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直立不耐受人群血流动力学模式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贯绯 张逊娟 +1 位作者 庞猛 李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3-480,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直立不耐受(OI)人群血流动力学模式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为早期评估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提供依据。方法:以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吉林省长春市3个街道/乡镇≥40岁638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经颅多普勒(TCD)联合直立倾... 目的:探讨慢性直立不耐受(OI)人群血流动力学模式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为早期评估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提供依据。方法:以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吉林省长春市3个街道/乡镇≥40岁638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经颅多普勒(TCD)联合直立倾斜试验(HUTT)评估OI人群血流动力学模式,建立OI研究队列;按血流动力学改变模式将患者分为直立位低血压(OH)组、直立位高血压(OHT)组、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组和直立性脑低灌注综合征(OCHOs)组;对入选的研究对象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2年;以首次缺血性卒中发病为观察终点,收集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和随访期间缺血性卒中发病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关联的因素。结果:121例研究对象符合OI诊断标准,其中OH组80例(66.12%),OHT组35例(28.93%),POTS组5例(4.13%),OCHOs组1例(0.82%);随访期间,总体人群确诊新发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共43例;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以非OI者为参照,OI全人群、OH和OHT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分别增加1.527倍[风险比(HR)=2.527,95%CI:1.269~5.032,P<0.01]、2.268倍(HR=3.268,95%CI:1.603~6.663,P=0.001)和2.153倍(HR=3.153,95%CI:1.213~8.916,P=0.008)。结论:OI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其中OH组和OHT组患者发病风险增加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不耐受 直立位低血压 直立位高血压 缺血性卒中 经颅多普勒 直立倾斜试验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评估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贯绯 贾小影 +2 位作者 韩莹 付铁娟 李丽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5期5214-5215,共2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有症状及无症状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评估脑血管反应性对MCA狭窄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预警作用。方法:17例有症状(A组)及16例无症状(B组)MCA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5例年龄、性别相...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有症状及无症状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评估脑血管反应性对MCA狭窄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预警作用。方法:17例有症状(A组)及16例无症状(B组)MCA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被研究者常规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后,记录屏气试验、过度换气试验末双侧MCA平均峰值流速(Vm)、搏动指数(PI),计算Vm变化率、PI变化率、屏气指数(Breathholding index,BHI)和过度换气指数(Hyperventilation index,HVI)。结果:屏气试验后,试验组Vm变化率、PI变化率、BH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症状性狭窄患者病灶侧各参数降低更明显,A、B两组各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度换气试验后,试验组Vm变化率、PI变化率、HV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B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症状及无症状MCA狭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均降低,有症状MCA狭窄组血管反应性低于无症状组,监测脑血管反应性有助于早期预警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脑血管反应性 大脑中动脉 屏气试验 过度换气试验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Semaphorin 3A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及葛根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贯绯 刘群 齐中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72-874,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抑制因子Semaphorin 3A(Sema 3A)的表达,探讨脑缺血损伤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Sema 3A的关系及葛根素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永久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应...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抑制因子Semaphorin 3A(Sema 3A)的表达,探讨脑缺血损伤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Sema 3A的关系及葛根素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永久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Sema 3A阳性神经元数的动态改变。结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自缺血6 h开始增多,1天达高峰,治疗组阳性神经元较缺血组增多(P<0.05)。Sema 3A阳性神经元自缺血6 h开始增多,1天达高峰,3天达正常对照组水平,治疗组阳性神经元较缺血组减少(P<0.05)。结论脑缺血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Sema 3A的表达均有短暂上调,可能与神经元的损伤修复再生机制有关。葛根素治疗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增加,Sema 3A的表达下降,提示葛根素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葛根素的神经保护作用 免疫组织化学法 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SEMAPHORIN 3A 葛根素
下载PDF
