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6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谦访谈:漫聊城市的发展和更新
1
作者 张栋 李谦 《团结》 2019年第5期29-32,共4页
在快速城市化进行中,我们生活的城市大多在快速地摊大饼,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展,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大多数地区的普遍情况是,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速度远远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提升,城市化速度自然回落将不可避... 在快速城市化进行中,我们生活的城市大多在快速地摊大饼,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展,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大多数地区的普遍情况是,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速度远远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提升,城市化速度自然回落将不可避免,快速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成为过去,以城市更新带动集约化发展将日益成为城市发展主要模式。就此话题.我们采访了城市和建筑领域研究者和科普作者李谦老师,请他分享看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速度 摊大饼 建设用地规模 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化率 快速城市化 增长速度
下载PDF
崔雨 李谦作品选登
2
作者 崔雨 李谦 《天津社会保险》 2014年第2期16-17,共2页
下载PDF
壳源氦气成藏主控因素及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义平 王青 +6 位作者 陶士振 王建君 李谦 张宁宁 吴晓智 李浩武 王晓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0-350,共11页
当前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以及针对性的参数取值标准。通过天然气和氦气的成藏要素对比,明确了载体气和壳源氦气的异源同储、同源同储和同源异储3类共生关系,以及壳源氦气成藏的8个关键因素。构建了4类10种氦气资源分级分... 当前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以及针对性的参数取值标准。通过天然气和氦气的成藏要素对比,明确了载体气和壳源氦气的异源同储、同源同储和同源异储3类共生关系,以及壳源氦气成藏的8个关键因素。构建了4类10种氦气资源分级分类评价方法,其中含量法包括5个亚类,统计法包括1个亚类,类比法包括3个亚类,成因法1个亚类,初步解决了氦气资源定量计算的难题。结果表明:高氦气含量的气藏一般为常压及低压气藏,氦气含量与氦源岩类型、铀钍含量和氦源岩规模3个参数呈正向关系,而与离主断裂距离、埋深和生烃强度3个参数呈负相关,适度的基底构造活动有利于氦气释放及富集。基于8类氦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氦气含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氦气含量类比法。基于异源同储不同序的原理,构建了氦气资源规模序列法;基于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氦机理,建立了氦气成因法。氦气资源评价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氦气储量规模发现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气 共生关系 氦气含量 生氦法 规模序列 资源评价
下载PDF
氦气地质理论认识、资源勘查评价与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关键技术
4
作者 陶士振 吴义平 +14 位作者 陶小晚 王晓波 王青 陈胜 高建荣 吴晓智 刘申奥艺 宋连腾 陈荣 李谦 杨怡青 陈悦 陈秀艳 陈燕燕 齐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1-367,共17页
鉴于我国氦气产业链理论技术需求,针对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地质理论认识,缺乏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参数取值标准,缺乏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有利富集区优选方法,无成本指标优化体系及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方法等卡点和难点,本文... 鉴于我国氦气产业链理论技术需求,针对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地质理论认识,缺乏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参数取值标准,缺乏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有利富集区优选方法,无成本指标优化体系及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方法等卡点和难点,本文运用地质、地球化学、重磁电震、投资经济等多学科方法及实验技术,集中力量攻克氦气成藏机理、资源评价及资产评价的关键技术瓶颈。研发形成1项地质理论认识和3项关键技术:基于典型富氦气藏解剖、地下流体中“氦-气-水”相平衡及相-势耦合分析,研究提出氦气“水溶相、气容相、游离相”3种主要赋存状态、“集流、渗流、扩散”3种运移机理、“近氦源、邻断裂、低压区、高部位”4项分布富集控制因素,初步建立了基于“优质氦源、高效输导、适宜载体”的氦气“生-运-聚”地质理论认识。针对国内氦气含量检测技术参差不齐、部分准确度差、与国外数据差别大、无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等系列难题,以氦气源及氦气含量为核心,研发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技术,构建4类10种氦气资源评价方法,解决了氦气资源分级分类评价的技术瓶颈。针对基底氦源分布、岩性识别、通源断裂刻画及含氦储层评价难题,创建了归一化重磁下延方案,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断裂智能识别技术和不同氦气含量下的气藏声学性质模拟方法,为氦源岩分布预测、通源断裂刻画、含氦储层测井解释评价及预测奠定了基础。通过建立多元控氦的富氦区带与目标优选技术,解决了富氦区带与目标优选难题。针对国内贫氦实际情况,以提氦装置投资和操作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优化目标与各主要工艺参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氦气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技术,初步解决了天然气低成本提氦工艺流程优化的技术需求。研究成果为我国长期、安全、规模利用氦气资源资产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氦源岩 氦气成藏机理 资源评价 区带目标优选 响应面法 深度学习 回归模型
