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州湾若干海岸植物铜、锌、铅及氮、磷、钾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裕红 袁建军 +1 位作者 陈怀宇 肖秋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30-634,共5页
为了解泉州湾海岸带植物重金属及营养元素分布情况,研究了泉州湾海岸带常见植物桐花树、芦苇、空心莲子草、落葵、中华补血草、藜、莲子草、龙葵等的根、茎、叶等器官及其栖息土壤中的Cu、Zn、Pb及N、P、K含量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泉州... 为了解泉州湾海岸带植物重金属及营养元素分布情况,研究了泉州湾海岸带常见植物桐花树、芦苇、空心莲子草、落葵、中华补血草、藜、莲子草、龙葵等的根、茎、叶等器官及其栖息土壤中的Cu、Zn、Pb及N、P、K含量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泉州湾常见植物的生境土壤中,不存在Cu污染,但都受中度以上的Zn、Pb污染,且Zn与Pb污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泉州湾海岸植物栖息土壤中K含量较高。相对而言,空心莲子草、莲子草、龙葵、芦苇对Cu、Zn、Pb耐性高、累积能力强,属于有环境修复潜力的植物,可作为对重金属污染环境的绿色修复材料考虑。藜的根、茎、叶中具高含量的K元素,对土壤中的K具有较高的吸收和迁移能力。落葵、莲子草、芦苇、藜的叶中N含量较高,落葵和莲子草叶则表现低P含量,高N/P比值。本试验研究的泉州湾自然生境若干海岸植物对Cu、Zn、Pb的累积与其N、P、K营养元素含量之间未表现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湾 海岸植物 Cu、Zn、Pb N、P、K环境修复
下载PDF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几种森林群落的多样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裕红 戴聪杰 +1 位作者 陈怀宇 陈英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9-363,共5页
运用各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 :S、dMa、dMe;多样性指数 :λ、H′、NO、N1、N2 ;均匀度指数 :J、ES、Eh、E2 ,1、Ea)对样地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牛姆林天然林群落普遍具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且群落空间各部分的物种多样性... 运用各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 :S、dMa、dMe;多样性指数 :λ、H′、NO、N1、N2 ;均匀度指数 :J、ES、Eh、E2 ,1、Ea)对样地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牛姆林天然林群落普遍具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且群落空间各部分的物种多样性程度大多表现为灌木层 >乔木层 >草本层或层间植物 ;并显示了多优势种群落的整体多样性水平高于单优势种群落的整体多样性水平 ,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牛姆林不同类型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程度为 :针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杜鹃矮林 ;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比较分析 ,还揭示了均匀度指数在物种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 森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福建 均匀度指数 植物多样性保护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木麻黄质膜离子泵在酸雨条件下对镧的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裕红 严重玲 +3 位作者 刘景春 陈英华 胡俊 薛博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5-698,共4页
研究镧对酸雨(pH为4.5)胁迫下木麻黄幼苗早期生长和质膜离子泵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La3+浸种能使幼苗株高、根长、鲜重以及质膜质子泵活性明显增强,在200mg·L-1La3+处理时达到最高增强值,而高浓度的La3+浸种使之表... 研究镧对酸雨(pH为4.5)胁迫下木麻黄幼苗早期生长和质膜离子泵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La3+浸种能使幼苗株高、根长、鲜重以及质膜质子泵活性明显增强,在200mg·L-1La3+处理时达到最高增强值,而高浓度的La3+浸种使之表现出抑制效应;幼苗质膜钙泵的活性受La3+抑制。质子泵活性与细胞的伸长生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镧对质子泵的活化作用有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且适量的镧具有缓解酸雨胁迫下生长的植物细胞质酸化,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间接作用。为抗酸雨和促生长,木麻黄经镧浸种8h的最适宜La3+浓度为50~200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质膜离子泵 木麻黄 酸雨 稀土元素 抑制效应 ATP酶 抗酸雨能力
下载PDF
Pb^(2+)对凤眼莲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裕红 黄小瑜 林智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338-1340,共3页
关键词 凤眼莲 PB^2+ 光合作用 水生草本植物 抗逆性强 净化作用 繁殖速率 抗逆机理
下载PDF