脑血管储备与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贯绯 李丽 牛晓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695-369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CVR)功能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发病48 h内收治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结合屏气试验和过度换气试验检测CVR功能。随访3个月... 目的探讨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CVR)功能状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发病48 h内收治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结合屏气试验和过度换气试验检测CVR功能。随访3个月,按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病灶侧与非病灶侧CVR各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病灶侧CVR各参数明显低于对侧(P〈0.01)。预后不良组屏气指数(BHI)及过度换气指数(HVI)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40,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HI(OR=0.000,95%CI 0.000~0.043,P=0.017)、HVI(OR=0.053,95%CI 0.004~0.079,P=0.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0.077,95%CI 0.016~0.365,P=0.010)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CVR功能降低,检测BHI及HVI有助于预测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储备 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脑白质病变与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贯绯 李丽 牛晓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与脑白质病变(WMLs)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于本院神经内科发病48 h内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54例,按照发病72 h内是否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 目的:探讨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与脑白质病变(WMLs)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于本院神经内科发病48 h内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54例,按照发病72 h内是否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n=36)和非END组(n=118)。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个人史、入院时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线血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同时应用头部MRI评估并比较两组的WMLs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个人史、基线血压、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和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组基的线NIHSS评分高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END组的侧脑室周围及深部白质Fazekas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非EN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MLs受损严重的患者发生病情恶化的风险更高,评估WMLs有助于临床预测急性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变 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贯绯 李丽 牛晓立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7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于我院神经内科的急性LI患者,依据LI发病后72 h内是否出现END,将患者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 目的 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于我院神经内科的急性LI患者,依据LI发病后72 h内是否出现END,将患者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液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筛选出影响EN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基线收缩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后循环病灶、责任动脉狭窄率≥50%与非EN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线NIHSS评分、责任动脉狭窄率≥50%是发生EN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高龄、基线NIHSS评分高以及责任动脉狭窄率≥50%是急性LI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评估LI的病情发展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脑血管储备与腔隙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贯绯 李丽 +1 位作者 牛晓立 杨宗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241-244,25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与脑血管储备(CVR)改变的联系.方法:连续纳入发病24h内收治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LI患者,根据发病72h内是否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及非END组.采用经颅多...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与脑血管储备(CVR)改变的联系.方法:连续纳入发病24h内收治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LI患者,根据发病72h内是否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分为END组及非END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结合CO2试验评价CVR功能,比较各组基线资料和CVR功能,筛选早期预测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02例患者中有23例(22.5%)发生END,和非END患者比较,各项CVR参数及基线NIHS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屏气指数(OR=0.258,95% CI 0.045 ~1.482,P=0.002)、过度换气指数(OR=0.000,95% CI 0.000 ~0.001,P=0.000)和基线NIHSS评分(OR=1.182,95% CI 1.065~1.311,P=0.001)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VR受损可能与LI早期病情不稳定有关,早期进行CVR检测有助于预测LI病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脑血管储备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经颅多普勒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高信号血管征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贯绯 付铁娟 +1 位作者 李丽 牛晓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5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高信号血管征对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及MRA检查,将高信号血管征与MRA、DWI序列高信号病灶进行对比。结果出现高信号血管征患者共85例,出现率为78.7%。前循环异常信号45例,其... 目的探讨磁共振高信号血管征对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及MRA检查,将高信号血管征与MRA、DWI序列高信号病灶进行对比。结果出现高信号血管征患者共85例,出现率为78.7%。前循环异常信号45例,其中颈内动脉高信号15例,大脑前动脉高信号3例,大脑中动脉高信号37例;经MRA证实50支血管狭窄,前循环高信号血管征的特异度90.9%,敏感度79.5%;后循环共54例,其中椎动脉高信号18例,基底动脉16例,大脑后动脉高信号26例;经MRA证实58支血管存在病变,后循环内高信号的特异度为96.7%,敏感度为78.4%。结论磁共振序列高信号血管征具有较高的临床特异度,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早期参考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高信号血管征