下载PDF
氦气资源形成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
5
作者 陶士振 杨怡青 +12 位作者 陈悦 刘祥柏 杨威 李剑 吴义平 陶小晚 高建荣 陈燕燕 王晓波 吴晓智 陈秀艳 李谦 贾进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6-452,共17页
借鉴含油气系统思路及方法,基于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并利用地球化学成藏方法技术,研究天然气中氦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氦气“生-运-聚”机理与天然气有显著差异性,氦气主要为基底富U、Th元素缓慢α衰变... 借鉴含油气系统思路及方法,基于典型富氦气田解剖,并利用地球化学成藏方法技术,研究天然气中氦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成因机理与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氦气“生-运-聚”机理与天然气有显著差异性,氦气主要为基底富U、Th元素缓慢α衰变或深部壳幔氦释放,沿岩石圈复合输导体系运移至天然气成藏系统,依附适宜载体气聚集成藏。②氦运移输导主要受“岩石圈断裂、基底断裂、沉积层断裂、有效输导层”复合输导体系控制,基于地下流体中“氦-气-水”相平衡及相-势耦合综合分析,提出氦气运聚过程中具有“水溶相、气溶相、游离相”3种主要赋存状态,存在氦气“集流、渗流、扩散”3种运移方式。③富氦气藏形成和氦气富集通常受控于“优质氦源、高效输导、适宜载体”3大主控要素,具有“脱溶汇聚、浮力驱动、压差驱替”3种聚集成藏动力类型,已发现富氦气藏具有相对“近氦源、邻断裂、低势区、高部位”的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④氦气富集区勘探和评价需要依托天然气兼探/并探,在评价落实氦气“源-运-聚”要素与天然气“生-储-盖”条件耦合匹配性、局部相对低势高部位有利圈闭载体气区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优选“通源连圈、低势高位、气氦适配”的有利氦气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富氦气田 地质特征 形成条件 成因机理 富集规律
下载PDF
1例老年肺炎胸腔积液患者臀部痈形成脓肿后未经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治愈过程的个案护理
6
作者 李谦 刘畅 +1 位作者 陈小晶 钟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6期754-756,共3页
总结1例老年肺炎胸腔积液患者臀部痈形成脓肿后未经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治愈过程的护理经验,经多科室会诊后确诊,家属拒绝做VSD,选择保守治疗,经多次清创,患者臀部痈形成脓肿后坏死及脓性组织完全剔除,创面长出新的肉芽组织,直至出... 总结1例老年肺炎胸腔积液患者臀部痈形成脓肿后未经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治愈过程的护理经验,经多科室会诊后确诊,家属拒绝做VSD,选择保守治疗,经多次清创,患者臀部痈形成脓肿后坏死及脓性组织完全剔除,创面长出新的肉芽组织,直至出院时创面已基本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胸腔积液 脓肿 清创 护理
下载PDF
浅议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理论及应用
7
作者 李昆 刘铁民 +2 位作者 薛志波 田志宾 李谦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1期83-86,共4页
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可以实现自旋核的极化、把体磁化强度M_(0)扳倒在与B_(0)垂直的平面上、自旋回波探测;回波串的衰减率反映了地层的孔径尺寸信息和流体类型信息,核磁共振技术在油田测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油田储层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磁旋比 进动频率 纵向弛豫 横向弛豫
下载PDF
气动快关球阀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8
作者 李楠 李陆昊 +9 位作者 路泽鑫 胡政玺 徐朴方 李谦 黄立还 李宗昌 刘彦鹏 姬佳怡 王晓瑶 王佳琦 《阀门》 2024年第3期342-347,共6页
气动快关球阀是流体输送系统中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装置,但是在气动阀门的使用过程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故障,一旦气动阀门出现故障,将影响整个液体输送的稳定性及压力和流量调节的实时性等,相比传统手动阀门控制,气动快关球阀具... 气动快关球阀是流体输送系统中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装置,但是在气动阀门的使用过程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故障,一旦气动阀门出现故障,将影响整个液体输送的稳定性及压力和流量调节的实时性等,相比传统手动阀门控制,气动快关球阀具有控制简单、可靠性高、响应迅速等优点。本文针对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液体长输管线上的实际案例,基于气动快关球阀的结构及特点分析,对实际应用中的球阀阀座PTFE阀座圈被异常切断,进入输送管道中的过滤器中的问题进行确定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经过验证和改进后的气动快关球阀满足试验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快关球阀 故障 试验 阀座圈 解决措施
下载PDF
新能源企业价值评估
9
