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跨中低速磁浮营业线的桥梁方案研究
1
作者 李达文 胡迎新 +3 位作者 严伟 张威振 陈金龙 刘文明 《市政技术》 2024年第4期191-197,共7页
鉴于运营过程中中低速磁浮营业线产生的电磁环境会对上跨桥梁结构以及施工设备或人员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二者交叉点附近的既有结构、构筑物、交通环境等会对上跨桥梁方案造成极大的制约。基于现有理论研究及实践结果,通过对长沙机场大道... 鉴于运营过程中中低速磁浮营业线产生的电磁环境会对上跨桥梁结构以及施工设备或人员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二者交叉点附近的既有结构、构筑物、交通环境等会对上跨桥梁方案造成极大的制约。基于现有理论研究及实践结果,通过对长沙机场大道与长沙磁浮快线的交叉节点进行分析,确定了距离磁浮轨道的最小安全施工距离,制定了桥梁上跨方案并验证了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对风险的控制和不利社会影响的规避、实施过程中的试验和监测以及运营过程中的反馈,归纳总结了上跨中低速磁浮营业线桥梁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类似桥梁上跨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上跨方案 中低速磁浮 电磁环境 顶推施工 高位落梁
下载PDF
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木质物残体的组成与碳贮量 被引量:40
2
作者 杨礼攀 刘文耀 +2 位作者 杨国平 马文章 李达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53-2159,共7页
研究了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和3个主要次生演替类型(栎类萌生林、滇山杨林和旱冬瓜林)木质物残体的组成和碳贮量特征.结果表明:哀牢山徐家坝地区原生森林(常绿阔叶林)木质物残体的碳贮量达36.56t.hm-2,树种组成以腾冲栲、木果石栎... 研究了哀牢山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和3个主要次生演替类型(栎类萌生林、滇山杨林和旱冬瓜林)木质物残体的组成和碳贮量特征.结果表明:哀牢山徐家坝地区原生森林(常绿阔叶林)木质物残体的碳贮量达36.56t.hm-2,树种组成以腾冲栲、木果石栎和景东石栎等为主,多数是直径≥10cm的大径级、处于中等分解状态的倒木.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常年潮湿温凉,木质物残体中占优势的壳斗科倒木的材质坚硬,难以分解.3类次生林木质物残体的碳贮量在1.2~5.0t.hm-2,为栎类萌生林>滇山杨林>旱冬瓜林,表现出木质物残体碳贮量随群落演替进程而逐渐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 次生林 碳贮量 木质物残体 哀牢山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原生林及次生林群落附生地衣物种多样性与分布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苏 刘文耀 +2 位作者 王立松 杨国平 李达文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5-455,共11页
附生地衣是森林附生植物的重要类群之一,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以及水分和养分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利用树干取样法调查了云南哀牢山徐家坝地区原生山地常绿阔叶林及其次生群落栎类萌生林、... 附生地衣是森林附生植物的重要类群之一,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以及水分和养分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利用树干取样法调查了云南哀牢山徐家坝地区原生山地常绿阔叶林及其次生群落栎类萌生林、滇山杨(Populus bonatii)林和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人工林中525株不同种类和径级树木距地面0–2.0m处附生地衣的组成和分布,并收集了各个群落地面上凋落的地衣,分析了林冠层附生地衣的物种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森林中附生地衣物种比较丰富。共收集到附生地衣61种,分属17科29属,其中原生林、栎类萌生林、滇山杨林和花椒人工林分别有51、53、46和23种。在树干距地面0–2.0m位置,各群落中的附生地衣组成明显不同;但在林冠层中,各群落内的附生地衣基本相似。原生林中附生地衣种类较多,但分布不均匀。树干附生地衣的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以栎类萌生林最高,分别为2.71和0.89;花椒林和滇山杨林次之,分别为2.43–2.45和0.88–0.89;原生林最低,为1.25和0.67。树干方位、宿主种类和宿主径级等都对附生地衣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附生地衣更多地出现于树干南向方位,云南越桔(Vaccinium duclouxii)的附生地衣最为丰富,胸径5.0–25.0cm的树木上附生地衣较多。哀牢山山地森林群落中丰富的附生地衣种类及物种多样性在维系本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格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地衣 物种多样性 山地森林 宿主 哀牢山
下载PDF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子空间识别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建平 李达文 王飞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9,共7页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子空间识别技术提出了两种土木工程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方法一是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自然激励技术,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和Hilbert变换提取信号的瞬时特性,进而利用自然激励技术和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子空间识别技术提出了两种土木工程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方法一是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自然激励技术,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和Hilbert变换提取信号的瞬时特性,进而利用自然激励技术和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方法二是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随机子空间识别技术,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对信号进行预处理,进而运用随机子空间识别方法处理得到的结构单阶模态响应以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利用这两种方法,通过对一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测点加速度记录的处理,识别了该模型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与传统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识别结果及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随机子空间识别 经验模态分解 自然激励技术 模态参数识别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经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高飞 李达文 +1 位作者 朱敏 夏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评估经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血管病患者200例,按血管入路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00例和股动脉组100例,对比分析2组穿刺成功率、选择性造影成功率、曝光时间... 目的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评估经桡动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血管病患者200例,按血管入路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00例和股动脉组100例,对比分析2组穿刺成功率、选择性造影成功率、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93.0%vs 100.0%,4.0%vs 10.0%,P<0.05),曝光时间明显长于股动脉组[(10.26±2.23)min vs(4.57±1.07)min,P<0.01],2组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可以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中开展,但是其操作难度及时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桡动脉 穿刺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松鼠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蓝蔚青 谢晶 +1 位作者 侯伟峰 李达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1-746,753,共7页
