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分析
1
作者 王海红 邹娅欣 +4 位作者 孟素芹 王欢 蔺群星 宋楠 李豫川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特需门诊诊断为矮小症、生长迟缓、性早熟、青春期早发育等生长发育异常的患儿183例,根据疾病特点及类型分为身矮组(5...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特需门诊诊断为矮小症、生长迟缓、性早熟、青春期早发育等生长发育异常的患儿183例,根据疾病特点及类型分为身矮组(54例)、早发育组(41例)和对照组(88例),身矮组包括矮小症和生长迟缓患儿,早发育组包括性早熟和青春期早发育患儿,对照组为同龄阶段健康儿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患儿基本信息及日常生活习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183例儿童中,男68例,女115例,就诊年龄3.4~16.5岁,平均(9.6±2.6)岁,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integral,Ht-SDS)平均(0.47±1.58),体重标准差积分(w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integral,Wt-SDS)中位数为0.41(-0.39,1.49)。单因素分析显示,身矮组挑食的比例(51.85%)高于对照组(36.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两组每日运动时长、使用电子产品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70,0.064);早发育组不食用高脂快餐的比例(4.88%)低于对照组(14.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两组每日运动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早发育组使用电子产品频率高的患儿占比(68.29%)高于对照组(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挑食(OR=2.302,95%CI:1.100~4.816,P=0.027)是儿童身矮的独立影响因素,运动及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不是儿童身矮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食用高脂快餐频率、每日运动时长、使用电子产品频率均不是儿童早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挑食是儿童身材矮小的影响因素,暂无证据表明食用高脂快餐频率、每日运动时长及使用电子产品频率可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日常生活习惯 生长发育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形态滤波和稀疏分量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盲分离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豫川 伍星 +1 位作者 迟毅林 刘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0-174,共5页
为有效分离滚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高故障诊断正确率,针对旋转机械调制故障信号非线性、强噪声干扰以及故障源信号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态滤波(Morphological Filtering,MF)和稀疏分量分析(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SCA)相结合... 为有效分离滚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高故障诊断正确率,针对旋转机械调制故障信号非线性、强噪声干扰以及故障源信号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态滤波(Morphological Filtering,MF)和稀疏分量分析(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SCA)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观测信号进行形态滤波提取信号中重要调制特征并使信号满足稀疏性要求,应用SCA分离滤波后的观测信号。在完备及欠定条件下对故障轴承加速度信号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分离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滤波 稀疏分量分析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行为问题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豫川 朱逞 +4 位作者 洪宝瑟 梁建平 谢龙凤 巩纯秀 颜纯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6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儿童及青少年中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方法:首次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205例北京地区1型糖尿病患儿和619例健康对照者的行为问题进行评定。并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1型糖尿病组...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儿童及青少年中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方法:首次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205例北京地区1型糖尿病患儿和619例健康对照者的行为问题进行评定。并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1型糖尿病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0.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为8.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5.195,P=0.000)。②糖尿病组检出率居前5位的因子是社交退缩、抑郁、分离焦虑、分裂样和交往不良等,在交往不良和社交退缩的方面,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存在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8.320,12.357,P=0.004,0.000)。结论:①1型糖尿病患儿是行为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②在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患者中以社交退缩、抑郁、分离焦虑、交往不良和分裂样行为问题为主,尤以社交退缩和交往不良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1型糖尿病 行为问题 心理学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行为问题危险因素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豫川 朱逞 洪宝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有关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文问卷和自制的影响因素问卷,对205例北京地区1型糖尿病患儿和61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评定,并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因素分... 