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硅纳米材料及其衍生碳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刘慧敏 李克智 +3 位作者 张欣 殷学民 付前刚 李贺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75,共18页
超级电容器由于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性在众多储能器件中脱颖而出。在各类电极材料中,碳化硅(SiC)纳米材料及其衍生碳因其高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等优势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文首先... 超级电容器由于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性在众多储能器件中脱颖而出。在各类电极材料中,碳化硅(SiC)纳米材料及其衍生碳因其高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等优势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文首先系统地阐述了SiC纳米材料及其衍生碳的常用制备方法;然后,详细综述了SiC纳米材料及其衍生碳在超级电容器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总结“高导电碳材料复合”、“杂原子掺杂”、“赝电容材料复合”、“多级孔结构的设计”、“化学活化”等电化学性能的提升策略;最后,对SiC纳米材料及其衍生碳在超级电容器储能领域中应用存在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碳化硅衍生碳 双电层电容 赝电容
下载PDF
依托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构建科研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费杰 张雨雷 +3 位作者 贾瑜军 付前刚 李克智 李贺军 《高教学刊》 2023年第7期66-69,共4页
科研育人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途径。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汇聚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处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最前沿,在科研育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如何充分发挥重点科技... 科研育人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途径。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汇聚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处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最前沿,在科研育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如何充分发挥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作用,构建适合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科研育人模式尤为重要。该文探索党支部和创新团队融合建设,构建协同指导体系,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科研育人的规律,取得显著的科研育人成效,为高校创新团队开展科研育人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团队 科研育人 机制创新 人才培养 实践能力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1
3
作者 李贺军 薛晖 +3 位作者 付前刚 张雨雷 史小红 李克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43,共7页
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氧化严重制约了该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推广应用,涂层技术是目前解决该材料高温易氧化的最佳手段.本文综述了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技术在玻璃涂层、金属涂层、陶瓷涂层和复合涂层等体系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C/C... 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氧化严重制约了该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推广应用,涂层技术是目前解决该材料高温易氧化的最佳手段.本文综述了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技术在玻璃涂层、金属涂层、陶瓷涂层和复合涂层等体系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在传统制备工艺的改善以及新方法的开发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潜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涂层 氧化
下载PDF
孔隙率对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贺军 费杰 +3 位作者 齐乐华 付业伟 李新涛 王鹏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9-1164,共6页
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是应用于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的一种新型湿式摩擦材料.在固定原材料配比和含量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摩擦材料厚度,制备出几种孔隙率不同的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采用液体渗透法测试摩擦材料的孔隙率.利用扫描电镜观... 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是应用于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的一种新型湿式摩擦材料.在固定原材料配比和含量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摩擦材料厚度,制备出几种孔隙率不同的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采用液体渗透法测试摩擦材料的孔隙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形貌.通过惯量试验机研究孔隙率对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湿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短切碳纤维在树脂基体中均匀分散,相互桥接,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贯穿性孔隙;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摩擦力矩曲线趋于平稳;动摩擦系数升高,静摩擦系数降低,磨损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摩擦材料 碳纤维增强 孔隙率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80
5
作者 李贺军 罗瑞盈 杨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8-10,共3页
介绍了碳 /碳复合材料在飞机刹车装置及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方面应用、研究的国内外状况 ,论述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碳/碳 复合材料 刹车装置 航空发动机 飞机
下载PDF
国内C/C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贺军 史小红 +3 位作者 沈庆凉 程春玉 田新发 闫宁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42-2154,共13页
碳/碳(C/C)复合材料是可在高于1650℃条件下应用的少数候选材料之一,是高技术领域重点研究材料。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其制造效率不断提升,促进了C/C复合材料技术向更多应用领域的转移与辐射,使其成为新一代超高温材料的热点。本文介绍... 碳/碳(C/C)复合材料是可在高于1650℃条件下应用的少数候选材料之一,是高技术领域重点研究材料。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其制造效率不断提升,促进了C/C复合材料技术向更多应用领域的转移与辐射,使其成为新一代超高温材料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国C/C复合材料在制备方法、结构、性能、抗氧化烧蚀及其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C/C复合材料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制备 结构 性能 抗氧化烧蚀 产业化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ZrB_2改性硅基复合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贺军 姚西媛 +2 位作者 张雨雷 姚栋嘉 王少龙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7期2094-2099,共6页