以冷藏带鱼中分离出的革兰氏阳性优势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为试验菌,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配比浓度为:壳聚糖10.0 g/L,溶菌酶0.3 g/L与茶多酚3.0 g/L)对松鼠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与作用机理。通过牛津杯法确定复合保... 以冷藏带鱼中分离出的革兰氏阳性优势菌——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为试验菌,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配比浓度为:壳聚糖10.0 g/L,溶菌酶0.3 g/L与茶多酚3.0 g/L)对松鼠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与作用机理。通过牛津杯法确定复合保鲜剂对松鼠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活力、细菌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细胞膜完整性、膜通透性与细菌超微结构观察等,综合评价不同浓度复合保鲜剂在不同处理时间内对松鼠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对松鼠葡萄球菌的MIC与MBC分别为0.8与1.6 mg/mL,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复合生物保鲜剂明显抑制松鼠葡萄球菌的生长,使菌体细胞外的AKP量增多,造成细菌菌体细胞壁通透性增大,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菌液电导率值显著升高,菌体电解质等内容物外泄,影响细胞内环境和细胞膜的稳定性,菌体皱缩变形,表面粗糙,细胞壁塌陷,细胞质外泄渗出,导致菌体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物保鲜剂 壳聚糖 溶菌酶 茶多酚 松鼠葡萄球菌 抑菌机理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颈动脉窦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高飞 李达文 +1 位作者 朱敏 夏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8-330,共3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重要比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颈动脉狭窄被公认为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20%~30%的脑梗死是由于颈内动脉狭窄引起的。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颈动脉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NF-κB及MMP-9在1型糖尿病模型INS2^(AKITA)小鼠颈动脉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启章 陈茂刚 +3 位作者 李达文 刘朝来 徐格林 刘新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1型糖尿病模型INS2AKITA小鼠颈动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INS2AKITA雄性小鼠和同窝出生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各10只,分别作为1型糖尿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在两组小鼠...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1型糖尿病模型INS2AKITA小鼠颈动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INS2AKITA雄性小鼠和同窝出生的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各10只,分别作为1型糖尿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在两组小鼠第16周龄时麻醉处死,处死前检测空腹血糖、测量体重。处死后取双侧颈动脉标本,分别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内皮NF-κB,MMP-9的表达;采用EMSA检测颈动脉组织NF-κB核蛋白结合活性,Rea-ltime PCR检测颈动脉组织MMP-9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型糖尿病模型组血糖明显增高(P<0.001),体重明显减轻(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两组均未见内膜明显增生。INS2AKITA小鼠颈动脉内皮NF-κB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NF-κB核蛋白结合活性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MMP-9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 1型糖尿病模型INS2AKITA小鼠造模后16周颈动脉内皮无增生,但NF-κB、MMP-9表达明显增强,NF-κB核蛋白结合活性及MMP-9mRNA表达明显增高,可能是反映1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改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NF-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颈动脉
下载PDF
某在役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拱渡槽的耐久性评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建平 董小军 +3 位作者 罗维刚 钱炯 王飞行 李达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5,共5页
对某在役渡槽—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拱进行了包括外观、裂缝、强度、锈蚀、碳化及应变、挠度等在内的综合检测,并对其初始设计状态、目前的现役状态及目标使用年限后的预估状态进行了较为精细的有限元分析;利用检测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对该... 对某在役渡槽—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拱进行了包括外观、裂缝、强度、锈蚀、碳化及应变、挠度等在内的综合检测,并对其初始设计状态、目前的现役状态及目标使用年限后的预估状态进行了较为精细的有限元分析;利用检测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对该桁架拱结构进行了耐久性专项评定;最后在评定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固处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钢筋混凝土 空腹桁架拱 耐久性 钢筋锈蚀 混凝土碳化
下载PDF