桐花树幼苗根系对镉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裕红 王荣富 应朝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研究Cd^2+胁迫对水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根系丙二醛(MDA)、超氧负离子(O ̄2)、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用0.25-10mg·L^-1的Cd^2+处理桐花树幼苗,幼苗根系的活... 研究Cd^2+胁迫对水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根系丙二醛(MDA)、超氧负离子(O ̄2)、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用0.25-10mg·L^-1的Cd^2+处理桐花树幼苗,幼苗根系的活力随胁迫浓度升高而下降,而其MDA、O ̄2含量及POD、CAT活性均呈诱导性升高,并随Cd^2+质量浓度的加大而逐渐上升,细胞内O ̄2含量增大带来的膜脂过氧化增强是Cd^2+污染伤害桐花树的主要原因。而根系抗氧化保护酶对0.25-10mg·L^-1的Cd^2+胁迫均能起到保护性的防御作用,保护酶CAT、POD活性的增强是桐花树抗Cd^2+污染过氧化伤害的主要机理之一,根系膜保护酶POD和CAT活性可以作为对环境Cd^2+污染响应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 CD^2+ 胁迫 根系活力 MDA O ̄2 抗氧化酶
下载PDF
Pb^(2+)对桐花树幼苗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裕红 林顺德 应朝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研究了Pb2+对桐花树幼苗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1~2.0 mmol.L-1Pb2+胁迫使营养液中培养的桐花树幼苗根、茎、叶的NADH-GOGAT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使根和茎的GS活性降低,而叶的GS在0.1~1.0 mmol.L-1Pb2+胁... 研究了Pb2+对桐花树幼苗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1~2.0 mmol.L-1Pb2+胁迫使营养液中培养的桐花树幼苗根、茎、叶的NADH-GOGAT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使根和茎的GS活性降低,而叶的GS在0.1~1.0 mmol.L-1Pb2+胁迫下活性增加高于对照,但受2.0 mmol.L-1较高浓度Pb2+抑制。无论是否有Pb2+胁迫,叶的GS活性都高于茎和根,而根的NADH-GOGAT活性始终高于茎和叶。根的GS和NADH-GOGAT活性受Pb2+胁迫抑制的程度明显大于茎、叶,Pb2+对根的初级氮代谢影响最大。MDA含量与GS和NADH-GOGAT活性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 桐花树 氮代谢关键酶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探讨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裕红 陈怀宇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9-83,共5页
科普旅游是生态旅游的精品项目 ,基于对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优势及不利因素的分析 ,探讨了几点开发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挖掘科学内涵、扩展旅游线路及建立标牌系统、建立游客中心和科普展览馆、注重岗前培训、加强环境保护规划... 科普旅游是生态旅游的精品项目 ,基于对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开发优势及不利因素的分析 ,探讨了几点开发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挖掘科学内涵、扩展旅游线路及建立标牌系统、建立游客中心和科普展览馆、注重岗前培训、加强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开发科普旅游市场 ,另外还略为讨论了牛姆林科普旅游开发建设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 科普旅游 开发 自然资源 标牌系统 旅游线路 生态旅游
下载PDF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群落特征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裕红 严重玲 +1 位作者 黄国勇 陈怀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1-93,共3页
对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混交林群落维管植物种类组成丰富,600m^2样地内有38科62属119种,其中以常绿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种子植物地理成分中热带... 对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的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混交林群落维管植物种类组成丰富,600m^2样地内有38科62属119种,其中以常绿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种子植物地理成分中热带性质属37属占64.91%,温带成分19属占33.33%;群落分层现象明显,乔木层可分4个亚层,乔、灌木及藤本植物种类和数量均丰富,草本植物较少;比较群落各部分多样性水平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层间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 常绿针阔叶混交林 群落特征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福建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天然林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裕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3-45,共3页
对福建省牛姆林6个天然林样地的植物区系组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牛姆林天然林的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在2900m^2范围有248种高等植物分属82科153属,其中蕨类植物11科14属16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71科136属229种,种子植物属的系数为61... 对福建省牛姆林6个天然林样地的植物区系组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牛姆林天然林的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在2900m^2范围有248种高等植物分属82科153属,其中蕨类植物11科14属16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71科136属229种,种子植物属的系数为61.69;区系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型为主,63.36%的热带地理成分及32.82%的温带地理成分显示出牛姆林地处南亚热带北缘的地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植物区系 牛姆林 自然保护区 福建