作者 李航 李谦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9期108-110,共3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时代的到来,大力发展新能源企业已是大势所趋。选择合理的方法评估新能源企业价值,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做出恰当的决策。本文以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结合新能源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选择两阶段自由现金流模...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时代的到来,大力发展新能源企业已是大势所趋。选择合理的方法评估新能源企业价值,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做出恰当的决策。本文以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结合新能源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选择两阶段自由现金流模型,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营业收入预测进行改进,在自由现金流预测上加入永续年金部分,提高评估的准确性。结果显示:运用修正的两阶段自由现金流模型评估新能源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企业 修正自由现金流模型 TCL中环 价值评估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发展分析
10
作者 章耀方 李谦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7期7-9,共3页
基于“双碳”战略背景,对煤炭行业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梳理国内煤炭企业价值评估相关文献,对其主流评估方法 PB法进行适用性分析。以38家煤炭上市公司为对象,在引用行业价值乘数模型基础上得到预测的煤炭行业平均市净率PB,再... 基于“双碳”战略背景,对煤炭行业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梳理国内煤炭企业价值评估相关文献,对其主流评估方法 PB法进行适用性分析。以38家煤炭上市公司为对象,在引用行业价值乘数模型基础上得到预测的煤炭行业平均市净率PB,再与实际煤炭行业平均市净率进行比对,发现当前环境中一直上涨的煤炭行业其价值仍处于被低估状态,结合煤炭行业现阶段发展情况,认为煤炭行业在未来长期内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PB法 煤炭行业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辅助冷烧结CuO陶瓷
11
作者 李谦 张豪杰 +2 位作者 顾永军 李丽华 黄金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6,I0001,共7页
针对可用于冷烧结的中间液相十分有限的问题,利用氯化胆碱/丙二酸制备的低共熔溶剂作为中间液相,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对CuO陶瓷粉体进行了冷烧结。结果表明:在400℃,540 MPa,w(低共熔溶剂)=10%的条件下,可获得相对密度为88.2%的CuO陶瓷... 针对可用于冷烧结的中间液相十分有限的问题,利用氯化胆碱/丙二酸制备的低共熔溶剂作为中间液相,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对CuO陶瓷粉体进行了冷烧结。结果表明:在400℃,540 MPa,w(低共熔溶剂)=10%的条件下,可获得相对密度为88.2%的CuO陶瓷。加入低共熔溶剂可以使CuO的相对密度相较于干压后提升19.4%,低共熔溶剂可以作为冷烧结CuO的中间液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烧结 低共熔溶剂 氧化铜 溶解沉淀 相对密度
下载PDF
钢铁工业含锌尘泥回转窑处置技术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沈维民 叶恒棣 +2 位作者 张志波 倪桂虎 李谦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55,共8页
钢铁冶炼过程(炼铁、炼钢)会产生大量的含锌尘泥,该尘泥不宜直接返回炼铁工序,一般以厂内长期堆存或外委等方式进行处理。随着我国钢铁企业“固废不出厂”“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新理念的深入推进,在钢铁厂内部采用新型回转窑技术... 钢铁冶炼过程(炼铁、炼钢)会产生大量的含锌尘泥,该尘泥不宜直接返回炼铁工序,一般以厂内长期堆存或外委等方式进行处理。随着我国钢铁企业“固废不出厂”“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新理念的深入推进,在钢铁厂内部采用新型回转窑技术直接处置含锌尘泥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介绍了传统回转窑处置含锌尘泥技术的工艺流程,从原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特点等方面分析其不足,提出采用原料造球、多喷孔分级进风等创新技术的新型回转窑处置技术,该技术明显提高了回转窑处置能力,缓解了回转窑结圈,已相继在永锋钢铁、八一钢铁、诚钰环保等钢铁企业和环保公司稳定运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该技术在多固废协同处置、热渣干式冷却等方面具备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含锌固废 回转窑 资源循环
原文传递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O2O智慧教学模式探索
13
作者 党杰 罗群 +2 位作者 杨艳 韩广 李谦 《高教学刊》 2024年第7期5-8,共4页
新能源材料对“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是新能源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也是新能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干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对高质量新能源人才的培养,因此该文提出将“智... 新能源材料对“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是新能源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也是新能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干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对高质量新能源人才的培养,因此该文提出将“智慧教学”理念及“O2O模式”应用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化技术搭建智慧教育平台,延伸教与学的边界,建构出一种虚实相生、情境结合、意象交融的教学空间;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互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加强信息反馈和教学管理。从而开发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使投入得到最大化产出、获得最优学习效果,支撑我国新能源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O2O 智慧教学 互动式教学法 碳达峰、碳中和