聚乙二醇4000联合比沙可啶对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症状及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敏 刘高飞 李达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4000联合比沙可啶对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症状及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明确诊断为帕金森病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聚乙二醇4000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联合比沙可啶肠溶...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4000联合比沙可啶对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症状及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明确诊断为帕金森病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聚乙二醇4000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联合比沙可啶肠溶片口服,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大便频率、形状等便秘相关症状及其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完成本研究试验者共87例,其中对照组44例,治疗后排便频率和粪便性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43例患者在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及费力程度等相关症状方面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4000联合比沙可啶对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相关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疗法 帕金森病 便秘 聚乙二醇4000 比沙可啶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敏 刘高飞 +1 位作者 李达文 丁蓉蓉 《东南国防医药》 2015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颈动脉狭窄并确定自愿选择DSA检查的患者,分别应用普通超声和超声造影对入组患者进行显像评估其狭窄的程度及部位,并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结果以...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颈动脉狭窄并确定自愿选择DSA检查的患者,分别应用普通超声和超声造影对入组患者进行显像评估其狭窄的程度及部位,并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结果以DSA的结果为金标准,应用普通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轻、中、重度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出率分别为67.9%vs 89.3%(P<0.05),66.7%vs 91.7%(P<0.05),60.0%vs 88.0%(P<0.05),72.7%vs 90.9%(P<0.05),其中超声造影检查和DSA检查共同检查出的颈动脉血管狭窄率计算值呈明显线性正相关(r=0.988,P<0.01)。结论超声造影检查用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优于普通超声,与DSA相关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超声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颈内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患者的DSA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小兵 徐格林 李达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645-648,656,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FMD)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检索出2010年5月—2011年5月的6例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患者,提取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随访结果等资料。6例FM... 目的探讨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FMD)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检索出2010年5月—2011年5月的6例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患者,提取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随访结果等资料。6例FMD患者中1,例合并颈内动脉闭塞,1例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2例合并夹层动脉瘤。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措施有,单纯给予3例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1例患者因合并烟雾病未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只进行对症治疗;2例患者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及药物治疗。结果①6例FMD患者均经DSA确诊,均有颈内动脉管壁不规则或串珠样改变4,例患者表现为双侧FMD,2例表现为左侧FMD;②给予相应治疗后,6例患者均未出现新发症状,原有症状缓解,2例接受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后均无残余狭窄。③3个月随访均未见缺血事件发生。接受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DSA,支架形态良好,无再狭窄。结论 FMD患者可合并颈内动脉闭塞或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成形术可作为目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肌纤维发育不良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某矿区典型井巷支护体检测及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建平 王飞行 +2 位作者 李达文 张俊文 陈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167-173,共7页
为了评估某矿区井下不良地质环境对井巷支护体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了解现役井巷支护结构的实际性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了11个典型单体项目,采用非破损检测方法——钻芯取样法,对其支护体混凝土强度进行了取样、检测及评定工作。检测结果表明... 为了评估某矿区井下不良地质环境对井巷支护体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了解现役井巷支护结构的实际性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了11个典型单体项目,采用非破损检测方法——钻芯取样法,对其支护体混凝土强度进行了取样、检测及评定工作。检测结果表明,支护体混凝土实际强度普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在检测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中的一立井主井井筒和一井底车场平巷支护结构的实际性能分别进行初步的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单体项目井巷支护体混凝土强度可基本满足矿山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 井巷支护 混凝土强度 非破损检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D触发器在改进编码检测电路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达文 詹永飞 《科技资讯》 2014年第4期185-186,共2页
介绍了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74HC74触发器的功能,针对编码检测电路存在的故障锁存问题,提出了利用74HC74触发器改进检测电路的措施,并对改进后的编码检测电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路可行。
关键词 D触发器 74HC74 检测电路 故障锁存
下载PDF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在1型糖尿病颈动脉内皮及炎症表达中的作用
15
