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濮凹陷北部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被 刘池洋 +3 位作者 黄雷 蒋飞虎 郭佩 鹿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9,共13页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中亚段广泛发育盐岩和烃源岩,这两个看似不能共存的物质却在这里互层共生。该时期研究区沉积特征为多盐韵律与多层烃源岩互层共生、连续沉积,单个盐韵律厚度从几米到十几米,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平面上,两者在...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中亚段广泛发育盐岩和烃源岩,这两个看似不能共存的物质却在这里互层共生。该时期研究区沉积特征为多盐韵律与多层烃源岩互层共生、连续沉积,单个盐韵律厚度从几米到十几米,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平面上,两者在湖盆沉积沉降中心共生;垂向上,高有机质丰度、好干酪根类型与高盐度地层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而成为恢复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古生物学以及Sr/Ba、B/Ga、(V+Ni+Mn)、Fe/Mn、Sr/Cu、Mg/Ca、V/(V+Ni)、稀土元素含量和氯同位素等方法对凹陷北部沙三中亚段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凹陷北部沙三中亚段为深水沉积的还原环境,古盐度较高,达到半咸水-咸水沉积;微量元素和孢粉化石特征表明研究区沙三中亚段为温暖潮湿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沙三中亚段 沉积环境 古盐度 古气候 古水深 氧化还原环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物源:来自古流向与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11
2
作者 雷开宇 刘池洋 +1 位作者 张龙 李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4-276,共23页
采用LA-ICP-MS碎屑锆石原位微区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陵地区及彬县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研究,统计和对比盆地周缘岩体的同位素年代学结果,结合盆地南部直罗组地层典型露头实测古水流数据,综... 采用LA-ICP-MS碎屑锆石原位微区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陵地区及彬县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研究,统计和对比盆地周缘岩体的同位素年代学结果,结合盆地南部直罗组地层典型露头实测古水流数据,综合研究了盆地南部直罗组沉积物源。结果表明:(1)黄陵地区直罗组样品总体呈169~438 Ma、1 435~2 083 Ma、2 300~2 767 Ma三个年龄组,对应峰值分别为274 Ma、1 851 Ma和2 366 Ma。彬县地区直罗组样品总体呈213~485 Ma、802~974 Ma、1 633~1 894 Ma和2 143~2 739 Ma 4个年龄组,对应峰值分别为430Ma、450Ma、1 720Ma和2 254Ma。(2)黄陵地区直罗组地层物源主体来自西北部阿拉善地块的中酸性侵入岩及变质岩。彬县地区直罗组地层物源主体来自西部的北、中祁连造山带,源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基性侵入岩及变质岩,同时存在火山岩、碎屑岩及变质碎屑岩的部分贡献。(3)盆地南部直罗组下段地层各典型露头古水流优势方向集中于110°~140°,表明古流向以向东和东南为主,即该时期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西北方向,这与碎屑锆石年代学对比所指示的物源区相一致,这些物源分析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侏罗纪时期盆地原型及古地理格局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侏罗统直罗组 古流向 碎屑锆石U-Pb定年 沉积物源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沉积中心迁移及其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飞飞 刘池洋 +4 位作者 王建强 邱欣卫 程相虎 李被 杜芳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1-958,共18页
延长期(T,Y)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优质烃源岩的主要发育时段。本文在大量钻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露头剖面与岩心观察,建立了盆地延长组地层对比格架,综合最新沉积相研究成果,进一步发现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主体... 延长期(T,Y)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优质烃源岩的主要发育时段。本文在大量钻井和测井等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露头剖面与岩心观察,建立了盆地延长组地层对比格架,综合最新沉积相研究成果,进一步发现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主体发生了两次明显的沉积中心迁移,形成了3个沉积中心。其中以长9期为代表的早期(长10-长8期)沉积中心位于吴起-志丹-富县-洛川一带,以长7期为代表的盆地发育鼎盛时期(长7-长2期)沉积中心位于姬塬-华池-宜君一带,以长1期为代表的湖盆萎缩期的沉积中心位于横山-子长之间。前两期沉积中心明显控制着盆地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和分布,进而控制着盆地中生界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总体分布。结合周邻山系演化历史分析认为,晚三叠世初长9-长7期沉积中心向西南(向山)迁移,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汇聚、在秦岭造山带后陆(即华北仰冲板块南部)因汇聚的巨量物质部分上拱和能量释放而导致的沉降有关;至晚三叠世末长1期沉积中心转向北东(离山向陆)迁移,为华北与扬子板块间的有限洋消失及之后持续汇聚的结果,秦岭造山带挤压隆升增强引起北邻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抬升,致使盆地消亡,沉积中心相应向北东迁移。两次沉积中心迁移的动力学环境,主要受鄂尔多斯盆地南侧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的控制,沉积中心迁移是盆山耦合演化彼此响应的结果和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中心 延长组 动力学环境 盆山耦合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中段新生代隆升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益银 郭佩 +1 位作者 徐崇凯 李被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99-105,共7页
阿尔金断裂以其典型的左行走滑形迹令世人瞩目,其活动过程分析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归纳前人在该区的热年代学研究成果,并结合柴达木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对阿尔金断裂中段的隆升过程作了系统的探讨.阿尔金断... 阿尔金断裂以其典型的左行走滑形迹令世人瞩目,其活动过程分析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归纳前人在该区的热年代学研究成果,并结合柴达木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对阿尔金断裂中段的隆升过程作了系统的探讨.阿尔金断裂在中生代就曾活动过,随后进入较长的休眠期,在新生代期间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阿尔金断裂活化并相继发生了六次阶段性隆升,分别为:53-50 Ma、45-40 Ma、34-30 Ma、20-15 Ma、12-8 Ma、5 Ma至今.这与柴达木盆地内沉积事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具体表现为岩性变粗、沉积速率加快、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同构造生长地层的发育.其新生代的活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构造变形表现为基底韧性剪切,导致柴西北缘基底发生倾斜,形成了阿尔金斜坡;晚期由于应力的不断积累使得该地区应力场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大规模地表走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 热年代学 盆山耦合 沉积响应 阶段性隆升
下载PDF
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盐岩成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益银 徐崇凯 李被 《辽宁化工》 CAS 2018年第4期355-356,359,共3页
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盐岩成因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1)"浅水成盐"即湖水蒸发量大于注入量,并持续蒸发浓缩形成盐岩;(2)"深水成盐"则是一定水深环境下,形成分层卤水成盐。本文综合前人研究及观点,从沉积学特征、... 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盐岩成因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1)"浅水成盐"即湖水蒸发量大于注入量,并持续蒸发浓缩形成盐岩;(2)"深水成盐"则是一定水深环境下,形成分层卤水成盐。本文综合前人研究及观点,从沉积学特征、古生物学特征、古气候特征、古地貌与古构造演化及地球化学方面研究潜江组盐岩成因,为潜江凹陷咸化湖盆的咸化特征及形成环境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江凹陷 古近系 盐岩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