目的探讨有关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文问卷和自制的影响因素问卷,对205例北京地区1型糖尿病患儿和61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评定,并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因素分析。结果①行为问题的检出率:糖尿病患儿检出率为20.0%,与健康对照组(8.2%)比较,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有关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在农村生活、双亲关系紧张、亲子关系差、缺乏直接感情交流、教育方式不当、对子女了解较少、仅由父母中的一方承担管理子女的责任及血糖控制不良;③将健康对照组与1型糖尿病组综合分析后发现:影响行为问题发生的所有危险因素中,患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最大。结论1型糖尿病患儿是行为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行为问题 1型糖尿病 儿童行为量表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女性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豫川 巩纯秀 +1 位作者 刘博雅 吴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观察女性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isolated premature thelarche,IPT)患者的临床转归。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确诊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74例2岁以下女婴幼儿患者进行临床随访,截至2016... 目的观察女性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isolated premature thelarche,IPT)患者的临床转归。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确诊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74例2岁以下女婴幼儿患者进行临床随访,截至2016年2月共随访5年。结果 74例患儿,失访12例,访视率为83.78%(62/74),末次访视的中位年龄为63.50个月(38.86,70.33),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54.9个月(21.75,56.33)。乳房发育出现的中位年龄为9.02个月(5.67,14.07)。经过5年随访,60例患儿乳房消退至TannerⅠ期,消退率达到96.77%,消退的中位年龄为30.72个月(24.54,35.89);使用生存分析法分析数据后,发现病程在25个月以内,乳房发育的消退较为集中,且消退速度较快。按发病年龄是否≤6个月,将入组病例分为经典型及非经典型IPT两组,两组间乳房发育持续时间、消退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的随访过程中,有2例患儿乳房发育持续存在5年,但并无向中枢性性早熟转换的依据。暴露因素分析未发现与经典、非经典以及消退情况相关。结论 2岁以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患儿预后大多呈现良性。病程25个月内乳房发育消退的速度较快,病程超过2年者需随访观察直至青春发育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婴幼儿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形态滤波和独立分量分析的轴承故障盲分离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豫川 伍星 +1 位作者 柳小勤 贺玮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9期101-103,113,共4页
针对独立分量分析(ICA)对噪声较为敏感及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调制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形态滤波与ICA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观测信号进行形态滤波以突出故障特征同时消除其他干扰源,然后应用ICA分离形态滤波后信号。对滚动轴承外圈内... 针对独立分量分析(ICA)对噪声较为敏感及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调制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形态滤波与ICA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观测信号进行形态滤波以突出故障特征同时消除其他干扰源,然后应用ICA分离形态滤波后信号。对滚动轴承外圈内圈复合故障信号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分离滚动轴承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滤波 独立分量分析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下载PDF
Q热立克次体感染小鼠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豫川 李金凤 +3 位作者 吴小红 曹军田 严格 王翠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5-335,共1页
关键词 Q热立克次体 透射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传染病 细胞结构观察
下载PDF
儿童糖尿病血糖管理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豫川 巩纯秀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11期18-20,25,共4页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达到和维持正常的生长与发育,减少由低血糖或高血糖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减少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要实现这一治疗目标其中心环节就是要保证患者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治疗必须在自我监测的基础上选择...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达到和维持正常的生长与发育,减少由低血糖或高血糖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减少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要实现这一治疗目标其中心环节就是要保证患者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治疗必须在自我监测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胰岛素/药物治疗方案和饮食管理等以及糖尿病知识教育和心理支持的综合管理下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1型糖尿病 血糖管理
下载PDF