下载PDF
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对优质麦生长、品质和氮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永增 姚海坡 +5 位作者 李谦 姚艳荣 吕丽华 吴立勇 翟立超 贾秀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8-166,共9页
旨在探索华北地区有机肥替代氮肥的比例,以及替代后产量稳定的生理基础和替代后增喷液态氮肥的效果,以期为该区冬小麦氮肥减量高产高效技术提供依据。2020—2022年在河北宁晋进行小麦田间试验,设置8个处理。T1,不施氮,单施化学磷钾肥;T2... 旨在探索华北地区有机肥替代氮肥的比例,以及替代后产量稳定的生理基础和替代后增喷液态氮肥的效果,以期为该区冬小麦氮肥减量高产高效技术提供依据。2020—2022年在河北宁晋进行小麦田间试验,设置8个处理。T1,不施氮,单施化学磷钾肥;T2,单施化学氮磷钾肥(对照);T3—T7,有机肥分别替代T2处理20%,40%,60%,80%,100%的氮肥;T8,有机肥替代T2处理100%的氮肥+起身期喷施液态氮肥。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率29.5%~66.7%和100%替代率+液态氮处理小麦产量较高,与对照相当,该施肥条件下多数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也较高,这是有机肥替代化肥后产量稳定的生理基础。有机肥替代率大于40%小麦品质较高,尤其40%替代率处理的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7.8%,23.5%,9.1%。对照、40%和100%替代率+液态氮肥处理氮效率指标大多表现较优,籽粒吸氮量、氮肥效率和氮素吸收效率较高。有机肥替代氮肥能明显增加起身—灌浆期0~80 cm和成熟期0~6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使土壤硝态氮出现表聚现象,替代率越高该层次土壤硝态氮含量越高;有机肥替代氮肥能明显降低成熟期80~10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从而降低雨季氮素淋溶风险。综上,40%替代率和100%替代率+液态氮肥处理小麦产量、品质、氮效率俱佳,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有机肥 产量 品质 氮效率
下载PDF
CHS-DRG精神疾病分组方案及改进研究
15
作者 李谦 林琳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2期11-14,6,共5页
目的对CHS-DRG精神疾病分组方案中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进行研究,为北京市医保完善精神疾病分组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依据有无改良电休克治疗将5个病组分为MECT组和非MECT组,分析患者住院和费用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 目的对CHS-DRG精神疾病分组方案中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进行研究,为北京市医保完善精神疾病分组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依据有无改良电休克治疗将5个病组分为MECT组和非MECT组,分析患者住院和费用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以双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ECT组的住院天数、总费用、药费、检查费、治疗费、其他费用均高于非MECT组,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将改良电休克治疗纳入CHS-DRG相关病例分组方案,提高改良电休克治疗组的权重系数,增加支付标准。建立谈判机制,动态调整CHS-DRG的分组规则,充分发挥CHS-DRG支付方式对规范诊疗行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效率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改良电休克治疗 分组方案
下载PDF
中国农村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归正与重置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谦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反思现有观点可知,两权分置下宅基地收益权主体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宅基地收益权却无权取得收益,原因在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控;农民集体既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亦不具有农村土地用途管制权,不能因此参... 反思现有观点可知,两权分置下宅基地收益权主体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宅基地收益权却无权取得收益,原因在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控;农民集体既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亦不具有农村土地用途管制权,不能因此参与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地方政府不是宅基地所有权人,不能基于地租理论参与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民集体与地方政府分别基于土地发展权理论、地租理论与管理权理论,享有取得宅基地增值收益的正当基础。构建中国农村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应当从私法与公法之不同视角出发。私法视角下,农民集体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享宅基地增值收益;公法视角下,地方政府基于征税的方式取得宅基地增值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增值收益 土地发展权理论 地租理论 管理权理论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法律制度——以土地发展权共享论为分析框架
17