下载PDF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分布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贯绯 李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LI)病灶分布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190例急性LI患者,依据是否出现END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应用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测两组患者责任病灶的位置,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LI)病灶分布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190例急性LI患者,依据是否出现END分为END组和非END组,应用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测两组患者责任病灶的位置,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基线血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 190例LI患者中48例(25.26%)患者发生END,纳入END组;其余142例(74.74%)患者未发生END,纳入非END组。END组基线NIHSS评分高于非EN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基线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0例患者中,磁共振DWI序列显示为多发性急性期梗死灶者28例,其余为单发病灶。病灶分布于放射冠区79例(41.6%),基底节区41例(21.6%),丘脑29例(15.3%),脑干58例(30.5%)。END组病灶分布于放射冠区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EN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分布于基底节区、丘脑、脑干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位于放射冠区的LI患者早期临床病情不稳定,易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腔隙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贯绯 李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早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探讨血清MMP-9水平与TIA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TIA患者110例,分为3组,即TIA缓解组(A组)、反复发作... 目的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早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探讨血清MMP-9水平与TIA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TIA患者110例,分为3组,即TIA缓解组(A组)、反复发作但无脑梗死事件组(B组)、TIA起病后发展为脑梗死组(C组)。所有病例均在起病24 h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MP-9含量。结果三组患者血清MMP-9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MP-9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C组、B组和A组。C组与A组比较MMP-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A组比较、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信度为0.01时,血清MMP-9含量与TIA近期预后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早期血清MMP-9含量增高可能是TIA患者近期预后不佳,尤其是近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预后
下载PDF
应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评价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贯绯 李丽 韩莹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8期18-20,128,共4页
目的评估偏头痛患者合并右向左分流(RLS)的阳性率,探讨偏头痛与RLS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偏头痛患者95例,分为先兆偏头痛组和无先兆偏头痛组。应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c—TCD)... 目的评估偏头痛患者合并右向左分流(RLS)的阳性率,探讨偏头痛与RLS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偏头痛患者95例,分为先兆偏头痛组和无先兆偏头痛组。应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c—TCD)检测两组患者RLS的阳性率及分流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影响程度情况。结果人组的偏头痛患者中31例为先兆偏头痛,64例为无先兆偏头痛,两组比较,先兆偏头痛组RLS阳性率较无先兆偏头痛组显著升高(P=0.011),且先兆偏头痛组小量分流率及大量分流率均显著高于无先兆偏头痛组(P=0.007,P=0.043),中量分流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影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与RLS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先兆偏头痛,RLS可能是触发先兆偏头痛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右向左分流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247例临床治疗与预后的分析 被引量:40
12
作者 刘群 范佳 +2 位作者 江汉秋 齐中华 李贯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探讨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994年~2 0 0 3年我院收治的2 4 7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地塞米松常规治疗轻型5 4例患者治愈率4 8.2 % ,中型6 0例治愈率31.7% ;甲强龙... 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探讨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994年~2 0 0 3年我院收治的2 4 7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地塞米松常规治疗轻型5 4例患者治愈率4 8.2 % ,中型6 0例治愈率31.7% ;甲强龙冲击治疗轻型治愈率6 2 .5 % ,中型治愈率2 8.6 % ;丙种球蛋白治疗中型治愈率5 0 % ,重型治愈率36 %。9例患者死于心脏骤停。结论 激素对轻、中型治疗有一定效果,丙种球蛋白尤其适合重型GBS的治疗。GBS预后较好,心脏骤停是不容忽视的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预后 临床治疗 丙种球蛋白治疗 心脏骤停 治愈率 回顾性分析 2003年 1994年 GBS 治疗方法 临床资料 常规治疗 地塞米松 冲击治疗 死亡原因 中型 患者 甲强龙 轻型 重型
下载PDF
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群 朱辉 +5 位作者 范佳 江汉秋 李贯绯 齐中华 黄庆梅 赵长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改善微循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 1998~ 2 0 0 2年在我科住院的 5 1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5 .3%和 6 0 .7% (P<0 .... 目的 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改善微循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 1998~ 2 0 0 2年在我科住院的 5 1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5 .3%和 6 0 .7% (P<0 .0 1)。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 4 .3%和 10 .1% (P<0 .0 1)。发病第 7天 :治疗组水肿带不明显 ,对照组有轻度的水肿 ;发病第 14天 :治疗组血肿有所吸收 ,周围有轻微低密度区 (水肿 ) ;对照组血肿吸收不明显 ,周围水肿明显 ;发病第 2 8天 :治疗组大部分患者血肿完全吸收 ,水肿带明显缩小 ,有的甚至未见水肿 ;对照组部分患者血肿完全吸收 ,大部分血肿周围水肿明显。结论 三七总皂甙有良好的改善微循环作用 ,能够促进血肿吸收 ,明显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发展 ,并且显著缩短水肿带的消失时间 ,对血肿周围缺血区有着重要意义 ,对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三七总皂甙 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 被引量:58