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0
9
作者 祝庆余 秦鄂德 +11 位作者 王翠娥 于曼 司炳银 范宝昌 常国辉 彭文明 杨保安 姜涛 李豫川 邓永强 刘洪 甘永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06-112,共7页
目的 对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 ,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乳鼠接种法 ,从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分离致病病原体 ,通过电镜形态学、血清学和动物致病性观察及RT PCR扩增与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对... 目的 对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 ,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乳鼠接种法 ,从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分离致病病原体 ,通过电镜形态学、血清学和动物致病性观察及RT PCR扩增与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对分离的病原体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地从死亡病例尸解的肺组织标本和患者鼻咽拭子标本中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出病原体。通过电镜在病变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中观察到大量冠状病毒样颗粒。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 ,表明分离的病毒与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密切相关。分离的病毒可对乳鼠致病 ,并在发病乳鼠的肺组织标本中通过电镜同样观察到冠状病毒样颗粒。从非典型肺炎病例尸解肺组织、传代发病小鼠肺组织及分离物感染的细胞培养物中 ,通过RT PCR可分别扩增出冠状病毒的cDNA片段 ,测序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已知冠状病毒的同源性在 6 0 %左右。结论 从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已成功分离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 ,它与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分离 鉴定 病原体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非典型肺炎标本感染乳鼠和Vero E6细胞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6
10
作者 王翠娥 秦鄂德 +8 位作者 甘永华 李豫川 吴小红 曹军田 于曼 司炳银 严格 李金风 祝庆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3-384,F003,共3页
为查明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作者以死亡患者肺组织感染KM乳鼠和VeroE6细胞 ,对发病鼠的主要脏器作病理学检查 ,对出现病变的培养细胞作超微结构观察 ,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电镜负染检查。结果发现 ,患者肺组织可致乳鼠发病死亡 ,病变主要... 为查明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作者以死亡患者肺组织感染KM乳鼠和VeroE6细胞 ,对发病鼠的主要脏器作病理学检查 ,对出现病变的培养细胞作超微结构观察 ,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电镜负染检查。结果发现 ,患者肺组织可致乳鼠发病死亡 ,病变主要表现在肺脏和肝脏 ,在肺组织中检出病毒。在感染的培养细胞中发现大量病毒 ,在细胞培养液中也检出病毒 ,检出的病毒大多呈球形 ,直径 90~12 0nm ,其形态和细胞内分布与冠状病毒相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标本 感染乳鼠 VeroE6细胞 病理学观察 病原体 冠状病毒
下载PDF
某微型涡轮发动机涡轮熔模铸造工艺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豫川 宋丹路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针对某微型涡轮发动机,运用Pro CAST软件对涡轮的熔模铸造工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铸件充型凝固过程温度场、速度场以及固相分数场的分析,预测铸件产生缺陷的位置与实际铸件吻合。在原工艺基础上进行铸造工艺改进和优化,最终消除了涡... 针对某微型涡轮发动机,运用Pro CAST软件对涡轮的熔模铸造工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铸件充型凝固过程温度场、速度场以及固相分数场的分析,预测铸件产生缺陷的位置与实际铸件吻合。在原工艺基础上进行铸造工艺改进和优化,最终消除了涡轮铸件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 熔模铸造 PROCAST 数值模拟
下载PDF
18岁以下1型糖尿病病人管理状况的评估 被引量:15
12
作者 巩纯秀 倪桂臣 +7 位作者 刘敏 彭小霞 梁建平 刘颖 高洁 梁学军 李文京 李豫川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 了解和评估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 1型糖尿病病人的控制和管理情况。 方法 北京儿童医院进行管理的 18岁以下的病程 1年以上 1型糖尿病病人 12 3例。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统一问卷和标准采血测量HbA1 c。 结果... 目的 了解和评估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 1型糖尿病病人的控制和管理情况。 方法 北京儿童医院进行管理的 18岁以下的病程 1年以上 1型糖尿病病人 12 3例。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统一问卷和标准采血测量HbA1 c。 结果 该组 1型糖尿病病人控制状况并不满意 ,平均HbA1 c为 9.8%,在亚太地区排为中下水平 ,管理方法需要改进。病程长短不是糖尿病控制好坏的决定因素 ;学龄前发病的病人易于管理 ,青春期较差 ;女性较难控制。血糖自我检测次数少 ,每月约 2次 ;胰岛素注射次数 92 %以上为每日注射 2次 ,明显少于西太地区 (WPR)平均水平。胰岛素用量不足 ( 0 .77± 0 2 5U·kg- 1 ·d- 1 ) ,与控制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 血糖自我检测少 ,胰岛素用量不足是糖尿病控制不良的主要因素。增加血糖自我监测次数和及时、足量的胰岛素治疗是改善糖尿病控制的主要方面。学龄前发病的病人依从性好 ,糖尿病得到了满意的控制 ,说明对糖尿病病人的管理比疾病本身对胰岛素的依赖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岁 1型糖尿病 并发症 胰岛素 诊断 血糖
下载PDF