为提高硅基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包埋法在炭/炭(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ZrB2改性硅基涂层,研究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其在1773、1873和1953K时的抗氧化性能。所制备的涂层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在1773K下形成的稳定的Zr... 为提高硅基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包埋法在炭/炭(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ZrB2改性硅基涂层,研究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其在1773、1873和1953K时的抗氧化性能。所制备的涂层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在1773K下形成的稳定的ZrSiO4–SiO2氧化保护膜对C/C复合材料提供550h的氧化保护。涂层试样的抗氧化性能随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在1953K下氧化50h其质量损失为2.44%,这主要归因于ZrSiO4的高温分解和SiO2保护膜随温度升高的挥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复合材料 涂层 ZRB2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研究应用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37
8
作者 李贺军 曾燮榕 李克智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4-27,共4页
介绍了炭 /炭复合材料的特点 ,总结了该材料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材料研究的热点和目的 。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抗氧化 非金属基 碳纤维
下载PDF
预炭层对ZrC浸渍C/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贺军 陶珺 +2 位作者 姚栋嘉 付前刚 李克智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2-377,共6页
采用化学气相浸渗法在炭纤维表面制备出不同厚度的预炭层,以ZrOCl2溶液浸渍法将锆化物引入含预炭层的预制体中,经热处理、致密化和石墨化等工艺处理,制备出一种含预炭层的ZrC-C/C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以及能谱等手段,对... 采用化学气相浸渗法在炭纤维表面制备出不同厚度的预炭层,以ZrOCl2溶液浸渍法将锆化物引入含预炭层的预制体中,经热处理、致密化和石墨化等工艺处理,制备出一种含预炭层的ZrC-C/C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以及能谱等手段,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三点弯曲实验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并探讨预炭层厚度对材料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预炭层厚度为1.5-1.7μm时,复合材料的平均抗弯强度可达256.85 MPa,与不含预炭层试样相比,增加了67.01%;抗弯试样表现出脆性断裂模式;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炭层 ZR C C/C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梭式止回阀关闭时的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贺军 蔡勇 +1 位作者 向北平 程国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6-228,共3页
为了研究梭式止回阀关闭时的流场特性,采用了数值仿真和对比的方法。利用ADINA软件,分别对DN100的梭式止回阀和旋启式止回阀进行流固耦合仿真计算,得出可视化结果,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梭式止回阀在关闭过程中具有流速分布均匀,压力分布... 为了研究梭式止回阀关闭时的流场特性,采用了数值仿真和对比的方法。利用ADINA软件,分别对DN100的梭式止回阀和旋启式止回阀进行流固耦合仿真计算,得出可视化结果,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梭式止回阀在关闭过程中具有流速分布均匀,压力分布对称,流动状态稳定,阀芯受力均衡等优势,有利于其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式止回阀 流场特性 ADINA 旋启式止回阀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李贺军 曾燮榕 +1 位作者 朱小旗 徐志淮 《炭素》 1999年第3期2-7,共6页
C/C复合材料抗氧化问题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根据我校的研究工作论述了C/C 复合材料的氧化过程及机理,讨论了不同阶段活化能变化的规律,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进行概略分类,介绍了几种先进的涂层及制备方法,并就C/... C/C复合材料抗氧化问题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根据我校的研究工作论述了C/C 复合材料的氧化过程及机理,讨论了不同阶段活化能变化的规律,对C/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进行概略分类,介绍了几种先进的涂层及制备方法,并就C/C 复合材料抗氧化发展和研究的前沿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抗氧化 氧化 涂层
下载PDF
医用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的磨损机理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贺军 张磊磊 +4 位作者 卢锦花 李克智 付前刚 赵雪妮 曹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99-1002,共4页
髋关节模拟试验机在多方性复合运动方式、恒定载荷和血清润滑条件模拟了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在临床应用中的摩擦学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其磨损表面状态和磨损颗粒特性.结果表明,医用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 髋关节模拟试验机在多方性复合运动方式、恒定载荷和血清润滑条件模拟了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在临床应用中的摩擦学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其磨损表面状态和磨损颗粒特性.结果表明,医用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在不同碳纤维方向呈现不同的磨损特性,其磨损颗粒具有四种形貌并且尺寸分布在亚微米至数十微米之间,其磨损机理主要是微切削作用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磨损机理 人工髋关节
下载PDF
我国炭/炭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贺军 曾燮榕 +1 位作者 李克智 张秀莲 《炭素》 2001年第4期8-13,共6页
我国自70年代初开展炭/炭复合材料研究,至今已近30年,现已在多方面得到应用,首先是80年代初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炭/炭喉衬进入实用化阶段;近年来,作为摩擦材料和防热材料应用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在新型号军机的刹车盘和导... 我国自70年代初开展炭/炭复合材料研究,至今已近30年,现已在多方面得到应用,首先是80年代初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炭/炭喉衬进入实用化阶段;近年来,作为摩擦材料和防热材料应用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在新型号军机的刹车盘和导弹头部实现应用。本文回顾了我国炭/炭复合材料研究发展的历史,对炭/炭复合材料近年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总结了我国在几个研究热点方面取得的成就,如高效低成本制备工艺、抗氧化涂层、计算机模拟、工程应用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炭/炭复合材料进一步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抗氧化涂层 模拟 中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液态挤压过程凝固及热传导的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贺军 齐乐华 +2 位作者 任向前 罗守靖 霍文灿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507-513,共7页