14
作者 牛晓立 李贯绯 +1 位作者 李彦彬 李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63-2864,共2页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内血液循环异常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功能障碍〔1〕。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类药物之一;阿司匹林为环氧合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本文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内血液循环异常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功能障碍〔1〕。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类药物之一;阿司匹林为环氧合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本文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发病5~48 h内住院的患者,筛选标准:①符合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所致硬膜下血肿5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群 范佳 李贯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硬膜下血肿 临床症状 病例分析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Hs-CRP水平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彦彬 李贯绯 +2 位作者 牛晓立 李丽 付铁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606-4607,共2页
动脉硬化微栓塞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最常见的原因,其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密切关系。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期中,炎症反应起了重要作用,且属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疾病的... 动脉硬化微栓塞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最常见的原因,其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密切关系。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期中,炎症反应起了重要作用,且属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疾病的介导和标志物。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隐匿,目前识别易损斑块尚无特异方法,临床需要敏感指标对此类TIA患者进行准确及时地估计。本研究对TIA患者发病急性期hs—CRP的水平进行临床观察,分析hs—CRP与TIA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脑黑质质子磁共振波谱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铁娟 张丹木 李贯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73-975,共3页
目的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观察帕金森病(PD)和帕金森综合征(PDS)患者中脑黑质内生物化学代谢物的变化,探讨1H-MRS在PD和PD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PD、PD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双侧中脑黑质区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N... 目的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观察帕金森病(PD)和帕金森综合征(PDS)患者中脑黑质内生物化学代谢物的变化,探讨1H-MRS在PD和PD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PD、PD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双侧中脑黑质区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Cho/Cr、Cho/NAA比值的变化。结果PD、PDS组与正常对照组中脑两侧黑质区NAA/(Cho+Cr)、Cho/Cr、Cho/NAA比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H-MRS尚不能为PD和PDS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森综合征 质子磁共振波谱 黑质 天冬氨酸 肌酸 胆碱
下载PDF
BDNF,NGF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表达变化及葛根素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徐正东 李贯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4期578-580,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的变化,并研究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内BDNF及NGF含量变化的影响及探讨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拟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缺血模型,...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的变化,并研究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内BDNF及NGF含量变化的影响及探讨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拟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DNF及NGF的表达。结果BDNF在MCAO后6h表达增强,1d达高峰,缺血组到3d达到对照组水平,治疗组在5d时仍有表达,到7d达到对照组水平。NGF在MCAO后1d达高峰并持续到7d,7d之后仍有少量表达,治疗组在14d仍有少量表达。结论脑缺血后神经元内BDNF和NGF的含量增多,可能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葛根素可能通过促进BDNF、NGF的表达而保护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葛根素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与预后的相关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铁娟 李贯绯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1例TIA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彩超和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统计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随访1年,观察卒中...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1例TIA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彩超和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统计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随访1年,观察卒中的再发率。结果121例患者中,单纯颅内动脉、单纯颅外动脉及颅内外动脉混合狭窄分别为52.1%(63/121)、15.9%(16/121)、25.6%(31/121),颅内动脉狭窄高于颅外动脉(75.7%、24.3%)。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随访1年后,颅内外动脉混合狭窄者卒中再发率高于单纯颅内、外动脉狭窄者。结论TIA患者以颅内动脉狭窄多见,不同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可能是TIA患者卒中复发的血管性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颅内外动脉狭窄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颈动脉彩超 经颅多普勒 预后
下载PDF
肝性脊髓病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燚绯 李贯绯 康治臣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6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肝性脊髓病 进行性 脊髓损害 痉挛性 锥体束 截瘫 肝性脑病 突出特点 施行 一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