短期口服小剂量十一酸睾酮治疗青春期前46,XY男童阴茎短小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陈佳佳 巩纯秀 +2 位作者 曹冰燕 吴迪 李豫川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观察短期口服小剂量十一酸睾酮胶丸治疗46,XY男童阴茎短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各类青春期前46,XY阴茎短小男童的连续样本给予十一酸睾酮胶丸(2~3mg.kg-1.d-1,最大剂量120mg.d-1)... 目的观察短期口服小剂量十一酸睾酮胶丸治疗46,XY男童阴茎短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各类青春期前46,XY阴茎短小男童的连续样本给予十一酸睾酮胶丸(2~3mg.kg-1.d-1,最大剂量120mg.d-1)口服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最多2个疗程。以Feldman方法观测阴茎牵长(PL),睾丸模型子比较法测量睾丸体积,G-P图谱法评测骨龄,检测治疗期间性激素等生化指标,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50例患儿进入研究,平均年龄3.3岁。经第1疗程治疗后PL从(1.4±0.8)cm增长至(2.9±0.7)cm(P=0.00),PL标准差分值(SDS)的变化(△PL-SDS)为(2.9±1.3)(P=0.00);34/50例PL达标(≥-2.5s)予以停药,1/50例阴茎增长良好达手术标准停药。余15例进入第2疗程治疗,11例完成疗程。第2疗程PL增长量为(0.6±0.4)cm,△PL-SDS为(1.1±0.8)。第2疗程8/11例PL达标,3/11例达手术标准。第1疗程PL增长比第2疗程明显(P<0.05)。起始PL短于-4SDS者第1疗程为24例,第2疗程为15例。所有患儿及家长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治疗前后身高及血清IGF-1、血常规、血电解质、糖脂代谢指标和甲状腺功能等均在正常范围,未见肝肾功能等异常。治疗前后患儿骨龄/实足年龄的平均值均<1。结论短期口服小剂量十一酸睾酮治疗青春期前46,XY男童阴茎短小能有效促进阴茎生长,第1疗程疗效优于第2疗程。初始阴茎越长,越可能1个疗程结束治疗,治疗不良反应相对较小。药物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十一酸睾酮胶丸 安全性 有效性 阴茎短小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弓形虫滋养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翠娥 徐在海 +2 位作者 曹军田 李豫川 甘永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5-516,共2页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弓形虫 滋养体 超微结构 人畜共患病
下载PDF
对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代谢控制状况的再评估 被引量:9
15
作者 巩纯秀 曹冰燕 +8 位作者 李豫川 倪桂臣 杨淑萍 刘秀琴 丘明芳 梁学军 王锐 吴迪 梁建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了解管理方法改进后的T1DM控制状况。方法我院进行管理的18岁以下、病程1年以上的T1DM病人102例,年龄平均13岁。比较管理方法改进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改进前比本次调查A1c均数为9·1%,较前的9·8%明显下降(P<0... 目的了解管理方法改进后的T1DM控制状况。方法我院进行管理的18岁以下、病程1年以上的T1DM病人102例,年龄平均13岁。比较管理方法改进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改进前比本次调查A1c均数为9·1%,较前的9·8%明显下降(P<0·01)。年龄小者及男孩控制更好。控制很差组的病程长、胰岛素用量大、血糖监测次数和注射次数少。结论管理改进后代谢控制水平总体好转。大年龄及女孩仍是控制差的因素之一。血糖监测次数对代谢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自我约束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更符合生理节律的胰岛素多次注射或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强化治疗 管理 评估
下载PDF
4种教育形式对不同年龄糖尿病儿童在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锐 蒋萍萍 +4 位作者 巩纯秀 曹冰燕 闫桂节 李豫川 刘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4种教育形式对不同年龄糖尿病儿童在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85例Ⅰ型糖尿病儿童(分为儿童组和青少年组),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技能的操作及胰岛素相关知识教育并进行问... 目的探讨4种教育形式对不同年龄糖尿病儿童在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85例Ⅰ型糖尿病儿童(分为儿童组和青少年组),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技能的操作及胰岛素相关知识教育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组糖尿病儿童均以同样的顺序先后采取4种教育形式接受相同教育内容,总体达标情况以示范教育达标率最高为69.7%,集体授课达标率为40.0%,宣传画册达标率为30.0%,游戏教育达标率为5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集体授课形式青少年组高于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宣传画册形式青少年组高于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示范教育形式适用于不同年龄组的糖尿病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游戏教育形式儿童组高于青少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更适用于儿童组。独立完成胰岛素皮下注射技能的达标情况,青少年组高于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年龄组的糖尿病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对于青少年组集体授课及示范教育形式更为适用,而儿童组游戏教育形式更为适用。为了提高糖尿病儿童的生活质量,减少和延缓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使教育达到较好的效果,教育人员应选择不同的教育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儿童 健康教育 住院教育
下载PDF
儿童1型糖尿病管理十年前后对比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迪 巩纯秀 +4 位作者 孟曦 魏丽亚 秦淼 黄书越 李豫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96-600,共5页