液态挤压工艺是一步成形管、棒、型材的新开发工艺.本文在报道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该工艺过程的温度变化及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合理地解决了变形及差分网格变化的关系,使凝固过程中不同时刻、不同状态的温度场得到直观的... 液态挤压工艺是一步成形管、棒、型材的新开发工艺.本文在报道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该工艺过程的温度变化及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合理地解决了变形及差分网格变化的关系,使凝固过程中不同时刻、不同状态的温度场得到直观的显示,深化了对工艺本身的认识,为广泛研究该工艺及实际生产应用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 液态挤压 凝固 有限差分法 模拟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增强体结构对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贺军 罗瑞盈 +1 位作者 杨峥 刘应楼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3-56,共4页
研究了四种C/C复合材料增强体(1K碳布、3K碳布、1K碳布+碳纸、1K碳布+特殊碳毡)结构对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这四种增强体制备的C/C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弯曲断口的宏观形貌呈“之”字形,其总体力学... 研究了四种C/C复合材料增强体(1K碳布、3K碳布、1K碳布+碳纸、1K碳布+特殊碳毡)结构对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这四种增强体制备的C/C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弯曲断口的宏观形貌呈“之”字形,其总体力学性能良好,但也具有较大差异。本文作者结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对这些特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体结构 弯曲性能 碳/碳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梭式止回阀的流固耦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贺军 蔡勇 +1 位作者 向北平 程国栋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3,共4页
为了研究梭式止回阀内部的流场特性,采用了数值仿真和对比的方法。利用ADINA软件,分别对梭式止回阀和旋启式止回阀进行流固耦合仿真计算,得出可视化结果,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梭式止回阀在开启过程中具有流速分布均匀,压力分布对称,流动... 为了研究梭式止回阀内部的流场特性,采用了数值仿真和对比的方法。利用ADINA软件,分别对梭式止回阀和旋启式止回阀进行流固耦合仿真计算,得出可视化结果,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梭式止回阀在开启过程中具有流速分布均匀,压力分布对称,流动状态稳定,阀芯受力均衡等优势,有利于其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式止回阀 ADINA 旋启式止回阀 流固耦合
原文传递
工业机器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17
作者 王学亮 李贺军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1期181-183,共3页
目前,工业机器人双语教学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语言背景、学习动机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等,需要对此类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工业机器人课程双语教学的意义和改革现状,从而提出有效的改革路径,还阐述了教学效果... 目前,工业机器人双语教学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语言背景、学习动机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等,需要对此类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工业机器人课程双语教学的意义和改革现状,从而提出有效的改革路径,还阐述了教学效果评估方法与改进策略,并总结了此次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工业机器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课程双语教学策略研究
18
作者 庞敏 冯文慧 李贺军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工业机器人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满足市场对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需求,教育领域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课程来培养专业人才。文章以工业机器人课程的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工业机器人课程双语教学策略对学... 工业机器人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满足市场对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需求,教育领域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课程来培养专业人才。文章以工业机器人课程的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工业机器人课程双语教学策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双语教学策略的学生在工业机器人课程中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成绩。双语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生在双语教学环境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了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双语教学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炭/炭复合材料CVDSiC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贺军 徐志淮 《炭素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20,共4页
炭/炭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是该材料可否用于高温结构件的关键。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CVDSiC抗氧化涂层的建模,试图解决该过程影响因素复杂、数学模型难于建立、无法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预测和控制的问题。初步探讨表明,采用人工神... 炭/炭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是该材料可否用于高温结构件的关键。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CVDSiC抗氧化涂层的建模,试图解决该过程影响因素复杂、数学模型难于建立、无法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预测和控制的问题。初步探讨表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可以比较确切与全面地反映CVDSiC涂层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内在规律,预测的工艺参数与沉积速率的关系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神经网络 涂层 炭/炭复合材料 CVD
下载PDF
单向C/C复合材料第一阶段蠕变与松弛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贺军 石荣 +3 位作者 杨铮 刘应楼 乔生儒 康沫狂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6年第6期8-10,42,共4页
用均热化学气相渗透法(CAI)制备了一种单向碳/碳复合材料(C/C)。在保护气氛个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力下的第一阶段蠕变行为。结果表明,第一阶段蠕变符合关系式ε_0=algt+b。由同一温度下不同应力的蠕变曲线簇获得等时蠕变图,进而绘制出... 用均热化学气相渗透法(CAI)制备了一种单向碳/碳复合材料(C/C)。在保护气氛个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力下的第一阶段蠕变行为。结果表明,第一阶段蠕变符合关系式ε_0=algt+b。由同一温度下不同应力的蠕变曲线簇获得等时蠕变图,进而绘制出第一阶段松弛曲线,用σ=σ_0t(-m)可较好地描述该松弛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蠕变试验 航空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