技术,研究了激光焦斑在一维、二维谱色散匀滑下的分布。结果表明,一维谱色散匀滑使焦斑的焦斑通量对比度由0.7634[均方根(RMS)]下降到0.3685(RMS),结合二维匀滑下降到0.2638(RMS);并结合各种评价方法对焦斑进行分析。实验为谱色散匀滑技术在神光II在线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谱色散匀滑 分布式相位板 激光辐照均匀性
原文传递
间断多次氮气吹扫法提高片状放大器在线洁净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攀政 冯滔 +13 位作者 谢静 任志远 杨晓伟 王利 李菁辉 张志祥 曹兆栋 夏志强 胡静芬 柴志豪 刘志刚 周申蕾 马伟新 朱俭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119,共7页
高功率片状放大器在线运行时氙灯辐照导致片腔内产生大量气溶胶,易引起钕玻璃污染,影响其使用寿命。采用洁净氮气吹扫恢复片腔内的洁净环境是片状放大器在线运行时的主要洁净手段。研究了氮气吹扫过程中片腔内涡流对洁净度的影响,结果... 高功率片状放大器在线运行时氙灯辐照导致片腔内产生大量气溶胶,易引起钕玻璃污染,影响其使用寿命。采用洁净氮气吹扫恢复片腔内的洁净环境是片状放大器在线运行时的主要洁净手段。研究了氮气吹扫过程中片腔内涡流对洁净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涡流对气溶胶颗粒的禁锢作用会导致腔内气溶胶颗粒的大量残留,且无法通过延长吹扫时间或调整吹扫流速加以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间断多次氮气吹扫对腔内气溶胶进行循环稀释的在线洁净控制方法,该方法使腔内涡流经历不断破坏和重建过程,涡流场内滞留的气溶胶颗粒含量也得到不断稀释,从而大幅提高片腔洁净度。针对Φ130mm单口径片状放大器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采用间断吹扫法之后,腔内残留气溶胶颗粒为连续吹扫时的1/100,片腔洁净度在15h的观测时间内始终保持在40级以内。该方法普适有效,为避免片状放大器钕玻璃气溶胶污染,增加其在线使用寿命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片状放大器 在线洁净 气溶胶 间断多次吹扫 涡流
原文传递
基于简单透镜列阵的可调焦激光均匀辐照光学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秀娟 李菁辉 +1 位作者 朱俭 林尊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8-164,共7页
本文对基于简单透镜列阵的大口径激光均匀辐照光学系统的调焦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透镜列阵与靶镜之间的距离即可方便地改变靶面上光斑的大小.文中详细分析了相关参数对调焦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实用的光学系统.... 本文对基于简单透镜列阵的大口径激光均匀辐照光学系统的调焦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透镜列阵与靶镜之间的距离即可方便地改变靶面上光斑的大小.文中详细分析了相关参数对调焦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实用的光学系统.用数值方法模拟了激光束通过光学系统后的传输,发现尺寸不同的靶面光斑具有基本一致的强度结构特征.定量地分析了光斑内部散斑间隔、调制对比度、顶部不均匀度及能量集中度等描述光斑均匀辐照质量的指标,并研究了它们随靶面离焦量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驱动器 靶面均匀辐照 透镜列阵 调焦
原文传递
采用透镜列阵与光谱色散改善三倍频小焦斑辐照均匀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秀娟 李菁辉 +3 位作者 李华刚 周申蕾 李扬 林尊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4-241,共8页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高功率激光驱动器的光束均匀辐照情况,分析了三倍频激光辐照下小焦斑的光强分布及空间功率谱.采用透镜列阵可降低光束近场畸变的影响并控制靶面焦斑的包络形状;采用二维光谱色散匀滑技术可明显地消除焦斑内部大反衬...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高功率激光驱动器的光束均匀辐照情况,分析了三倍频激光辐照下小焦斑的光强分布及空间功率谱.采用透镜列阵可降低光束近场畸变的影响并控制靶面焦斑的包络形状;采用二维光谱色散匀滑技术可明显地消除焦斑内部大反衬度的强度调制,且该方法在焦斑非常小的情况下也仍然有效.大量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光谱色散匀滑技术应用于尺寸不同的焦斑时,其效果是有差异的.对大焦斑而言,光谱色散匀滑主要抹平其内部细密的条纹,即消除中高空间频率范围的强度调制;对小焦斑而言,光谱色散匀滑主要消除中低空间频率范围的强度调制,故将影响焦斑的整体包络形状.本文所得的数值结果对间接驱动实验中激光束匀滑方案的选择和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驱动器 靶面均匀辐照 透镜列阵 光谱色散匀滑
原文传递
用于光谱色散平滑技术的双通调制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琥杰 周申蕾 +2 位作者 李菁辉 冯伟 林尊琪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71-1075,共5页
在惯性约束聚变中,辐照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到内爆实验的效果,通常结合各种空间、时间平滑技术提高光束的均匀性。光谱色散平滑技术正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平滑技术,其核心是频谱展宽技术。为提高频谱展宽的效果,将单通的腔式调制器设计成双通... 在惯性约束聚变中,辐照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到内爆实验的效果,通常结合各种空间、时间平滑技术提高光束的均匀性。光谱色散平滑技术正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平滑技术,其核心是频谱展宽技术。为提高频谱展宽的效果,将单通的腔式调制器设计成双通调制器,以满足光谱色散平滑技术中频谱展宽的要求。理论上计算了双通调制器情况下的速度匹配条件,得到了一个清晰的表达式,同时在实验上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此验证了双通调制器的可行性。最后基于以上方案,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成多通调制器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激光辐照均匀性 光谱色散平滑技术 双通调制器 准速度匹配
原文传递
大口径磁光隔离器隔离度单次测量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攀政 李菁辉 +6 位作者 冯滔 王利 张志祥 曹兆栋 周申蕾 马伟新 朱俭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0-148,共9页