作者 王启章 陈茂刚 +3 位作者 李达文 刘朝来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7-981,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及炎症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择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8只为对照组,同窝INS2^(AKITA)雄性小鼠16只分为1型糖尿病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分别腹腔注射0.1%DMSO 50μl/d;PD9...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及炎症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择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8只为对照组,同窝INS2^(AKITA)雄性小鼠16只分为1型糖尿病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分别腹腔注射0.1%DMSO 50μl/d;PD98059 10 mg/(kg·d),连续8周。检测血糖及NO、内皮素1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颈动脉NO、一氧化氮合酶(NOS)、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ER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颈动脉内皮MMP-9阳性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型糖尿病组血清内皮素1和颈动脉MPO明显增高,血清和颈动脉NO、NOS明显减低(P<0.05);ERK和MMP-9蛋白表达、颈动脉STAT-3活性及颈动脉内皮MMP-9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1型糖尿病组比较,干预组上述各项均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K信号途径可通过STAT-3参与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及MMP-9等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糖尿病 1型 颈动脉疾病 内皮 血管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SP600125对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王启章 陈茂刚 +3 位作者 李达文 刘朝来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5-801,共7页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5组。第1组为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喂养8周;第2组为INS2AK ITA雄性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0μL,...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5组。第1组为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喂养8周;第2组为INS2AK ITA雄性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0μL,共8周;第3、4、5组为INS2AK ITA雄性小鼠,每日各腹腔注射SP600125 10、20和30 mg/kg;连续8周。8周后麻醉处死动物,取静脉血检测血清髓过氧化物酶、丙二醛、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取双侧颈总动脉分别行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颈动脉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活性,行W estern b lot检测p-JNK、JNK、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表达,行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内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结果与野生型雄性小鼠相比,1型糖尿病小鼠血清髓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明显增高,而血清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明显减低(P<0.01)。给予1型糖尿病小鼠SP600125不同剂量干预后,髓过氧化物酶浓度较1型糖尿病组明显减低,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浓度明显增高,且SP600125剂量越高,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浓度增加越明显(P<0.05)。同时,1型糖尿病小鼠p-JNK/JNK、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表达、颈动脉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活性以及颈动脉内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比正常小鼠明显增高(P<0.05)。而经过3种剂量SP600125干预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表达分别下降21.82%、39.09%、68.18%;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活性分别下降25.70%、33.20%、61.29%;颈动脉内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分别下降19.51%、39.14%、59.28%。结论 JNK特异性抑制剂可通过抑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从而升高糖尿病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改善血管舒张功能,并且降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髓过氧化物酶表达水平,并具有剂量依赖性。进一步表明JNK通过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参与了糖尿病颈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及炎症因子表达,并为开发预防1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药物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颈动脉 JNK信号通路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达文 《常州实用医学》 2016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100u,每日2次皮下注...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100u,每日2次皮下注射。疗程14天,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d、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3d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前延缓,治疗14d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治疗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下载PDF
国贫论——关于“依附论”理论方法的评价
18
作者 李达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一、依附论学派的兴起二百多年以前,亚当·斯密在他的不朽名著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国家何以致富?”迟至今日,西方学术界依然律津乐道于这一古典名题,不断提出新的解释,给予新的答案。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看到第三世界所遭受的悲... 一、依附论学派的兴起二百多年以前,亚当·斯密在他的不朽名著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国家何以致富?”迟至今日,西方学术界依然律津乐道于这一古典名题,不断提出新的解释,给予新的答案。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看到第三世界所遭受的悲惨命运,使他们怀疑斯密的问题是不是一个谬论,并针锋相对地反问:“国家何以致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附论 依附性 学派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民族国家 世界经济体系 跨国公司 贫困国家 经济成长 第三世界
下载PDF
“依附论”方法述评
19
作者 李达文 《社会科学》 1986年第12期74-74,共1页
世界在资本主义的宰割下,分成了两个部份:一个富国密集的发达中心区域,和一个穷国广布的不发达的边缘地带。富国对不发达地区的统治、掠夺和剥削,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富国愈富,贫国愈贫。在外国的压力下。
关键词 依附论 资本主义 依附性 不发达地区 述评 外国 富国 边缘地带 学派 政治
下载PDF
DX-600驱动电源启动原理及故障探析
20
作者 李达文 王志涛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第9期210-210,226,共2页
本文对DX-600中波发射机中功放系统的电源启动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维护实际,介绍了电源启动系统中典型故障的排除方法。
关键词 驱动电源 继电器 故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