作者 李谦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是判断宅基地制度改革质量的重要依据。土地征收制度的局限性和宅基地收益权能的显化,使得我们开始重新反思“土地发展权私有论”与“土地发展权国有论”的法律正当性。基于社会主...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是判断宅基地制度改革质量的重要依据。土地征收制度的局限性和宅基地收益权能的显化,使得我们开始重新反思“土地发展权私有论”与“土地发展权国有论”的法律正当性。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国家必然享有土地发展权并参与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为土地所有权人及用益物权人的土地发展权奠定了充分的法律基础,从而形成“土地发展权共享论”。构建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需要结合中国国情,以“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为基本原则。在初次分配中,以产权为分配基础,促进土地发展权人机会平等,探索土地要素收入;在二次分配中,以现有税收法律体系为基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在三次分配中,确定“无偿原始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特殊情形,实现农民集体对集体成员的自愿性、自治性、公益性救助帮扶。三环节环环相扣、三层次层层递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 土地发展权共享论 初次分配 二次分配 三次分配
下载PDF
播期对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永增 吕丽华 +3 位作者 李谦 孟建 李明远 贾秀领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28-35,共8页
研究播期对冬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可以明确气候条件变化下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适宜播期。2017~2019年于不同的气候年型下连续2 a在河北藁城进行大田试验,播期设9月25日、10月5日、10月15日、10月25日和11月4日5个处理,分析... 研究播期对冬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可以明确气候条件变化下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适宜播期。2017~2019年于不同的气候年型下连续2 a在河北藁城进行大田试验,播期设9月25日、10月5日、10月15日、10月25日和11月4日5个处理,分析不同气候年型下各播期处理的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播期对子粒品质影响较大,不同气候年型规律不一致,其中,在重度干热风年型,10月5日前播种子粒灌浆充足,品质较高;而在普通的干旱年型,10月15日播种子粒品质较高,包括较高的子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稳定时间、容重和硬度。小麦10月5~15日播种,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产量和收获指数均较高。冬前≥0℃积温为410~549℃时,小麦单位面积穗数较多,穗粒数适中;积温为733℃时,小麦单位面积穗数降低;积温为279℃时,穗数和穗粒数均降低。10月15日适期晚播对小麦穗部性状影响不大;但播期继续推迟,穗部性状变差,表现为穗长明显缩短,10粒以下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比例增加。本试验条件下,小麦10月5~15日播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子粒品质,该研究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适期晚播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品质 产量性状
下载PDF
夏玉米12展叶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吕丽华 崔永增 +5 位作者 李谦 姚艳荣 黄冀楠 张经廷 孟建 李明远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2,共7页
为制定华北地区夏玉米稳产节灌制度,研究了夏玉米长期不同施氮量及生育期降水对12展叶期补灌的增产效应。采用两因子裂区试验,灌水量为主区,设限水(W1)和适水(W2);施氮量为副区,纯氮分别为0、60、120、180、240和300 kg/hm^(2)。结果表... 为制定华北地区夏玉米稳产节灌制度,研究了夏玉米长期不同施氮量及生育期降水对12展叶期补灌的增产效应。采用两因子裂区试验,灌水量为主区,设限水(W1)和适水(W2);施氮量为副区,纯氮分别为0、60、120、180、240和300 kg/hm^(2)。结果表明施氮水平明显影响12展叶期补灌增产效应,施氮量≤60 kg/hm^(2)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从第2和第4年开始逐年下降,多数年份12展叶期补灌增产效应基本消失;施氮量≥120 kg/hm^(2)土壤养分含量升高或基本维持平衡,补灌的增产效应较大。12展叶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受播种-12展叶期有效降水量的影响,该时期降水量≥136 mm时,播前灌1次水即可维持较高的产量水平;降水量<136 mm时,12展叶期补灌可优化穗粒数和千粒重,增产效果显著。综合分析,夏玉米在灌溉播前水前提下,播种–12展叶期有效降水量可作为12展叶期灌水与否的重要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夏玉米 水氮耦合 灌溉策略 高产稳产
下载PDF
基于创新探索思维的生物制药综合实验课程改革
20
作者 汤佳立 李泰明 +9 位作者 何书英 童玥 吕炜锋 姬晓南 孔毅 王全逸 李谦 赵虎 潘怡 刘玮 《药学教育》 2023年第3期68-72,共5页
基于创新探索思维,在生物制药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中,教学团队尝试增加探究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融入思政元素,完善混合式教学方法,健全多元化课程评价机制,形成与生命科学和药学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核心实验教学体系,助力一流生物... 基于创新探索思维,在生物制药综合实验课程的改革中,教学团队尝试增加探究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融入思政元素,完善混合式教学方法,健全多元化课程评价机制,形成与生命科学和药学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核心实验教学体系,助力一流生物制药专业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药 综合实验 课程改革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