搭建了全光纤化的大口径磁光隔离器隔离度单次测量系统,体积小且调节灵活方便,在大口径隔离器的在线测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光纤器件在光束传输和耦合方面的优势以及磁光隔离器的工作特点,采用透过率相对测量法和静动态对比法实现... 搭建了全光纤化的大口径磁光隔离器隔离度单次测量系统,体积小且调节灵活方便,在大口径隔离器的在线测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光纤器件在光束传输和耦合方面的优势以及磁光隔离器的工作特点,采用透过率相对测量法和静动态对比法实现了隔离度的单次测量。实验可测量动态范围达到33dB以上,且通过调整光纤耦合器分光比可使测量动态范围进一步提高到50dB以上。该方法有效消除了输入信号脉冲功率及偏振态抖动等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在输入信号脉冲能量和偏振态随机抖动的情况下,仍然可实现抖动波峰波谷(PV)值为2.2%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大口径磁光隔离器 隔离度 单次测量 全光纤化 在线测量
原文传递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透镜列阵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琥杰 周申蕾 +3 位作者 邬融 李菁辉 冯伟 林尊琪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7-230,共4页
透镜列阵常被用于改善高功率激光装置均匀照明系统焦斑空间强度分布的均匀性。将模拟退火算法引入透镜列阵的优化设计中,通过改变列阵元的尺寸及其正负透镜属性,在保证焦斑能量利用率的同时把焦斑的不均匀度从经典设计下的0.2268降低到0... 透镜列阵常被用于改善高功率激光装置均匀照明系统焦斑空间强度分布的均匀性。将模拟退火算法引入透镜列阵的优化设计中,通过改变列阵元的尺寸及其正负透镜属性,在保证焦斑能量利用率的同时把焦斑的不均匀度从经典设计下的0.2268降低到0.1202,大大改善了远场焦斑的空间均匀性,并通过对比传统设计和优化设计下焦斑的功率谱密度曲线,分析了不同的设计结构对焦斑形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透镜列阵 模拟退火算法 不均匀度 能量利用率 功率谱密度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beam smoothing by combined spectral dispersion and lens array technology
18
作者 姜有恩 周申蕾 +3 位作者 邬融 李菁辉 李学春 林尊琪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8期53-56,共4页
The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 of beam smoothing by combined one-dimensional(1D) spectral dispersion and lens array(LA) technology is presented,as applied in the ninth beam of SG-II.Using 3ω spectral dispersion with a ... The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 of beam smoothing by combined one-dimensional(1D) spectral dispersion and lens array(LA) technology is presented,as applied in the ninth beam of SG-II.Using 3ω spectral dispersion with a bandwidth of 270 GHz and a line dispersion that is 24.9 times the beam's diffractionlimited width decreases the focal spot non-uniformity of 80% energy concentration from 46% to 17%.The multiple-beam interference properties of the LA are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by spatial power spectral density analysis.Peak-spectra suppression ratios of 20 and 10 dB are achieved in the dispersion and orthogonal direction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技术 透镜阵列 线色散 实验 光谱 多光束干涉 平滑 谱密度分析
原文传递
Analysis on FM-to-AM conversion induced by spatial filterin a high-power laser system
19
作者 张琥杰 周申蕾 +3 位作者 姜有恩 李菁辉 冯伟 林尊琪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8,共5页
In order to avoid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and smooth the final focal spot that reaches the D-T capsule, spectral broadening is essential. However, the modulation of spectral structure might result in frequency... In order to avoid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and smooth the final focal spot that reaches the D-T capsule, spectral broadening is essential. However, the modulation of spectral structure might result in frequency-to-amplitude modulation (FM-to-AM) conversion. The spatial filter pinhole is used to cut off the high-frequency transmission laser, and to ensure the desired pass. Improper parameter of pinhole would lead a negative impact. Using the spatial filter pinhole, 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tensity modulation using several pinholes of improper parameters. We then compare these results with the intensity modulation obtained from an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diagnosis and design of an appropriate pinhole parameter would be highly beneficial to the field of high-power la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滤波器 高功率激光系统 调频 受激布里渊散射 诱导 高功率激光器 幅度调制 强度调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