目的比较近10年来糖尿病管理血糖控制改善情况,并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糖尿病门诊复诊的病程1年以上、1型糖尿病儿童158例(A组)的血糖控制及合并症情况,并与10年前123例(B组)... 目的比较近10年来糖尿病管理血糖控制改善情况,并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糖尿病门诊复诊的病程1年以上、1型糖尿病儿童158例(A组)的血糖控制及合并症情况,并与10年前123例(B组)横断面调查比较。采用分组比较,线性相关回归分析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均无并发症患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HbA1C)(8.5±1.47)%vs(9.9±1.85)%,下降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按患儿性别分组,男女患儿HbA1C在前后10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0.008)。男童HbA1C良好及中等达标率后前10年检测结果分别为16.4%、68.5%vs 2.4%、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男女2组不同年代1日2次胰岛素注射比例及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blood glucose,SM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年龄、病程、胰岛素用量成正相关,与SMBG成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对于HbA1C起主要作用。社会经济因素调查统计学上未见家庭经济收入、父母知识层次对于血糖控制的影响,但血糖控制良好组,父母知识层次高的比例稍多于其他2组,血糖控制差组看病自付比例较高。约半数糖尿病患儿家庭经济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看病费用超过家庭总收入的1/3。结论近10年来,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发病年龄更小、女孩更多、SMBG增加、胰岛素注射每日2次比例不足一半。病程是影响血糖达标与否的最重要因素。儿童期未见合并症发生。前后10年胰岛素注射方式发生改变,加强血糖监测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社会经济因素显示部分糖尿病患儿家庭经济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看病费用增加家庭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自我血糖监测 胰岛素注射方式
下载PDF
青蒿提取物对伯氏疟原虫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光 李豫川 +3 位作者 王京燕 纪晓光 杨岚 屠呦呦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02-204,共3页
采用4天抑制试验法,观察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均使原虫滋养体膜结构损伤,表现为虫体表膜、食物泡膜、限制膜、线粒体膜、内质网、核膜呈现肿胀及膜间隙增宽。有些虫体表膜、食物... 采用4天抑制试验法,观察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均使原虫滋养体膜结构损伤,表现为虫体表膜、食物泡膜、限制膜、线粒体膜、内质网、核膜呈现肿胀及膜间隙增宽。有些虫体表膜、食物泡膜呈现多层螺纹膜样改变。严重病变的原虫滋养体退变崩解,结构消失,残留退变的食物泡和吞噬泡散在红细胞内。此外,还观察到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对疟原虫纳虫泡内裂殖子发育有抑制作用。试验证明,青蒿提取物和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滋养体的超微结构损伤部位和病变特征基本相同;并提示对疟原虫纳虫泡内裂殖子发育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提取物 青蒿素 伯氏疟原虫 纳虫泡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儿童Gitelman综合征6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闫洁 倪桂臣 李豫川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560-156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Bartter综合征的鉴别。方法总结本院住院的6例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效果,回顾分析Gitelman综合征及Bartter综合征相关文献。分析二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 目的探讨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Bartter综合征的鉴别。方法总结本院住院的6例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效果,回顾分析Gitelman综合征及Bartter综合征相关文献。分析二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不同点。结果6例均起病早,婴幼儿期起病,以生长迟缓、无力及抽搐为主要表现,血压正常。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低血钾、低血镁,代谢性碱中毒,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明显升高,醛固酮升高不明显或正常。治疗需补钾、补镁症状才能改善。结论Gitelman综合征与Bartter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均有不同,相应治疗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BARTTER综合征 儿童
下载PDF
免疫组化分析鼠疫疫苗免疫和鼠疫菌攻毒后恒河猴脾组织中T和B淋巴细胞增殖(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小红 田光 +13 位作者 邱业峰 祁芝珍 张青雯 毕玉晶 杨永海 李豫川 杨晓燕 辛有全 李存香 崔白忠 王祖郧 王虎 杨瑞馥 王效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发现,鼠疫疫苗免疫的猕猴脾组织中B细胞和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然而,是否这些细胞是由鼠疫疫苗引起的增殖性B细胞和T细胞还不得而知。方法为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使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方法检测了猕猴脾组织中T细胞和... 目的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发现,鼠疫疫苗免疫的猕猴脾组织中B细胞和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然而,是否这些细胞是由鼠疫疫苗引起的增殖性B细胞和T细胞还不得而知。方法为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使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方法检测了猕猴脾组织中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应用Ki67抗体以及T细胞和B细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双标法,对脾组织T细胞和B细胞增殖进行检测。脾组织分别来自于亚单位疫苗SV1(20μg F1+10μg rV270)免疫的猕猴以及分别通过SV2(200μg F1+100μg rV270)、减毒活疫苗EV和铝佐剂免疫并分别攻毒的猕猴。结果与正常动物相比,受试动物脾组织生发中心有较多的B细胞增殖,边缘区有较多的静止B细胞,在动脉周围淋巴鞘区有较多的静止T细胞,提示原始T细胞可能在免疫早期发生增殖。经SV1、SV2或EV76免疫并攻毒的动物脾组织生发中心较仅用SV1免疫动物的生发中心扩大。此外,铝佐剂免疫并攻毒的猕猴脾组织生发中心不完整,这可能归因于强毒株鼠疫菌感染引起的病理损伤。B细胞增殖、静止B细胞增加、静止T细胞增多及生发中心扩大是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保持免疫记忆反应的标志。结论这些结果与我们先前的发现的SV1、SV2或者EV76免疫动物激发较高的抗体和IL-4分泌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苗 恒河猴 免疫组化 鼠疫耶尔森氏菌 淋巴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