下载PDF
木麻黄幼苗小枝质膜离子泵活性对酸雨的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裕红 严重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对模拟pH4.5~2.5酸雨胁迫3个月后木麻黄幼苗小枝质膜离子泵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木麻黄幼苗嫩枝质膜H^+-ATPase和Ca^2+-ATPase对酸雨非常敏感,常随酸雨强度的加大其活性受愈来愈强的抑制.pH4.5~2.5酸雨处理使质膜H^+-ATPase活... 对模拟pH4.5~2.5酸雨胁迫3个月后木麻黄幼苗小枝质膜离子泵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木麻黄幼苗嫩枝质膜H^+-ATPase和Ca^2+-ATPase对酸雨非常敏感,常随酸雨强度的加大其活性受愈来愈强的抑制.pH4.5~2.5酸雨处理使质膜H^+-ATPase活性被抑制76.64%~85.88%.而Ca^2+-ATPase活性仅为对照的14.12%~4.7%.在pH3.0酸雨处理组.质膜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均出现反弹升高.酸雨对质膜HL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所产生的相似作用.体现出质膜H^+-ATPase和Ca^2+-ATPase对酸雨胁迫信号具有某种程度上相同的活性响应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质膜H^+-ATPASE 质膜Ca^2+-ATPase 酸雨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裕红 黄小瑜 《引进与咨询》 2006年第6期23-24,共2页
简要概述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绿素含量、类囊体膜PSⅠ、PSⅡ电子传递活性、希尔反应活力以及光合产物输配等植物光合作用特征的影响。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 光合作用
下载PDF
Cu^(2+)在凤眼莲中的积累及提取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裕红 林荣强 +2 位作者 杨逸娴 吴朝金 王秀丽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1-26,共6页
采用水培法和化学逐步提取法,研究水生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和叶Cu2+的累积及其提取形态.结果表明,凤眼莲中Cu2+的累积模式表现为根>叶,凤眼莲根是Cu2+主要的吸收和累积部位,具有强的吸收和累积水体环境Cu2+的能力,并... 采用水培法和化学逐步提取法,研究水生植物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和叶Cu2+的累积及其提取形态.结果表明,凤眼莲中Cu2+的累积模式表现为根>叶,凤眼莲根是Cu2+主要的吸收和累积部位,具有强的吸收和累积水体环境Cu2+的能力,并且根和叶对Cu2+的累积量随培养液中Cu2+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Cu2+在凤眼莲组织中的提取态总体表现一致为:盐酸提取态>乙醇提取态>醋酸提取态>水提取态>氯化钠提取态,盐酸提取态占优势分布,稳定且毒性低的草酸铜可能是Cu2+在凤眼莲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盐酸提取态Cu比例的下降和乙醇提取态Cu比例的上升是凤眼莲富集器官根对Cu2+污染在提取态上的响应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CU2+ 累积 提取态
下载PDF
泉州湾桐花树种群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裕红 洪雅鑫 吴世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2-15,共4页
比较研究了泉州湾桐花树种群构件水平和个体水平不同龄级叶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物含量,结果表明:在桐花树种群叶构件水平上过氧化程度较严重的是植株基部老叶,其次是中上部叶,膜脂质过氧化程度较低的是顶叶;从个体种群水平看植株... 比较研究了泉州湾桐花树种群构件水平和个体水平不同龄级叶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物含量,结果表明:在桐花树种群叶构件水平上过氧化程度较严重的是植株基部老叶,其次是中上部叶,膜脂质过氧化程度较低的是顶叶;从个体种群水平看植株叶的脂质过氧化程度较高的是刚进入繁殖期的植株;在构件水平上植株顶叶GSH含量和CAT活性表现最高,中部叶片次之,基部老叶较低,NO含量呈现与之相反的变化趋势;在个体种群水平上桐花树叶的GSH含量和CAT活性表现为开花期植株比未开花植株高,2~6片叶幼苗植株叶的抗氧化物含量最低.桐花树种群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结果显示,进入繁殖生长的植株和2~6片叶幼苗植株宜作为泉州湾桐花树林的重点保护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 龄级 抗氧化能力 泉州湾
下载PDF
环境污染物对底栖动物的影响研究概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裕红 吴婷 陈琳 《海峡科学》 2007年第7期28-30,共3页
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群。本文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环境污染物的分布特点、个体生活行为、形态解剖结构、致畸性、酶系统代谢等方面概述环境污染物对底栖动物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底栖动物 重金属污染 有机物污染 研究概述
下载PDF
水生植物凤眼莲Ca^(2+)-ATPase的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裕红 吴文林 张鼐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1-24,共4页
从水生植物凤眼莲叶片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出Ca2+-ATPase基因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Sma I,Not I)酶切后按正确的读码框顺序插入到pGEX-4T-2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经菌落PCR和质粒双酶切鉴定、序列测定确认,证实成功地构... 从水生植物凤眼莲叶片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出Ca2+-ATPase基因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Sma I,Not I)酶切后按正确的读码框顺序插入到pGEX-4T-2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经菌落PCR和质粒双酶切鉴定、序列测定确认,证实成功地构建了Ca2+-ATPase基因融合表达载体,.转化菌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了大小约48kD的可溶性目的蛋白,与预期相吻合.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4B(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介质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下载PDF
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主要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裕红 严重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8-10,共3页
基于方差/均值比率法、x^2检验、集聚指数测度与检验、样方方差法等格局研究方法,对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拉氏栲(Pinus massonnina+Castanopsis lamontii)群落的7个主要乔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格局规模与... 基于方差/均值比率法、x^2检验、集聚指数测度与检验、样方方差法等格局研究方法,对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拉氏栲(Pinus massonnina+Castanopsis lamontii)群落的7个主要乔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格局规模与强度等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马尾松、拉氏栲、华南桂、木荷4个种群的格局属于随机分布格局;米椎、榄叶石栎和绒毛润楠3个种群的格局属于集聚分布格局,但其集聚强度均不高,依次为米椎>榄叶石栎>绒毛润楠,这3个集聚种群有可能成为该区未来群落的建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 种群空间格局 常绿针阔叶混交林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对红树植物影响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裕红 章幼玉 《海峡科学》 2007年第6期140-142,共3页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优势植物群落,对环境重金属污染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该文从重金属的分布特点及红树植物生长与形态结构以及生理代谢等方面简要综述重金属污染对红树植物的影响研究,并在分子研究水平对该方向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红树植物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凤眼莲对水环境污染的净化作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裕红 《引进与咨询》 2006年第2期82-83,共2页
对水生植物凤眼莲在净化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及富营养水体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人们在控制凤眼莲种群生长的同时,挖掘和利用凤眼莲资源修复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凤眼莲 水环境 净化
下载PDF
四面山次生灌丛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裕红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3-67,共5页
基于方差分析、X2检验、Ochiai指数、Dice 指数和Jaccard指数等系列技术,测定了重庆四面山次生灌丛12个主要种群间的总体相关性,各种对间联结显著性和关联强度.结果表明:上述系列技术能有效地度量出多种对间的联结性,揭示出四面山次生... 基于方差分析、X2检验、Ochiai指数、Dice 指数和Jaccard指数等系列技术,测定了重庆四面山次生灌丛12个主要种群间的总体相关性,各种对间联结显著性和关联强度.结果表明:上述系列技术能有效地度量出多种对间的联结性,揭示出四面山次生灌丛群落中,除个别种对外,多数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总体上趋于独立分布,这反映了次生灌丛群落处于演替前期的年轻性和不成熟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灌丛 主要种群 种间联结 四面山 重庆 联结性 关联强度 分布格局分析方法
下载PDF
泉州湾桐花树幼苗营养器官S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裕红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9,共3页
以泉州湾河口湿地优势红树植物种桐花树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标仪及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比较其营养器官根、茎、叶的SOD酶活及SOD同工酶的酶谱特性.结果发现,桐花树的营养器官中以幼叶的SOD酶活最强,根的SOD活性显... 以泉州湾河口湿地优势红树植物种桐花树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标仪及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比较其营养器官根、茎、叶的SOD酶活及SOD同工酶的酶谱特性.结果发现,桐花树的营养器官中以幼叶的SOD酶活最强,根的SOD活性显著弱于茎叶;桐花树幼苗各营养器官之间SOD同工酶谱带没有特异性差异,以Cu·Zn-SOD为主,其同工酶区带与其酶活表现结果相一致,即桐花树幼苗根的SOD活力表现较弱,茎叶SOD活力表现较强.并得到了桐花树幼苗SOD同工酶的特征性酶谱,明确了其在营养器官中的差异表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 营养器官 SOD 活性 同工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